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
2010-04-03樊瑞科
樊瑞科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哈尔滨 150080)
大众文化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
樊瑞科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哈尔滨 150080)
意识形态作为社会意识的内容,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且以文化形式出现;而文化作为意识形态产生的土壤,反映了意识形态制约下具体的社会生活现象。在当今社会,意识形态正在由人们的世界观或思想概念向大众日常生活经验本身转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的发挥要以大众的日常生活世界为基础,又要对日常生活世界进行引导和提升。在当代中国,就大众文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双重影响来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须实现其内容形式的大众化、传播方式的媒体化、宣传普及的商品化、影响范围的全球化。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众文化;影响;路径
在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已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文化景观。可以说,大众文化以其鲜明的现实价值取向和强烈的文化渗透能力,广泛地介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而言,大众文化具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大众文化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注入了新鲜内容,丰富其理论内涵,大众文化改变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统教育方式,为其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另一方面,大众文化冲淡了人们的社会主义信仰,误导了大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解,威胁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等。因此,如何搞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成为当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一项崭新课题。
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关注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合理性
1.意识形态与文化的辩证关系
意识形态作为社会意识的内容,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且是以文化形式而出现的。毛泽东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1]663毛泽东使用的“文化”概念,其基本内涵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使用的“社会意识形式”、“意识形态”的概念是一脉相承的,即强调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中的意识形态是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意识形态作为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系统化、理论化了的阶级意识的文化。在一个社会中,意识形态作为一种阶级意识的文化,作为社会的特殊文化系统,只能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政党的精神文化体系。
那种认为文化与意识形态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文化研究并不存在中立立场,所谓“中立”是有条件的,即在一定的思想与时代的前提条件下,同时包括着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复杂关联。[2]67文化和意识形态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文化和意识形态都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或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二者都具有社会整合作用,意识形态的发展有赖于文化的承载与滋润,而文化的发展有赖于意识形态的指导与评价。另一方面,文化研究是发现社会发展的经验机制,具有多维性与多样性;意识形态研究是发现社会发展的政治观念和社会心理机制,则具有稳定性与统一性。文化作为意识形态产生的土壤,反映了意识形态制约下具体的社会生活现象,意识形态作为对文化抽象的结晶,提供了社会生活的价值取向;意识形态对文化的指导具有强制性,它是自上而下的控制形式和操纵结果,具有单向度特征。文化对社会的整合则常通过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和社会之间双向互动来进行,具有泛化与非线性特征。
2.“意识形态转向”理论观照下的当代中国大众文化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的新批评派和右翼势力竭力否认社会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他们认为,一个旧意义上的意识形态已不复存在的时代开始了。对此,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杰姆逊(F.Jameson)认为“这种观点中隐含着更深的东西,那就是人们头脑中的意识形态及观点并不十分重要,他们现在生活在一个是文化而不是任何意识形态在起作用的时代。”[3]26从现象上看,旧意义上的即建立在信仰基础上的意识形态确实淡化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意识形态的终结,实际上意识形态仍然存在,只不过是实现了一种转型,即从信仰的模式变成了行为模式,这也意味着意识形态正在由人们的世界观或思想概念向大众日常生活经验本身转变,这就是“意识形态转型”理论。我们可以将这一理论视为“意识形态终结论”之终结,它说明当前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不是终结了,而是以更隐蔽、更具欺骗性的方式存在着,它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人们日常行为的规范和指导,人们自觉不自觉地遵循它行事。笔者认为,这一理论的提出,不仅应对了意识形态复杂化带来的新挑战,而且为意识形态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道路,证明了意识形态模式仍然是一个有着强大生命力的理论命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文化领域一方面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并导致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渗透;另一方面受社会阶层分化的影响,使得我国相对单一的社会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旧意义上的意识形态逐渐退出中国的社会生活,“意识形态”借助于“文化”的外衣,以温柔的方式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因此,我们可借用该理论来分析当前中国文化多元化趋势下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问题。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主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向日常生活,绝非是主张否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的“淡化论”、“消解论”,也不是主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消极适应生活、迎合生活的“庸俗论”,而是强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的发挥要以大众的日常生活世界为基础,又要对日常生活世界进行引导和提升。[4]46-47
