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领导干部台上语言道德建设亟待加强
2010-04-05黄梦其
○ 黄梦其
基层领导干部台上语言道德建设亟待加强
○ 黄梦其
台上报告发言,是基层领导干部履行职责、行使职权的重要形式。但是,在基层,长期受一些低素质人群、低俗文化的影响和冲击,再加上有的基层领导干部对台上语言的自我约束不够,不注重“口德”建设,语言失范现象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基层领导干部台上语言道德建设,成为新时期加强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基层领导干部台上语言失范的突出表现
总的来说,基层领导干部台上语言道德建设的现状不容乐观,集中表现在:少数基层领导干部不注重自己的身份,讲话随意性大,常常出现台上语言失范的问题。具体分析归纳起来,这些基层领导干部台上语言失范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谩骂型的语言
台上训话,是基层领导最常用的一种工作方式,对于鞭策部属转变思想作风、提升工作水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有些基层领导在台上训话时,容易冲动,时不时地对下属进行恶毒谩骂或人身攻击。据笔者初步统计,有60%以上的基层领导在台上训话时,或出于“表现个性”,或出于“痛快发泄”,或出于“工作执着”,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或带有人身攻击的语言。
(二)低俗型的语言
基层领导干部长期工作、生活在基层,接触了基层一些低级下流的东西,加上有的基层领导干部不大看重自己的身份,在台上发言时往往会传播交流一些粗俗、下流的语言,其中相当多的就是有关性方面的语言。尽管交流传播这类语言的基层领导绝大多数并不恶意,只是想通过这类语言的“资源共享”,逗乐搞笑,活跃气氛。但是这类低俗型的语言往往是一些扭曲了的语言,不但不能让部属从中获得知识与灵感,而且还侵蚀他们的心灵,造成道德认识的模糊,甚至使自己的人格受到严重扭曲,其领导形象亦大打折扣。
(三)欺骗型的语言
领导台上发言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给部属准确、及时、全面地传达、提供、反馈有关情况和信息,让部属从中得到他们各自需要的信息资源。然而,有的基层领导从自身或部门的利益出发,在传达上级决定以及党和国家在基层的有关政策法规时,不给部属传达、提供、反馈真实性信息,故意隐瞒、蓄意欺骗部属,以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四)空套型的语言
有的基层领导平时不注重调查学习、研究思考问题,结果在台上发言时,常常是言之无物、套话连篇,东一句、西一句,让部属摸不着头脑、抓不到要领。更有甚者,在给职工群众作报告时,放不下“官”架子,喜欢官腔官调、信口开河、讲“狠话”、瞎下“结论”,甚至在职工群众面前故意卖弄玄虚,借机炫耀、抬高自己,但往往事与愿违、适得其反。
(五)独著型的语言
本来是逻辑简明且又十分符合基层实际的农村政策法规和组织决策部署,有的基层领导为结合当地实际往往进行“扩充”传达,有时甚至为了显示自己的“口才”,偏要狗尾续貂似的加进一些自己“发明、独著”的不伦不类的“私货”,或者干脆偷梁换柱弄得面目全非,然后传达提供给部属,以获取他们的信任和支持。其结果是漏洞百出、前后矛盾,根本经不起部属的“质问”。
二、基层领导干部台上语言失范的原因分析
基层领导干部台上语言失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全面准确地分析它,有助于我们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尽快加以解决。
(一)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内容模糊,缺乏规范
领导干部政德作为特殊的职业道德,应该有比一般的职业道德规范更高的要求。领导干部不仅要身体力行一般的职业道德要求,而且应努力达到更高的层次,为部属做出表率。然而,目前对领导干部职业道德的特殊要求却仅见于领导人的讲话发言和报刊文章之中,还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强制性规定,这与以德治国的要求显然是不相适应的。
(二)领导干部的道德评价失范,价值取向紊乱
不论从理论分析的角度还是从实践需要的角度看,基层领导的道德境界必须高于一般职工群众,这样才能体现基层领导应有的人品素质和人格修养,而且对基层领导的道德评价也应以他对职工群众做出的业绩为依据。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对基层领导的考核,往往过分看重他们的处事能力或具体工作,很少考察他们的生活作风和说话水平,结果是“大话、套话、脏话、废话”层出不穷。这种不全面系统的评价机制,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些基层领导人价值取向的紊乱:处事能力的培养,在一些基层领导眼里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而他们台上语言失范,很少有人在意、注意。
