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大学生人生观变迁的轨迹及其规律研究
2010-03-22戴均
戴 均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大学生人生观变迁的轨迹及其规律研究
戴 均
大学生人生观的变迁是社会变迁的“风向标”。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人生观先后经历了反思与觉醒期、激情与彷徨期、理性与世俗化期、理智与务实期。其演变具有很强的社会依从性、双重性,多元冲突与认同是其演变的路径依赖,多元化、主体化和世俗化是其演变的主旋律。
大学生;人生观;轨迹和规律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观点,包括人生目的、人生价值和人生态度三个基本内容。人生观是一种巨大的能动的精神力量,指引着人生道路,制约着人生价值,决定着人生方向,因此,人生观也被称为人们思想和行为的 “总开关”。大学生属于思维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群体,他们具有极其敏锐的感受力,极易受社会环境变迁的影响,其人生价值取向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中国社会转型的思想折射。在社会急剧转型的 30年间,大学生的人生观表现出“日新月异”、“多彩纷呈”,但其在心理结构和行为方式上究竟多大程度地认同了现代的、后现代的人生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又在多大程度上背离了或者传承与扬弃传统的人生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其人生观变迁是碎片式的杂乱无章,还是遵循一定的规律,需要理论的研究和实证的考查。笔者在历史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全国 30多所高校的调查与分析,希冀了解大学生人生观变迁的心路历程,探究其变迁的内在机制,为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方法和思路。
一、第一阶段 (1978年—1984年),反思与觉醒时期:从怀疑迷惘到追寻自我,重点是思考“人生的意义”
1、人生目标:从单一的为国家、为集体的社会目标中分蘖出自我价值
首先,通过反思文革对个人利益及其人性压抑,大学生对传统的革命理想、英雄主义和整体主义发生偏离,开始追寻人的存在、人的尊严、人的价值。“潘晓的来信”的讨论第一次打破了长期的思想禁锢,引发了大学生对自我存在的重新认识,对自身价值的深层思考,对个人与他人、自己与社会的关系重新审度。潘晓信中提出了“什么是人生的目的?”“人的本质是不是自私的?”“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人生信条对不对等问题,引发大学生 “自我奋斗、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人生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发展,追求思想的精神与激情十分高涨。
其次,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和“浮动工资制”的实施,让大学生看到个人价值存在的可能和实现的路径。知识成为实现自我价值的有效工具。经济体制改革已经逐渐拉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功,企业中奖金制度的施行,技术职称、学位制度的推广,长期以来被忽视甚至被扼杀的个人的利益开始受到保护和尊重,人们被压抑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社会初步开始形成一个尊重人的价值和利益、尊重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热情的氛围。这一切恰恰与过去那套建立在集体主义基础之上的、以泯灭自我、泯灭个性为特征的人生观发生矛盾甚至冲突,大学生在困惑和苦恼之余,学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头脑思考人生。
2、人生价值取向:由无私奉献向立足社会、思考人生倾斜
思想大解放让大学生既思考社会,也思考人生。不少学生能把个人纳入社会,除了在个别人身上发展出中国传统的自私自利的 “个人主义”之外,大多数自觉或不自觉地将社会公认的基本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的价值准则,只不过各自的哲学内蕴与表现形式不再整齐划一而已。一份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的调查显示:他们热烈地推崇 “积累、创造型”的人生价值,欣赏 “真理型”和 “集体型”的人生兴趣;选择“道德型”、“集体型”、“无私型”的理想生活方式,67.1%的大学生认为“读书是既为国家也为自己”。〔1〕但是,也有部分学生坚持合理利己主义人生观,认为应该把利己与利他结合在一起,利己不损人。“在利他中利己,在利己中利他”,“主砚为自己,客砚为别人”,这是“做人的规律”。甚至还有有少数学生对传统人生价值观表现出强大的逆反心理,表现出对以往 “集体主义”、“理想主义”、“无我”的盲目反叛,他们从只注重社会与群体的极端走向只注重内心与个人的极端。一切都不可信,唯有自己才真实,从个人崇拜到自我崇拜。
3、人生态度:由消极彷徨到奋发有为
