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莲藕连作障碍与防控对策

2010-04-03李茂年曹国松孙伟刘松刘晓丽

长江蔬菜 2010年14期
关键词:蔡甸区残体化感

李茂年,曹国松,孙伟,刘松,刘晓丽

(武汉市蔡甸区农业局,430100)

武汉市蔡甸区莲藕大面积浅水栽培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现常年种植面积达1万hm2,核心产区由于种植年限的延续,连作障碍日趋严重,不仅直接影响莲藕产量,而且严重影响品质和经济效益。近几年我们对莲藕连作障碍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莲藕连作障碍主要原因及为害

1.1 土壤有机质下降

农民种植莲藕施肥习惯基本是以化学肥料为主,而且是用量大、品种单一,微量元素得不到补偿。使土壤产生酸化、板结和次生盐渍化。2001年蔡甸街莲藕新栽田块调查,土壤平均有机质 34.6 g/kg、碱解氮213.3 mg/kg、速效磷 8.4 mg/kg、有效钾 74.1 mg/kg、有效硼0.43 mg/kg、有效锌为3.6 mg/kg、pH值6.4。莲藕连作5 a后,2006年同一块田调查,平均碱解氮248 mg/kg、速效磷 35.7 mg/kg、有效钾 86.1 mg/kg、有效硼0.31 mg/kg、有效锌为2.1 mg/kg、pH值5.5。连作后土壤偏酸、结构变差,养分差异明显。

1.2 病害加重

莲藕长时间连作可引起多种生理性、真菌性病害,其中莲藕腐败病为害损失最重。该病原菌在条件适宜时可在土壤中存活7 a之久,病原菌在藕田残留的茎、叶上越冬,翌年侵染健全的地下茎,连作时间长,田间病菌积累多,如果管理操作不当,传播面更广。据蔡甸农科所品种池中调查:2005年种植的一块莲藕新品种池,其病死叶率为零,该田一直采用本田种苗作种,2009年调查同一块田,其病死叶率达到了32.3%。

1.3 地下害虫增加

主要是稻食根叶甲以幼虫在土壤中为害,用口器将莲藕地下茎咬成小口取食。严重时,一条地下茎上有几十头幼虫,连作时间长,给该虫造成了适宜的生存环境,促使该虫害加剧。

1.4 引起化感作用

化感作用是指一个植物活体(供体)向环境释放一些化学物质,从而影响周围植物(受体)的生长发育,包括促进和抑制两种作用,广义的化感作用包括植物对周围微生物的作用,以及植物残体的腐解而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化感作用在莲藕上主要表现在莲藕植物残体在土壤中的腐解而带来的对下茬莲藕生长的抑制作用,莲藕重茬越长,荷叶及莲藕地下茎残体在土壤中积累得越多,向环境中释放的化感物质也越多,抑制作用也越强。经我们调查研究,排除病害及虫害等其他因素,莲藕在新水稻田连作3 a以上,由于此作用的影响其产量逐年下降。

2 防控措施

2.1 合理施肥

采用莲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以有机肥为主,采用绿肥还田,提升土壤有机质,改善藕田土壤结构,按照土壤检测结果及莲藕的需肥规律,科学调整氮、磷、钾的施肥比例,增施微量元素肥料。对于严重偏酸的(pH值5以下)田块,每667 m2施生石灰100~200 kg,结合施用有机肥,灌水并轮作等措施进行调节。对于有机质小于15.0 g/kg的田块,每667 m2施农家肥1 000~2 000 kg或绿肥翻压还田。测土配方推荐需施微肥的,视缺乏程度,每667 m2施七水硫酸锌0.5~1.5 kg,硼砂0.25~0.75 kg。

2.2 更新品种

对莲藕连作障碍重病区更新抗、耐病新品种,如鄂莲五号、鄂莲六号、珍珠藕等品种。

2.3 轮作换茬

采用多种种植模式进行轮作换茬,防控效果比较理想的几种模式是:早藕—晚稻—绿肥、早藕—红菜薹、早藕—水芹、早藕—荸荠,目前蔡甸区连续6 a来采用这些模式,效果较好。

2.4 清洁田园

莲藕采挖时,及时清除田间荷梗荷叶,藕带等残留物,田间莲藕等尽量挖除干净。

2.5 土壤消毒

利用石灰氮进行土壤消毒,石灰氮(氰氨化钙)有较强的碱性,适用于酸性土壤,一般作基肥用,遇水时最初形成氰胺,对植物有毒,但很快转化为氨,可减少氮肥施用量,加快有机肥(绿肥)的腐熟和转化,抑制土壤氮的硝化作用,对杂草、土传病害、虫害有很好的防控效果,同时对调节土壤酸碱度也有很好的作用,但必须严格掌握使用时间,应在莲藕移栽20 d前作基肥施用,使其充分发生转化,降低对莲藕的毒害。也可用生石灰进行消毒。

2.6 预防病害

控制好病害必须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实施以配方施肥为主的高效栽培技术。在莲藕3叶期开始到封行之前,用50%多菌灵800倍液(加粘着剂)喷施叶片,隔5~6 d 1次,连喷2~3次,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并按每667 m21~2 kg 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拌细土20 kg深施于病株周围。

猜你喜欢

蔡甸区残体化感
森林次生演替过程中有机质层和矿质层土壤微生物残体的变化*
应用三螺旋理论进行蔡甸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外源氮持续输入对相应氮梯度下碱蓬残体分解及硫养分释放的影响
植物化感作用研究进展
蔡甸区沉湖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措施探讨
对蔡甸区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思考
植物化感作用研究进展
播娘蒿、猪殃殃对小麦的化感作用
甘肃白龙江亚高山杜鹃粗木质残体腐烂程度与持水性能研究
全国文明村——武汉市蔡甸区星光村巡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