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民国初期普通中学科学课程的特色及当代启示

2010-04-03曲铁华

关键词:普通中学理科实验教学

曲铁华,袁 媛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吉林长春 130024)

论民国初期普通中学科学课程的特色及当代启示

曲铁华,袁 媛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吉林长春 130024)

民国初的10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较为特殊的时期,在变化急剧的时代大潮中,当时普通中学的科学课程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科学的自身特点,注重实验教学,注意结合地方实际,但在课程目标上却仍然有着片面化、表面化和“传统化”的流弊,总体呈现出有着“承前启后”意味的特色。研究、探索这些特色,能够为完善当今的普通中学科学课程寻得一些启示。

民国初期;普通中学;科学课程;特色;启示

近代学校制度意义上的科学教育始于1904年清政府颁布并实施的《奏定学堂章程》,亦称《癸卯学制》。该学制设置的普通中学科学课程有算学、中外地理、博物、物理、化学,其中的博物科包括动物状、植物状、生理学、矿物学。辛亥革命胜利之后,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在教育方面,教育部陆续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颁行《壬子癸丑学制》。该学制下的普通中学科学课程乍看与旧制差别不大,但此后至影响深远的1922年新学制颁布之前的10年间,中华大地又经历了很多前所未有的洗礼,如五四新文化运动,诸多西方思潮的蜂拥而入,民族工业首次蓬勃发展,等等。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普通中学的科学课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完善,独具特色,对今天的科学教育很有启示意义。

一、民国初期普通中学科学课程的特色

根据《壬子癸丑学制》中的《中学校令施行规则》和《中学校课程标准》,较之清末的《癸卯学制》,民国初期普通中学的科学课程门类没有变动,教学内容无甚过大改进,课程目标似乎也没有摆脱旧制的片面性、表面性和传统性,只是各科在各学年的教授时数上都有所不同。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顺应时代发展需要,逐渐具备了前所未有的特点,如强调实验教学、注重联系地方实际。因此,综而观之,民国初期普通中学的科学课程颇富承前启后意味的特色。

(一)强调实验教学

科学的特性决定了实验在科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科学之事,以试验为重”[1]。但是,由于受千百年来“坐而论道”之经学传统的影响,加之设备、师资等条件的限制,当时中国的“科学教育”虽已开始多年,却没有相应的科学教育方法,仍是墨守成规地采用传统的传经授道之方,徒有枯坐死讲,不顾科学之特性。陆费逵先生曾经这样描述清末天津高等工业学堂的地理科教学情况:“五年级授外国地理,用商务印书馆瀛环全志,此书已旧……教员端坐,持书顺讲,注重文字,而略于大势……学生有地图而教员无之,且不知利用黑板……地理教授之精神,全归于消灭矣。”[2]421以一斑窥全豹,当时的天津已算是“学务发达”,但其高等工业学堂中的科学教学情况尚且如此,全国的状况就更难尽应有之义了。

针对此种弊病,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1912年12月公布的《中学校令施行规则》第一章“学科及程度”中,对博物科和物理化学科的程度规定里都明确地提出了“兼课实验”[3]353,同时要求中学校要配备相应的博物、物理、化学等“特别教室”及器械标本室。这在中国教育史上是首次将“实验”教学、设置相应的“特别教室”及器械标本室写入官方的课程标准。此前清末的《奏定中学堂章程》中也提到了设博物、物理、化学的“专用讲堂”,“教授物理、化学……算学、地理……等所用器具、标本、模型、图画等物,均宜全备”[4],但由于“讲堂”一词中浓郁的传统色彩和纯粹说教的意味,将“专用讲堂”所应具有和发挥的“专用”功效遮蔽近无,对课程教学器具模棱两可的“均宜全备”的规定也远不及设置“器械标本室”的决心和力度。民国伊始,教育部对普通中学科学课程教学中实验的重视就凸现了出来。

