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2010-04-04张承凤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实训改革高职

张承凤

(重庆教育学院文学与传媒系,重庆400067)

从教改试点专业到实施教改项目和质量工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走过了漫长的探索历程。随着规模的迅猛扩张,各高校把注重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工作重心,专业建设得到了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视,采取了诸多引导机制和激励政策,也得到了高职院校的重视,成为院校注重内涵建设与发展的重点。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的国家教委就在全国高等工程专科学校实施了专业改革试点工作,从1993年到1998年共批准了216个专业点。随着高职教育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高职教育在实践上趋于成熟。《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提出“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要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开展高职高专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要求。特别是2001年起,教育部在全国高职高专开展了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分4批次遴选了415个试点专业。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思路被大多数学校所接受,并开始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等改革。2001年,重庆市开始了教改试点专业工作,有14个专业获得重庆市教改试点专业立项,2002年重庆教育学院旅游管理等5个专业获得国家教改专业试点立项。高职教育为更好地推进专业试点改革的成果,2005年开展了试点专业的评估验收工作,命名一批示范专业、特色专业。

一、近三年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工作的变化趋势

随着高等教育从规模的扩张到内涵的建设,特别是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实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适应时代的要求而被广泛关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提高质量深化教学改革的要求。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提出了具体实施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重庆市从2007年开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工作。2007年申报662项,重大项目26项,重点项目120项,一般项目331项,立项率72%。2008年申报905项,重大项目25项(其中高职高专4项),重点项目147项,一般项目275项,立项率49%。2009年申报1172项,重大项目21(其中高职高专3项),重点项目136项,一般项目307项,立项率40%。重庆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变化趋势是:

(一)教委和各院校高度重视教改工作

在培育质量工程如精品课程、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实训基地建设以及教学成果奖过程中,教学改革研究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作用。2008年重庆市获得的1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精品课程20门都有教改项目甚至是重点或重大项目的支撑。“第6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获奖名单中,重庆高校推荐参评的55项成果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5项,国家级二等奖20项,一等奖获奖总量居全国第四位、西部第一位。市属的7所高校取得零的突破。这无疑是直辖以来重庆高等教育取得的一次历史性重大进步,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重庆市政府在“是什么力量推动重庆高等教育教学成果进步如此神速?”一文用了“高度重视深入教改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做出了重要的评价。因此教委专门出台了文件《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管理办法》(渝教高〔2009〕10号),多次强调:“强调教改立项与质量工程相结合,与教学成果培育相结合,与实践推广相结合,鼓励校际联合立项。”首次提出“对承担或参与项目研究的人员,各高校要与承担或参与同级科研项目同等对待;对教学改革研究成绩突出的人员,学校应予以表彰和奖励。”从政策的层面把教学改革研究和学科研究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各高校纷纷出台一系列鼓励开展教学改革研究的政策和措施,为教改研究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过程管理更加严格,质量要求更高

市教委在《教改项目管理办法》中强调了学校在推动教改实施过程的职责,明确要建立健全教学改革项目管理制度,加强对项目研究工作的管理、指导和督促检查;要采取有效措施,为项目研究与实践的顺利实施提供必要条件。明确了开题报告制度、中期报告和抽查进展情况等过程管理的严格要求。从近三年项目申报立项情况看,立项率逐年递减,从2007年的72%到2009年的40%;以2009年的重大项目立项率看,34项参加重大项目答辩,通过21项,立项率为60%;从申报评审程序看,组织专家采取网上评审与会议评审相结合的方式对其进行评审。其中,对专家评审后推荐拟作为重大项目立项的项目,市教委组织进行了会议答辩。种种迹象表明,教改研究的水平在不断提升,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二、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基本认识

科学认识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内涵及特点,有助于进一步推进教改研究与实践工作。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是属于教学科学的应用研究,围绕高等教育所面临的重大、难点或热点问题,开展研究和改革实践,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它的研究对象是人才培养质量相关的问题,研究内容的主要范围是高等学校的办学思想与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验、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教学资源共享、教学管理信息化与教学质量保障、教学特色培育等方面的改革研究与实践;研究目的不在于建立理论体系、探索规律、填补理论空白,而是国家政策、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以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指针,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教学改革,以更好实现高校以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核心的三大功能为目的;研究方法有文献法、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探究法等。特别是行动研究法:是适应校范围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性的研究方法,针对教育活动和教育过程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不断通过行动研究不断探索、改进工作,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将改革行动和工作研究结合起来,与教育实践的具体改革行动紧密结合(边执行、边评价、边修改)。基本模式是计划—行动—考察—反思总结。行动研究法具有动态性、较强的联合性与参与性,在整个过程中贯穿着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教改研究具有较为鲜明的特点。首先是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如研究与实践参与者是团队,可能涉及人才培养诸多层次与环节,所涉及的理论具有交叉的特点,如教育教学的理论、学科理论、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其次是将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在研究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改革方案),在改革实践中完善并推广应用。所遵循的模式是教学实践—研究—改革实践—总结应用推广。

