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护士职业危险因素与对策

2010-04-04刘均朱玉兰

当代医学 2010年9期
关键词:急诊科护士病人

刘均 朱玉兰

随着人类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以及交通运输的多样化,急诊工作的范围由原来单纯的院内急诊科救治发展为集院前急救、急诊科抢救及重症监护为一体的急救医疗体系,这同时也意味着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危险性也进一步增多。笔者结合本人多年急诊科工作经验,将急诊科护士所面临的职业危险因素及对策总结如下。

1 急诊科护士常见的职业危险因素

1.1 对急诊护士身体方面的危险因素

1.1.1 急救现场环境的危险因素 急救现场的环境多种多样,如战争、自然灾害、物理或化学因素导致的各种突发事件等,医务人员在到达现场后往往在无防护的情况下受到伤害。

1.1.2 意外损伤及传染性疾病的危害 ①由于急诊出诊要求速度快、到达时间短,在途中往往车速快、路面不平,途中救治病人,车身颠簸,身体难以支撑平衡,容易受到伤害。②随着交通事故的日益增多,急诊科救治的创伤性病人也在增加,且这类病人大多为开放性伤口,同时急诊病人病情急、周转快,很多实验室检查尚未实施即进入抢救,尤其对生命垂危的病人,急诊护士不可能、也没时间做到全面的防护。这就使急诊护士不可避免地频繁受到病人的血液、体液、感染性锐器伤的危害,受感染的几率远远高于其他科室护士。③由于急诊科工作忙、急、危,急诊护士在未能很好与患者及家属有效沟通的情况下,容易导致病人及家属的不理解,甚至招致少数无理取闹者的人身攻击,从而使得急诊护士身心俱伤。④急诊科病人流动性大、病情复杂且诊断尚未完全明确,一些传染性疾病此时具有一定的隐蔽性,特别是呼吸道传染病,例如近年来死灰复燃的肺结核、新爆发流行的SARS、甲型H1N1型流感等首当其冲对急诊护士身体乃至生命构成了一定威胁。

1.1.3 急诊护士的工作强度、姿势及负重对身体的损伤 一方面急诊护士的工作姿势多处于弯腰、半蹲状态;第二方面,现场急救中急救用物的携带及患者的搬运都是重体力劳动;第三方面,急诊护士在到达现场之前往往需要经过长途的跋涉与奔波。第四方面我院急诊科门诊输液室高峰期输液总数可达160人次/日,相对人力资源的不足,护士只能长时间地穿梭于病房加液、配药。这些都使得其能量消耗与疲劳程度都大大增加,从而造成护士身体局部或全身的损害。

1.2 对急诊护士心理方面的危险因素 ①急诊护士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工作中精神高度紧张,易使致心情焦躁。②急诊科是抢救重危病人的第一线,也是最易产生医患矛盾乃至医疗纠纷的科室,医护人员不但要精力高度集中争分夺秒地抢救病人,还生怕每一个环节出错,这种情况下护士的心理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久而久之易发生心理疾病。③一旦发生针刺伤,特别是受HIV污染的针刺伤者,多数会产生重度或中度的悲观情绪,甚至还有人因此而停止了工作[1]。

2 对策

2.1 对环境因素的对策

①对于复杂现场应在专业人员的配合下进行急救。如火灾现场,在消防员的配合与指导下有防护地进入现场进行急救。②加强对急诊护士战地救护、地震、防火、防毒等专业知识的培训,以便使他们在工作中能够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迅速地进入救护。

2.2 意外损伤及传染性疾病的对策 医院应配备性能良好的救护车及对工作认真负责、技术过硬的救护司机,以保证行车安全。

操作中使用防护用品是防止血液、体液意外接触的重要有效措施。①平时将一次性手套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凡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均必须戴手套,发现破损立即更换。如果手指或皮肤有破损的,应用防水敷料包扎或戴橡胶手套,避免开放性伤口被患者的体液、血液污染,争取把危害降到最低程度。②教育护士把每一颗针头都视为被HIV感染的针头来对待[2]。各种锐利器械、针头、玻璃、安培等用后及时放在专用容器内,用过的针头尽量不要套回针帽,如必须套回针帽,应单手操作,以防刺伤。③如发生被锐器刺伤或体液、血液污染的护士应及时正确处理并报主管部门,定时跟踪检查HIV、HBV、HCV的结果。正确的处理方法是立即挤出伤口处的血液,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伤口,2%碘伏消毒后无菌敷料包扎,戴橡皮指套或手套,确认损伤锐器是否来自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针对性地注射高效价的疫苗。下班前洗手重新消毒包扎。④准确分诊、及时隔离、严格洗手是避免医院内交叉感染的关键。提高护士自我防护意识,认识职业感染的途径及职业感染的危险性,工作场所均应戴口罩并及时更换。让所有急诊科医务人员树立牢固的“普遍防护”意识,即把所有的病人都视为可能的传染源,都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并加强身体锻炼,必要时注射疫苗,以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

注意语言技巧,避免医患冲突。危重病人的家属往往心情较焦躁,避免使用刺激性、冲突性语言或绝对性的语言;避免拖拉,不给病人家属造成不重视的假象;及时准确详细地记录抢救过程,并保管好抢救资料,防范于未然。据有关调查研究显示[3],急诊科护士在工作中最需要得到的是人身安全的保障,这也是马斯洛层次理论中人类最基本的需要。因此应在急诊科设立24h专职保安人员,以确保急诊工作的顺利进行及急诊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不受到侵害。

2.3 工作强度与负重损伤的对策 ①护士长在排班时注意合理安排急诊科一般性工作与院前急救的搭配,弹性排班,既要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又要注意缓解护士因长期的工作压力带来的身心疲劳。②改善工作条件,合理设计工作流程,适当增加护工,减少护士人工运作的程序和重体力劳动的强度。③取得医院领导的足够重视和人事部门的支持,按要求配备护士,解决护士缺编的问题,以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及劳动强度。

2.4 心理因素的对策 ①做好病人家属的思想工作,取得其理解和支持,也是减轻来自病人家属对护士心理压力的一种方法。②教育护士学会自我心理疏导,学会自我放松、自我调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工作环境;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文娱活动,保证充足的睡眠,放松心情,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投入护理工作中。

[1]谢红珍,聂军.护士针刺伤的危害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3):54-55.

[2]应菊素,徐国英,王晶.急诊护士对针刺伤认识及针刺伤的心理状态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204-205.

[3]刘燕平,姚景鹏.急诊科护士工作需求调查及满意度状况分析[J].护理研究,2002,16(3):147.

猜你喜欢

急诊科护士病人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谁是病人
急诊科床旁超声的教育和培训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病人膏育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我帮病人“走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