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在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2010-03-24孟东红

中外医疗 2010年26期
关键词:浸润性肿块乳腺

孟东红

(长春市妇产医院 吉林 长春 13004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饮食结构的不断变化,乳腺癌已成为当今妇女较常见的恶性肿瘤,是继宫颈癌之后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第二大杀手”。乳腺癌和宫颈癌是可以通过早期筛查及时发现病灶,并且可以提高治愈率和降低其死亡率的恶性肿瘤。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意义重大。本人将乳腺筛查中遇到的54例乳腺癌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全数字化乳腺摄影的影像表现在乳腺癌早期筛查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图1 左乳X线表现为成簇铸型钙化,未见明显肿块(局部放大),病理证实浸润性导管癌

图2 右乳癌X线表现为右乳中央区泥沙状钙化(局部放大),病理证实为粘液癌

1 临床资料

图3 右乳癌X线表现为肿块内伴成簇较密集的钙化(局部点压摄影),病理证实为浸润性小叶癌

本文收集了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经门诊及体检的4870例患者行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并经住院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54例病例回顾,对其影像学表现类型与乳腺癌的病理类型关系的分析充分证实了全数字化乳腺摄影在乳腺癌早期筛查的应用价值。全部病例采用美国GE公司的全数字化乳腺钼铑双靶摄影机(Senographe 2000D)摄影检查、AGFASEPOIX LR5200激光打印机,检查体位采用常规平片包括CC位(头尾位)和MLO位(内外斜位),必要时加摄局部点压及局部点压放大摄影片。采用自动参数选择(AOP)技术根据乳腺厚度、密度自动确定阳极靶面(钼或铑)、滤波片、Kv和mAs。乳腺压力为12~15N(牛顿)。在医生工作站自动给出的标准数字化图像基础上进行图像后处理。18例加摄局部点压片,5例加摄1mm微焦点的点压放大摄影片。对16例临床未触及包块的乳腺癌行术前定位。全部图像由2位专门从事乳腺病诊断的放射线医生共同阅片。54例乳腺癌患者中其年龄最小为27岁,最大为76岁。临床症状:除16例临床未触及肿块,其余38例均能触及大小不等的结节,其中12例伴有乳头血性溢液,7例伴有皮肤酒窝样改变,9例伴有同侧腋前淋巴结肿大,1例为双乳癌。

2 结果

2.1 病变部位

54例乳腺癌中,病变位于右乳的23例,位于左乳的30例,位于双乳的乳腺癌1例。病灶位于外上限的35例,内上限的7例,位于中央区的8例。

2.2 X线表现

2.2.1 肿块(38例) 大多为小于临床测量的肿块,大小从0.5~1.5cm不等。有14例肿块密度高于正常乳腺组织的密度,6例等于正常乳腺组织的密度。8例肿块边缘不清,5例肿块边缘见毛刺,7例皮肤表现为酒窝征,9例伴有同侧腋前淋巴结肿大,1例表现为多中心癌,1例为双乳癌。

2.2.2 恶性钙化(21例) 7例钙化出现在肿瘤病灶内,3例表现为成簇细小钙化灶不伴有肿块,2例表现为潜钙化灶,4例表现为成簇较密集的泥沙样钙化,8例表现为成簇铸型钙化。

2.2.3 局限结构紊乱(16例) 表现为腺体局部结构紊乱,未见明显肿块。

2.2.4 局限致密影(8例) 表现为乳腺实质内部密度增高的片影,边缘模糊。

2.2.5 星芒征(3例) 表现为病变部位密度高,边缘不清,可见星芒状改变。

2.3 病理组织类型

54例乳腺癌中浸润性导管癌15例,导管原位癌11例,浸润性小叶癌4例,髓样癌8例,粘液癌9例,硬癌5例,乳头Petgets病2例。

3 讨论

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是数字化成像,其获得的乳腺图像质量高,能清晰地显示乳腺皮肤、皮下组织、乳腺组织及血管情况,显示肿块的直接及间接征象,对病灶检出的敏感性高、特异性高,更易发现早期乳腺癌,尤其那些临床扪及不到的肿块只有微小钙化灶(<0.5mm的钙化)的早期乳腺癌。

3.1 肿块

肿块是乳腺癌最常见、最基本的X线征象。X线所见的肿块多小于临床测量的肿块,其形状大多为类圆形、分叶状或不规则形。密度在多数情况下比较致密,约80%以上在癌性肿块的边缘见轻微或明显的毛刺或浸润,肿块伴有钙化可诊断为恶性病变(图3)。

3.2 恶性钙化

钙化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中占重要地位。早期乳腺癌在X线片上表现为成簇的微小钙化,其形态各异:成簇的铸型钙化分布于导管内,多沿导管方向排列;(图1)成簇的点状钙化分布于小叶内。(图2)恶性钙化是<5mm的微小乳腺癌的唯一征象。

3.3 局限性结构紊乱

是比较特殊的征象,通过放大镜及局部点压摄影较清晰地显示病灶。浸润性小叶癌在X线片上显示的结构紊乱较浸润性导管癌不典型,不伴有钙化。

3.4 局限致密影

乳腺某一区域的密度异常增高或两侧乳腺比较发现不对称的较致密区,多数情况下(2/3)为良性病变,约1/3系癌瘤所致,X线片上见不到肿块,仅表现为局限致密影。

3.5 星芒征

由于早期癌细胞主要沿结缔组织间隙蔓延,引起结缔组织增生,形成触角或毛刺状突起,为不典型毛刺征象。

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1/3的癌症可以预防;1/3可以通过“三早”得到治愈;另外1/3经过综合治疗可以延续生命。我国乳腺癌发病率持续升高,每年增长3个百分点。45~55岁是乳腺癌的第一高发期,乳腺X线摄影是最基本、最有效的影像学检查,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提高了空间及对比分辨率,提供了更可靠的摄片质量。40岁以上妇女每年通过定期的FFDM乳腺筛查有助于乳腺微小病灶及细小钙化的检出及定性,对早期乳腺癌的早期诊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较好地改善乳腺癌的预后及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本文16例未触及包块的乳腺癌中,9例为体检发现,5例经术前定位行保乳手术,病理证实7例为非浸润性导管癌,4例为浸润性小叶癌。全数字化乳腺摄影在乳腺癌筛查中的绝对优势注定了其良好的前景。

[1]鲍润贤.中华影像医学(乳腺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

[2]王天峰,林本耀.解读乳腺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4.

[3]胡永升.现代乳腺影像学诊断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0.

猜你喜欢

浸润性肿块乳腺
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肿块穿刺活检中作用
乳房有肿块、隐隐作痛,怎么办
体检查出乳腺增生或结节,该怎么办
浸润性乳腺癌超声及造影表现与P63及Calponin的相关性
得了乳腺增生,要怎么办?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研究进展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β-catenin、cyclinD1、CDK4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
容易误诊的高回声型乳腺病变
慢性肿块型胰腺炎诊断和外科治疗
针吸治疗乳腺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