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荆州马山民歌
2010-04-04余雷
余 雷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楚学所,湖北武汉 434000)
走近荆州马山民歌
余 雷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楚学所,湖北武汉 434000)
荆州马山民歌是荆楚古歌遗风的一个典型代表,代表了江汉平原民歌的总体形态特征和音乐特色,在整个湖北民间音乐宝库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马山民歌的传承,与当地地理、生产、生活、民俗等人文环境密切相关。建国以来,马山民歌的传承和保护越来越受关注。
荆州;马山民歌;文化空间
荆州马山民歌地域文化特色鲜明,流传久远,其历史可以追溯到2 000多年前楚地的“扬歌”、“田歌”。她是荆楚古歌遗风的一个典型代表,代表了江汉平原民歌的总体形态特征和音乐特色,音调悠扬、婉转,节奏明快,富有动感,曲体结构奇妙,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在整个湖北民间音乐宝库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荆楚文化中的一朵奇葩,马山民歌的传承,与当地地理、生产、生活、民俗等人文环境密切相关,更具有文化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多学科的研究价值。新中国成立以来,对马山民歌这一原生态艺术及其传承人的保护,各级政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民间学术文化团体也给予了积极支持,当地人民群众对保护和传承这一民间艺术也表现出了空前的热情。2007年,荆州马山民歌被公布为湖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6月最终入选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前,马山镇还被评为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保护工作正日益走向规范和完善。本文将试从荆州马山民歌的渊源和特色、文化空间、现状及其保护等几个方面,来加深对这一民间艺术的认识和了解。
一、荆州马山民歌的渊源和特色
湖北省荆州市马山镇距楚故都纪南城(古称“郢都”)30公里,属郢中腹地,被誉为“荆州民歌的摇篮”。[1](41)这里土地肥沃、气候适宜,自古以稻作农业为主。据考古发掘,商代阴湘城内有碳化稻谷和稻米多处,证实在4 000多年前这里就有水稻种植。马山民歌产生于当地民间,如流传久远的“扬歌”、“田歌”。战国楚襄王时期,宋玉在《对楚王问》中说:“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过重属而和者数百人”。其后,唐、宋、明、清各个时期都有关于“郢中田歌”的记载。“据考证,马山农民插秧、扯草、收割、打场时所唱的五句子歌与史书记载的楚地扬歌、郢中田歌一脉相承,极为类似。
马山民歌代表了江汉平原民歌的总体形态特征和音乐特色,具有浓郁的原生态风味。它奇特的五句成歌、句尾点题的唱词结构,是荆楚文化的一块瑰宝。“喇叭调”、“伙计调”、“嘚嘚调”、“叮当调”、“哦嗬调”五大调和五句子歌更是闻名遐迩,久唱不衰,在民间广为流传。
马山民歌曲体结构差别较大,基本旋律大同小异。其结构以五句成歌、句尾点题的五句子歌为主,兼有三声子等。五句子歌有穿五句、赶五句、喊五句三种。穿五句是由以七字为一句的五句主词与四句衬词穿插而成的结构形式。赶五句是指在第二句之后,加进12至16节赶板作为第三句,再以第一、二句的速度唱完后两句,由此构成其结构形式。喊五句是一种高亢自由近似散板的结构形式。马山民歌曲调以喇叭调、伙计调、得得调为主,还有蛤蟆调、哦呵调、叮当调、天天调等。演唱时,一领众和,主句与衬句相结合,但也有少量独唱形式,其旋律简洁流畅,节奏活泼明快。总之,马山民歌短小精悍,语言朴实,节奏明朗,旋律优美动听,因而易唱易记,久唱不衰。这同荆州马山民歌存在的文化空间是分不开的。
二、荆州马山民歌的文化空间
从地理位置看,荆州市荆州区马山镇位于市区西北部,荆山余脉擦肩而过,沮漳河水绕镇而流。四周由北湖、南湖、太湖港环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马山镇是荆楚古镇,已有2 000多年历史,阴湘城古址位于阴湘城村三组,距荆州城约34公里。属屈家岭文化早期,相传为楚国早期遗址,残存面积约20万平方米。城垣现存高度4~6.5米,最宽处46米,是长江中游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八座史前古城之一。“目前,荆州马山民歌的流传以荆州市荆州区马山镇为中心,辐射周边的荆州区八岭山镇、李埠镇、川店镇、太湖农场、菱湖农场以及荆门市十里铺镇、当阳市草埠湖农场等地。”[2](41)“从某种程度上讲,马山民歌已逐渐突破地域文化的小空间,进入现代文化的大天地。”[3](41)可见,荆州马山民歌已经远远突破了马山镇的范围,对荆州周边及荆门等地都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影响力非常大的地方性民歌。
从民歌内容看,荆州地区流传的马山民歌继承了古代楚歌的特点。它的曲音曲调都是来自当地的方言。马山民歌取材广泛,歌词内容大多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关。马山民歌内容涵盖历史朝代故事、生产生活知识、四季花鸟虫鱼、婚丧习俗礼仪、节日玩灯贺彩等各个方面,且都与当地生产、生活、民俗等人文因素密切相关,爱情题材尤为多样。“不唱民歌劲不来,一时半刻难得挨。唱起民歌劲直抖,栽秧田里好收手(收工)”。马山劳动人民从事生产劳动时,历来有唱民歌的习惯,那优美婉转的《栽秧歌》此起彼伏,连绵不绝,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田园景象。
马山民歌种类有田歌、号子、小调、灯歌、儿歌、风俗歌、宗教歌等数十种。目前收集到的马山民歌中有田歌72首,小调24首,民俗歌15首,此外还收集到号子、灯歌、儿歌、宗教歌等共计142首。“根据田野调查资料显示,马山民歌明确的传承有三代,第一代有赵成义(已故)、王兆珍、汤景胜,第二代有丁忠红、皮汉生、刘光林、舒齐全、赵义谟,第三代有张兰兰、李先佳等人。”[4](41-42)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其生存空间正逐渐被挤压,作为一种具有浓郁本土特色的地方性民歌,其传承和保护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三、荆州马山民歌的现状及保护
