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亚方舟”和史前“世界洪水”质疑
2010-04-03刘兴诗
刘兴诗
(成都理工大学,成都 610059)
“诺亚方舟”和史前“世界洪水”质疑
刘兴诗
(成都理工大学,成都 610059)
《圣经》“诺亚方舟”故事乃古苏美尔人《吉加美士史诗》洪水传说的翻版。地球储冰量有限,不可能支持形成淹没包括阿拉拉特山在内的全球性大洪水。原始人们并无整个“大世界”的观念,仅仅生活在其活动范围所及的一个个孤立的“小世界”之中。所谓“诺亚方舟洪水”,或“吉加美士史诗洪水”,其实质不过是淹没了当时局部的“小世界”而已。《吉加美士史诗》洪水传说可以得到考古发掘的证明。苏美尔早王朝时期,乌尔遗址最下层之欧贝德文化的聚落遗迹上,有厚达2.5~3.7米的洪水泛滥堆积物,那就是这次“小世界洪水”的遗迹。
“诺亚方舟”;《吉加美士史诗》;乌尔遗址洪水泛滥堆积;小世界洪水
“诺亚方舟”故事尽人皆知,历经反复研究,早已被严肃科学家否定。不意近日又有一个由香港和土耳其有关人士组成的探险队,在北京正式宣布考察结果,坚称在土耳其东北部阿拉拉特山上,海拔3962米处,发现一个“木结构”建筑物,使用碳14法测定其年龄为距今4800年左右,并认定就是“诺亚方舟”遗骸无疑。土耳其政府表示,将以此申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保护项目。笔者谨就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诺亚方舟”质疑
有人坚信诺亚方舟为真实的历史,认为那次毁灭世界的洪水发生在公元前2448年。不止一个人宣称,在土耳其西部的阿拉拉特山发现其踪迹,或言其搁在一道悬崖下;或躺在一个冰封的山谷里;或沉没在冰湖底部,埋藏在10米厚的冰层下;或是撞破后碎片到处散布。一个飞行员也称,曾经亲眼瞧见阿拉拉特山顶,停放一只中间宽、两头尖的大船。上述种种“铁证”,似乎足以证明“诺亚方舟”是真实的存在。
笔者仔细观察了那张所谓“大船”的照片,照片上清晰的岩层结构显示那其实是一个被剥蚀的短轴向斜的轴部残余部分——一种特殊地质构造而已。那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现象,根本就不是人工建造物。发布此消息者必定不了解地质学,把这个“中间宽、两头尖”的楔形构造当作一艘船,造成了一场误会。或以为这是古代的“船化石”,也失之偏颇。因为几千年的树木,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成为质地坚硬的“乌木”,却绝对不能成为真正的化石。真正的化石木头,即所谓硅化木,生成的年代以千万年至上亿年计。区区几千年,就要形成一艘“船化石”,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再者,照片里显示出不同的岩层,又当作何解释?此外一些在山顶找到的木头,也难以证明就是诺亚方舟的遗物。因为山上有的是森林,不能任意以一根木头视作为诺亚方舟存在的证据,这样的论断过于轻率。联系这次香港和土耳其有关人士的发现,如果其言属实,只能说明是一种“木结构建筑”,有可能是房屋遗迹,似乎也不能就立刻断定是“诺亚方舟”的遗存。
一个根本的问题在于,地球上根本就没有那样多可以作为变数的水。道理非常简单,让我们做一个简单的算数题,就能明白一切。
地球上的水虽然很多,却绝大部分是海洋,占全球总水量的97.2%,河流湖泊等地表水占0.017%,地下水占0.625%,冰川和海上浮冰占2.15%,大气含水占0.001%。其中能够造成洪水的,最大的变数是冰川。世界上最多的冰雪在南极大陆,那里的冰盖面积为1299平方公里,平均厚度550米,最大厚度2260米,总储水量也只有2160万立方公里。地球表面积为510064471.67平方千米。即使把包括南北极所有的冰川都融化了,平摊在整个地球表面的水层,也不会太深。怎么可能造成“齐天洪水”,淹没包括海拔5137米的阿拉拉特山在内的世界所有的高山。
