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腔门诊护士的职业风险及防护

2010-04-04段秀琳王艳君

当代医学 2010年15期
关键词:交叉感染消毒液无菌

段秀琳 王艳君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各种高新仪器设备的广泛应用以及人们对医院感染认识的提高,护士的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严格的自我防护不仅可以使医护人员免遭疾病的侵袭或其他危险因素的伤害,同时也与减少医院内交叉感染、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密切相关。由于口腔治疗的特殊性,长期处在各种危险因素之中[1],如各类传染性疾病、各类消毒剂、机械性损伤、银汞等,并经常接触患者的开放性伤口、血液、体液及分泌物,这些都对护士的健康存在着潜在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增强职业安全防护意识,最大限度地保障自身健康。现将口腔门诊护士的职业危害现状、影响因素及防护对策的进展综述如下。

1 造成交叉感染的环节

1.1 空气污染 (1)在口腔治疗的操作过程中,由于高速飞转的牙钻要产生大量的气溶胶,不断污染诊室环境和空气,如果患者有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如乙肝、艾滋病等,便可使患者的血液、唾液四处飞溅,造成空气污染。(2)一些化学性消毒剂:如甲醛、戊二醛、高锰酸钾、含氯消毒液、多酶清等,它们在发挥作用的同时,也可造成空气污染,同时也对护士存在着潜在的毒副作用,有的可以直接刺激呼吸道而导致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严重的还会使人感到头痛、休克,甚至还会导致妊娠期的护士胎儿畸形、流产;此外,在口腔修复的过程中,口腔修复体的打磨、调和,牙洁治时机械抛光等所产生的碎屑或固有颗粒悬浮在空气中使空气污染。

1.2 诊疗环境的污染 在调整治疗台时,用污染的手操作,使扶手污染;反复使用裸露的三用枪、吸唾器造成手柄的重复污染,另外还有不良的操作习惯,将患者口腔内取出的印模随手乱放,或者将用过的砂针及打磨布轮放于治疗台上,重复使用,引起交叉感染。

1.3 口腔器械消毒的方法欠妥 牙钻、扩挫针等采用2%戊二醛浸泡必须要达到10h,浸泡后需用大量无菌水将液体冲净,如使用基数不够,边浸泡边使用,很难保证消毒时间[2]。手机消毒时使用含氯制剂或碘制剂擦拭,此法只限于手机表面,对污染严重的却难以达到消毒的作用,极易造成交叉感染。

1.4 水银污染 体温计、血压计等都含有水银,当不慎被损坏时,会对护士的健康造成影响,而口腔科应用的银汞合金调剂和充填过程产生的汞蒸汽可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人体,并在体内蓄积,导致慢性汞中毒,对大脑、脊髓、肾脏、肝脏产生毒性作用[3]。

1.5 个人防护意识淡薄 近年来,强调护士在操作中要作好三戴(口罩、帽子、手套),有资料显示,口腔护士在配合医生操作时,有50.5%的护士未戴防护镜,使用防护屏的仅16%,患者的唾液、血液喷溅在护士手上、脸上或被患者使用过的钻头、针头刺伤的事件时有发生,却未引起护士的足够重视,也没有采取及时的清洗和处理措施。

1.6 三氧机及紫外线 两种消毒方式都具有广谱的杀菌作用,能杀灭多种病原微生物。但同样对人体表面的皮肤细菌具有杀伤力。经紫外线照射后,易造成人体皮肤产生红斑甚至皮肤脱落,严重的还会造成皮肤癌变,长期刺激眼睛容易造成不同程度的电光性眼炎。

2 防护对策

2.1 空气处理 各诊室采取每日上下午自然通风30min以上或者空气净化,每天晚上紫外线照射或者三氧机消毒2h;每月进行一次空气、物表、手、使用中的消毒液细菌培养,消毒后空气细菌计数在500cfu/m3以下。另外,医生在进行修复体打磨、调合时,护士可协助用强力吸引器吸去粉尘和碎屑,以降低其对空气的污染。对刺激性强易挥发的化学消毒剂,应密闭储存,防止溅溢或外溢,使用高压蒸汽消毒的无菌干罐,4h更换,也可减少消毒液挥发对空气的污染。

