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院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会计教学的探讨

2010-04-04

重庆医学 2010年22期
关键词:卫生事业会计学会计信息

雒 敏

(南京医科大学卫生事业管理系 210029)

高等院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会计教学的探讨

雒 敏#

(南京医科大学卫生事业管理系 210029)

在卫生事业管理类专业的会计教学中,应传授给学生什么样的会计知识,如何引导学生学习会计,怎样培养他们运用会计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当前会计教育工作者应当着力思考的问题[1]。

1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会计课程的特征

1.1 会计教学依托医学背景 会计学属于经济管理学中的一门学科,其应用性较强,与经济的联系非常密切。通常会计学设置在财经类院校或是文理兼收的综合性大学,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科院校也逐步开设了管理类学科。前者的学科设置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因此而形成的独特校园文化,师资力量、科研成果、教学水平对于后者来讲都是相对优越的;后者的重点则更多放在医学课程上,从北京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上海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国内已设置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主要高校来看,大多数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医学课程比重都在45%以上[2]。

1.2 会计教学目标是培养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对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教学目标主要是传授其如何通过会计专门方法将经济信息转化为会计信息并予以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即培养会计信息的“生产者”,通过教学,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熟练地运用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等专用工具把经济信息转化为会计信息,会记账、算账、报账,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而对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不是要教他们如何记账、算账和报账,而是要教会他们如何用账,要培养他们的会计思维方式,传授他们如何理解和利用会计报表所提供的各种会计信息并据以分析医院或卫生行政部门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方法,从而能正确做出相应决策,即要培养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1.3 会计教学在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会计学课程是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大部分开设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院校都在大学二年级开始开设专业课的时候,首先会先设置会计课程,这样既让学生首先接触到管理类专业最基本的专业知识,又为卫生事业管理学、医院管理学、卫生经济学、医疗保险学等后续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打下基础,其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3]。

2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对课程教学的认识存在偏差 由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身是一门边缘学科,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产物,并且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且主要由医学院校主办,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认识偏差。首先,不少开设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医学院校存在着轻视会计课程教学、重视其他专业课程特别是医学课程教学的现象[2],因此安排的会计课程的课时少,一般少于54课时。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只能简单地讲一个会计专业相应课程的简化版本,未充分发挥教师的授课积极性。其次,就学生而言,总以为这门课教的内容是财务人员的专业技术,“反正自己不会去记账”,与自己的专业无关,对会计课程的学习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没有充分意识到会计课程的学习对于自己以后从事经济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学习具有盲目性和应付性,学习效果不佳。作者曾在所在学校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生中作过问卷调查,其中35%的学生对会计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学习积极性较高;45%的学生认为会计学与专业课的学习联系密切,因而不得不学;20%的学生认为该课程难度大,与专业课的联系不强,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2.2 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单一 会计学是一门集理论、实践和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具有内容复杂、图表数据多、操作性强等特点,要求学生对授课内容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和形象思维。但目前该课程总体上仍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的授课方式,教学方式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加之在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会计学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理性认识轻感性认识的思想,忽视实践教学环节,结果是学生只能被动地成为理论知识的接收器,通过凭空想象来解决问题,因此不能全面深入地掌握会计理论,缺乏主动参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教学手段上,多媒体教学未得到有效运用。近几年,尽管很多高校在会计学教学手段上也进行了尝试,以多媒体取代了粉笔和黑板。但许多多媒体教学只是单一运用PPP课件,由屏幕替代了板书,并不代表真正的多媒体,这种方式仍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灌输式、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

2.3 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在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会计教学中并没有按专业特色及侧重点来设计授课内容,其课程内容只是会计专业课的简单拼凑。表现在两个方面:(1)其教学内容覆盖会计专业的多门课程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2)基本类同会计学原理的内容,主要介绍会计基本概念、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循环及会计报表的编制。如按第1种形式授课,由于教学内容大而全,加上受学时的限制,教师只能蜻蜓点水,难以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如按第2种形式授课,侧重点是如何进行会计核算,无法将会计与卫生管理活动联系起来,学生普遍觉得会计学内容抽象、枯燥,与自己专业相容性差。

2.4 教材建设相对落后 会计知识对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生来说是其将来从事管理工作时,为了进行决策的工具,因此其教学应结合卫生行业的特点更侧重于会计信息的使用和分析,而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会计教材侧重于会计信息的生成,很难找到一本适合于卫生管理专业学生的会计教材,更别说国家统编教材了,所以在教材编写上存在严重滞后。有些医学院校为解决这个问题,在讲授会计课程时,大多在市场上随便寻找一本会计原理为教材,其书中内容主要又以企业经济活动为主,这样给学生传授的知识与学生所处的特定行业——卫生行业不符,从而加剧了学生“认为该课程不是专业课”的想法。

3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会计教学的革新

3.1 正确认识会计教学的目标与地位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成为具有一定医学知识的实用性高级管理人才,是未来医疗行政及医院的经营管理者,应具备运用会计信息进行控制和决策的能力[4]。经济管理和社会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具备一定的会计理念和知识,对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改善、社会适应力和竞争力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学校和教师都应重视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会计教学,作者认为教师授课时首先要向学生重点介绍会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突出会计学课程的特点和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以后要逐步引导学生联系会计信息在管理与决策中的作用,理解会计的基本职能;引导学生联系医院等卫生部门的内部控制和提高竞争优势理顺会计信息的获取和使用等工作环节,使学生在熟练掌握和运用会计技能的基础上具备管理和科学决策的实际能力。