退一步讲,就算有“世界洪水”这回事,那消退的洪水又退落到哪里去了?难道还有一个无底深渊,一直泻流进地心;或者完全蒸发进天空不成?这道数学题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为什么许多人竟没有注意到,竟有那样多的人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
让我们再换一个角度来审视这个问题。根据《圣经》的描述计算,“诺亚方舟”的体积,换算出来只有43097立方米,也不可能装下世界上所有的“种子动物”及其食料。试想,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习性,吃的东西不一样,还能再装下供给它们食用150天的口粮吗?为了满足吃肉的动物的需要,必须多装许多别的动物。这些命中注定作为别的猛兽腹中餐的牺牲品,是不是也要给它们准备足够的食物,用以“保鲜”呢?再者,诺亚生活在西亚地方,更加不可能一下子把包括南北极,以及其他各种生态环境里的“种子动物”全都聚集在一起,装上这只船。
胡适先生提出,做学问可以“大胆假设”,却还必须“小心求证”。一些人只顾“大胆假设”,不愿意“小心求证”,不愿从各个方面印证自己的假设是否成立,就埋下了失败的影子。关于这个问题,究其原因,或由于不知地球总储水量,不知者不为过,完全可以理解。或由于其他种种原因,不愿放弃自己大胆的“一家之言”,这就值得商榷了。在这些人之中,当然大多数也是出于不知情,可以得到原谅。但是也不排除极少数人出于“一鸣惊人”的念头,多少带有风头主义,坚持错误而不改,以至扰乱社会公众之视听。
二、“诺亚方舟”故事的由来
“诺亚方舟”的故事尽人皆知,出自《圣经·创世纪》,无庸赘述。需要一提的是,这个故事也有真实的影子。在《圣经》故事发生的西亚地区,还有一个更加古老的类似传说。
大约8000多年前,西亚曾经是远古苏美尔人的居留地。当时没有纸笔,所有的事情都用削尖的木棍,以古老的楔形文字刻写在晒干的泥板上。这套共有12块,约有3000多行字的泥板,记述了一部富有感染力的英雄史诗。考古学家于20世纪初,在底格里斯河畔的古城尼尼微附近山中发现了它们,顿时就轰动了整个世界。
传说半人半神的乌鲁克王吉加美士,曾经会见过许多神灵。在第九、十、十一块泥板上,记载了他会见“人类之父”乌特纳庇什廷,探求生死奥秘的情形。在第十一块泥板上,乌特纳庇什廷转述过去天神的一个警告,提醒乌特纳庇什廷,大洪水将要把有罪的人类冲洗干净,并吩咐他建造一只大船,带领自己一家和各行各业的手艺人逃难。洪水消退后,船搁在一座山上。乌特纳庇什廷带领众人下船重新建造世界,才创造了新的人类,所以得到了“人类之父”的称号。
在《吉加美士史诗》中,众神会议决定以洪水消灭有罪的人类。具体执行这件事的是风暴之神伊西库尔。他奉了神的主宰恩利勒的命令,在雷鸣闪电中,发动一场可怕的洪水,淹没了大地。这暗示了那场洪水与雷电交加的暴雨有关。
这和《圣经》里的诺亚方舟故事极其相似,却早在《圣经》故事以前流传。
这是公元前21世纪,生活在这里的苏美尔人刻写在泥板上面的,是最早的世界大洪水的神话。后来的巴比伦人根据这个泥板故事,发展而成另一个类似的大洪水传说。时间往后继续发展,当地出现了古希伯来人的《圣经》。其中的诺亚方舟故事,又从巴比伦人的神话转化而来,算是第三次转述了。由此说来,《圣经》里的诺亚方舟故事乃是“第三版”,真正的版权属于苏美尔人。吉加美士泥板的大洪水故事,整整比《圣经》“诺亚方舟”的故事早11~12个世纪。谁先谁后,还不一目了然吗?要知道,《圣经》实际上包含了西亚地区许多传说。我们研究西亚地区所谓“创世洪水”的传说,必须把这个先后因果关系弄清楚。《吉加美士史诗》故事,就是希伯来人传说之洪水,以及“诺亚方舟”神话之蓝本。
三、不同民族的“创世洪水”传说
