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卫生院MEBT/MEBO治疗烧伤体会
2010-03-26郝小平钟国强吴纳
郝小平 钟国强 吴纳
(四川省威远县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 威远 642450)
农村卫生院无烧伤专科病房,设备条件简陋,综合抢救技术力量薄弱,但存在较多烧烫伤病员,传统烧伤干性疗法致残毁容率高。笔者单位1998年引进MEBT/MEBO临床治疗烧烫伤病员,效果良好,现将资料完整并经全程治疗的135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35病例中年龄:2个月~70岁,平均28.5岁,其中3岁以下幼儿12例,占8.8%,4~14岁儿童18例,占13%,15~60岁101例,占74.8%,61岁以上4例,占0.29%;性别:男108例,女27例;烧烫伤面积:15%以下97例,占71.8%,15%以上38例;占28.2%,最大面积达73%。深度:本组病例均为Ⅱ度以上,其中合并Ⅲ度伤有11例为成年人,最大面积3%;致伤原因:液(气)体烫伤106例,火焰烧伤17例,电弧烧伤8例,水泥灼伤2例。入院时间:伤后1h内入院82例,6h内入院44例,6h~2d后入院9例。
2 治疗方法
2.1 全身治疗
所有病员均按传统烧伤治疗原则常规给予预防感染、对症、支持等治疗措施,具体治疗方案已有基本模式不在此赘述。
2.2 创面处理
对需要抗休克的病员在抗休克同时对污染创面进行简单清创,去除创面污染异物及脱落浮皮,在大泡低位处剪破泡皮引流减张,使其泡皮紧贴创面,再以无菌纱布吸干创面水分后均匀涂抹MEBO,厚度1mm,用传统烧伤考架覆盖无菌单后作为烧伤隔离罩,罩于创面上,4~6h换药1次;对四肢(指、趾除外)及小面积创面采用包扎疗法,涂药厚度2mm,另用1块MEBO油纱覆盖后无菌棉垫包扎,12h换药1次。Ⅲ度伤创面经“耕耘”减张处理后,创面涂抹MEBO。
3 治疗结果
本组病例中Ⅱ度创面均没有植皮;浅Ⅱ度伤10~15d治愈,平均12.7d;深Ⅱ度创面19~29d治愈,平均23d;同时观察到相同Ⅱ度创面,伤后1h处理创面的较6h后处理创面的平均愈合时间提前1.5d。Ⅲ度创面平均7d创面开始液化,平均21d出现皮岛并逐渐融合,向周围爬行覆盖创面,38~58d治愈,平均44d,其中2例经点状植皮。所有病例均无致残及毁容,Ⅲ度伤病例无明显增殖性瘢痕形成。
4 典型病例
龙xx,男,42岁,2000年7月因土法蒸馏酒精,烧伤头、面、颈、躯干、四肢,30min后入院,烧伤面积达67%,其中浅Ⅱ度约49%,深Ⅱ度18%,(图1、图2、图3、图4)入院后立即给予抗休克等全身治疗,创面经简单清创后立即用MEBO暴露治疗,4h换药1次,19d后痊愈出院,随访1年,全身无瘢痕。
5 讨论
(1)MEBT/MEBO是一种全新烧伤治疗技术,其核心是将创面置于一个利于组织修复再生的生理湿润环境中,通过MEBT/MEBO作用,实现创面坏死组织无损伤性逐渐液化、再生、修复。正确规范的创面处理是MEBT/MEBO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烧烫伤1h内,创面皮肤处于休克期,1h后创面未损伤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渗出物加重创面进一步损害。创面早期使用MEBO,使其与空气隔离,避免了空气中氧气、氮气等不良因素刺激造成进一步损伤;创面水份蒸发减少,防止了细胞因脱水、干燥坏死使创面进行性加深;创面早期使用MEBO,利于药物尽早渗入创面深层瘀滞带组织,改善微循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止血栓形成,从而挽救濒临死亡的皮肤残存组织,为皮肤潜能细胞原位再生修复留下物质基础,因而可缩短愈合时间,提高愈合质量[1~2]。
