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七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关系研究综述

2010-03-22肖光文

天府新论 2010年6期
关键词:大众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肖光文

十七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关系研究综述

肖光文

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的科学内涵,是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关系的前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侧重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具体化、民族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则侧重如何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具体化、民族化,突出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及问题。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的关系有不同的见解,主要观点有 “前提论”和“目的论”、“互为前提论”和“互为目的论”、“同一过程中不同侧重论”等。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党的十七大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又提出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2〕。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课题,又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关系研究。许多学者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关系提出自己的见解。总结十七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关系研究成果,有利于我们厘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关系,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的研究。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的概念辨析

明晰概念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要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关系,首先必须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有明确的把握。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内容与中国的民族形式结合起来,通过中国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使之带有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二是把马克思主义按照中国的特点应用到中国的具体环境和具体斗争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得到正确的运用,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民族的特征、时代的特色和实践的特点。”〔3〕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至少包含三个层面,首先,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在中国人民中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其次,从中国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再次,在传播和运用的过程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4〕还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含四个层面,一是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二是使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三是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民族化;四是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5〕

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一个总体性范畴,对其理论本质的阐释,必须在明确其所指的具体对象的前提下,以对这一对象内在基本内容或矛盾的全面把握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和中国实践经验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化的有机统一。〔6〕

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并且在实践过程中总结经验,上升为科学的理论,形成符合时代特征和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的理论成果,在中国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有的学者从过程论的角度来说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仅是普及化、通俗化和民族化的概念,认为“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仅仅理解为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化、通俗化、民族化,而应当看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和发展的过程。”〔7〕“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指马克思主义从当初只为少数思想家掌握的科学理论,发展成为亿万人民群众掌握的思想理论体系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总的过程中体现了两个具体过程的统一:一个是贴近大众的日常生活,并且用大众化、通俗化的语言来阐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理论创新成果的过程,即理论具体化的过程;一个是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化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素质的过程,即化大众的过程。”〔8〕

有的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复合的概念,抽象来讲,可以被理解为三个过程的辩证统一: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范围来看,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由党内普及走向社会普及的过程;从马克思主义的表现形式来看,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由高深理论走向通俗理论的过程;从马克思主义的维系力量来看,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由制度维系走向群众自觉的过程。”〔9〕有的学者认为,“所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把马克思主义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与大众文化结合起来,同时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形成适应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的具有时代特色的马克思主义。”〔10〕

有的学者从研究 “大众化”这一概念切入,阐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概念。“大众化,通常的理解就是‘变得跟广大群众一致,适合广大群众需要’,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可理解为我们通过宣传、理论普及等形式,使马克思主义主动接触群众的生活,让马克思主义真正适合广大群众需要的一个过程。”“所谓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世界观、价值观、信仰观紧密联系起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能局限于党和政府工作人员、理论工作者、大学生、研究生等狭小的圈子或者少数人的认同。而要和人民大众的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人民大众所理解、认同和信仰,成为人民大众精神世界的坐标和实践的指南。”〔11〕

总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由抽象的理论转化为生动的实践,由少数人理解和掌握转变为通俗易懂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掌握和自觉运用的过程。换言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所信仰,以具体指导实践。

综上所述,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涵来看,二者既相互关联,又有一定区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侧重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相结合,强调把外来的理论变成中国的理论,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具体化、民族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更加侧重如何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具体化、民族化,突出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及和生命力问题。

二 “前提论”与“目的论”

目前,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系的论述,一般持 “前提论”和“目的论”的观点较多。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前提,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无从实现。同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的所在,只有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不断前进发展。因而,两者形成了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的关系。

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要使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大众所掌握并指导实践,就必须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我们的实践。”同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的。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本质要求。”〔12〕有的学者认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在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解决好的两个重大问题。“它们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各有侧重,既不能等同,也不能相互取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大众化是中国化的目的”〔13〕。有的学者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发展的角度阐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目的和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形成新理论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深入必然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唯有实现大众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否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失去应有的意义。”〔14〕

有的学者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阐明“中国化”是“大众化”的前提,“大众化”是“中国化”的结果。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实践就已经开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中国共产党主观自觉,经历了相当复杂曲折的历史过程。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上,科学和普及两种取向的逻辑关系决定了首先实现“中国化”,其次才是“大众化”,“大众化”建立在 “中国化”的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也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普及的正确性,进而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必须要以大众化为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只有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转换,才具有其实际的意义。〔15〕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中国大地焕发勃勃生机,不断发展进步,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不断的实现大众化。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化是大众化的前提,马克思主义先得在中国具体实践中运用并取得理论成果,接着便是让广大群众理解、接受和掌握。如果没有中国化,便无所谓大众化的问题,中国化要求大众化,并促成了大众化;大众化则是中国化的根基、目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进程的理论成果,只有真正转化广大人民群众手中武器,才能起到指导改造世界的作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大众化,才能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的。〔16〕

还有的学者也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大众化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理论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在中国,只有能够指导中国实践发展,能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实际问题的,符合人民群众愿望和需要的理论,才能真正让广大群众理解、接受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化的本质要求。为了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创新与发展,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在大众化的循环中不断推进其中国化,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属性和本质要求。〔17〕

三 “互为前提论”与“互为目的论”

有的学者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相互作用关系中,认为两者是“互为前提”,“互为目的”的关系。