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有“创世洪水”的传说,几乎无一例外都有几个共同的特点。这次洪水时间悠远,发生在“创世之初”。当时洪水来势凶猛,一下子淹没了整个世界。大多数传说还以为洪水冲没了整个人类,现在的人类是洪水后重新繁衍的。
我国的“大禹治水”,《圣经》里的诺亚方舟故事,我们已经熟悉了,不用多说,再举几个其他例子作为比较。
南美洲安第斯山中,印第安人传说,天地开辟后,一个蛋里生出巴里卡卡大神。有一天他来到一个正在庆祝节日的村庄,由于衣衫褴褛,受到众人鄙夷,只有一个姑娘给他一瓶米酒。他告诉这个好心的姑娘,五天后将发洪水,赶快上船躲避。后来果然发生一场洪水,冲毁了那个村庄,淹没了整个世界,只有那个好心的姑娘活下来。
同一地区委内瑞拉印第安人传说,古时候“水的时代”里,洪水淹没了人们居住的奥里诺科盆地,只有一男一女逃上塔曼纳库山顶,担起了重新发展人类的任务。
厄瓜多尔印第安人说,世界之初一场大洪水淹没了一切,只有两兄弟逃出来。洪水紧紧跟随他们的脚后跟追赶。眼看快要追上,山又长高一些,才搭救了他们的性命。洪水消退后,他们抓住两支美丽的小鸟,变成姑娘和他们结婚,重新繁衍了人类。
中美洲墨西哥传说,远古时期世界被洪水淹没,只有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乘船漂到一个高山顶。后来他们生了许多孩子,重新创造人类。奇怪的是这些孩子都不会说话,直到一只鸽子飞来,才教会他们说各种各样的话,成为不同的民族。
古印度《摩奴法典》记载,一个叫摩奴的苦行僧在恒河沐浴的时候,救了一条被大鱼追赶的小鱼。小鱼告诉他,不久恒河将要泛滥,淹没整个世界,毁灭一切生命,叫他及时准备。摩奴就造了一只小船,小鱼拖着船游到安全地方登陆。后来,摩奴就成为了人类的始祖。
东北亚洲堪察加半岛也有类似传说。据说世界刚形成时,洪水淹没所有地方,只有几个人用树干扎成的木排才逃脱灾难。
非洲刚果也有一个故事。古时太阳朝月亮身上泼泥浆,使月亮黯淡无光。当它们相遇时,发生一场大洪水。男人们把搅牛奶的棍子安在屁股后面变成猴子,女人变成蜥蜴。猴子和蜥蜴交配,才生成后来的人类。
古希腊传说,众神之主宙斯愤恨有罪的人们,决定用洪水消灭他们。普洛米修斯悄悄告诉自己的儿子丢卡利翁。丢卡利翁就造一只船,和妻子皮拉逃难。他们在水上漂流七天七夜,雨住后登上俄特律斯山顶,继续繁殖人类,开辟新世界。
太平洋和大西洋上许多岛屿原住民,也有同样的洪水传说。全都异口同声说,当时海水上涨,淹没整个世界。只有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爬上山顶,才活了下来。
回头再看我国南方一个传说,开天辟地洪水来时,伏羲、女娲兄妹乘坐一个葫芦瓢逃生,最后繁衍了人类。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且惊人地相似。由于诺亚方舟故事风靡全球,并被奉为蓝本。于是后世便以为真有一次荡涤一切的“创世洪水”,曾经淹没了整个世界。
四、“创世洪水”的真相
要知道,远古时期生活在不同地方的人们,并没有完整的世界观念。他们的“世界”十分狭小,仅仅是自身生活的一个非常狭窄的小圈子而已。这一个个孤立的“小世界”,绝对不能和统一的“大世界”相等同,不能以此认为当时的洪水淹没了全球,以至阿拉拉特山那样的高山也几乎“没顶”。
事实的真相可能是生活在河边的某些原始部落,或者一些早期城市国家,遭遇了一场特大洪水。有人侥幸乘船逃脱了性命,最后搁在河边一座小丘上,就是漂流到“山顶”了。道理非常简单,古今‘世界’的含义大不一样,古时哪有“全世界”的观念?他们日常生活的小天地,就是心目中的“世界”。为了取水方便,古代遗址大都散布在地势低下的水边,这些地方很容易被洪水淹没。一旦洪水淹没了他们居住的地方,就以为淹没了整个世界。
