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家为什么不受尊重

2010-03-21

文学自由谈 2010年1期
关键词:索尔仁文人作家

●文 狄 青

最近碰到两个事儿,和作家都有点儿关联。一个是天津宝坻区小靳庄村村头的一座石桥被列入了“文物保护名录”。这座普通的建于1974年的石桥之所以有此“殊荣”,当然和“文革”期间小靳庄村的显赫身世有关。据统计,小靳庄村民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短短几年的时间内总计创作了上千首诗歌以及大量的顺口溜,由于诗人泛滥(村里从8岁到80岁都是诗人),以至造成此地百姓对文人的轻视。一个作家应邀去给石桥撰写“桥志”,小靳庄村一名老农拉住他讲,“作家没啥了不起,俺早就不当这个了,当初俺当作家的时候连江青都说俺写得好”。在老农来看,作家一定算不上个啥,当年小靳庄全村赛诗的盛况曾名扬海内外,连没上过学的人都能写诗,作家显然是个好混的行当。另一个事儿比较世俗,朋友的孩子大学毕业没有工作,朋友说实在找不到工作就让孩子在家开博当作家算了,骑马找马,等哪天有合适的工作再说。问题是朋友说这话的时候还一脸老大的不情愿。

作家好不好干咱先不说,但毋庸讳言的是,作家这一群体正在无限制的扩军,作家这个群体的形象特征也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什么人都可以成为作家,写成啥样也都可以成为作家,网络和书商使得作家这个群体如同遭到核辐射的一个奇形怪状的生命体,它的发育已经变得失控。

郭德纲一直声称“说相声的人门槛太低”,以此来解释相声水平整体不高的原因。他在许多场合说过,说的时候感觉郭德纲往往是一副痛心疾首的架势。这让我想起了作家,跟说相声的比较,现在的作家则完全没有门槛。但是,好像作家应该多多少少是有个门槛竖在那的,具体这门槛长啥样,有多高,人们原本也能说出个三二一来,但是现在,却说不出也懒得说了。截至2008年年底,中国在网上开博的人数接近6000万,这个数字基本上和法国的人口差不多,假设所有在网上开博的人都在网上贴出了自己的作品(哪怕只是日记),以我们某些人的宣传口径,这些人都可以归结为“网络作家”之列,换句话说,我们的作家一下子就冒出来6000万之多,想一想,还有比作家这一行业门槛更低的吗?恐怕无出其右。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当不当作家往往不是适不适合当作家,而只是一个选择、一种工作、一份收入而已,就像学不学开车上不上网也分别是一种选择一样。于是许多人的写作也就成了世俗生活的一个简单组成部分,和做爱的意思差不多,不做也成,做了当然更好。而过分功利化、欲望化、大众化、随意化写作的后果是文学原本与社会的对抗性、对现实的批判性、对社会真善美的提升以及影响人们心灵层次的作用变得可有可无,甚至已经完全走向了它的反面。

在我浅薄的认识里,作家这个行当显然应属于知识分子范畴无疑,而文人知识分子又比普通知识分子具有更多的革命性与实践意义,换句话说,文人应该用自己的行为,以自己独特的人生实践和对社会流俗的格格不入来体现自己作为文人知识分子的独有价值。最起码,也不应同流合污。然而,在当下,我们作家的形象特征却变得越来越飘忽不定,倒有点儿像了网络上穿越故事里的人物:说他是个沉溺于柴米油盐的小市民也成,说他是江湖大哥也不错,说他是个精明的买卖人也靠谱,说他是个蝇营狗苟的小官吏仍然不会有人出来抬杠……吊诡的是,他惟独却不是很像一个文人。

许多作家以及所谓评论家倒是很像是从“中戏”表演系毕业的高才生,表演性很强,整日迷恋于口号、政策、形势、概念、热点、焦点,文学圈有他的事儿,娱乐圈也有他的事儿。许多作家和所谓评论家虽然在他们作品中看不到多少思想,最多就是拿几个外国词来张冠李戴,但自我表述和自我推介的能力却极强,张嘴就是某某领域里面的“第一人”、某某研究范围内的“NO1”,以先下嘴为强,以自我标榜为其主要能事,云山雾罩胡说八道却脸不红又心不跳。经常令一些文学圈外的人闻之诧异,避之唯恐不及,觉得这些人简直和企业里搞供销的没什么两样。

很多年前,有一位著名诗人说文人的追求应该是“像上帝一样思考,像市民一样生活”。现在,能否做到“像上帝一样思考”暂且不论,就算“像市民一样生活”于很多所谓文人来讲也难做到。因为即使是市民,也不会像我们的一些从事写作者这样十足的世俗、不加掩饰的市侩。这些人比市民更热衷于权力、名利、利益,而文学不过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工具之一而已,他们时刻准备着的,不是为艺术抑或一切形而上的东西去献身,而是要成为媒体以及各级领导关注的符号。

