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设三论:表达论、接受论、互动论*
2010-03-21魏在江
魏在江
(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710061)
1 引言
德国哲学家弗雷格(Frege)于1892年提出“预设”(也称“前提”、“先设”),最初是一个哲学和逻辑学的一个课题,后来,形式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等都相继介入其中。预设一直是哲学界、语言学界关注的课题。虽然预设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我们认为对预设的形成机制、语词触发、语境制约、投射与取消等诸多问题还远没有解释清楚。由于预设这个问题的特殊复杂性,直到现在仍然没有建立起一种完备的预设理论(索振羽1999:144)。鉴于预设本身的复杂性,我们主张应从多角度、多学科对预设进行全面综合研究。目前预设研究的形式化方面研究进展不大,对预设的接受心理与认知期待方面的研究就更少了,预设的研究似乎陷入了困境之中。综观预设的研究,人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预设的表达方面,如预设的种类、预设的触发语、预设的投射等方面,而对预设的接受与理解、预设的表达与接受的互动方面研究不够。本文从谭学纯先生(2000)提出的接受修辞学的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提出预设研究的一个总的框架:表达论、接受论与互动论,认为预设也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加以研究,并就这三个方面分别加以简要论述。
2 预设的表达论
谭学纯(2000)指出,表达与接受是语言对话中须臾不可分离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共同构成话语发生与理解的一个完整的认知过程。在言语交际中,交际者双方必然产生心理活动,作为接受者的心理,势必也会影响到说话人的话语预设的表达。我们知道,语言的编码与解码同样是值得我们重视的,二者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我们认为预设的研究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研究才更全面:总:预设功能三层面和预设主体的两个主体;分:表达论——编码的视角;分:接受论——解码的视角;合:互动论——双项交流的视角。下面我们分别就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2.1 预设的形式研究
预设的表达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预设触发语的研究、预设的种类、预设的功能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① a.The Rolling Stones’lead singer Mick Jagger was at school with me.
b.My former schoolmate Mick Jagger is the Rolling Stones’lead singer.
第二句读起来有点奇怪,是因为它预设了一个特殊而可能有趣的知识(即Mick Jagger是我以往的同学),这个信息应该像第一句那样成为一个断言就比较自然,它声称一个旧信息,Mick Jagger是著名歌星,就应该像第一句那样被作为旧信息加以预设就自然了(Michael Toolan 1996:216)。
② a.France has a king.The king of France is visiting the museum.
b.??The king of France is visiting the museum.France has a king.
为什么第一句可以说而第二句不能说呢?原因在于第一句中的话语序列中的预设出现在第二句中是非常自然和正常的,即the king of France预设了:There is a king in France,而第二句中的预设已经在第一句中通过定冠词的有定描写出现了,后面这一个小句则是冗余信息,后面出现的不定冠词a king来指称已经出现的实the king of France明显不合适了。预设出现的序列问题决定了预设的使用。这样的形式研究有利于人们识别预设,这也说明预设的形式研究是必需的。
卡图南是最早对先设的投射进行系统研究的人。他区分了三种结构,并设计出三种影响先设的词语,或者说算子。1)通启算子:指允许子句的先设投射进母句种的算子。它包括事实性动词、模态算子以及否定词等;2)阻断算子:阻挡子句的先设上升为整个句子的先设。它包括表达命题态度的动词以及所有表示“说话”的动词;3)启断算子:兼有通启算子和阻断算子的特征,在某些条件下,它们允许母句继承子句的先设,有时则不允许(文卫平方立2008:188)。后来,范德杉特提出了预设的约束理论。该理论认为预设在本质上是一种照应语,在话语表达结构中代词照应语的消解机制也可以用到预设的问题上,这就是预设的约束消解。
③ a.Mary went shopping and John knew it.
b.Mary went shopping and John knew that Mary went shopping.