远古诚然在许多地方有“世界洪水”的传说,但是这都是一个个十分狭窄的小范围内的“小世界洪水”。切不可扩而大之,无限夸张为一个全球性“大世界洪水”。
近日宣布发现“诺亚方舟”遗骸的香港和土耳其有关人士,认为这发生于大约4800年前。试问,倘若当时果真存在这样的全球性“大世界洪水”,该地区的苏美尔早王朝文化何以没有完全摧毁?约在4800年前,正值邻近埃及的古王国时期,定都于孟菲斯的第四王朝,首位法老斯尼弗罗和其子次任法老库孚,亦即著名的齐阿普斯在位的时期,动员大批奴隶,修建古埃及规模最大的“胡佛金字塔”。倘若当时洪水淹没了整个世界,何以解释同时期的这样高度的文明?
然而传说也不是毫无根据,所谓《圣经》“诺亚方舟”洪水的源头,亦即“吉加美士泥板”洪水,在考古学上是有一定根据的。
公元前2900年开始,两河流域南部的苏美尔地区出现了最初的城市国家,进入了苏美尔早期王朝时代。这个时候,先后出现的城市国家有基什、拉伽什、乌尔等遗址。其中,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南部,巴格达东南方向大约350公里处的乌尔城邦,发掘出王陵、墓葬群等许多遗迹,是一个可以作为当时整个地区的代表性地点。
根据考古资料,巴格达附近的乌尔地方,早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就是苏美尔人的一个定居地点,属于苏美尔早王朝时期。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开始形成城市。到了公元前3000年,这里已经发展成为西亚地区最强大的城邦国家之一。从早王朝时期的王陵,拥有众多殉葬者和精美随葬品来看其文化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
值得注意的是,在乌尔遗址最下层的一个叫做欧贝德文化的聚落遗迹上,有厚达2.5~3.7米的洪水泛滥堆积物。其上是稍晚的欧贝德和乌鲁克文化时期的墓葬群,分属乌尔第一、第二王朝,以及更晚的萨尔贡王朝。如此巨厚的堆积物,显示出当时洪水规模之大,延续时间之长,并充分证明早在四五千年前,这里曾经有一次特大洪水的侵袭,淹没时间十分漫长,是远古时期最有力的洪水作用的证据。这次洪水淹没了乌尔遗址,当时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就会认为整个世界都被淹没了。“诺亚方舟”洪水的神话,是否这个事件的反映,值得进一步研究探索。
五、“世界洪水”的实质
为什么几乎全世界都有同时期的“世界洪水”呢?因为当时正值一个全球性的灾变气候期内,以持续干旱和突发性暴雨为特点,暴雨后就能产生突发性洪水。时间大约距今三四千年前,属于第四纪全新世亚北方期。在此以前,距今六七千年前,温暖潮湿的大西洋期内,由于积雪大量融化和其他原因,也容易形成洪水。
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洪水发生率之高是可以想象的。一旦发生洪水,最容易受到损害的就是排洪水道两侧,地势低平的地方。远古原始农业时期,这些地方恰恰正是人类聚居的处所。首当其冲的原始部落,遭受重创后记忆犹新,一个个“世界洪水”的传说就十分自然产生了。由于长期干旱,古时人们对洪水发生可能性估计不足。由于突发性暴雨,产生的洪水具有特别巨大的破坏性。狭隘的客观环境和主观认识不足的因素相互叠加,造成的灾害影响也最大。如果我们不根据当时的古气候和古地理环境认真分析,很可能迷失方向,盲目相信这些被无限夸大的故事,从而作出洪水曾经淹没整个世界的错误判断了。
顺便说一下,笔者也曾经在鄂西宜都长江江边,红花套新石器时代遗址内,发现一层较厚的洪水淤积物,可以作为洪水曾经淹没这个遗址的铁证。稍晚的巫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笔者也发现过洪水漫没留下的遗迹。如果当时当地也有神话遗留下来,岂不也是一次“淹没世界”的洪水吗?