随着诸多留学生的归国和杜威、孟禄、克伯屈等教育家的访华,外来思想的传入,民族经济的发展,以及政局的变动等等时代变化,教育界有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出现了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等等众多的教育团体,兴起了职业教育思潮、科学教育思潮等等多股教育思潮,“通过教育使民众、尤其是青少年儿童掌握科学知识与科学方法,形成科学态度及科学精神渐趋成为思想界的强音。”[5]这对当时学校的科学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以学校教科书的出版为例,仅1912年至1913年,就出版了算术、几何、三解、代数、动物、植物、理化、地理等几十种教科书。与此同时,国内的科学设施、科学团体、科学期刊、技术科学的应用,基础科学的研究以及国内外科研成果的介绍,也相继发展起来。”[6]这样的社会氛围直接推动了中学科学课程实施中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和推崇。

1918年10月,第四届全国教育会联合大会的议决案提出“改进理化教授案”,从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角度论述了实验教学的重要。议决案认为,“近者职业教育之说,喧腾国中,而理化教授不能与之并进,是犹无源之流也。欲图改进,拟先从普及中等理化教育入手,而于高等之理化教育,则但预植其基,徐图振兴之道。”而普及的第一“要端”就是“注重学生理化实验”。理由是理化实验益处颇多,可以使学生养成自学求知的精神,并能祛除盲从轻信的恶习,更为将来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于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该议决案提出通过“添置理化实验仪器,增加实验时间,并严行核考学生实验之成绩”[2]844等措施将“注重理化实验”的倡议付诸实践。全国中学校校长会议议决案从改进科学课程教学方法的角度再次强调了实验教学的价值和作用。该议决案批评了当时中学校“理科上之设备,异常简陋,教法多不相宜”,“向来习惯,多讲演,少实验,卒至兴味绝少,毫无效果”,指出“理科为物质的科学,教授时若脱离标本仪器模型,即偏于空谈,无以唤起学生研究之兴味”。如果让学生自行进行科学实验,“经一番筋肉之动作,更觉易于记忆”。所以该会议在议决案中提出,但凡定理定律,都应该让学生自己推理求得,然后教师帮助学生对推求所得进行整理,从而在巩固学生记忆的同时增进其思考能力。而且,“实验愈多,则理论愈明,研究之心,油然而起,遂有发明之思想。故实验时间,至少须占教授总时数四分之一。”[2]851-853此外,该会议还向教育部提出了相应的请求事项,如奖励制作理科器械标本的工厂,宽筹经费以齐全学校的理科设备,以及注重相应师资培养等等。

教育部很快对这些声音做出了积极的回应。1919年1月29日,教育部抄送中学校校长会议议决增进中学校国文数学外国语程度办法训令,强调数学科教授方法要注重“设备应用器械及模型使有实地亲察及计算之机会”[3]366。同年2月8日,教育部抄送中学校校长会议议决中学校应增进理科教育办法训令,规定“实验钟点,至少须占总数四分之一”[3]369。这在时间的分配上为实验教学做了一个基本保障,将实验作为课程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呈现,而不再是可用可不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为配合这一决策,同年3月,教育部公布全国教育计划书,设置“中学校理科补助费”,“由国库颁发巨款,俾中学校理科设备得以完全”[3]65,改善以前中学校因设备不足而影响实验教学正常开展的情况,从而提高科学教育质量,唤起学生的兴趣。

1922年10月,即“新学制”颁布前一个月,第八届全国教育会联合大会的议决案再次提出“推行中等学校学生理科实验案”,提出实验教学一直不理想是“大都由师资缺乏,设备费无着而来”,建议从改善师资、增拨经费、“设立理科实验室”等等方面进行改善。由此可见,从1912年底公布《中学校令施行规则》明确提出中学科学教育要“兼课实验”到1922年11月1日“新学制”颁布的民国初的10年间,不管是民间声音还是官方力量,都积极致力于强调科学教育中的实验教学,从而提高科学教育的实际质量,以资于社会发展需要,最快最好地为当时虚弱国家的振兴、富强添火加薪。