约束理论认为,b句中所触发的先设之所以没有投射处理是因为它们被句子前半部分的信息约束了,这就像a句中的照应表达先设被内句的先行词所约束那样(文卫平方立2008:194)。语境满足理论起源于卡图南和斯塔尔内克关于先设问题的讨论,后来海姆使其进一步完善。一个命题被先设当且仅当该命题在语境集合内的所有世界内部都是被认为是无异议的。海姆认为先设被看作是一个句子可以成立的语境的先决条件,而先设的计算推导则是在动态解读的框架内进行的。在这个框架内,句子可以在交谈进行中得到修正(文卫平方立2008:213)。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形式语言学对预设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形式层面,对预设在具体语言语境中的动态特征研究不够,其实话语外的因素对预设的理解是必须的。
2.2 预设的语用研究
人们的研究表明,预设不仅仅是一种语义现象,更多的是一种语用现象,因为它与语境有着密切关系,预设在具体的语境中是动态的变化的。实践表明,预设的语用研究是预设研究的一大进步。预设在语言交际中具有积极作用,它是保证话语的经济性、有效性、连贯性、突显性的有效手段。(1)经济性:预设可以减轻说话者的表述负担,也使得听话者免去了理解话语时的许多辛劳,在言语交际中人们往往把已知的、熟悉的信息作为预设,这样就避免了令人烦闷的冗长的话语。(2)增强话语的说服力。赵元任曾指出:有时候说话的人不愿意突出他的主要信息,就故意把它塞在一个不显眼的地方(赵元任1968:87)。例如:
④长白山五日游,去的有你吗?
长白山五日游,你去吗?(廖美珍2005)
例④中第一句有这样的预设:已经有人去长白山,而第二句则没有。廖美珍曾经进行过课堂测试,90%的学生认为第一句效果好于第二句。所谓预设就是把毫无疑问地认为是真的东西作为某个结论的前提,它是一种确定无疑的信念。因此预设就成了人们说话的重要策略,政治家、法官等都充分利用预设的这一特点为其交际目的服务。广告人往往利用预设确定无疑的信念的特点,强加于人。
⑤瘦身并不难,莫花冤枉钱。
这个例子中的预设为:有人在别的地方瘦身花了冤枉钱,在他们这里就不会。按照言语行为理论,言语三分:言外行为之力。说话就是做事,说话人总是想把自己的主观意图通过言语行为、言外行为之力传递给听话人。这里,我们可以认为,说话人通过预设来传递其言外行为之力,达到影响听话人的目的。预设之力,往往更具有影响力。预设也往往被政治家利用,以便更好地为自己的观点服务、为自己辩解。预设部分常常是隐含性的,如果不留神就会把说话人的预设的“断言”看作是真实的而加以接受。警察也经常利用预设的隐蔽性特点来盘问犯人。比如警察在盘问犯罪嫌疑人时常常会问这样的问题让对方措手不及:
⑥Why did you leave the scene of the crime?
这句话的语用预设是:案发当天你在场。用隐蔽的预设手段来盘问犯罪嫌疑人是警察惯用的技巧之一。可见,语用预设是一种言语策略,隐含了说话人的主观态度和元语用意识。
⑦哲学不能烘面包,但是能使面包增加甜味。(傅佩荣)
这句话有这样的预设:若要面包好吃,需要调味的蜂蜜,而那蜂蜜应该就是哲学。其实,人生就是买面包、烘面包、吃面包的过程。傅佩荣先生的话很富有哲理,他实际上使用了预设的手段,这样的预设手段使得话语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这句话告诉我们:活着,是一回事;但要活得有意义,则是另一回事。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形式语言学和语用学分别都对预设的研究做出了贡献。从以上几个例子可以看出,预设的形式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仅仅研究预设的形式也是不够的,形式与意义之间的相互映证才最为可取,二者之间不可偏废。形式语言学和语用学各自从自己的研究范式出发,对预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展了预设理论。当然,随着语言学的发展,我们也发现它们也有自身的不足。如果仅仅从语用预设的表达方面来研究语用预设的形式表现特征是远远不够的。近年来,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讨语用预设是预设研究的一大新趋势,人们想发现语用预设的认知机制到底是什么,人们对预设的理解和接受有哪些规律性的东西可言,这些问题再一次吸引了语言研究者的注意力!