2.2 诊疗环境管理 以5s考核标准为指南,进一步完善5s工作。随时保持口腔门诊的整洁、安全、舒适,公共卫生设施完善。诊断室采光良好、布局合理、分区明确,符合医院感染管理的要求。每日用消毒液拖地2次,诊疗室的储物柜、治疗桌及洗手池每天开诊前和治疗结束后用有效氯含量为250~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在治疗过程中可能触及到的区域使用一次性薄膜覆盖避污,如治疗台拉手、灯柄、开关、吸引器软管等,用一次性手套袋、器械盒袋进行保管避污等可废物利用,每个患者治疗完成后更换。患者使用后的器械、钻针、取出的印模应放在患者专用的检查盘内,不得随处乱放。

2.3 无菌物品管理 无菌物品应专人管理并定点放置,一般诊疗用品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对重复使用的器械物品要严格进行消毒及灭菌。凡接触患者组织和血液的牙用手机,牙科器械必须达到灭菌标准,真正做到一人一盘一灭菌,治疗用的棉球、敷料必须高压灭菌,各类医疗垃圾应按规定分别放置,然后送相关部门进行消毒或焚烧处理。无菌物品打开包后(或盒盘)只保留24h,消毒液有效时间为3d。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类放置,标示明显、清楚。医疗废物按《医疗废物管理条理》实施。

2.4 加强安全管理,实行标准预防 按照卫生部关于《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规定,在处理污物时,不考虑其诊断,均应做好标准预防。若有问题应及时向上汇报,并制定相关措施进行改进,以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口腔门诊的护士应每年进行一次体检,进行甲肝、乙肝等预防接种。另外,护士还应提高责任心,在下班前应检查各诊室及技工室,并切断水、电总开关,防止发生意外。

2.5 人员管理 口腔门诊的护士长应采取定期组织科内人员学习与自我学习相结合的方法,认真学习院内感染知识及无菌技术知识,并加强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的宣传,不断提高护士自身防护能力和业务水平。护士在进行操作时,要戴好口罩、帽子、手套,必要时戴面罩和防护眼镜,注意力要集中,动作要娴熟;洗手是防止医院内感染传播最重要的措施[4],每次操作前后要严格洗手或手消毒;在治疗每个患者之间应更换手套及口罩,避免患者之间交叉感染。

2.6 药品管理及器械管理 治疗室内应备有常规的急救药品,并专人负责,每天检查。注射麻醉剂前应首先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无过敏史的按常规要求做过敏试验;门诊所有的牙科器械,须达到灭菌标准,并建立器械帐册,专人管理,定期检查,及时更换,维护和保养,保证安全使用,防止损坏或者遗失。

总之,提高口腔门诊的工作质量,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是关键,而严格的管理制度、良好的护士职业素质及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保证工作质量,有效地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1]唐满玲.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及其防护[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0):1013-1023.

[2]李宗麟,张淑芬,王云波,等.口腔医疗器械消毒方法调查及消毒效果动态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5):29.

[3]邹群,周经涛.银汞合金对人体与环境的危害及防治[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4,104(6):33-34.

[4]董天贞,匡桂英.口腔外科门诊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及其防护[J].重庆医学,2007,36(9):888-889.

猜你喜欢

交叉感染消毒液无菌
金融风险交叉感染的最优控制策略研究
无菌空气在烤酸奶生产中的应用
84消毒液
朱顶红快繁无菌体系建立的研究
折痕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
可加消毒液的拖把
慎独精神与常规洗手预防交叉感染的重要性
基层传染病院预防院内交叉感染护理举措
84消毒液的安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