三、研究定位

在教学改革研究中,必须“吃透两头”,即以国家和市高职教育宏观政策和法规为指导,以教育教学规律为依据,以高职教育现状,特别是全市性、宽口径大类专业、或教学领域中的某些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充分研究,确定有价值的选题。以2009年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大项目“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与工学交替机制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为例进行简略分析。

(一)研究国家和市高职教育宏观政策

教学改革是在国家和市高职教育理论和政策的指导下进行,通过对文件的分析把握高职教育的动向和发展趋势非常重要。

1.2006年11月16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的高职人才培养的宏观(培养目标)、中观(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和微观(课程改革与建设、教学模式、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各高职院校按照文件精神开展教改两年以来,宏观和中观的改革逐步形成共识,深入开展教学改革的重点应是以课程为核心的微观层面。在全国,江苏省出台了《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实施意见》(苏教高〔2008〕15号),各省纷纷制订了《“十一五”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计划》,对课程建设与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正是适应了这一客观需要。

2.在《重庆市“十一五”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设想》中所列出的9项“主要任务”中“调整学校布局和专业结构,构建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改善办学条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施高水平示范职教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工程”、“建设高职师资培训基地,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改革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大力推进行业与高职院校的合作”等都无不从微观层面高度关注和引导高职教育的改革发展方向;市教委《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管理办法》(渝教高〔2009〕10号)和《关于开展2009年高等教育市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对教改工作的内容和范围以及鼓励研究的方向作了具体的指导。如“鼓励以宽口径大类专业为对象,集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实验实习实训及教学管理改革于一体的综合改革实践。”“鼓励研究、试点、推广应用一条龙的选题”、“鼓励校际联合申报或提出具有共性、实践性强的选题,特别是教学领域中的某些重点、难点问题进行选题”等。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市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重点和一般项目根据教改项目涉及面、影响面受益面及推广范围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重大研究项目是宏观层面的研究,是指对解决当前和近期高等教育中教学重点(难点或热点)问题、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有重大影响,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可望取得重大成果,并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的研究项目。如跨校、跨部门既有联合又有侧重地对教学领域中具有共性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探索;如以宽口径大类专业为对象,集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实验实习实训及教学管理改革于一体的综合改革实践;如选题应瞄准国家战略,紧密结合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体现我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亮点。从2008、2009年立项的高职教育的重大项目看,“高职计算机类项目课程模式探索与实践”是以宽口径大类专业为对象的研究项目;“重庆市物业管理行业技能及服务标准与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是跨部门跨行业、应用研究与教改相结合的综合化改革研究;“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是针对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难点开展研究,涉及面较广;“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与工学交替机制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是针对“生产性实训”和“工学交替”的热点和难点探索以高校为龙头,与行业、多所院校横向深度融合,研究、试点与推广应用纵向一条龙的教改模式;“建立适合我市城乡社区卫生发展的全科医师培养研究”是抓住重庆市作为全国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国家战略机遇,探索医疗卫生领域的人才培养。这些项目都是属于宏观层面的教学改革项目。重点项目是中观层面的研究,是指对解决当前高等教育教学中重点(难点或热点)问题、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有较大影响,能取得实质性成果,并有较高应用价值的研究项目。微观层面是一般研究项目,是指根据部分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而进行的研究、实践周期短,受益面相对较小的研究项目。如某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某一门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某一类实验、实习、“3+2”实训模式和社会实践等教改项目。有了这些分析,才能更好确定我们的研究定位。

(二)研究高职教育的现状

“吃透两头”,还必须在国家和市高职教育宏观政策和法规的指导下分析重庆高职教育现状,使教改工作的针对性更强。我们调研了市内5所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的情况。分析了人才培养方案、实习实训条件和教学实施等,发现该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人才培养缺乏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训室远远不能满足以“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为特点的应用型广告设计与制作人才培养的需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迫在眉睫。(2)人才培养缺乏工学交替机制,从人才培养途径上,研究与探索适合广告行业培养人才的工学交替机制,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迫在眉睫。(3)课程改革存在着课程价值取向不明、课程核心载体模糊、课程开发过程封闭以及没有突出实践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等问题。

因此,根据存在的问题,我们设计了教学改革研究的总目标: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为指导,致力于研究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现行的课程体系框架,认识高职教育的基本规律,在总结国内外各种成功的课程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探索适合重庆区域经济需要的高职教育艺术设计类广告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课程”模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机制,并用该模式在重庆市三所高职院校即重庆教育学院、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市级示范性高职院校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的艺术设计类广告专业2008、2009级,进行职业能力培养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教改试点,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教改的研究与实践,使该教改项目既具有教改内容的创新性,每一项研究都填补了重庆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空白或拓展了研究的深度,同时又具备在教改实践形式上的创新,探索以高校为龙头,与行业、多所院校横向深度融合,研究、试点与推广应用纵向一条龙的教改新模式,形成校企互相渗透、互利互惠的长效合作机制。

综上所述,科学认识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内涵及特点,在教学改革研究中,密切关注和研究教改立项工作的趋势,以国家和市高职教育宏观政策和法规为指导,以教育教学规律为依据,针对高职教育教学领域中的某些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研究,确定有价值的选题,对进一步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实训改革高职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改革之路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瞧,那些改革推手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