3 预设的接受论
我们发现,以往预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预设的表达方面,而忽视了预设的接受方面的研究。这正是我们要弥补的。这不能不说是预设研究的重大缺陷。向明友指出预设的共知性特征,合适性特征要求我们必须选用话语的相邻对为预设分析的基本单位,他还以话语相邻对为预设分析的基本单位还能克服以往的预设分析中过分强调言者忽视听者所造成的片面性(向明友1993)。预设是两个主体的双项交流行为在三个层面的展开,应该探讨“预设话语权与表达策略”、“预设解释权与接受策略”以及二者双项互动的运作机制。
20世纪曾被人宣布是一个“批评的时代”。文本一旦完成,作者就已经死亡,对文本的解读就交给读者去了。因此产生了形形色色的五花八门的理论,什么接受美学、读者批评反应论、意识形态批评论等等。接受美学的最大特征就是第一次如此明确地把接受之维、接受主体置于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突出强调了接受者的“阅读”对于本文意义的决定地位,由此构筑了本文——接受者的关系的新型理解观念,并又从中引发一些富有创见的研究范式,例如接受的文学史观(杜书瀛1998:241)。
按照传统的观点,语用预设必须为交际双方所共知,共同性是语用预设被理解的基础。然而,语用预设在被听者处理和理解以前只是针对语用预设本身而言的,在被听话人处理之前它只相对于说话人而存在,具有明显的单向性,因为语用预设是说话人单方面作出的,听话人能否理解还是一个问题。同时,语用预设是带有断言性质的语境假设,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本身并不具备必然的真实性或正确性。Stalnaker认为,语用预设不但同语境有关,而且跟说话人有关。如果一个命题是说话人在特定语境中的语用预设,这个命题是说话人本身设想或相信的(Stalnaker 1974:473)。这一点只是针对说话人而言的,在听话人看来,说话人的预设未必能起作用。因此,语言学家认为,预设是说话人和听话人共有的背景知识,否则预设将变得毫无意义。
⑧警察:你跟那位男子在一起,你后悔吗?
女子:我什么也没有做,有什么后悔的。
例⑧中,警察的话语中有这样的语用预设:那位女子与那位男子做了不好的事情,警察并且用了一个事实性动词:后悔,可这位女子头脑清醒,反映很快,否定了警察话语中的语用预设。这个例子都是听话人将说话人的语用预设加以析出,把原本不太清楚的、较为隐蔽的语用预设从话语的低层给析出到了表层,否决了前面的语用预设。人们是怎样制造出幽默的?我们认为,就是利用了预设的语用策略。
有时,在具体的语境下,说话人把自己隐藏的“秘密”通过预设给暴露了出来,或者是说话人的预设被听话人加以改造了,把预设进行了转移和改变,变成了另外的预设,语言也就因此变得滑稽可笑了。
4 预设的互动论
预设的接受受制于预设的表达,即预设接受需要承受来自预设表达的作用力;预设接受也影响预设的表达,即预设接受对预设表达产生反作用力。预设的互动论主要是指预设在大语境下,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你来我往、彼此唇枪舌剑,双方的矛盾冲突通过预设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把这种复杂语篇中的预设的表达与接受复杂情况称为预设的互动论。著名诠释学家伽达默尔提出了“视域融合”的概念,他认为在解释过程中,主体的视阈与客体的视阈不断融合,相互作用和影响,从而产生出新的主体与新的客体。有这样的诗句:“人看花,人到花中去;花看人,花到人中来”,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一个人在某一时刻的特定认知目标总是体现了一个更普遍的目标,那就是,最大限度地增加所处理的信息的关联性(Sperber&Wilson 2001:49)。语用预设处理信息的高效率与处理过程(涉及输入选择、加工、储存、输出等)的每一个环节都与关联原则息息相关。预设的互动将造成预设错位与认知期待的扑空:
⑨ 方达生竹均,怎么你现在会变成这样——
陈白露(口快地)这样什么?