大众文化在我国的兴起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此后就很快成为我国文化研究的一个热点。就大众文化的形式和一般特点而言,中西大众文化并不存在根本区别。但是,不同语境中的大众文化又有着各自的特点。中国大众文化的特色表现为:①中国的“大众”与西方话语中的“大众”不同,我国的“大众”不仅指市民,还包括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新兴阶层中的部分人口;②我国大众文化的运作方式不同于西方,因为我们不是完全市场化国家,国家宏观调控发挥巨大作用;③我国大众文化的内容也与西方不同,具有中国特色。例如,有学者将中国大众文化的本质特征归结为社会主义性、人民性、民族性、规范性和兼容性。[5]81-88但笔者认为,西方大众文化理论作为思想资源对我国大众文化建设无疑具有启示作用,但它不能成为我们研究的理论支点。
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特征通常被人们所忽略,人们只注意大众文化的消遣娱乐性而不注重其政治内涵是不合理的。从大众文化内含的深层文化本质角度讲,我们要完整理解大众文化就必须对此进行明确认识。首先,任何文化都是一定政治经济的观念形态的反映,大众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样态,也必然受到特定政治背景和意识形态影响。其次,绝大多数大众文化都内含一定的意识形态内容和特定的价值观、生活态度等。因而我们在研究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时,就必须重视其意识形态特征,并致力于发挥大众文化在意识形态宣传、传播中的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影响,重视大众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教育方面的功能。
二、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双重影响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我国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思想理论体系,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当中形成的一种自觉的理性的价值选择。大众文化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而言,是一柄双刃剑,利弊共存,其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影响。
1.大众文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积极作用
(1)大众文化丰富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内容 大众文化作为一种蕴含着内在合理性的新生事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在传统社会,文化的话语权掌握在少数知识分子手里。他们充当大众代言人,把一种自觉的精英文化加诸于普通民众的生活,精英和大众之间没有文化互动的可能,精英无视大众的文化,大众只是精英文化被动的受众。而到了现代,随着经济、政治、社会结构及技术等的发展,随着市民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及大众闲暇时间的增多,大众层面的文化开始从精英文化的控制下脱离出来,以娱乐文化、通俗文化和网络文化等形式进入到文化世界。当代中国大众文化适应了社会大众生活发展的需要,反映了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它包含了科学文化知识、现代价值观念、艺术审美趣味等内容,而且通过大众喜闻乐见的歌舞、影视剧、文体活动等形式表现出来,其内容和形式都丰富多样,从而为提高社会大众的各项素质提供了大量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活动空间,使社会大众在实际生活中参与和接受不同方面的大众文化时,获得内含于其中的现代知识和信息,并内化为自身的精神素质和能力素质,丰富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可以说,竖立在不断发展的现代性基础上的大众文化,以世俗化的方式不断地突破了政治主流意识形态的控制权。
(2)大众文化改变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手段 我国传统意识形态宣教方式是一种典型的自上而下的单向灌输模式,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干部群众系统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和教育,以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更好地改造他们的主观世界。其具体做法包括学校的政治理论教育、广播电视报刊的理论宣传、作报告、开大会等。[6]28这种传播方式建立在宣传者与接受者的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之上,具有权威性、单向性、和强制性等局限。大众文化则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形式,充分利用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有利于使灌输带有隐蔽性和趣味性,从而取得“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大众文化的典型形式——网络文化展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让人身临其境般地获得切身体验,实现事与理、情与法、形与声、形与神等的有机融合,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给受众造成鲜明清晰的视觉印象。因此有学者认为,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运用大众文化形式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灌输真正实现了我们一直提倡和追求的寓教于乐。[7]36
2.大众文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
(1)大众文化冲淡了大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信仰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以崇高精神为追求指向,弘扬积极向上的、理想的、英雄主义的高尚精神,号召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塑造大众为理想、信念积极献身的人生态度。而大众文化一味迁就大众的志趣,由于大众志趣千差万别,因此大众文化也就千姿百态,使得品味高低不同、质地优劣不同、向度多元和内容各异的大众文化混同在一起。这样的混同,尽管使大众文化丰富多彩,五彩缤纷,便于让大众各得其所,但这也带来了困扰。它的功利性、商业性,很可能会使得一些产品充斥着庸俗、迷信、色情、暴力的毒素,对整个文化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健康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它的通俗性、平面性,也有可能会妨碍人们对高层精神的追求,消解高尚的价值理性,对整个文化先进性的提升造成重大阻碍;它的直觉性、娱乐性,还会使人们沉迷于感官享受和低俗趣味,消磨人们的神志,使人们容易陷入颓废的泥潭。大众文化借助于传媒和网络,使人们的社会生活进一步世俗化而远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众文化以其夸张的手法张扬“以消费为中介,以享乐为目的”的生活方式,体验“我消费故我在”的快感,这助长了大众追求单纯的物质享受的风潮,并使消费主义渐成一种文化意识形态。大众文化在内容和话语上的多样性,客观上形成了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调侃和围攻,冲击了其影响力和凝聚力,淡化了大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信仰。
