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し」类常用动词的语义网络研究*
2010-03-21郭永刚华晓会
郭永刚 华晓会
(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150040;黑龙江大学,哈尔滨150080)
语言是人类通过大脑对人类自身及周围环境进行认知的结果,语言是两者互动的产物。所以认知和语言的中心环节就是人。人类为了充分认知客观世界,就必须采取最为有效的分析、判断、归类的方法将来自外界的信息和认知的成果进行分类储存和记忆定位。这种主客观相互作用对事物进行分类的过程也就是范畴化的过程。我们以人的经验、认知、范畴化作为日语动词研究的出发点,尝试对「し」类常用动词进行类属划分和范畴化研究,这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虽说「し」类常用动词的范畴化过程是一个心理过程,但这个过程不是任意的,而是受到「し」类常用动词的特性以及人们对「し」类常用动词使用经验的制约,是人们的生理感知和大脑机制与「し」类常用动词使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类属划分和范畴化可以证明「し」类常用动词家族相似性的特征与客观世界有着直接的关系,可以证明其意义是事物客观特征的具体反映。
1 「し」类常用动词的范畴化
认知语言学认为没有独立于人的认知以外的所谓意义,也没有独立于人的认知以外的客观真理。认知语言学提出语言与人的认知能力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和系统性,强调人的经验和认知能力在语义解释中的重要作用,为研究语言词汇意义提供了新的角度与方法。
Neisser对类属划分这样定义:“类属划分就是将一个集合中的事物看成是大致相等:把它归入同一类中,给它们起同样的名字,对它们做出同样的反应”(Neisser 1976:9)。也就是说,“以一种相似的方式”看待一个集合中的事物。类属划分就其本质而言可以看成一个概念形成的过程。
Jackendoff提出,“认知所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就是进行类属划分的能力,即判定某一个特定的事物是或不是某一个特定的范畴的具体实例”(Jackendoff 1993:77)。人类用有限的认知手段,对千变万化的客观世界进行认知、进行类属划分,把从中获得的无限多的感性知识转化为有限范畴内的系统的理性知识,然后再加以吸收和转化。这种认知过程中的类属划分(范畴化)反映到语言上就变成了语言学的范畴化。
Reed也提出,“构建知识的途径之一是建立范畴。范畴是由那些在我们看来多少是互相联系,并因此而被我们归成一类的事物或事件组成的”(Reed 1982:200)。在人类的内心深处存在着某些类属划分的心理机制,决定人类建立知识范畴的途径和方式。类属划分不仅使认知得以实现并证实客观事物或现象的无限可分性,而且也降低认知的复杂性,从而导致所得到的范畴边界的模糊性。为了对一个连续客体进行认知人们根据实际需要将其切分成若干个范畴,对客观世界的任何切分,都在某种程度上带有模糊性。这种模糊性不可避免地会反映到词语的意义上并形成语义模糊。这些词语的某些联系将证明某类事物的一族词语系缚在同一个范畴中。
我们认为把日语中的语义千差万别的「し」类常用动词进行类属划分并纳入同一范畴中进行研究,不仅能使「し」类常用动词的认知规律得以实现,而且可以大大地降低「し」类常用动词认知的复杂性。在长期的日语动词教学中,我们发现第一个假名相同的日语动词之间都存在某些语义上的相似性,而相同假名越多则语义相似性越大。此类现象尤其在日语「し」类常用动词中最为显著。为弄清楚其中的缘由,我们查阅了数本日语词典,并特意把新明解字典中38个星号日本固有动词中的31个最常用的非复合类「し」类动词提取出来,进行分析整理如下:締める 閉める 占める 湿る 湿す 染みる 死ぬ 萎む萎びる萎れる絞る縛るしまう皺む搾る沈む滴る静まる静める鎮まる鎮める従う慕う親しむ知る知れる記す知らせる調べる偲ぶ信じる。
通过分析,我们注意到「さ」类常用动词语义之间存在着十分接近的相似意义。将「し」类常用动词划分在同一范畴内将从本质上实现“认知经济性”(Rosch 1975:28)。Rosch很早就明确指出:“每个生物体都希望从其范畴中得到大量的有关周围环境的信息,同时又尽可能少消耗掉其自身有限的能力资源”(Rosch 1975:28)。我们把「し」类常用动词进行类属划分纳入同一范畴内的认知研究,将大大降低对相关日语常用动词认知过程的复杂性。从认知经济性的角度来说,一个「し」类常用动词的抽象概念所储存的信息不可尽数,所需要的基本概念却很少。这是因为人类具有的模糊思维能力可以跨越思维的许多阶段和大量的信息,而集中处理那些与当前任务有关的信息。伍铁平把这种思维方式称作“跨越式思维”(伍铁平2002:137-141)。“跨越式思维”可以使人脑高效率地工作。同时认知经济性也不可避免地造成「し」类常用动词语义范畴的模糊性。
