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解放

2010-04-05刘惠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群众

刘惠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9)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解放

刘惠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9)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自由和解放的学说,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通过文化建设的方式来推进,文化集中体现了人的价值追求、整体风貌。人类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的变革、重大的进步,都是以思想解放为先导的,通过思想解放,实现马克思主义在广大群众中的内化。同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产生实际成效,还必须完成从思想认同到实践认同的转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解放;思想解放途径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明的精华,是关于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自由和解放的学说,具有现实性、普适性、实践性、群众性等特点。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然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掌握和践行,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通过宣传教育,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继承人类社会各种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是科学的理论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天然具有大众化的价值取向。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身特点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

首先,马克思主义具有人类普适性特点。马克思主义以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根本研究对象,是关于世界的普遍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特别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马克思主义虽然产生于西欧,但它是整个世界历史发展过程的科学概括。历史和现实都证明,马克思主义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真理,它已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活,并将通过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继续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活。马克思主义具有普适性、世界性、人类性的特点,它适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和各个民族国家。当然,马克思主义要在现实中成为人类普适性理论,还必须与世界各民族国家国情相结合,还必须为世界各民族国家人民所理解、所认同、所接受。否则,就只能成为狭隘的地域性理论。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六十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1]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的结合,就是与中国人民大众实践的结合,就是与中国人民大众命运的结合。也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其次,马克思主义具有实践性品格。实践品格是马克思主义最为重要和根本的品格。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集中表达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言:“哲学家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57马克思主义的使命不仅是要能够科学地解释世界,还要能够合理和有效地改造世界,实际地改变事物和世界的现状,使现存世界革命化。恩格斯把这段话选定为马克思的墓志铭,表达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精神的深刻理解和充分认定。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具有多重内涵,最根本的是高度重视实践对于理论的决定性作用。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2]56为此,马克思主义必须自觉地投身于实践和引领实践,并在实践中实现自身、检验自身和发展自身,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之基和活力之源。投入实践与投身大众可以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基本方面。人民大众是实践的主体,投身实践就是走入大众,引领实践就是掌握大众,实现自身要依靠大众,检验自身要反身大众,发展自身要提升大众。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价值取向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也是实现实践性的必要途径。缺乏实践性的思想不可能有大众化的冲动和力量,而离开了大众化,实践性就失去了最为坚实的民众基础和主体力量。马克思主义是广大人民群众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又是引领人民群众伟大实践的科学指南。马克思主义不是经院哲学式的概念演绎,它来源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又为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提供科学指导。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着不竭源泉;作为认识世界的主体,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的对象,是科学理论的掌握者、实践者和受益者。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要求是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程度最终也要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证明。

第三,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使全人类都得到真正解放和自由。“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2]58只有从人的存在与发展的现实性出发,才能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支撑与保障,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解放和自由的学说,理应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认同和掌握,成为他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也是张扬人民群众的主体性的过程,也是实现人的主体性的过程。为此,通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2]9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可能自发地在人民群众中形成,必须由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教育工作者“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向广大人民群众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工人阶级才能产生高度的觉悟,远大的理想、志向和抱负,才能真正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所以成为一个值得关注和加强的问题,有多方面的原因。从根本上来说,在于马克思主义面对新的时代背景与新的实践条件,有新的使命与任务,需要新的方式走入大众。在世界范围内,当今世界的显著特点是全球化时代的东西方意识形态与文化冲突。冷战结束以后,东西方意识形态冲突在表面有所淡化,尤其是苏联东欧剧变以后,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阵营不复存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性影响相对削弱,西方发达国家的意识形态谋略变得更加隐蔽。国际上的各种社会思潮和学术思潮涌入中国,以各种方式挑战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影响着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任与认同。在中国国内,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较好地实现了精英化,但大众化却相对不足。而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生根、发展乃至命运,比马克思主义精英化更加重要。党的十七大及时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意义非常深远。第一,真理不会不胫而走,特别是对于马克思主义这一非常深刻、高度抽象的革命学说,必须要经历一个大众化、通俗化的宣传普及工作,才能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第二,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但是我们对马列经典也存在着诸多误读之处,而且,经典作家的思想也需要在中国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所以,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更正以往我们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理解的需要,也是我们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第三,当前,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国际大背景下,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广大老百姓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信仰都在出现急剧的变化,一些人对共产主义信仰发生了动摇。即使在党员、领导干部中,不信马列信鬼神的也不乏其人。有调查显示,20世纪80年代出生人群的超自然信仰较高,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对星座、算命等封建迷信思想感兴趣。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大众文化的阵地,就会有其他的文化去占领。第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取得了新的巨大的进展,先后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伟大理论成果,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也有个不断深入人心、不断大众化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永无止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同样永无止境。

