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合作学习初探

2010-04-04潘克斌

成才 2010年12期
关键词:交流技能教师

■潘克斌

初中数学合作学习初探

■潘克斌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应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合作交流、主动发展求知的学习环境,放手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发展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让学生在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努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情绪体验,真正让学生学会学习,最终实现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一、合理科学分配,形成学习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亲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教师在分配小组成员时必须考虑小组成员间能相互帮助、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和相互配合;组与组之间必须实力相当,公平竞争。合作学习一般采用异质分组,即小组成员间形成性别、学习成绩、学习能力的差异,另外还可以考虑家庭社会背景、性格、脾气、人际关系等。采用异质分组,就连带产生了全班各小组间的同质性,这就是使之成为“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内部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基础。合作学习小组不是纯粹的交友小组或娱乐小组,而是一个学生参与课堂、发挥每个人才智的团队。

合作分组成功后,首先还要注意指导学生进行组内分工,每一位学生除了对合作课题进行思考、探索和讨论外,每一个学生都要被指定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比如报告员、记录员、协调员等,而且应轮流担任,实现小组角色之间的相互依赖,增进学生互动的有效性。其次还应重视对学习小组“小组长”的培养,“小组长”必须具有多方面的素质,学习要优秀,责任心要强,能管得住自己,而且乐于助人,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有一定的组织和协调能力。

二、培养合作技能,加强方法指导

合作需要有一定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以及较强的团队意识。学生拥有良好的合作技能、方法是合作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但学生的合作技能、方法的形成与发展却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它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

教师要重视合作方法、合作技能的指导和培养,在课堂中可通过小组成员商讨、组间辩论、师生互动等多种形式开展合作,以实现多向交流、多元思考、相互启迪的合作效应。

教学生学会参与,要训练学生会听、会想、会说、会总结、会反思和敢说、敢批驳、敢认错等合作心理和态度。并且要加强交往中具体技能的训练,比如,别人说话时,自己应如何注视对方;在恰当的地方,如何打断别人的谈话,陈述自己的观点;自己说话时又如何让别人有插话的机会;有不同见解不能统一时,如何学会保留自己的意见。只有具有良好的合作技能和团队意识,才能充分发挥合作的优势,才能保证合作的顺利进行和具有良好的效果。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学生能意识到自己既是受到充分尊重的独立学习者,又是他人学习的伙伴与协作者。这不但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互动、合作精神,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

三、精选合作问题,灵活合作探究

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同时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互动和帮助,实现每个人都得到发展的目标。但是这只是有效学习方式中的一种,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合理选择教学行为和学习方法。

一般来说,较简单的认知学习任务,只需要个人独立自学或开展全班教学即可;例如画物体的三视图时,不能凭空想象,只有把实物摆在面前,让学生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看一下实物,把所看到的图形画在平面上,才能画好物体的三视图。面对较复杂的、综合的学习任务或探究性的学习课题,可以采取不同的合作学习方式,同时还要精心组织和科学灵活的安排。

要设计好讨论的内容。讨论内容既要针对教学目标,又要突出讨论特点,应具有启发性、思考性、探索性和开放性。且题目不能太简单而失去讨论的价值,又不能太难或太难操作,而让学生失去探究的兴趣与信心。

四、把握合作契机,广泛交流探讨

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然后根据学生提出来的各种问题,把握好讨论的契机,及时导入小组合作探索,让学生在强烈的好奇心或求知欲的驱使下探讨问题,从而取得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最佳效果。

教师所提的问题,班上总有一些思维敏捷、反应灵活的学生,能快速作出准确的答复,但这部分学生不能代表全班学生。给学生一个思考、交流的机会,不同的学生在学习、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学时我们必须关注学生的差异。个人操作有困难时进行合作学习,解答开放性问题时进行合作学习,解题过程中被问题卡住时组织合作学习。教师应该把握好合作学习、探索交流的契机。

五、强化独立思考,拓展合作深度

一般情况下,合作学习旨在通过小组讨论,互相启发,达到优势互补,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或有争议的问题。但是合作学习前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没有个人的见解,就没有集体的意见。所以合作学习前必须安排学生一定数量的独立学习,更要善于促进学生的独立学习。在平时教学中应耐心引导、巧妙点拨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思考问题的方法,激起学生思索的欲望。要做好合作学习的准备,首先,教师要吃透教材,预知学生可能提的问题,进行精心设计。其次,在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才会相互间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才会出现争论,才能在争论中形成共识,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只有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才会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激情。只有在每个学生独立思考到一定的程度时才能集思广益,知识得以互补和整合,在此时展开讨论,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和作用才能得以充分体现。

教师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非常不容易的。教师要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把原本就有趣的数学知识通过恰当的情景创设,让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只有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再创造”数学知识,那么才会实现真正的合作共享,从而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不断提高探究学习的有效性。

武汉市东西湖区吴家山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 王爱民

猜你喜欢

交流技能教师
如此交流,太暖!
最美教师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