(二)注意结合地方实际

注意结合地方实际是民国初年中学科学课程的特色之二。这一课程特色的形成源于三个方面的因素。首先,民国初年国力有限,节约经费成为发展各项事业所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1918年第四届全国教育会联合大会议决的“改进理化教授案”就提出,“有二校以上之地方,可设公共理化实验所,为中等实验之实验设备,聘专门家一人驻所指导。该地方各中等学校,定期轮流担任讲师,率同学生赴所实验。学生有志者,亦可利用课余时间,自往实验。……如此则各学校既可省增置实验仪器经费,而得有设备较完之实验所,且将来此种公共理化实验所,可渐扩充为地方理化研究所”[2]844。结合各地方的实际,统筹规划地设置各中学校的科学课程,可以提高经费利用效率,减少因实验场所、设备、器械,以及管理人员等等闲置而造成的隐形的浪费。同年召开的全国中学校校长会议也提出“中学校理科教授之设备,宜视地方财力所及,力求完善”[2]852,被教育部采纳,于次年以训令形式通令全国。

其次,民国初年教育大兴的主要宗旨在于“强民富国”中的“富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迅速增强国力是办教育——尤其是开展中国教育史几千年来所漠视的科学教育的第一要旨。“科学为近代文明之特色,关系国家盛衰者甚巨,就中如物理、化学、生物、地质等科,尤为克服自然、发达产业所必需。”[2]859结合各地方实际进行科学教育,有利于学生了解当地的物产,从而明了该地区的产业发展潜质,为将来贡献于当地的经济建设打下基础。1918年全国中学校校长会议议决案中关于改良理科教育的方法之四和五就分别是“应注重本地之物产及原料”和“利用时间参观工厂”。次年2月,《教育部抄送中学校校长会议议决中学校应增进理科教育办法训令》向全国发布的4条训令中的第三、四条就分别是这两条规定。

再次,从教育自身的特质出发,根据受教育者的认知规律,“学业上当由近及远,由已知以及未知”[2]854。科学教育通过结合地方实际,让学生从学习、研究身边熟识的事物开始,渐渐向外、向远扩展,从而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培养起学习的兴趣,复而使其产生研究的欲望,最终收到教育的效果。

在以上三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民国初期中学里的科学教育课程逐渐形成了注意结合地方实际的特色。所谓地方实际包括地方财政能力、地方物产和资源、地方工厂、地方教育规模等等。科学教育课程结合地方实际一方面是由当时有限的物质条件以及教育自身的特质所决定;另一方面,经过实践检验,这一特色在现实中确实收到了“为利决非浅鲜也”的效果,影响了此后教育制度的制定。紧随其后的1922年“新学制”就借鉴了这一经验,秉承了这一优良特色,“多留各地伸缩余地”作为标准之一成为制定“新学制”的指导原则。“新学制”从学校系统的设置到具体课程的安排都给予了地方一定的自由,整体上体现出注重结合地方实际的特点,这在普及教育、满足工商业发展需求等等方面贡献很大。

(三)课程目标片面化、表面化和传统化

《壬子癸丑学制》制定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之初,时间的仓促、之前经验的匮乏和深重的历史影响使其不可避免地存有一些弊病。虽然在之后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各种力量不断进行改善,但普通中学科学课程目标片面化、表面化和传统化这一负面“特色”一直明显。

“片面化”是指民国初期的普通中学科学课程目标着眼于国家、社会的发展需要,而对科学教育在学生身心发展中的功能和作用有所忽视。这同当时的历史环境和积贫积弱的国情有直接而强烈的联系,也是初生的资产阶级民主国家急欲摆脱困境而在教育方面所作的努力,从历史发展角度而言无可厚非;但从教育科学本身看,这又是必须客观面对的史实。1918年10月,全国中学校校长会议召开,会议议决案中详细地阐述了理科教育的作用和目的,“理科教育,为致国家富强之基础。吾国虽地大物博,而理化一科,缺乏研究,……于是外货充斥,国疲民穷,物质文明,远逊他国。环观列邦,近数十年来,殚心研究,工业进步,日新月异。迄欧战发生,潜艇争于海,飞机争于空,所用以竞争之器具,无一不根据于理化,而胜负之判断,亦几与机械之巧拙一致。现欧战将和,欧洲各国,财尽力疲,势必以其科学上之智识,经营东亚,吾国若不急起直追,注重理科,则国将不国。”[2]851将国家的富强直接与科学教育联系在了一起。次年2月的《教育部抄送中学校校长会议议决中学校应增进理科教育办法训令》中,教育部肯定了该议决案中对中学科学教育目的和作用的论述,指出“查理化学之应用,至此次欧战而益者,中学校教授理科自宜注重实验,力求完善。”[3]368对科学教育在学生身心发展中的功能和对学生养成健全人格的作用鲜有提及。在论述到实验之重要性时有提及学生,考虑到了科学教育中的实验能够引起学生的“兴味”,但最终旨归仍然没有落于学生自身的发展上,而是使学生更好地得到所教,应用于实践。

