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心梗病人的心理反应与护理对策

2010-04-04樊菊侠王生发

当代医学 2010年9期
关键词:心肌梗塞心梗心肌

樊菊侠 王生发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的血液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发生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在临床上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血清心肌酶升高以及心电图反映心肌急性损伤、缺血和坏死的一系列特征性演变,并可出现心律失常、休克和心力衰竭,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1]。心梗病人作为医院的一个组成部分,收住的病人有其不同于其他科的特殊性,大多是危、急、重病人,变化快且凶险,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约2/3在被送到医院之前已经死亡。发病初期病人易产生紧张、恐惧和焦虑心理,应安慰病人使之镇静,去枕平卧,为病人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消除不良心理。我院内科2006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治AMI病人57例,针对患者不同心理反应采用相应的护理对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AMI病人共57例,其中男41例,女16例,年龄38~79岁。三大合并症的发生:心律失常34例、心力衰竭5例、休克3例,较2004年比例均有下降。本组AMI患者治愈率95.8%,比2004年上升5%。通过上述资料不难看出对AMI病人心理护理能直接影响病人的预后,应针对AMI病人不同心理反应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平稳的心态有利于疾病的转归和康复。

2 病人的心理反应

由于心梗疾病具有病情重、疼痛发作频繁、程度较剧烈、持续较久等特点,因而导致病人因病情发作而表现烦燥不安、紧张恐惧及失望等情绪,对自己的疾病或医生的治疗技术放心不下,产生信心不足的心理,对治疗效果存在怀疑。进入监护室的病人有紧张、恐惧的心理,又对监护室内的环境、各种机器使用中出现的情况(如机器噪音、电极使用后皮肤瘙痒等)不适应。另外患者卧床休息,自由受到限制,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大小便均要给予协助,加重了其消极情绪。

3 护理对策

(1)对病情严重的病人,发病后宜就地进行抢救,待病人情况稳定容许转送时,才转送医院继续治疗。除非患者心跳停止否则尽量不要让患者睡在地上,以免加重患者对自己疾病的恐惧担忧。

(2)入院后的病人为其创造良好的休息治疗环境,使其尽快适应环境,稳定情绪,配合治疗。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休息,卧床期间应加强护理,进食、漱洗、大小便均要给予协助,尽量避免患者增加活动量。病情许可时主动介绍医护技术力量和先进的医疗设备,让他们对抢救治疗有一定的了解和希望,帮助其树立对AMI治疗的信心,遵医嘱全方位治疗。

(3)医护人员应具备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具有应变能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加强沟通,耐心听取患者的意见和要求,以寻求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及时改进,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融洽与其得关系。平时与患者交流,加强语言性沟通,掌握沟通技巧,对不同层次、不同素质的患者,有针对性的交谈,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并予以安慰、劝导,取得相互信任和尊重。

(4)提高护士自身品质培养,使其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敏捷的思维、稳定的情绪、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过硬的业务技术,才能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服务。为此本科经常开展AMI相关知识的讲课,定期考核护士的操作技能,以提高整体素质,已发现的问题及时组织研讨,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使病人有安全感,逐步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 小结

把AMI患者的情绪反应和患者看成一个整体,并帮助患者稳定情绪,对病人的抢救和后期治疗是有利的。我科经过4年的实践,使99%的患者得到良好的心理支持,保持愉快平静的心情,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自己的疾病与健康状况,从而使患者能积极接受治疗和护理[2],对自身疾病好转有很重要的意义,主动配合医护工作,对患者康复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1]罗文卫.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医源性心律失常[J].护理学杂志,1995,6(3):101.

[2]王筱敏.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85.

猜你喜欢

心肌梗塞心梗心肌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心梗猛于虎
诱发“心梗”的10个危险行为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心肌梗死常规检查漏诊率高,近2/3患者被遗漏
β2微球蛋白的升高在急性心梗中预测死亡风险的临床意义
干细胞心肌修复的研究进展
78例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治分析
静脉溶栓在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