迷惘、悲观、怀疑、逆反是改革初期大学生人生态度的典型状态。“文革”后,国家不断对文革进行拨乱反正,对改革开放的方向和政策逐渐细化、显化。由于社会重构的需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气氛被带动起来,恢复高考后的大学生理所当然的被视作填补十年知识断层的中间力量。这种社会的强烈期待意识,使他们自然地把祖国前途和自身前途结合在一起,并萌发出对整个社会的感恩之情。他们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崇高的历史感和时代使命感使他们如饥似渴的吸取着科学知识和各种精神食粮。上世纪 80年代初 “成才”成为学生的奋斗目标,掀起了第一轮“读书热”。1980年 4月,清华大学化工工程系 77级二班的同学率先喊出了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随后更多的大学生喊出了 “自我设计,立志成材”等口号,这是他们舔着伤痕反思后发出的呐喊,这是他们人生的觉醒和理想的追求的显现。
二、第二阶段 (1985年—1992年),激情与彷徨时期。理想人生观的现实追求与困惑,重点是思考“人究竟为什么而活着”
1、人生价值取向:日趋多维化和个性化
对人生的评价一般可划分为两种取向:个人取向与社会取向。个人取向重视个人在社会中所发挥出来的潜力和作用;社会取向是从社会需要的角度看问题,不管个人尽了多大的努力,重要的是看个人是否还有适应于社会的某种需要,个人努力是否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在一项关于大学生人生价值的相关调查中,1.7%选择“拥有金钱、财富的多少”,3.6%选择 “社会地位的高低,权力的大小”, 8.0%选择社会声誉、社会名望的高低,42.9%选择“整个生活经历是否充实、愉快”,3.0%选择“为他人所做好事的多少”,34.7%选择“为社会所创造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多少”,6.1%自填其他。〔2〕调查数据显示, (1)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开始出现多样化,除了为社会和他人的奉献以外,个人的生活感受、社会声望、甚至金钱也开始成为人生价值评价标准。 (2)自我价值的地位突出,人生价值实现途径出现个人倾向性。问卷中对“自己生活经历是否充实和愉快、社会声誉社会地位”等的追求占到近 60%。
2、人生态度:从激情参与到晦暗迷失
上世纪 80年代中期的大学生,许多没有文革的重负,思想相对单纯,他们怀有较强的个人效能感和责任感,具有强烈的成就欲望和积极的献身精神。这一阶段大学生群体心态似乎少有暗流,他们的心态是积极向外幅射的。他们积极以实践者的角色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去,其人生价值观的结构也逐渐趋于完善。
但 1986年后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不尽人意的现象尤其是腐败现象和社会缺乏公平的竞争机制,出现 “脑体倒挂”、“知识贬值”等现象。这直接影响到大学生们对改革的评价和他们的学习的积极性。社会现实打破了大学生“天之骄子”的神话,科学主义的旗帜消失了,非理性的思潮占了上风。于是大学生群体心态从积极向外张扬的心态开始退为次要,而矛盾、困惑、消沉,向内闭锁的心态逐渐成为主流。他们开始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而困惑:“我们是为了生活而学习、还是为了学习而生活?”
1989年之后,大学生人生观由自我失落转向实用与功利。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功利追求精神层面。注重成就欲,注重自身价值的外化而获取社会普遍承认的价值取向。第二,越来越多的学生已不再讳言自己在物质层面上的追求。随着“89风波”平息,大学生盲目冲动的热情在实践中化为泡影,进入了心理与情感的低谷,大学生的“进取人生”开始转变为逃避现实的 “灰色人生”。如果说 80年代初大学生们的困惑是人生道路窄,没有选择余地。而 80年代后期学生的尴尬和迷惘竟是无法穷尽的选择使他们眼花缭乱,举棋不定。面对 “米字路口”的多元选择,他们内心最大的惶惑与冲突是:究竟该走哪条路?选择的痛苦相对于无可选择的痛苦是一种进步,多样化选择的可能拓宽了人们思维的空间——多元化的思维。〔3〕
三、第三阶段 (1992年—2002年),理性与世俗化时期。实用主义人生观凸显,重点是思考“人怎样活得更好”
1、人生目标:由理想化到现实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盛行,人们的精神世界发生深刻嬗变。大学生的人生目标朝着实惠的理想主义、渐进的功利主义和短视的实用主义方向发展。80年代在部分大学生中已出现重物质待遇的倾向,而这种倾向在 90年代有较大的发展。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承担的“十年来中国青年价值观取向的演变”的课题研究,〔4〕向我们提供了 80年代青年对理想与物质的追求在总体上倾向于精神追求的结论。据其 1988年的调查,有超过 3/4的青年对“理想的追求高于金钱”的说法持赞同态度,其中 45.92%的人持“赞成”态度,“有点赞成”的占30.05%,持“反对”的仅占 6.38%,17.65%的青年“不太赞成”。1992年对这一说法再度调查,发现赞同的比例下降 (仍高达 63.82%),反对的比例上升了一倍。而 1996年的调查中发现,青年对物质的追求已经强于对精神的追求,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2、人生价值:人生价值的追问逐渐转向了对于实际人生的探讨