创面处理越早越好。对污染不重的创面不一定先清创,可直接用药以达到早期治疗目的,污染重或异物多的创面使用消毒液冲洗清创后必须用无菌纱布吸干水分后立即涂药,涂药厚度1mm,涂药力求均匀,涂药不均不利创面液化,涂药时顺毛孔方向进行,以免刺激立毛肌发生痉挛产生疼痛。换药清理创面时要边清理边涂药,避免创面较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失水造成损伤。创面清理后致涂药的时间不超过3min为宜。大面积创面上药带上手套用手直接涂药,可达到速度快、涂药均匀又节约药物的效果。
创面液化是创面经MEBO作用后,自然产生的无损伤性排除坏死组织保留残存皮肤组织的过程,液化期创面必须及时、彻底清理液化坏死组织、及时上药。液化坏死组清理织不及时、不彻底、清理创面后不及时用MEBO覆盖创面均可造成创面损伤加重。清理创面液化坏死组织应钝性进行,不得用锐性刀剪盲目去除尚未液化的坏死组织,清理坏死组织时必须遵循创面不出血、不造成创面损伤、处理创面时病人不感觉疼痛的“三不原则”,否则极易造成新的损伤而得不偿失。
修复期创面上可见到点状突起,其创面上的分泌物已经不是坏死组织的液化物而是创面渗出液,也应及时清理,此时创面换药时不能挤压、更不能摩擦,可用干纱布吸出渗出液,继续用MEBO治疗,可12h换药1次。修复期创面必须继续保持湿润,不能使创面干燥而促使其早期愈合,否则将造成增殖性生长而形成瘢痕愈合。创面进入修复期后应开始进行功能锻炼[2]。
(2)Ⅲ度烧伤创面“耕耘”应尽早实施,以利改善创面下微循环,利于MEBO尽快渗透到创面深层淤滞带组织,发挥治疗作用,防止进一步损伤,耕耘时必须注意深度,浅了达不到减张目的并影响MEBO渗透效果,过深则造成二次损伤不利创面愈合[2]。创面耕耘最好用耕耘刀,以保证耕耘质量。用手术刀代替耕耘刀时,其耕耘深度宜在0.5~0.8mm之间,间隔1mm纵横进行。实施耕耘时手法要稳、准、宜轻不宜重,以免加重损伤。若耕耘时创面有出血则表示耕耘过深。
图1 治疗第3天
图2 治疗第3天
图3 治疗第8天
图4 治疗第8天
(3)烧伤创面是很好的细菌培养基,创面感染直接影响创面愈合,通过创面PH值测定可间接了解细菌生长大体情况,对多无细菌学检测设备及技术条件的农村基层医院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为调整抗生素提供大体方向。用PH试纸直接测定创面PH值,如在7.3~7.5间则属于正常,PH值低于7提示杆菌生长,若PH值高于8则提示球菌生长[2]。在运用MEBT/MEBO治疗过程中应遵循无菌观念。创造无菌或少菌环境,病室湿法清洁,每天2次消毒,设置纱门,纱窗,用传统烧伤烤架覆盖无菌单后作为隔离罩罩于暴露疗法创面上,使创面与病室环境相对隔离,可减少尘埃等污染,即可降低创面感染率又保护了病人隐私,在病室温度低时还可利用隔离罩外加被褥内用白炽灯加温,使局部温度达到MEBT/MEBO所需温度要求,避免病员受凉。
(4)虽然本组病例治疗效果良好,证明MEBT/MEBO对烧烫伤疗效可靠,适合在农村卫生院开展。但农村基层医院因设备、技术及综合救治能力所限,在开展此项技术时应注意选择病例,对特大面积烧烫伤、特殊部位烧伤、Ⅲ度伤面积过大、以及有合并症和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的病例应及时转上级医院治疗,因而接诊医生正确判断伤情,适时抉策至关重要。
[1]徐荣祥.MEBO的作用原理[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1997,9(3):24.
[2]北京光明中医研究所.MEBT/MEBO创面处理规范(光盘),199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