这就无怪乎上世纪80、90年代曾经出现过的各种文学试验、先锋写作在当下无论好坏全部偃旗息鼓,小说写故事、编故事成为必须甚至是惟一的选择。小说对很多人而言基本上成了为影视剧生产的一种前期准备工作,是给影视剧生产“毛坯件”的工种。渴望被制片人以及掮客看中成为相当一部分写作者毕其心力而追求的目标。作家的主体意识变得极为模糊乃至混沌不清,甚至连对文学的追求也变得十分可疑。所以有人才会在具有相当规格本应十分严肃的文学会议上叫嚣“什么是好作品,赚钱就是好作品”,却像敢说真话的英雄一般睥睨全场,而得不到任何反对声音,于是也就难怪我们的作家为什么越来越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了。

2008年的6到8月间,在与我们国家相邻的两个国度里,有两位作家相继离开了这个让他们爱恨交织的世界。他们分别是吉尔吉斯斯坦的伟大作家艾特玛托夫以及俄罗斯的伟大作家索尔仁尼琴。

两位作家来自不同国度,但都具有世界声誉。他们在生前赢得了很高荣誉,死后也都受到了极高礼遇,可谓“哀荣”不尽。艾特玛托夫被称做是吉尔吉斯斯坦的“国宝”,他的逝世成为吉尔吉斯斯坦全国上下的一件大事,政府官员佩戴悼念标志,娱乐场所歇业,在四十摄氏度的高温下,首都比什凯克有三万多市民自发为这位大作家送行。

索尔仁尼琴逝世,布什、萨科奇等众多外国政要向俄罗斯表示哀悼。俄罗斯总理普京参加了遗体告别仪式,并敬献鲜花;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中断休假,亲自出席索尔仁尼琴的葬礼。俄罗斯联邦政府发给索尔仁尼琴家人的电报中说“索尔仁尼琴的著作和生活可作为整个俄罗斯的道德指南”。

他们是令人敬重的作家,他们为全世界的作家赢得了荣誉和尊重。他们所赢得的全社会尊重,固然有民族和文化的因素在,但不可否认也与他们崇高的人格以及一生维护正义、追求自由的精神密不可分,他们的身前身后事可以拿来作为我们的一种参照。

我们的一些作家不受尊重,经常会被有些人武断地认为是社会转型期的必然结果,是商品经济社会的物竞天择,却绝不从自身寻找原因。近年来,那么多的公众性事件,那么多的社会性问题,有几个作家能够站出来仗义执言?作家除了文学之外,难道不应有他的道德和社会担当吗?相比于德雷福斯案件中的左拉,我们现在的作家的确更稳重、更有眉眼高低了。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像别林斯基所讲的,“作家要像个作家”。作家是要有气质的,一个作家哪怕相貌欠佳甚至身体有缺陷,却至少要有一种文人气、作家气在,要是一个作家从谈吐到行为都和马路上光着膀子走螃蟹路的一类比肩,那只能说明我们的文学环境已经病入膏肓。

但是,说来说去,作家又该如何得到人们的尊重呢?我想其实也简单,那就是必须要确立标准,一个是作品的标准,一个是做人的标准。作品的标准是什么?是出版吗?中国每年出版的书籍有上百万种。如果称这上百万种书籍的作者、编纂者都是作家的话,作家这个概念我看干脆可以不要了。作家还是要拿得出过硬的作品,同时还要有有别于一般大众的精神和人格。

其实在当下批评任何一类作家都是不聪明的,80后、90后有那么多文学界老同志掩护,这些人如同护犊子的老人,和你拼命的决心都有,更何况资源他们也尽在掌握。而网络写作的代言人和保护者更是多如过江之鲫,创作的大丰收为很多人增添了无穷底气,而写作与金钱的挂钩更成为可以忽略其他声音的借口。既然我们全社会都倡导尊重财富,那么就要尊重作家创造物质财富,偷换概念对某些人来说不仅不是问题,而且轻而易举。

作家,作为人类灵魂的工作者和记录者,到什么时代都应该是值得尊重的,而当作家变得不再被尊重,一定是有什么事情发生,老百姓讲话,是“自己不把自己当人”,话糙理儿不糙。没错,是一些写作者自己把作家这块原本还有几斤几两重的牌子扔到了地上,然后又冲上去“哐哐”踹上几脚。

猜你喜欢

索尔仁文人作家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俄罗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亚·伊·索尔仁琴
古代文人与琴棋书画
文人与酒
文人吃蛙
明清鼎革之际文人不同出路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
麻烦的朋友我不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