“表面化”是指民国初期普通中学的科学课程目标主要重视的是科学知识的学习,对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科学精神等科学教育所包含的较之科学知识更深层次更重要的内容有所忽略。这一时期普通中学的科学课程的特色之一是重视实验教学,全国教育会联合大会、全国中学校校长会议以及教育部都一再强调实验,但从教育部1919年公布于全国的训令看,强调实验的目的更多的只是在使学生“易于记忆”实验所验证的科学知识。第四届全国教育会联合大会也明确提出,“实验之项,以物理学之重要现象反应,定性定量分析及日用品之制造(以墨水肥皂等)为限。”[2]844可以看出,当时所强调的实验并非用来在教授科学知识之基础上使学生体认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思维,造就科学精神,而只是巩固科学知识。此外,1918年10月全国中学校校长会议的议决案中提出的改良科学课程教授的方法有5条,但次年2月教育部抄送训令时只通令全国4条,没有采用的一条是“应增加理科教授时间,并应添讲各发明家之历史”。增加理科教授时间是由于强调实验教学而产生的必然需要,“添讲发明家之历史”则是出于对学生“引起其兴味,兼养成其信仰心而模仿之”[2]852考虑,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完善和长远的发展。但教育部对此未予采纳,科学课程目标的表面化由此又可见一斑。

“传统化”是指民国初期普通中学的科学课程目标同中国传统的经学教育目标有异曲同工之处。《中学校令施行规则》中对博物科的“程度”、“要旨”,也即目标,要求是“习得天然物之知识,领悟其中相互关系及对于人生之关系”;对物理化学科的目标要求是“习得自然现象之知识,领悟其中法则及对于人生之关系”[3]353。整体性思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与此相应,中国传统经学教育的目的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所学最终都要归纳、提升为与天、与道、与人相关的天人观、天道观、人生观等等纯粹形而上的层面。《中学校令施行规则》中对博物、物理、化学的课程目标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正如上所言,传统色彩浓厚,这与近代科学重理性、讲实证、求规律等等的质性是相异的,与当时大兴科学教育的宗旨是矛盾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当时中学的科学教育中只重科学知识,而忽略了科学精神、科学思维、科学方法。

以上所述的科学课程目标呈现出的负面特色为1922年的“新学制”提供了前车之鉴,“新学制”重新设置了科学课程的科目,并分为公共选修、分科专修和纯选修三类,对学生的个性发展给予了特别的关注,体现出了新文化运动以来所倡导的“民主”与“科学”。

二、对我国当今普通中学科学教育的启示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过往的历史虽已谢幕,却留下了可供今日研究以学习或训诫的素材。科学教育在当下普通中学中的地位已是不需言说,其完善度和民国初期刚刚起步时的蹒跚相比也自不待言,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又出现了一些症状似曾相识的弊病,如科学知识教授就是科学教育的唯一内容,上知宇宙下知全球而对当地有关情况一无所知,考高分为升学成为科学教育全部目的。民国初期普通中学科学课程的上述三方面特色能够为祛除这些弊病提供一些启示。

(一)重视实验在科学教育中的作用

强调实验教学是民国初期普通中学科学课程最显著的特色,在具体的举措上采取了拨付专款、完善设备、加强对师范生及在职教员的实验能力的培养等等,“硬件”和“软件”双管齐下,收效是极好的。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一位校友曾经这样回忆过自己的一位老师。“吴老师是我们物理化学老师。记得讲到光学和银元素时,吴老师亲自设计建造一个极简单的暗室做实验。教我们每人用马粪纸糊成一个‘针孔照相器’,他去买了乾板(65年前的北京还没有胶片。虽已有携带式照相机,亦还是很笨重的),裁成小块发给我们,安进针孔照相器,让我们去照了相,轮流进暗室显影,又在日光下用 POP纸晒像定影等一系列的实验,不仅在教学上得到很多感性知识,此外同老师好像形成了‘父兄+老师’的关系。我觉得这样的教学效果应该给予高度评价。”[3]444时隔65年但记忆依然清晰,足可见实验的作用之大和影响之深。