二、思想解放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途径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不是通过“灌输”去强制人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形式,而是需要结合时代发展的实际,采用“春风化雨”的方式来进行。从基本方式看,就是需要通过文化建设的方式来推进。从本质看,文化是人们在征服与改造自然界,推进社会进步,提高人自身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与物质财富总和。“文化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尺度方面及其成果。”[3]687为此,文化集中体现了人的价值追求、整体风貌。以文化建设的方式来推进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化创造比我们迄今所相信的有更加广阔的和深刻的内涵。人类生活的基础不是自然的安排,而是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支配动物行为的本能,是动物物种的自然特性。人的行为则是靠人自己曾获得的文化来支配。”[4]277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每一次重大的变革、重大的进步,都是以思想的解放为先导的。文化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建设繁荣的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党的十七大提出要通过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以更深刻的认识、更开阔的思路、更解放的思想来推动文化建设。

所谓解放思想,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它的基本特征,就是在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基础上,实现思想观念的创新、思维方式的变革和精神状态的改造。

首先,思想解放应该是一种常态,即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乃至每个个人,其思想应该始终处于开放、吸收和创新的活泼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说,思想解放没有一劳永逸。因为新时势、新问题层出不穷,所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处境和思想解放的要求。

其次,思想解放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从全人类创造的科学知识中发现资源和营养,经过认真的选择弃取和消化吸收,融会贯通而形成真知灼见。

再次,思想解放要坚持着眼于人民群众。因为思想解放的根本诉求,必须反映并且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而达成思想解放的目标,更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共同实践。在近代史上,思想解放的先驱们对此或许认识不足。

所以,无论是思想解放的目标、内容及其逐步落实的过程,都不能离开人民群众。

从根本上说,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关键之点是要提高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容,增强其丰富性和时代性,强化理论的吸引力、感召力、说服力和魅力,使之更加具备走近大众、贴近大众、掌握大众的强大力量。马克思曾经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2]9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只有在新的理论高度和实践深度中才能有效增强,为此必须不断地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更好地强化和发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引领性和实践规范性品格。

马克思早就说过:“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2]98当代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史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强化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对多元社会思潮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放弃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阵地,主张社会政治多元化、党内思想多元化和“非意识形态化”是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易帜改辙的重要原因之一。深刻的教训告诉我们,思想文化领域没有真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任重道远。自觉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元的社会思潮,是我国改革开放成功的重要前提和基本经验。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十七大进一步作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的科学论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元社会思潮,必须旗帜鲜明地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三、加大思想解放力度,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究其功能而言,是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在广大群众中的内化。用我国学者冯契先生的话来说,就是要实现两个根本性的转化:化理论为德性,化理论为方法。前者着眼于提高广大民众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准,后者着眼于提高广大民众的认识水平和科学方法,在多方面的结合上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在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需要借助于恰当的形式,焕发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提高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增强马克思主义的战斗力,激发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引导自身行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亿万民众的社会实践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学说,是一个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这种理论体系要掌握群众、教育人民,必须通过通俗化的转化过程,才能真正吸引大众的关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化,首先要实现由理论术语、政治范畴向大众话语的转换。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能仅仅停留在“官方理论”上,必须实现向“大众话语”的转换,要把理论形态、体系化的马克思主义,转化为人民群众的政治信念和行为准则;要把抽象的理论通俗化,要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眼睛向下,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广大群众的理论感,使之成为人民群众社会实践的理论自觉。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孕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生动地体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化、系统化和通俗化的内在统一。从邓小平提出小康社会这一充满民族化、通俗化的现代化发展目标,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言简意赅、朗朗上口的通俗表达;从提出坚持以人为本这一充满传统文化意蕴的政治范畴,到提出和谐社会的科学概念,正是由于建立在通俗化共识的基础上,才使得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能够迅速获得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和强烈共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打造通俗理论宣传的品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本质上要求实现马克思主义普及化。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高度评价艾思奇的《大众哲学》积极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大众哲学》是艾思奇在1936年出版的通俗哲学论文集,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大众化的开山之作,到1948年就发行了32版,教育和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知识青年走上革命道路。毛泽东高度评价艾思奇的创造性贡献和《大众哲学》的社会价值,盛赞这本书胜过十万雄兵。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产生实际成效,还必须完成从思想认同到实践认同的转化。因为老百姓最看重实际,空洞的理论、虚假的说教没有用。用恩格斯的话来说,就是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对于这个问题,邓小平的观点更加直截了当:“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5]314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实践以造福大众,首先要抓住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向具体政策转换这一根本环节。理论只有变成方针政策,才具有可操作性。比如,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我们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具体化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发展理念。其次,要牢牢坚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根本宗旨。当前,要高度关注民生问题,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坚持共建共享,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真正取信于民。再次,要充分关注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各种需求。在经济建设方面,要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民主建设方面,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在文化建设方面,要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在社会建设方面,要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在生态建设方面,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社会科学理论的研究,繁荣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社会科学事业,通过理论研究,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局面。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肖前,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4]米希尔·兰德曼.哲学人类学[M].彭富春,译.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刘惠(1978-),女,黑龙江双城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讲师,大庆石油学院人文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

D61

:A

:1006-2165(2010)01-0033-04

:2009-05-10

猜你喜欢

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群众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多让群众咧嘴笑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