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月十五话灯笼

2010-04-04钱超

产权导刊 2010年3期
关键词:灯彩宫灯天帝

■/钱超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正月十五,那闪亮的灯笼又钩起了我们红色的记忆。

灯笼,乃是古时灯具的一种,早在公元8世纪的唐朝就有使用灯笼的记载。元宵节赏花灯是我国的传统习俗,这一由来也有很多种说法,流传较广的一个说法是:元宵节打灯笼的习俗始于东汉时期,东汉明帝刘庄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也有一说是唐明皇于元宵节在上阳宫大陈灯影,是为了庆祝国泰民安,才扎结花灯,流光溢彩象征“彩龙兆祥,民阜国强”。花灯风气从此广为流行,此后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

关于灯笼,民间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光。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偷偷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一个聪明人想出个法子,他让大家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天兵已经放过火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而作罢。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挂灯笼,来纪念这个日子。

灯笼,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种类上有宫灯、纱灯、吊灯、走马灯等,造型上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中国的灯彩综合了绘画艺术、剪纸、纸扎、刺缝等工艺,利用各个地区出产的竹、木、藤、麦秆、兽角、金属、绫绢等材料制作而成。在中国古代制作的灯彩中,以宫灯和纱灯最为著名。

中国的灯笼,不仅是用以照明,往往也是一种象征。年届九十的台湾工艺大师吴敦厚说,新娘灯(即宫灯)代表婚礼喜庆;竹篾灯则告示这是丧葬场合;伞灯(字姓灯),因“灯“与“丁”发音相同,意味着人丁兴旺,所以过去每家都有字姓灯,悬挂在屋檐下和客厅中。

不过,最让人遐思、期盼的恐怕还是元宵节的花灯了。明朱元璋建都南京时,更于秦淮河上燃放水灯万支;永乐朝在午门大立山灯柱,又在华门外设“灯市”,至今北京仍有“灯市口”街道。民国后,花灯之举虽仍在,但平淡了许多。如今因着中国热,灯笼又逐渐在居家装饰上扮演起重要的角色。但是现在灯笼的材料,已变成布、塑胶、铁线,而且灯笼的形状和颜色与传统也大不相同。

除了照明以外,灯笼还有其他意义。每年正月私塾开学时,家长会为子女准备一盏灯笼,由老师点亮,象征学生的前途一片光明,称为“开灯”。后来就由此演变成元宵节提灯笼的习俗。由于字音和“添丁”相近,所以灯笼也用来祈求生子。近代,爱国志士们还在灯笼上绘制民间故事,教导子孙认识自己的文化,所以又具有薪火相传的意义。

猜你喜欢

灯彩宫灯天帝
狐假虎威
长信宫灯
衰落与突围:佛山灯彩传承发展的路径探析
一盏灯的绚烂
长信宫灯:光影婆娑中的汉代智慧
何氏灯彩,百年传承
——国家级非遗项目“上海灯彩”代表性传承人何伟福访谈
Surgical method choice and coincidence rate of pathological diagnoses in transduodenal ampullectomy:A retrospective case series study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江乙对荆宣王
天帝的御车——北斗七星
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新路径
——以海宁“硖石灯彩”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