方达生(话被她顶回去)呃,呃,这样地好客,——这样地爽快。
陈白露我原来不是很爽快吗?
方达生(不肯直接道破)哦,我不是,我不是这个意思。……我说,你好象比以前大方得——
陈白露(来得快)我从前也不小气呀!哦,得了,别尽拣好听的话跟我说了。我知道你心里是说我有点太随便,太不在乎。你大概有点疑心我——很放荡,是不是?(曹禺《日出》)
这个例子中,方达生使用良好几个预设触发语如“现在”、“以前”等,话中有话,可陈白露则直接把他话中的预设触发语加以否定,改用“原来”、“从前”,将方达生用的隐蔽预设从底层加以析出到了表层,双方你来我往,唇枪舌剑,非常精彩,非常引人入胜。根据关联理论,关联度越大,语用预设越明显;关联度越小,语用预设越隐含。语用预设直接制约了话语的理解,语用预设是认知关联的结果。根据Verschueren(1999)的语用综观论和顺应理论,说话人为什么选择语用预设而不选择别的语用手段,为什么选择这样的语用预设而不选择其他的语用预设的语言标示,这一定是受到说话人大脑中的元语用意识的调控,这些都取决于语境中的各种因素,是顺应各种语境因素的结果,是一个不断作出选择的过程。听话人为什么这样去理解而不那样去理解说话人的话,这也说明听话人并不是被动地去接受说话人话中的预设,听话人可以将说话人隐蔽的预设加以析出甚至加以改变,形成更大更复杂的认知语境,从而引发更加引人入胜、多姿多彩的局面。
5 结束语
预设曾被认为是“难以捉摸的概念”,被认为是“难下定义是出了名的”(石安石1990:180)。鉴于预设本身的复杂性,我们主张从多角度、多学科对预设进行全面综合研究。接受美学、读者反应论等理论关注读者的接受、批评心理,在文学界早已为人们所了解和熟悉。本文提出了预设研究的总的一个研究框架,表达论、接受论、互动论三个方面互相联系、互相制约,预设应该从这三个方面来研究才更为完整。预设的表达论仍然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从读者的视角去研究语用预设的接受心理与认知期待,从接受的社会性、开放性等,语用预设的否定与级性叠加等几个方面论证语用预设的接受特征,语用预设的接受心理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预设的互动论是两个主体在复杂语境下的互动,更为复杂,涉及的面更宽更广。这些是语用预设研究的新视角,值得我们重视。预设的研究需要多种理论范式的介入以及跨语言的对比研究。预设的研究只有在新的理论范式指导下才会取得更大的进展,从而结束目前裹足不前的尴尬局面。本文的论述是粗略的,更详细的研究将另文讨论。
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索振羽.语用学探索[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杜书瀛.文艺美学原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廖美珍.法律语言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张春泉.论接受心理与修辞表达[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谭学纯唐 跃朱 玲.接受修辞学[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文卫平方 立.语义动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Levinson.Pragmatics[M].Cambridge:CUP,1983
Leech.Principle of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1983.
Stalnaker,R.C.Pragmatic Presuppositions[A].In Davids(ed.).Pragmatics:A Reader[C].Oxford:OUP,1991.
Mey.Pragmatics:An Introduction[M].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 Ltd.,1993.
Par Segerdahl.Language Use:A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 into the Basic Notions of Pragmatics[M].London:Mcmillan Press Ltd.,1996.
Sperber& 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Verschueren.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London:Edward Arnold,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