荆州马山民歌作为一种继承了楚歌特色的地方性民歌,千百年来一直被当地人民群众所传唱和发扬。时至今日,其生存和发展空间正日益受到挤压,如人口的迁徙和流动加快、现代化的冲击、传承人面临断层等,这些都使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变得迫在眉睫。建国以来,马山民歌的传承和保护越来越受关注。
20世纪50年代,曾有部分马山民歌作为我国优秀民歌精品被灌制成唱片出口西欧和东南亚。1957年,马山民歌手王兆珍等将“喇叭调”、“得得调”唱进了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受到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1989年,根据马山民歌改编的民间歌舞《车水锣鼓》赴北京参加第二届中国艺术节演出,被誉为是一首优美的“田园诗”。荆州马山民歌还走出国门,加强了中国文化与国际的交流,扩大了中国文化影响力,在国际上产生了良好的反响。1998年,再次改编的民间歌舞《龙晒衣》、《车水锣鼓》赴韩国对外文化交流演出,受到了韩国观众的热烈欢迎。
近年来,湖北省歌舞剧院、武汉歌舞剧院等专业文艺团体纷纷将马山民歌以合唱、独唱、表演唱等形式搬上舞台。同时,马山民歌也成了音乐教学的重要素材。高等院校试用教材《钢琴基础教程》(上海文艺出版社)选录了马山民歌的得得调;《古筝考级新作品教程》(长江文艺出版社)选录了荆州马山民歌的《车水锣鼓》、《荆江硪歌》。武汉音乐学院还把荆州马山民歌编入了本校民间音乐教材中。
为保护和继承这一具有浓郁乡土特色和原生态风味的民间艺术,荆州地方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这些年来,荆州区在收集整理的同时还对传统的马山民歌进行了改编和创新,赋予其新的内涵,通过进一步改编和创新的《车水锣鼓》、《开秧门》、《月亮歌》、《火烧耙》、《凤鼓齐鸣》、《开秧门》、《夜渔》、《山歌唱出农家乐》等为代表的马山民歌,更具时代感,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各级文艺调演中获得好评,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和《乡土》栏目拍摄的专题片《楚歌今昔》和《爱要怎么唱出来》分别于2003年6月和2007年7月在央视播出。
为保护和继承这一具有浓郁乡土特色和原生态风味的民间艺术,2004年3月,荆州区将“马山民歌”作为申遗的重点项目以书面形式向上申报。在民歌课题申报过程中,课题组工作人员多次深入到马山镇各村组和田间地头,认真仔细查阅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在普查中补充搜集整理,并对新搜集的民歌进行录音、录像、记谱,分类存档,同时在全镇中小学校开展马山民歌普及教学,编印民歌教材,列入教学计划,组织镇机关和有条件的村、学校、企业,建立了若干个民歌合唱队、民歌演唱组,在群众中普及传唱,并且每年还举办一至二次荆州马山民歌师资培训班,对全区中小学音乐教师、有基础的群众歌手进行业务培训,请音乐专家与农民歌手深入课堂教唱,以做到民歌传承后继有人。此外,每两年还举办一次荆州马山民歌艺术节,辐射、带动周边地区,进行民歌演唱比赛,检阅和推动民歌的传承与发展。2006年12月,荆州区文化馆打造出一台以马山民歌为基础的“又唱喇叭调”大型风情歌舞。从歌到舞至器乐演奏,都原汁原味体现本地风土人情和民风民俗,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山民歌作了一次有效宣传。
四、余 论
2009年6月,荆州马山民歌传承人王兆珍入选“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其保护工作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我们相信,在当地政府和人民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马山民歌将继续发扬光大,在中国乃至世界产生更大的影响。性传承人
[1]左尚鸿,张友云.荆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朱 丹)
Abstract:Mashan folk song i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Jingchu legacy of ancient songs, representing the general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usic features of Jianghan Plain folk songs, which is a treasury in Hubei folk music field. The inheritance of Mashan folk song has a close relation with the local geography, production and daily life, folklore etc.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he heritage and protection of Mashan folk song has been an important concern.
Key words:Jingzhou; Mashan folk song; cultural space; urgent
On Jingzhou Mashan Folk Song
YU Lei
(School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tudies,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Hubei)
I207.22
A
1009-8135(2010)05-0144-03
2010-05-20
余 雷(1982-),男,湖北荆州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硕士。-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