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铜陵地区莒蒿优质栽培技术

2010-04-04章胜

长江蔬菜 2010年21期
关键词:嫩茎插条铜陵

章胜

铜陵地区莒蒿优质栽培技术

章胜

莒蒿(Artemisia selengensisTurcz.)学名狭叶艾,别名藜蒿、芦蒿、蒌蒿、水蒿、柳蒿等,为菊科(Compositae)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莒蒿地上嫩茎梢和地下匍匐茎可供食用,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除食用之外还有清热、利湿、杀虫、消炎止痛功能。莒蒿属于草滩地上生长的一种野生蔬菜,其地上幼茎和地下白茎鲜嫩,采食期间处于早春低温阶段,很少有病虫害的发生与为害,无需施药,是近几年在市场上备受市民青睐的无公害蔬菜之一。我们铜陵地区从1996年开始人工栽培,经过10多年的总结已经形成了一套优质栽培技术。

1 整地施肥

选择潮湿、肥沃的沙质土壤,精耕细作,施足基肥。可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深耕20 cm左右,充分冻垡晒垡,结合整地每 1 hm2施充分腐熟农家肥3 000 kg,碳酸氢铵、磷肥各50 kg,钾肥12.5 kg或有机肥中加施复合肥40~50 kg,再深翻1次,作成平畦,达到土壤细碎,畦面平整,畦向南北延伸,宽1.5 m左右,以人站在畦沟手可够到中线为宜,高8 cm,长20 m。

2 品种选择

目前栽种的莒蒿可分3种,第一种是大叶蒿,叶片多有5裂;第二种是细叶蒿,叶片有3裂;第三种是碎叶蒿,叶片边缘有很多小锯齿。地上茎有节,每节上有隐芽,可形成新的植株。地上嫩茎和地下嫩茎是收获的主要部分。叶片正面呈绿色,背面呈白色,有茸毛,茎秆食用的部分有青绿色和红色两种。人工种植应选择大叶青秆莒蒿品种。该品种发苗早,采收时间较普通品种提早5~10天;苗头多,产量高,每667 m2头茬可采收700~800 kg;若双膜保温栽培,第二茬还可采收200~300 kg。

3 繁殖方法

3.1 枝插法

一年中除气温较低的冬、春季节,都可进行嫩枝扦插。选择生长粗壮、充实、无病虫害的半木质化茎秆扦插:将所选用的茎秆剪成长12 cm左右的插条,每个插条腋芽均未萌发,顶端至少有1~2个饱满芽。扦插时按行距20 cm,株距10~15 cm,将插条插入土中,地上部留2 cm左右。扦插后按实土壤,立即浇透水,3天后再浇1次水。经1周左右插条萌芽生根。当新梢长到3 cm左右时,每667 m2浇充分腐熟的稀薄粪水1 500 kg或复合肥25~30 kg。以后适时中耕除草2~3次,土壤保持见干见湿。植株封行前,再用同量复合肥追施1次即可成苗。此法繁殖系数高,节约种苗,生根、发芽、发棵快,植株分布均匀,栽植密度大,始收期早,产量高。

3.2 埋条法

梅雨前,选择优良莒蒿植株,取其地上茎,将地上部分从基部割下,去掉基部过于老化的一段和顶端不够0.5 cm粗的部分。按规定行距开深3~4 cm的浅沟,将选取的茎秆(条)头尾相连平放于沟内,回土封沟。封沟时使茎秆顶端翘出土面,立即浇透水。以后保持土壤湿润,促进茎秆在土中生根,20天左右即可萌发新芽。夏秋加强肥水管理,促使地上部茎叶生长,利于地下部根状茎积累养分。翌春惊蛰时大量萌发新株,春分后即可采收。此种繁殖方法因茎秆上芽的发育程度有差异,以致萌芽生长参差不齐,密度也不一致,新植株生长缓慢。

3.3 根茎插法

挖取地下根状茎,去掉老茎、老根及病残茎,理顺。将粗壮、健康的根状茎剪成10 cm左右的段。按行距20 cm开浅沟,沟深6~8 cm。将根茎大头朝下斜放在沟内,株距15 cm,然后回土封沟,使根茎顶端有1 cm在土面上。封沟后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状态。7~10天后即可萌芽长出新株。此后,加强中耕除草和肥水管理。根茎扦插法全年均可进行繁殖,成活率和繁殖系数高,栽培密度大,分布均匀,节约种苗,但较费工。

3.4 分株法

清明后在离地面5~6 cm高处剪去莒蒿植株上部,然后将莒蒿墩挖出,分成若干单株,去掉老根、老茎,使每一单株带有一定数量的根,按规定行株距栽植,加强田间管理。此法比枝插容易成活,早熟性好,产量高,但需要较多的原始株苗,不利于大面积繁殖。

3.5 种子繁殖法

选取优良种株栽植,当年不采收嫩茎,让其开花结籽。10月底至11月初摘下莒蒿老熟吐白花穗,晒干搓出种子。翌春,于2月下旬至3月上旬在大棚内播种育苗,露地于4月播种育苗。播种时每1 g种子掺5 kg干细土撒于2 m2的苗床上。播后即浇水,保持苗床湿润,约10天出苗。苗高10 cm左右时定植于大田。

在铜陵地区最常用的就是枝插法,种子繁殖法是从外地引种时经常应用的方法之一,其他繁殖方法很少有菜农采用。

4 保护地栽培

莒蒿野生能力强,抗寒,耐低温低湿,如果采用大棚套小棚或浮膜覆盖其增产效果更明显。一般增温5~8℃。11月中旬扣棚,在12月下旬至翌年2月即可上市。棚温晴天气温控制在15~20℃,夜间8~10℃,棚内温度不宜太高,否则,茎秆易老化,失去食用价值。

5 田间管理

5.1 追肥

春季每1 hm2追10%~15%腐熟人粪尿15 000 kg,或尿素250 kg,边追肥边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在10月下旬,将莒蒿近地面的老化部分全部割掉,2~3天后追施1次充分腐熟的稀薄人粪肥,以促其多发侧枝,提高产量。

5.2 浇水

莒蒿喜湿,田间不能干旱,一定要保持湿润,浇水切忌时多时少,每次追肥要浇一次透水。

5.3 除草

莒蒿幼苗期,植株未封行时,应及时拔除田间杂草;在封行后,生长很旺,杂草很少,不需人工除草。

5.4 虫害防治

一般只有蚜虫,达到防治指标时可用10%吡虫啉1 000倍液,或50%灭蚜威2 500倍液喷施。

6 收获

一般采收期为2~4月,保护地栽培为12月至翌年1月,当莒蒿植株长到15~20 cm高、顶端心叶尚未散开、茎部未木质化、延伸色呈白绿色时,即可收割。每收获1次后都要追施速效氮肥,整个生长期不能缺肥断水。

章胜,安徽铜陵县农业委员会,244100,电话:13955942644,E-mail:tlzs2001@163.com

2010-09-03

猜你喜欢

嫩茎插条铜陵
插条直径对无花果扦插苗成活及生长的影响
波罗蜜叶绿素缺失突变体嫩茎转录组分析
亲亲的鸟
其实冬天不可怕
文冠果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
花卉生根四招
不同贮存方法对沅江荻芦嫩茎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火龙果扦插育苗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