(三)领导干部的道德控制机制弱化,道德教育扭曲变形
领导干部要加强道德控制,一是要有强有力的社会舆论监督,二是要靠领导干部的良知和自律。舆论监督主要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体做好道德导向,褒奖善行、谴责恶为。良知自律是道德主体的自我监督与约束,它通过自我反省、自我检点、自我注意、自我评价来净化人格心灵,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境界。但是,我们现有的监督机制还缺乏健全有力的职工群众监督领导干部的畅通渠道,而缺少了公众的监督,领导干部个体的良知自律显然是软弱无力的。另外,我们的干部道德教育往往流于形式,讲得多、做得少,表现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缺乏真诚的交流,常常是上级振振有词地说些官话、套话,下级装模作样地领会、执行,效果则往往以声势、口号来衡量,这只能使受教育者产生逆反心理。
三、加强基层领导干部台上语言道德建设的现实途径
语言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表现形式,语言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基层领导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关系到领导干部在职工群众中的形象和地位。我们务必高度重视基层领导台上语言道德失范的问题,迅速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切实加强基层领导台上语言道德建设。笔者认为,比较可行的途径是:
(一)把道德教育与制度规范有机结合起来
加强领导干部台上语言道德建设,一靠教育,二靠制度。语言道德问题,说到底是个素质问题、修养问题。因此,加强道德建设,首先必须从加强思想教育、强化自我修养入手,要坚持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要结合基层特点和干部思想实际,认真开展讲自律、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的教育,使广大基层领导干部自觉陶冶道德情操,不断提高说话水准。相对于教育而言,科学制订切实可行的领导干部道德规范,是加强基层领导台上语言道德建设的基础性环节。因此,应专门针对基层领导干部台上语言道德问题,尽快制订出台一整套与领导干部职务特点相适应的,且明确、具体,既便于遵循又便于监督的规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使之有章可循,以树立领导干部的群体形象。
(二)把严格自律与强化监督有机结合起来
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过程,是内因和外因共同相互作用的过程,而且内因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抓好领导干部的自律放在第一位。要教育引导广大基层领导干部必须明确,由于其所处的特殊地位,自己的道德品质已不再是个人的小事,而是影响他人和社会的大事,时刻注意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己规范自己,自己把握自己,自己超越自己,自己提高自己。领导干部严格自律,既是道德建设的要求,也是道德建设的保证。当然,在强调领导干部坚持自律的同时,也要重视他律。作为人民的公仆,领导干部在个人道德上也必须受到严格的监督,既要接受来自党内特别是班子内的监督,又要接受来自广大职工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监督;既要接受自上而下的监督,又要接受自下而上的监督,尽快形成完善有力的监督机制,以确保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稳步推进领导干部道德法律化,把道德义务转化为法律义务,用法律的形式明确道德义务、保证道德义务、监督道德义务,这是新时期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新趋势、新要求。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可以把传统道德中许多有用的内容,诸如忠、廉、信、和、义、勤等赋予新的时代精神,转化为法律义务;把市场经济中新产生的道德规范,如公平、公正、尊重等纳入法律体系中;对日常生活中一些不成文的习惯性道德问题,也可以用明确的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使它们形式化、规范化、法律化。总之,必须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使法律和道德在内容上相互衔接、相互协调,在治国、治政上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作者单位 湖南省桃江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 楚 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