当今普通中学的科学教育在实验方面是欠缺的。虽然新课程标准强调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但由于课时有限、经费有限、场地有限等等看似有理的物质条件方面的不富足,尤其是高考没有实地考核实验这一项,诉诸试卷的书面式实验考法可以凭借题海战术来应付,本应学生自行动手的实验要么被改为教师动手学生看的演示实验,要么借助多媒体用电子课件向学生呈现,看上去省时而省事。其他大大小小考试中有关实验部分的实地考核,如高中毕业会考,大多都是流于形式。这样的教学会有怎样的效果?一方面,不利于中学生形成有关科学的正确观念。实验是一个充满变数的实践过程,缺乏这一过程的考验和历练,简单地听讲和做题会让学生形成科学就是一些既成的定理定律式的科学知识的错觉,对科学缺乏好奇心,缺乏问题感,从而缺乏创造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前埋藏了一个隐形的瓶颈。另一方面,一旦摆脱了升学、高考的压力,在课堂上所听的和演练习题所巩固的科学知识很容易且很快就被遗忘了。因此,出现了学校中物理、化学、生物等等科学学科备受青睐,而本该相应提高的国民科学素养却和此基本无关的油水分家现象。

民国初期普通中学科学课程之所以具有强调实验教学这一大特色,一则是考虑到了科学学科自身的特点,“理科为物质的科学”,所以认为“理科教授之命脉,厥惟实验”[2]859,如果没有实验而单纯地由教师讲解,就违背了科学的特性,必然达不到教育目标;二则是由于学生的学习特点,实验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巩固记忆,培养学习和研究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当时社会所急需的在科学技术方面有专长的人才。这样的两个理由是充分的、科学的,并且已有事例证明其效果确实是极佳的。因此,民国初期普通中学科学课程强调实验教学的原因以及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在重视实验教学的作用方面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二)加强科学教育和各地实际的联系

建国后很长一段时期,我国的课程管理都是实行中央集权制,全国各省各市各县各乡都是实行统一的国家课程,东西南北城乡各地的普通中学科学课程当然也都是全国统一。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颁布,规定:“为了适应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自身发展的不同情况”,设置“地方课程”,“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委员会、教育厅(局)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需要制定”。20世纪末,我国进行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些规定对加强课程与当地实际联系、提高教育质量方面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事实上,大多数普通中学在地方课程以及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有两种主要表现。其一,存在不少误区。例如,就开发地方课程而言,误区有开发宗旨不清,将地方特色的突出、地方文化或地方性知识的保护作为地方课程开发的当然目的;开发过程不明,淡化甚至忽略开发的过程;开发主体错位,形成地方一级的“国家课程”。最终结果是“严重阻碍了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7]。其二,对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持保守、观望、“惹不起还躲不起”的态度。普通中学一方面面临重大的升学压力,另一方面对开发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既没有经验也没有力量,所以采取“敬而远之”的策略,也组织教师培训、学习等等,接受检查,但平常正常讲授的还是那些能应国家考试之类的课程。科学课程作为应试科目中的主角,其“地方”和“学校”的程度可想而知。

上文第一部分对民国初期普通中学科学课程注意结合地方实际的特色做了一定的阐述、论证及分析,认为所谓地方实际即为地方财政能力、地方物产和资源、地方工厂、地方教育规模,等等。这一特色的形成则可归因为节约经费的需要、强民富国的目的和学生认知的特点,最终“为利决非浅鲜也”,影响了1922年“新学制”所遵循的指导原则之一“多留各地伸缩余地”的出现。在这一经验的启示下,可以有两点所得。首先,当前普通中学的科学课程必须加强同地方实际的联系,顺应学生认知特点,巩固教学成效,提高教育质量;二是以一定行政区划为单位,联合该区域内的不同学校,使各自的科学课程资源在一定的规则之下能够共享,通过这种资源共享而形成既有该地区特色的“地方科学课程”,又有各自学校特点的“学校科学课程”,避免“小一统”情况的出现。

