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氨氯地平联合物理治疗高血压临床观察

2010-03-24赵晖

中外医疗 2010年26期
关键词:二联高血压病氨氯地平

赵晖

(江苏省无锡市蠡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江苏 无锡 214000)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常需终身服药。由于长期用药的原因,使高血压的控制率较低,临床上经常使用二联、三联甚至四联药物治疗高血压。不但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还加大了药物的毒副反应。通过对近2年就诊的21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多次回访性调查发现配合非药物治疗的患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7年7月至2008年12月门诊病人,符合1999年WHO高血压诊断标准,除外继发性高血压、恶性高血压及伴严重心、肾功能障碍患者者。其中男性172例,女性68例,年龄在53~74岁,分为2组。1组为配合使用非药物治疗的群体,106例(以下简称配合组),门诊医生依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设定目标血压,制定个体化方案,指导患者治疗;并且患者接受医生的建议,采用氨氯地平单用或联合利尿剂的二联用药,同时采取改变饮食习惯,控制体重,增加有氧运动(包括30~60min/d散步和20min/d保健操)等非药物防治措施。另一组为单纯使用药物治疗的群体,共104例(以下简称未配合组),表现为未遵医嘱进行有效物理治疗,仅按时用药,20100911~280。

1.2 调查方法

为每位患者建立个人健康档案记录每次就诊时血压、用药及不良反应并发症。建立数据库,存入计算机社区卫生服务系统。根据血压波动情况,定期随访。

1.3 调查结果

调查发现,配合治疗组有93例达到目标血压,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数逐渐增加,同时血压具有很好的稳定性;未配合治疗组近半数血压存在波动性,有67例血压能够控制于正常值范围。配合治疗组心血管事件也明显减少,发生冠心病39例,发生脑出血卒中3例,发生脑缺血卒中8例;而未配合治疗组分别为65例、12例、23例,入院率高。2组患者生活质量状况也存在差别。数据统计见表1。

表1 2组表据统计比较[例(%)]

2 讨论

通过资料分析,可以发现,单纯药物治疗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的效率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度高,预后差。高血压病一般是由生活中多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因此单纯药物治疗主要针对某一致病因素因此疗效有限。而采取一系列的调理生活和运动等方式,属于综合治疗,可以控制和减轻生活中各种高血压病致病因素对机体的损害。现在一整套包括生活方式调整、健康教育和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治疗方案已经在发达国家广泛普及和推广,尤其在美国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逐年下降,通过30年的综合治疗,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因此,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合理、规则、持久的非药物治疗措施,再结合氨氯地平的有效降压,使血压的波动明显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有效减轻对靶器官的损害。提示长期应用氨氯地平联合利尿剂的二联用药,并配合非药物治疗方法可提供更加明显的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保护作用,减少靶器官的损害。

因此,应用必要的降压药物,同时提高高血压患者对非药物治疗的重视程度和自我保健意识,坚持连续、科学的药物抗高血压治疗同时配合非药物治疗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多年后,高血压患者身体和心理素质增强,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显著降低。

[1]李原玲.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100例临床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08,1(37):l.

[2]郭妍,侯建新,王金田.老年高血压病80例门诊治疗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临床医学,2008,10(7):l0.

猜你喜欢

二联高血压病氨氯地平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腹泻患儿的效果分析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基于“脾为生痰之源”探讨高血压病痰瘀互结证
3“S”让自主教育在队建中发力——二联小学提升少先队员主体能力的探索
非杓性高血压宜选用左旋氨氯地平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探讨氨氯地平应用于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
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