(2)大众文化误导了大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解 当前我国有些大众文化作品,为了迎合社会转型期一些大众不稳定、不成形的价值态度、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不断嘲讽、玩弄、批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主导文化,嘲弄历史英雄、楷模榜样和理想信念。这样的大众文化导致人们对主流意识形态产生误解,以至于讨厌和拒绝接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还有一些大众文化作品直接攻击中国人民的正义斗争的历史,对革命传统、共产主义精神进行歪曲、丑化,以营造一种文化上的“新奇感”,暂时满足部分群众的娱乐消遣。例如,大众文化对红色经典的世俗化和娱乐化处理,使得这些作品内涵的意义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它们已不再表达人们对领袖的崇敬、对革命历史的回顾、对理想信念的坚持,而是被转换成了市场上的消费品,它们的意义经过现在文化人的重构,已丧失了原来的意义。这些红色经典“剩下的只是旋律和原来的符号,而与歌曲所负载的具体文化内容相去甚远了……这时,经典已不再具有原来的意义,而变成了纯粹的文化消费。”[8]58大众文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严重吞噬,缩减了表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文化的数量和范围,改变了主导文化的意义,误导大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解,从而削弱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消解了大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
(3)西方大众文化威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 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既有交流与合作,又有竞争与冲突。一方面,大众文化是在社会工业化过程中随着文化进入工业生产和市场而产生的社会现象,是由现代大众传媒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塑造并加以支撑的文化生产形式和传播形式。另一方面,我国大众文化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受西方大众文化的刺激。这样,西方发达国家在大众文化交流中自然就居于主导地位,取得话语权,由此出现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西方意识形态通过大众文化的途径将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政治理念、社会制度等渗透、传播到接受国的社会大众中,使其在思想深处发生潜移默化的转变,并对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产生渴望,进而追随和模仿,形成与本国政治秩序、历史传统、民族文化等背离的生活态度、价值诉求,并最终会对国家政治制度产生自下而上的强大冲击。如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对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作品进行有效的、中肯的分析和批评,就会使得大众轻易全盘接受和陶醉其中,并使大众在有意无意中丧失自己的政治警惕,毫不设防地认同西方价值观念和政治思想,最终使民众由浅层次审美文化的认同,发展成为深层次政治认同,丧失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使传统文化贬值,主流文化面临冲击,造成人们内在文化价值的系统断裂,进而威胁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三、大众文化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有效路径
在大众文化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应趋利避害,充分运用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传播方式和运营机制等,实现主流意识形态的大众化、媒体化、商品化和全球化,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感染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其路径如下:
1.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容形式的大众化
(1)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内容的具体化
我们要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大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使理论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走下神坛走向大众日常生活中,赋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鲜明的实践特色和生活气息。正如毛泽东所言:“我们说的马克思主义,是要在群众生活群众斗争里实际发生作用的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9]858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能真正发挥其对大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消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大众日常生活之间的距离,从而得到大众的衷心拥护,并在自觉不自觉中认同和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2)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表述形式的通俗化
在大众文化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表述形式,一方面要体现民族化,要运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文学和艺术形式,要善于学习大众的日常生活语言,特别是中国老百姓习惯的口头语,要善于对其常用的警句、谚语、格言和其熟悉的古代典籍中的成语、语录、词汇、典故和文学故事等加以引申和发挥来表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内容。另一方面要体现时代化。例如,针对青少年受众,要有效利用网络语言、手机语言等时尚的表述方式。我们还可以借助简捷而口语化风格的表述方式,如俚语和时髦语来引起受众的兴趣,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感染力。
2.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方式的媒体化
大众媒体既是传播大众文化的媒介,也是大众文化的重要内容。大众传媒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方式的媒体化,能不断使意识形态走近大众,进而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实现意识形态的大众化。传媒的便捷性、多元性、层次感、多角度和不同媒介的形态特征,拓展了意识形态传播的空间。主流意识形态通过大众传媒对人们的观念、人们之间的关系、价值理论等发挥着控制与重塑的功能。大众传媒要形成提升大众社会意识水平的自觉,营造有益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生成的和谐氛围。在大众文化时代,随着大众媒体的不断发展,其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作用将更加突出。例如,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各种意识形态、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竞相传播和争夺的阵地,主流意识形态必须重视网络建设。我们可尝试开通网上新闻信息发布渠道、建立网上科学理论研讨阵地、开设宣传热点问题论坛等方式,使互联网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重要信息来源和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新阵地。实现意识形态传播方式的媒体化是发挥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功能的有效路径之一。