(三)注重科学教育的全面性

课程目标的片面化、表面化和传统化是民国初期普通中学科学课程的一大“负面特色”,对当时学校中科学教育的施行和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障碍,为其后科学课程的设置、实施提供了一个历史教训。以此为鉴,今日普通中学里我们必须要注重科学教育的全面性。

首先,从科学教育本身而言,其涵盖的内容应该是全面的。诚如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先生所言,全面的科学教育至少应包括4个方面的教育:科技知识教育、科学思维(思想)教育、科学方法教育与科学精神教育。科技知识是生产力发展的源泉,科学思维是缜密的逻辑思维,科学方法是按照科学思维而付诸实施的行动,科学精神即为求真的精神。“这是一个整体,不可缺一。”[8]民国初期普通中学的科学教育被“窄化”为科学知识的教育,当今普通中学的科学教育虽有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育回归生活”理念的庇护,但在升学的压力之下也表现出和之前类似的不足,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训练和培育被僵化的书本知识、机械的解题技巧、枯燥的背诵和练习所取代。长此以往,后果不容乐观,必须对其进行改善,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科学教育。

其次,从教育目标方面来说,其最终受益者应该是全面的。科学教育不仅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要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服务。民国初期因为特殊的历史境遇,科学教育的目标几乎完全集中在了为国家、为社会服务方面,对个人考虑甚少。教育活动为经济建设服务是其不可推卸的使命,但这项使命的完成最终倚赖于培育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人”。所以,“科学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其直接、根本指向并不是兴国,而是兴人,是育人,培育人才才是其不二使命。”[9]但是,如果单纯为育人服务而不顾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因此,科学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全面的,是通过培养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最终受益者是国家和个人。

最后,从教育宗旨角度审视,其最终的旨归是全面的。“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高度发达的工业文明,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陶醉于科学技术带来的物质享受之中,但片面的追求物质享受和满足,却造成了人在心理和情感方面的失落。”[10]民国初期普通中学的科学课程在学科程度要求方面所体现出来的“传统化”倾向在今天看来给了当前一个宝贵的启示:“天然之物”的“相互关系”、“自然现象”的“法则”其实就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科学之道;这些“相互关系”和“法则”对于“人生之关系”,就是“道并行而不相悖”的科学之理。科学教育的最大宗旨不是教育人在掌握科学知识之后去控制、征服、利用、奴役人之外的一切,而是秉承科学之道理和人之外的一切和谐共处。

[1]樊洪业,张久村.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C].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19.

[2]李桂林.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普通教育[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3]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上册[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4]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511.

[5]曲铁化,袁媛.论中国科学社的创办与影响[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38.

[6]田正平.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六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264.

[7]姜丽静.地方课程开发:误读与反思[J].中国教育学刊,2006(11):36.

[8]杨叔子.绿色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J].教育研究,2002(11):13.

[9]刘铁芳.科学教育:过去、现在和未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7):8.

[10]张旺.科学精神的人文价值[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28.

The Featuresand the Revelations to M odern Times of the Science Curriculum in General High School During the Early Stage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QU Tie-hua,YUAN Yuan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

The first decade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wasa special period in China'smodern and contemporary histo ry.During ever-changing tide of times,in o rder to meet the needsof social development along w ith the regard of the inherent characteristicsof science,the science curriculum in general high schools put stress upon experimental teaching and connecting w ith the reality.Nevertheless,there're still disadvantages w ith the curriculum s goals,w hich are either one-sided,o r superficial o r“traditionalized”,and as a w hole present a feature of“inheriting from the past and continuing w ith the future”.Some revelations on the perfection of the science curriculum in modern general high-school could be obtained by researching into the probing into these features.

the early stage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general high school;science curriculum;feature;revelation

G529

A

1001-6201(2010)03-0151-06

[责任编辑:何宏俭]

猜你喜欢

普通中学理科实验教学
和理科男谈恋爱也太“有趣”啦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2017年天津卷理科第19题的多种解法
普通中学教学方法的调查和研究
普通中学推进知识产权保护的思考
普通中学推进知识产权保护的思考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