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临床路径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实施健康教育①

2010-03-24何丽琴

中外医疗 2010年26期
关键词:硬膜血肿住院

何丽琴

(江苏省苏州木渎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江苏 苏州 215101)

慢性硬膜下血肿系指外伤后3周以上始出现症状,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具有包膜的血肿,其是发病隐匿和发展较为缓慢的一类硬膜下血肿,目前,钻孔引流手术是被公认的最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而细致的、严格的手术前后护理是保证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一步。为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我科从2009年9月起将临床路径应用于健康教育中。临床健康教育路径是从入院至出院的系统、动态、连续而有针对性地制定计划,使护理人员知道从何入手,如何去做,它的功能是以图表的形式提供时间和有效的照顾,使诊疗、护理有序,减少漏项,提高质量。能指导护士有预见性、主动地开展工作,使患者明确目标,自觉参与疾病护理过程[1]。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9年9月至2010年3月,共收治病例16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51~89岁,平均年龄71岁。

2 方法及实施

医生在门诊按纳入标准选择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入院后床位护士依据路径表的指示进行健康宣教,要求护士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将护理程序的思维贯穿其中,对患者不断进行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直至患者和家属完全理解并采取有利于疾病康复的行为,并在相应的时间栏内将已执行的内容打勾并签名,护理组长、护士长通过询问、查看患者临床检查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并进行督促指导和效果评价。

表1 健康教育路径表

3 结果

2009年1~8月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1.17d,平均总费用8354元,2009年9月至2010年3月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9.37d,平均总费用7234元,通过临床路径的实施,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费用均有所下降,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4 小结

慢性硬膜下血肿多发生于老年人,他们往往心理耐受能力差,易表现出焦虑、恐惧情绪,应用临床路径后护士有更多的时间留在患者身边,及时了解其心理生理状态,注重患者的感受和需求,并给予个性化的服务和指导,增加了护患沟通机会,消除了患者的顾虑,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另外,老年人相对来说记忆力和理解力差一些,应用临床路径后分时段分批将健康教育知识灌输给患者,提高了患者对所宣教内容的掌握程度,激发了患者的自信心,最大限度的提高了患者的自理能力,促进了疾病的康复[2]。

[1]苏秀宁,王小玲.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7):30~31.

[2]谢永丽.临床护理路径在食道静脉曲张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10):1191~1192.

猜你喜欢

硬膜血肿住院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
慢性硬膜下血肿148例手术治疗体会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