六、大禹洪水的性质
大禹时期的洪水从哪里来。按照传统的说法,这场洪水是河道洪水。可是最近有人提出一个新观点,认为是海平面上升造成海侵,淹没了沿海平原,造成了这场大洪水。
这个说法虽然很新奇,却不符合实际情况。我国沿海海侵主要在冰期时代的间冰期阶段。根据钻孔得到的微体古生物化石有孔虫、介形虫、放射虫、硅藻等,结合地层分析,华北平原第四系河湖相沉积中,仅仅在局部地方夹有薄层海相沉积的真实情况。在整个第四纪期间,只有几次大规模海侵。
其中在晚更新世期间有3次海侵,包括发生在距今约12.8万年至7万年前的沧州海侵,3.9万年前的和大约1万年前的黄骅海侵的规模比较大。从这三个海侵的名称,翻开地图看一下,就可以看出淹没的范围。最大的献县海侵到达河北平原中部,其次的沧州海侵时期,海水到达今天的津浦铁路一带,最小的黄骅海侵仅仅淹没了渤海边一小片地方。进入最后一次冰期结束后的全新世期间,并没有大规模的海侵发生。即使在六、七千年前温暖的大西洋期,海面上升也不大,还比不上黄骅海侵的范围。试问,这样规模的海侵,怎么能够造成大禹时期的“天下洪水”?
与此相反的是,大禹所在的时代正是全新世亚北方期的全球性灾变气候阶段,以持续性干旱和突然发生的洪水交替出现为特征,海面不但不会上升,反倒是下降。在这样的气候环境里,根本就不可能上升形成海侵,这种说法根本就不能成立。
大禹洪水是江河洪水。由于灾变气候的影响,大面积连续性的暴雨生成的洪水,才能在广阔的中国大地造成严重的水灾。任何考证必须尊重科学事实,灵机一动冒出来的新颖观点,奇则奇矣,却很难得到古气候科学的认同。
[1]李连,等.世界考古学概论[M].徐州: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
[2]陶阳,等.中国创世神话[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3]G·H.吕凯.世界神话百科全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Questiong on Noah’s Ark and Prehistorical Worldwide Flood
L IU Xing-shi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engdu 610059,China)
The story of Noah’s Ark is originated from ancient Shinar Flood in Gilgamesh Heroic.The Reserves of ice in Earth is limited,that can not cause the world wide flood.The Primitive men had not the idea of whole world.The essence of worldw ide flood just are the territo rial flood.In fact,the Ancient Shinar Flood can be proved by archeology explore.there are 2.5~3.7 meter deposits after flood in the underlayer of The Relic of Ur that is the carry-over of the Ancient Shinar Flood.
Noah’s Ark;Gilgamesh Heroic;deposits in Relic of Ur;territorial flood
K05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672-0539(2010)02-015-05
2010-04-12
刘兴诗(1931-),男,湖北武汉人,教授,原任成都理工大学学科专业建设高级顾问。
许瑶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