80年代的大学生虽然对过去的理想和信仰幻灭,但是仍然相信人生应该是有意义的,其全部困惑和苦恼是 “人为什么要活着”?一旦自信找到了生命和存在的意义,他们的内心就重新得到充实。然而,对 90年代大学生来说,“人为什么要活着”这个问题已被全然消解,代之以一个更具操作性、实际性的疑惑:“人究竟怎样生活了”。1991年12月,“梅玲”的来信就 “我该怎样选择生活”提出了一系列非常实在的人生问题。《青年报》就此发起一场新的有关人生观问题的大讨论,虽然这场讨论的影响波及面不如“潘晓的来信”的讨论,但它揭示的哲学命题——“人怎样活得更好”,标志着 20世纪 90年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新发展。从讨论中我们不难看出,20世纪 90年代的大学生力图从浮躁走向务实,从冲动走向野性。他们积极或消极地接受了 80年代末的政治教训,下决心少谈些主义多研究些问题,关于人生价值观的思考少了些坐而论道的东西,多了些世俗实在的内容。在 1999年教育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中,针对 “你学习动力的来源”:有35.7%的学生选择谋求自己的美好生活,28%的学生选择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有 14.1%的学生选择报效国家。〔5〕另一方面,他们又为新一轮改革大潮及取得的成就所鼓舞,因而再一次把关注的视线从乌托邦式的政治梦幻转向了与自己密切相关的实际利益。实用主义思潮在新的层次上和更大的范围内被大学生所接受。当然,他们普遍要求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有用的人,不能不说这是大学生的自我实现观的崭新回归。
3、现实自我的凸显:从个人价值追求的功利化与实用化到自我认识客观化
首先,大学生自我意识方面发生了巨大转变,最明显的就是抛弃了“天之骄子”的标签,把自己世俗化到平凡的个人群中。调查显示,他们认为自己是社会上 “普通一员”的占 85.7%,而认为是 “天之骄子”的仅占 8.3%。在 1999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中,针对“你对大学生的评价”:86.6%的学生认为 “奉献精神”不强, 78.7%的学生认为艰苦奋斗精神不强,73.6%的学生认为“实践能力”不强,63.1%的学生认为“社会责任感”不强。这与问卷中高校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相吻合,反映大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剖析的客观化,为人生选择和实践提供条件。其次,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价值目标从理想转到现实上来,价值取向从单一走向整合。他们强调自我与社会融合,而又比较重视自我、注重实际、推崇竞争、敢冒风险、追求物质利益。在 1999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中,针对 “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 ”的观点,仅有32.8%的学生选择同意,有 45.7%的选择不同意;而针对“个人利益最大限度的满足是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的前提”的调查中,40.8%的学生选择同意,41.9%的学生选择不同意,17.3%的学生选择难以判断。〔6〕这表明,虽然他们追求奉献与索取的平衡或统一,但它强调 “自我”,并把社会对个人的回报作为价值取向的条件,这与无私奉献的个人价值观有一定差距。
四、第四阶段 (2002—今):理智与务实期。从发展社会中发展自己,又从发展自己中发展社会,重点是思考“人怎样活得更幸福”
1、多维人生目标的动态整合
人生的河流是由为自己和为社会等各种源泉合力作用而成,多维人生目标内嵌于责权利相统一的主体意识。大学生经过了改革开放的熏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下,更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自身价值的有利实现性;注重自身利益而又不损人利己。这是一种既讲原则又讲实用的人生观。2006年教育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中,对 “认为一个人的价值” (可选三项)应表现在:学生认为,“人格是否高尚”占 83.15%,“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占 72.63%,“是否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占52.63%,“社会名望的高低”占 30.52%,“生活的是否舒适、潇洒”占 23.15%,“权力的大小”占 9.47%,“金钱的多少”占 9.47%。2004年教育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中,对“你在选择工作时,主要考虑下面哪些因素”(可选三项)的选择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发展机会 (占 76.7%),收入及其他待遇 (占 76.4%),兴趣、爱好 (占 49.5%)。〔7〕这表明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强,重视自我价值,人生价值取向更加多维化。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社会本位的观念进一步回升,多数学生认可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个人价值也得到实现;在判断人的价值标准上,倾向于以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来作为判断个人发展的价值标准;在知识与金钱的关系上,渴求二者的有机结合,但偏重于知识。在人生目标上,既有理想,也着眼现实。在“5·12”汶川大地震后,许多大学生表现出了巨大的民族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充分体现了其在平凡理想下并不是充满了利己主义,他们正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着不平凡的价值。
