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
2010-04-05张向泓
张向泓
多媒体在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
张向泓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多媒体技术在实验教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实验教学。两者之间相互补充,取长补短,有机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实验教学;人体寄生虫学;应用
多媒体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通信、影像、电子等设备采集、处理、编辑影像、声音、图形、文字等信息,使影、音、文字、动画、人机对话有机结合,再通过计算机、投影、网络等设备重新展现的信息处理技术。首先,它可以将多种信息加以综合,并可以多种形式重新展现,具有信息量大、重现力强和生动形象等特点[1]。其次它可以根据控制、交流展现相应信息,即:人机对话功能;第三,它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远程信息的传输、控制[2]。由于多媒体的综合信息处理功能,因此在教学中得以广泛的应用。
人体寄生虫学是基础医学中一门重要的形态学科,通过研究病原寄生虫及与医学有关节肢动物的形态结构、生存及发生发展规律,阐明病原寄生虫及医学节肢动物与人体及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从而为防治寄生虫病和控制医学节肢动物提供科学理论依据[3-4]。它是医学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程,学生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后续课程的学习。实验教学是整个医学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理论教学具有同等的重要意义。传统的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模式使用黑板、粉笔、大量的挂图和照片,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难学、难记、易忘,学生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寄生虫学实验课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的图文并茂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我校在人体寄生虫学多媒体实验教学中,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随着多媒体实验教学的广泛使用,我们也感到在实验教学中存在多媒体的不恰当使用和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的问题。只有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实验教学相结合,才能更大地发挥其技术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1 多媒体教学在人体寄生虫学实验课教学中的优点
1.1 激发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多媒体实验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学习状态处于最佳。传统实验教学主要是通过用眼和显微镜观察标本,教学手段多拘泥于板书、挂图和少许幻灯、影像等资料,教学过程繁琐复杂,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兴趣。而利用多媒体能将教学标本通过多媒体课件,真实直观地反映标本镜下结构,如添加大量的人体寄生虫成虫形态、蠕虫的虫卵形态、原虫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图片和生活史等视频资料来完善教材内容。再现或创建深入浅出的教学所需的内容,内容直观,利于记忆,可使学生更加直观形态,使学生印象深刻,加强记忆,帮助学生认识标本。如在讲述血吸虫生活史致病时,可通过视频资料,使学生掌握血吸虫卵是如何随粪便污染环境、在外界发育过程、又是如何进入人体等问题。又如在讲授阴道毛滴虫时,通过视频技术,不仅能看到阴道毛滴虫的真实外形,还能看到其运动情况,有利于学生对其致病作用的理解。这些手段的应用使直观教学更加形式多样,感染力强,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又节省了板书时间,缓解了课时少、教学内容多的矛盾,加快了知识传递速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视觉、听觉并用,扩大了感知空间和时间,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能力。通过多媒体实验教学的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情融会,使实验教学内容获得全面表达,为实验教学提供逼真的效果。从而调动学生对寄生虫实验课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2 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多媒体实验教学具有超文本结构、信息量大的特点。多媒体教学能把相关学科的知识以及补充知识组成有机整体,并能对教学信息进行高效、高质的组织管理,使学生可根据需要安排学习,充分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由于学生基础水平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在掌握和理解寄生虫学实验内容上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传统的教学中,学生使用的是统一教材,很难实行因材施教。目前,优秀学生在完成寄生虫学实验课的内容后可以登录寄生虫学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了解寄生虫学的前沿动态,扩大知识面;学生也可进入网上课程,弥补理论课上的不足,还可以提前预习,更好地理解掌握理论知识。多媒体实验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作用则主要在培养学生掌握信息处理工具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1.3 全面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效果 多媒体实验教学具有良好的交互方式。个别化交互式的教学是—种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或同学之间不断进行信息交流的教学方式,通过这种实时的信息交流,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但这种方式在传统的班级授课中是无法实现的,而多媒体教学系统提供了实现这种教学方式的资源。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重点主要是教会学生如何用显微镜和肉眼观察各种寄生虫的显微结构、大体形态。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在实验课上指导学生观察标本时,可采用显微摄像演示系统指导学生寻找成虫和虫卵的主要结构,并对标本特殊和典型成虫及虫卵结构通过投影及时进行重点说明,这样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对每一种标本的观察。在形态标本教学讲解过程中,是一个实验指导老师带二三十个学生,往往只有老师身边的学生可以观察清楚,现在运用多媒体投影机,把标本投到大屏幕上,老师可通过调节投影机对标本进行缩放、聚焦等操作,使每个学生都可以清晰地观察标本的细节,并联系理论进行生活史、病历分析。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分析情况,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使学生能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临床与寄生虫的联系,从而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2 多媒体在人体寄生虫学实验课教学中的注意点
2.1 应正确处理好多媒体实验教学和传统实验教学方法的关系 利用多媒体进行实验教学,属于间接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教学方法,它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方法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应用多媒体,既要保证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又要尽可能增加学生的实验知识,通过两者在实验教学中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实验的技能,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创新精神的培养。
2.2 有效运用多媒体实验教学手段 教学的过程是一种“情感的交流,灵魂的对视”。多媒体实验教学只是实验教学手段的一种而不是全部,不能用多媒体实验教学代替其他实验教学手段。同时,还应清楚认识多媒体实验教学只是起到辅助实验教学的作用,它不能完全取代替实验教师的作用。任何教育工具都只能作为知识的载体,而知识的传承只能由人.完成。从教学规律上讲要提倡多元化,避免单一模式,各种教学手段都具有各自特点和功能,在教学中,它们是相互补充、取长补短的关系,教师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从多个侧面展示知识世界的多样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多媒体实验教学只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手段,有着传统实验教学方式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不失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在实际实验教学过程中,结合不同的实验教学内容,与传统实验教学有机结合,才是科学选择,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我们要根据具体实验教学内容的需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使之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这是多媒体教学的精华所在。
总之,教师要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积极探索和研究,大力推广多媒体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进一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素质教育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加速实验教学改革和发展进程,全面提高医学教育实验教学水平。
[1] 范桂林,罗小丽.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法[J].科技资讯,2006,23(1):70.
[2] 郭兴军.浅谈多媒体技术在高校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潍坊学院报,2005,5(6):12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地方病防治局.疟疾防治手册[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23-164.
[4] 金锦扬,章清,龚艳凤.江西省1955~2000年疟疾防治与流行态势[J].江西医药,2002,37(5):346-347.
book=4,ebook=174
10.3969/j.issn.1009-4393.2010.25.123
641003 四川内江医科学校微生物与寄生虫教研室 (张向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