3.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普及的商品化
在改革开放之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不存在与其他文化竞争的问题。大众在接受和认同的过程中也不存在比较、选择的问题。改革开放以后,中西经济文化交流逐渐频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社会开始出现阶层分化和利益多元化,这些必然导致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和冲突。面对社会转型引发的意识形态问题,我们必须从新的角度和视野研究和探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新途径。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由“文化产品”向“文化商品”的转化就是一条有效途径。所谓“文化商品”,是指商品负载着意识形态的内容和教化功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报纸、电视、电影、戏剧、文学、网络游戏等,都是承载意识形态内容的“商品”。消费者购买的过程同时也是认同过程,消费的过程同时也是个体观念被影响和教化的过程。我们要积极探索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同这些文化商品有机结合的具体措施,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消费者的自主选择过程(购买和消费过程)中发挥其作用。借助大众文化的运行机制和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普及的商品化、市场化,需要我们重视大众文化产业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多种手段引导和规范文化市场;充分发掘和利用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文化资源,例如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制作高质量的主旋律影视剧等。
4.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影响范围的全球化
我们必须适应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不断扩大文化外向发展的力度,推动中国大众文化的国际化,树立文化形象,扩大文化形象,壮大文化竞争力。[10]439实现中国大众文化的全球化,要求我们要转变文化观念,树立“拿来主义”和“送去主义”相结合的文化观,主动参与世界文化交流,扩大中国大众文化的世界影响,积极策划和组织外国展演,展现我国大众文化成果,推动我国大众文化从业人员到国外发展,树立中国大众文化的国际形象。中国大众文化的全球化,一方面向世界传播了中国的优秀文化,增强了我国文化竞争力,同时势必将使其承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走向世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良好形象,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范围[11]。
总之,面对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出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既要避免大众文化泛意识形态化,又不能忽视其意识形态特征,而应该使二者保持适度的张力。从意识形态角度思考问题与思考意识形态问题其实是两回事,问题只在于意识形态的明智程度。积极探索实现大众文化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才是我们的明智之举。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邹诗鹏.文化研究与意识形态——评文化研究中的中立立场[J].长春市委党校,2001,(5):67.
[3][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社,2005.
[4]赵勇.日常生活视域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发挥[J].思想理论教育,2008,(3):46-47.
[5]金民卿.大众文化论——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分析[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6]吴玉荣.互联网改变意识形态构建方式[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9):28.
[7]朱效梅.大众文化研究——一个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的视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8]孟繁华.众神狂欢——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象[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9]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金民卿.文化全球化与中国大众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1]王浩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性及其实践主题[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4.
Abstract:As social consciousness,the content of social ideology is reflected by the cultural form;as the soil of the ideology,the culture reflects social phenomen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ideology.In today’s society,the ideology is transforming people’s world outlook and ideological concept to the daily life experiences.Socialist ideology function is established on the mass daily life world,Socialist ideology also leads and promotes daily life world.In contemporary China,since mass culture has double effects on socialist ideology,Socialist ideology construction must achieve popularization of content and form,media-oriented of transmission,commercialization of propaganda,globalization of influence
Key words:socialistic ideology;popular culture;influence;route
(责任编辑:刘玉邦)
The Study of the Socialistic Ideology Based on Popular Culture
FAN Rui-ke
(Party College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Committee of CCP;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of China-oriented Marxism Harbin 150080,China)
G122
A
1672-0539(2010)02-063-05
2010-03-10
樊瑞科(1983-),男,河北南和县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