3.2 积极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

3.2.1 应用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融合了文字、图形、声音等多项因素,形象地表达了教学内容[5]。由于基础会计知识量大且涉及内容琐碎,仅以文字呈现,学生感到很抽象。辅之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话,通过课件展示出账页、凭证、报表等实物图像,增强立体感便于学生形象地接受。在后期账页、报表制作环节,同样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整体业务流程、数据的填写按发生顺序逐步呈现,既符合会计操作规程,又能够逐步带动学生思维,这正是多媒体技术为教学服务的效果所在。除课堂上积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外,课余可开设网络课堂,开展网上互动教学,鼓励学生通过E-mail、QQ等方式与老师交流。条件许可时,可设QQ群组织全班同学就某一要点进行在线讨论,老师进行在线点评,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效果。

3.2.2 实施案例教学法 实施会计案例教学法,教师首先要将课程的教学内容案例化。在会计专业课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使教师既注重理论教学环节,更注重实践教学环节。以会计案例情节为线索,使学生自觉进入财务工作的“现场”,充当其中的“角色”,改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方式,促使他们勤于思考、善于决策,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通过对复杂经济业务的处理,加深感性认识,同时也可使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增强其趣味性,大大提高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

3.2.3 注重随堂练习 会计课程内容的掌握必须通过一定量的课堂习题训练得以实现。作者以为,学习会计学的方法与学习数学的方法具有某些相似之处,即多练习,由“手到”到“心到”。这种“趁热打铁”的方式是使得会计课程内容得以事半功倍地掌握的重要途径。学生听懂了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并不意味着已掌握了该部分知识,甚至与完全掌握还差得很远。听懂与掌握之间的距离就需要当堂练习的方式来发现和缩短,促使师生共同寻找到“教”与“学”的薄弱环节,巩固所学的新知识,增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融会贯通。

3.3 合理优化教学内容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会计课程的教学目的决定了其教学应立足于未来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角度,强调对会计信息的使用及其在管理中的作用。因此,作者认为,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会计基础理论部分;(2)会计业务核算;(3)会计实务介绍。在会计基础理论部分,介绍会计的基本概念、复式计账、会计循环等内容,并对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作简要说明。在会计业务核算部分,以资金流程为主线,按照投入、供应、生产、销售、利润的形成和分配来介绍,同时可结合医院等卫生事业部门案例进行讲解。在会计实务部分,主要介绍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处理的步骤与内容,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与会计报表的使用与编制,特别要强调会计报表的相关内容,如报表项目的含义、会计报表的结构、会计报表分析,这些内容对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生了解医疗机构的经营管理状况,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有重要意义,这一部分是学习的重点。如果教学时间有保障的话,还可以在以上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拓展,可以考虑选讲医疗行业内部控制等与管理密切相关的知识。

3.4 加快教材的开发 教材规定了教学内容,是教师授课的取材之源,也是学生求知复习之本。正因为如此,教材选用的差异决定了教学内容的差异,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由于目前市场上适合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会计教材非常稀少或内容不尽如人意,故应根据自己学校、学生的特点,积极利用学校现有资源编写高质量的、有特点的配套教材和学习辅导书,同时跟踪学科发展动态,及时调整教学大纲,并围绕大纲要求安排教学内容,避免教学上的随意性。

3.5 认真提高教学师资水平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6]。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特征要求会计学教师不仅要懂会计知识,又要了解卫生部门财务的实际运作,因此优化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会计教学师资队伍,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我国的会计改革仍在进行当中,会计制度尚未定型,目前每年都会有新的会计制度出台,会计学从理论到实务都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作为一名会计学教师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加强知识的更新,不断充实自己。其次,加强会计学教师的社会实践,特别是在卫生部门的实践。应鼓励教师走出校门,深入到医院、卫生行政等单位的财务部门实践,不断丰富自身实践经验,并且将这些实践经验总结带入课堂,对提高教学效果有重要意义。

[1]王新红,师萍.管理类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探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8(1):34.

[2]张旭,陈立明.高等院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问题的探讨[J].重庆医学,2006,35(6):564.

[3]朱俊利.会计学课程模拟实验执行过程及效果分析[J].医学教育探索,2008,7(2):124.

[4]李文贵.对卫生管理专业会计教学改革的探讨[J].商业时代,2007(20):56.

[5]王珍义,徐雪霞.高校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的改革与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09(2):213.

[6]陶水莲.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教学研究[J].财会月刊:综合版,2005(6):75.

book=22,ebook=293

10.3969/j.issn.1671-8348.2010.22.015

R197.32;G642.0

A 文献标识码:1671-8348(2010)22-3039-02

2010-07-16

2010-08-17)

#在读博士生研究生。

猜你喜欢

卫生事业会计学会计信息
2018年全国新增会计学教授、副教授名录
新形势下卫生事业单位财管工作的探讨研究
探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卫生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相关思考
2016年全国新增会计学教授、副教授名录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
加强往来款清理 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事业单位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中国会计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在哈尔滨隆重召开
湖南省教育会计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顺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