2、人生价值取向:由追求物质财富为主导向追求自身的全面发展转变
在 90年代,大学生把物质财富的多少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重要标准,他们择业时都把收入及其待遇的多少放到核心位置,因而到三资企业,到外贸金融机构成为其首选。然而,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人的身心健康、舒适幸福等因素凸显。2006年教育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中,对 “你在选择工作时,主要考虑下面哪些因素”的选择中,“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是否对口”占 42.9%, “发展机会”占 28.8%, “收入情况”占12.4%,“社会或国家需要”占 2.8%。而 2003年的大学生在选择工作时主要考虑的因素 (最多三项),发展机会排在第一 (占 79.6%),收入排在第二位 (占 71.8%),挑战性排在第三位 (20.7%)。〔8〕这一方面反映了大学生的价值追求中自我价值仍然占主导,同时也表明对物质价值的追求下降,对精神价值的追求上升。这种个人取向的人生价值观正在由建功立业、拼搏进取逐渐向追求自我的舒适与快乐转变。
3、学习和就业压力凸显,积极人生中的现实选择
当今大学生个人主体意识明显增强,已从依附走向自主,从被动走向主动,从自我压抑走向自我表现,他们在人生价值观问题上主张独立思考,自主判断,自我选择。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影响的结果,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然而,当代大学生正处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出现的各种矛盾的交织点上,处在个人成才与社会需要的矛盾冲突之中。调查表明,学生感到最苦恼的问题主要是就业压力和学习压力。1997年以来,就业压力和学习压力在该项调查内容中一直突出,持续困扰学生,其中就业压力持续增大。教育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显示,学生认为 “就业压力大”,1998年占 22.4%,2002年占到 31.4%,2006年占到 33%,2008年占到 42%。许多学生认为就业压力是目前最主要的压力。〔9〕持续就业压力,再加上社会贫富差距拉大,教育、住房、医疗的持续改革,使学生的压力增大,原有的激情和理想,不得不面对未来的现实,因此,学生们的学习就更加实用化了。他们参加各种有利于考证的培训班,参加各种有利于就业的社会实践,核心目的是提高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通过 30年来大学生人生观变迁轨迹的梳理与描绘,可以发现:大学生的人生观整体上是积极乐观的,他们自我意识显著增强,十分关注自身的完善与发展,当代大学生人生观多观化、主体化和世俗化更加明显。同时,大学生的人生观变迁呈现出几个突出的特点:第一,人生观的演变与时代变迁具有相依共振性,大学生的人生观与社会结构变迁和体制转轨同步。第二,人生观的变迁与主体自我意识的日益觉醒交相辉映。主体意识的觉醒导致人生观的多元化,而多元化的人生观又促使主题意识更加凸显。第三,人生观变迁的双重性。30年来,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演变发展过程极为复杂,具有一定的阶段性,整个过程交织着两条不同的主线:一条是奋进的、积极的向外幅射的心态;一条是消沉的、矛盾的向内闭锁的心态。第四,人生观变迁的趋向:在公正的基础上寻求多维价值之间的动态平衡。大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根据社会的变迁和自我的需要不断调焦与对焦,期望实现多维人生价值追求的动态平衡。
〔1〕赵子祥,等.关于大学生的人生观状况和特点——对十七所大学学生的调查的研究报告 〔J〕.科学战线,1984, (1):27.
〔2〕陈科文.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调查 〔J〕.青年研究,1985,(4):21.
〔3〕郭楠柠.潘晓讨论的前前后后 〔J〕.当代青年研究,1994,(2):25-27.
〔4〕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青年价值观演变”课题组编.中国青年大透视——关于一代人的价值观演变研究 〔M〕.北京出版社,1993.86.
〔5〕〔6〕〔7〕〔8〕〔9〕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编.新时期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研究 (1998—2006)〔M〕.
(本文责任编辑 刘昌果)
G64
A
1004—0633(2010)01—0156—04
本文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委托研究项目“高校师生思想变化轨迹和规律研究”(项目批准号:教思政司函 [2006]39号)的阶段性成果。
2009—09—24
戴均,博士,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政治文明和社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