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境类高考历史试题的特点及备考策略
2010-04-04夏克传
■夏克传
生活情境类高考历史试题的特点及备考策略
■夏克传
一、全国部分地区高考历史生活情境题解析
【例1】(2009年高考上海单科)1814年11月29日,正当《泰晤士报》的手工印刷工人准备工作时,社长竟向他们出示了一份印好的报纸,并骄傲地对工人们说:“本期报纸在一个小时内就印刷完毕,这是印刷术发明以来的最大成就。”四位同学对这则材料发表了如下的意见
甲说:这不可能,活字印刷术在19世纪还没有传人西方呢。
乙说:这太夸张了,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印好报纸。
丙说:这是可能的,工业革命使机器生产的效率明显优于传统手工方式。
丁说:我也认为是真实的,因为我听说这则材料来自于一位学者的著作。
哪一位同学的意见最为合理?
A.甲B.乙C.丙D.丁
解析:C。中国的印刷术13世纪传人西方。14世纪晚期欧洲出现了木字活字印刷,金属活字印刷则出现在15世纪中期;据某个人的著作记载的史料不足以完全相信,至多属于孤证,可以存疑;《泰晤士报》(The Times)为英国著名的报纸,而英国工业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三四十年代基本完成,用机器印刷报纸当然是工业革命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的结果。该题正确答案为C。
【例2】(2009年高考浙江文综)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来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
A.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
B.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C.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标语
D.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解析:A。隐性地考察时间,答错的同学很多,这其实涉及到几个时间的问题:1977年12月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于1995年宣布,决定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始于1978年5月11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在《光明日报》的公开发表。
【例3】(2009年高考山东基本能力测试)下列对历史事件发生背景的描述准确的是
A.圆月高悬的夜晚,伟大文学家屈原投汨罗江而亡
B.张骞出使西域时,友人弹奏《阳关三叠》以表达惜别之情
C.金田起义发生时,中国已经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南昌起义发生时,江淮大地已过了梅雨期
解析:D。A项屈原投江是在端午时期,不可能夜晚圆月高悬;B项《阳关三叠》又名《阳关曲》《渭城曲》,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的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谱写的一首著名的艺术歌曲。而张骞出使西域是在西汉汉武帝时期。C项金田起义在1851年,而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例4】(2010年高考北京文综23题)世界杯足球赛可谓全世界球迷的节日。1990年第14届世界杯在意大利举办时,一个英国球迷去意大利为自己喜欢的球队助威。他可以
①持欧盟护照进入意大利②在罗马街头观看比赛电视直播
③和苏联球迷交换纪念品④收听北约轰炸南联盟的新闻
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④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掌握。根据材料反映的1990年世界杯,这年意大利之夏不可能看到的是以后才发生的事:①是在1993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订;④是在1999年夏,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项。
【例5】(2010年高考上海单科23题)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3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
A.唐胥铁路开通
B.街上路人互行脱帽鞠躬礼
C.《申报》上刊登北伐的消息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的演说
解析:B。A项开通于19世纪80年代初;B项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交礼仪逐渐采用西方的握手、鞠躬礼仪;C项1872年在上海创办;D项发生在1918年,可知只有B项最为符合题意。
二、全国部分地区高考历史生活情境题特点
在新课程标准与新高考大纲指导下,近两年高考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改变了传统只按经济、政治、文化史来区分历史的做法,增加了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社会生活史角度来考查历史。
2.改变了以前“眼光向上”,只重视大事件和大人物的做法,开始“眼睛向下”关注芸芸众生,历史开始触摸与理解大众生活,历史变得更全面、更贴近现实生活。
3.拓宽了历史学习与高考资料的来源:如民间史料、家谱、民谣、民谚和非物质文化来源,体现任何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进步多可以从社会生活来反映的整体史学观点。
三、历史高考生活情境题备考策略
1.理解与把握新课程标准与新高考大纲中有关社会生活考点。
世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以三次科技革命作为文明基石,分析对人类无处不在的影响。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主要原因:①列强侵略,西方生活方式和习俗的影响;②中国买办、富商、留学生等涉外人员效仿;③进步人士的推动如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④政府的推动,如民国政府的移风易俗的法令等。
(2)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①受西方影响;②带有半殖民地性质:土洋结合;③发展不平衡:地区不均;④东西碰撞和新旧碰撞并存。
(3)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影响。
2.重视社会生活史素材的搜集与整理。
3.加强政治、经济、文化史的整合。
4.重视社会生活情境类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实验中学)
责任编辑 向保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