有的学者从历史和逻辑出发,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互为前提、互为目的、互相依赖、不可分割,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普及马克思主义,让老百姓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其根本目的就是党和政府代表人民的利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如果马克思主义只停留在书斋,或者成为教条,而不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不去研究中国的实际问题,那么,就无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而也无法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的,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不仅仅是由党的领袖人物及理论工作者的经验总结,它更是来源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力量是千万真心拥护党的事业的人民群众,而要让人民群众真心拥护党的事业,就必须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马克思主义教育人民武装人民。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其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何成果都必然对实践发挥巨大的指导作用,成为中国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思想武器,这就必须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的。〔18〕

有的学者从通俗化的角度阐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马克思主义如果不实现通俗化、大众化,就很难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掌握,更谈不上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难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和前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离不开通俗化、大众化,通俗化、大众化必须提高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化必须在大众化的基础上进行,大众化在中国化的指导下才能健康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中国化以大众化为前提和基础,大众化以中国化为目的和归宿。〔19〕

四 “同一过程中不同侧重论”

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相伴而行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整个历史进程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是同一历史过程中不同侧面。

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建设问题。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要将这一普遍的基本原理运用于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就必须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赋予它中国民族的特色、时代特色和实践的特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解决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宣传普及问题,侧重于理论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掌握和运用。〔20〕

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体现的是理论与实际的统一、坚持与发展的统一。大众化体现的是普及,理论掌握群众与群众掌握理论。

还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在同一历史过程中具有不同的指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都是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本质属性和实践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不同价值目标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直接的价值目标,就是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目标,是在创新与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必须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人民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就必须不断实现理论武装群众,群众掌握理论,群众运用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不同形式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成果,是中国化与大众化在不同形式下共同作用的结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是具有不同客体内容的运动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其客体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或普遍真理以及中国的具体实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包括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大众化,也包括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但是,由于 “实际”的不同,即中国各时期的国情不同,大众化的客体内容是不尽相同的。〔21〕

五 几点思考与总结

十七大以来,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的关系的论述虽然有不同的见解和观点,但是,多数学者都坚持实事求是的分析方法,从不同的视角解读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这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的研究。笔者对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关系的论述进行分析和比较,有以下几点思考:

第一,学术界有 “前提论”和 “互为前提论”,哪一种论说更能说明两者关系?“前提论”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大众化的基础和前提,大众化是中国化的目的和要求。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就不可能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这种论说表明,大众化的理论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大众化的前提和基础没有问题。但是,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这只是狭义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广义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包含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大众化,同样还包含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理论的大众化。笔者认为,“互为前提”论更能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互为前提”论不仅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大众化的前提,还强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化的前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从来也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革命领袖及党的理论工作者总结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来源于千百万的广大人民群众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中国问题的具体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和基础,或者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在的就包含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它成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可缺少的一环。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逻辑起点的一致性。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出发,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具有一致性,两者处于同一历史进程之中,并且相互推进,相互衔接,不可分割。马克思主义从国外传播到中国来,在实现中国化的过程中,也进行着大众化。那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逻辑起点是否一致?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最早始于 19世纪末 20世纪初,在中国广泛传播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之时,马克思主义已经开始着中国化。那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始之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否也已开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始之时,其范围主要集中在中国的思想文化界,推动力量主要是先进的知识分子和爱国青年。严格意义讲,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中传播,这也属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范畴。应当指出,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还局限于以知识界为中心的少部分人,但是,无论如何,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开端。因此,我们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始的同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开始进行着。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逻辑起点具有一致性。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同一历史过程中的“两个侧面”,还是同一历史过程中的“两个层面”。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属于统一历史过程的观点比较认同,尚无疑义。然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的的 “两个侧面”,还是“两个层面”的关系?“两个侧面”的关系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地位作用相当,没有孰重孰轻之意。而“两个层面”的关系则显示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不在一个层面上,至少有上有下,有孰重孰轻之意。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属于低层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属于更高的层面。笔者认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地位和作用同等重要,两者不存在高低层面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巨大发展和进步。同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也始终推动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没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和发展,也就不可能有马克思主义的真正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力量源泉之所在,两者共同推动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和不断进步。因此,笔者比较赞同“两个侧面”的说法,它能更好的说明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中国化和大众化的逻辑关系。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M〕.人民出版社,2007.34.

〔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M〕.人民出版社,2009.7.

〔3〕〔14〕〔20〕罗荣泽,龙佳解.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 〔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8,(3).

〔4〕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成果选编 〔C〕.学习出版社,2008.

〔5〕〔19〕雍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关系论析 〔J〕.河北学刊,2008,(3).

〔6〕袁辉初.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 〔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2).

〔7〕孙熙国,路克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J〕.探索,2008,(6).

〔8〕杨鲜兰.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 〔J〕.湖北大学学报,2008,(3).

〔9〕黄俊,肖东波.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必然选择 〔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1).

〔10〕陈方刘.关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 〔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8,(1).

〔11〕曾令辉,丁莉.论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及其价值 〔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8,(2).

〔12〕李春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的关系 [N].光明日报,2009-06-16.

〔13〕胡昌禄,赵晓霞.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综述 〔J〕.党史文苑,2009,(10).

〔15〕齐卫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之关系论析 〔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6).

〔16〕姚安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 〔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08,(1).

〔17〕〔21〕杨全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的关系 〔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9).

〔18〕何克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8,(5).

D641

A

1004—0633(2010)06—006—05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党、国家、社会关系视角下的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经验和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9YJC770036)

2010—05—05

肖光文,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共党史党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山东日照 300071

(本文责任编辑 谢莲碧)

猜你喜欢

大众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