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纳络酮治疗急性重症颅脑外伤160例临床观察

2010-03-24徐彦

中外医疗 2010年26期
关键词:纳络酮纳洛酮颅脑

徐彦

(桃源县人民医院 湖南 常德 415700)

近年来国内外的一系列动物试验和一些应用于临床治疗的报告发现,颅脑损伤后血浆、脑脊液和脑区内源性阿片肽,特别是内啡肽明显升高。急性期应用纳洛酮,可以降低动物体内阿片样物质水平,减少继发性脑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并改善预后,特别是对于昏迷和呼吸抑制的病人,纳络酮有快速转意识障碍、解除呼吸抑制的作用。近2年我院对160例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络酮,取得较好疗效,临床观察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60例,为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伤后24h入我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其中男94例,女66例;年龄16~70岁,平均38岁;原发性脑干损伤22例,广泛性脑挫裂伤76例,颅内血肿62例。

1.2 研究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络酮。2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常规骨瓣减压或大骨瓣减压、降颅内压、抗炎、止血、冰毯降温、营养支持、气管切开、预防并发症等处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纳络酮(北京四环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0.3mg/kg·d,3d后即第4~10天为0.2mg/kg·d,均用生理盐水或平衡液500mL稀释,24h持续静脉滴注。

1.4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将所得数据输入电脑建立EXCEL数据库,用SPSS 13.0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定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定性资料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

?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预后比较

2 结果

(1)治疗情况比较:观察组心电图异常26例,对照组5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2,P=0.01);观察组呼吸异常24例,对照组4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7,P=0.01);2组治疗前颅内压和GCS评分无明显差别,治疗后2组颅内压均降低,GCS评分增加,但观察组变化幅度要大于对照组,说明治疗症状体征改善要好于对照组。结果见表1。

(2)预后比较:见表2,2组预后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恢复良好44例,恢复良好率为55%,对照组恢复良好24例,恢复良好率3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死亡率为1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

3 讨论

本文结果表明,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络酮能明显降低颅内压,减少心电图异常和呼吸异常,而且预后较好,进一步说明了纳络酮治疗重型颅脑外伤可以减少继发性损伤,改善意识障碍,恢复稳定患者的血压、呼吸,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1]吴吉元,梁晓中.纳络酮在神经外科疾病恢复期的应用[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3,1:18.

[2]林坚,周景义,林露阳.纳洛酮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J].浙江创伤外科杂志,2004,9(2):74~75.

[3]贺晓雅,凌宗秀.纳洛酮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4):2665.

[4]盂庆林.纳洛酮的药理与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1994,14:1.

猜你喜欢

纳络酮纳洛酮颅脑
探讨纳络酮合并血塞通治疗脑梗塞的临床价值
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33例的疗效观察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纳洛酮联合NIPPV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分析纳洛酮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临床疗效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与治疗
纳络酮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76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