2 「し」类常用动词的家族相似性
赵艳芳(2005:58)认为,所有范畴都是模糊范畴。同一范畴的成员不是由共同特性决定的,而是由家族相似性所决定的,即范畴成员之间总是享有某些共同特性。也就是说范畴没有固定的明确的边界,随着新事物的产生、发展,其范畴的边界可以随之扩大、拓宽。我们尝试把日语中的「し」类常用动词纳入同一范畴中进行认知分析,深刻探析「し」类常用动词以家族相似性为特征的形体外延、语义内涵以及引申意义。
我们把日语「し」类常用动词家族相似性概括为以下两种形式:(a)根据成员之间的相似性所进行的概括;(b)根据成员之间的共同属性进行的概括(Bastick1982:270-275)。因为(a)类概括活动是根据相似性所进行的,其所获得的范畴通常都是没有“硬性核心”的模糊集合,它们在某些方面往往是交叉的或者重叠的。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说,“我想不出有比‘家族相似性’更好的词语来形容这种相似性;因为一个家族的成员之间所具有的各种相似性——身体、容貌、眼睛的颜色、举止、性情等等方面的相似性就是以同样的方式互相交叉、重叠的”(Wittgenstein 1953:31)。(b)类概括活动因为是根据成员之间的共同属性所进行的,所以获得的范畴则总是具有“硬性核心”的集合。“硬性核心”指的是代表范畴基本属性的范畴中心可以由一组充分必要条件来加以确定。
根据「し」类常用动词家族范畴成员的相似性所进行的概括在本质上也是一种抽象活动,因为在这一概括过程中,将具有相似性的范畴成员进行归类的活动与从这些成员中提取相似性的活动是混合在一起的。由这种概括或抽象所得到的「し」类常用动词的语义范畴其边界都是模糊的。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人类语言,其模糊性在词语及其意义上表现得最为明显。“意义”是一个模糊概念(伍铁平2002:174-178)。其原因主要源于人类对作为认知对象的客观世界的范畴划分是模糊的和不明确的。从逻辑上说,「し」类常用动词是一个包含多个成员的范畴。在经过有限次切分后,我们可以将其划分成有限个范畴,每一个范畴包含一定数量的成员。
根据上述范畴原理,可以对「し」类常用动词按照其家族相似性的特点,进一步划分为以下几个意义更为相似的动词群进行剖析,找出它们所具有的家族相似性特征以及它们之间内在的语义联系。
(1)表示物体向内收缩的动词群:下面的「し」类常用动词在表示物体的外围部分在外力的作用下向其内部收缩,而且物体的体积也会自然而然地随之变小等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共性。例如:1)「しめる(締める)」勒,捆。利用工具使物体向里收缩、勒紧。2)「しめる(閉める)」关闭。使门向内收缩,隔出空间。3)「しめる(占める)」圈占。使物体向某人的控制范围内收缩。4)「しぼむ(萎む)」枯萎。花凋谢时向内收缩。5)「しなびる(萎びる)」干瘪,蔫。蔬菜、花水分挥发出去向内收缩。6)「しおれる(萎れる)」枯萎。花凋谢时向内收缩。7)「しぼる(絞る、搾る)」拧。使物体的外部向内收缩,使内部的液体等东西从内部挤压出来。8)「しまう」收拾。原意是指把东西收拾起来,现在转意为结束。9)「しばる(縛る)」捆绑。通过绳子捆使物体收缩。10)「しわむ(皺む)」起皱。皮肤等物体的表面部分向内收缩产生的波纹状的褶子。11)「しぬ(死ぬ)」死亡。身体里的水分丢失,其体积向内收缩变小。家族相似性特点:物体向内收缩、体积变小的意义是此类动词最为显著的家族相似性特征。
(2)表示物体被吸入的动词群:下面的「し」类常用动词在表示物体被吸入造成该体积的膨胀或向内收缩最终归于平静等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共性。例如:1)「しめる(湿る)」潮湿。物体将潮气或水分收入内部。2)「しめす(湿す)」弄潮湿。让物体将潮气或水分等吸入内部。3)「しみる(染みる)」渗入。液体以及某种感觉进入某物体内使其产生某种变化。4)「しずむ(沈む)」沉没。物体在水中向下移动,没入水中。5)「したたる(滴る)」滴落。水点向下移动,进入土壤。6)「しずめる(静める、鎮める)」使平静。使物体的突出部分向下收缩,其表面恢复平滑状态。7)「しずまる(静まる、鎮まる)」平静,安静。物体表面的突出部分收缩后,其表面恢复平滑状态。家族相似性特点:物体被吸入最终归于平静的意义是此类动词群最为显著的家族相似性特征。
(3)表示情感融入某范围的动词群:下面的「し」类常用动词在表示某人在感情上与某些人或者某一个社会圈子比较亲近,愿意进入该社会圈子,作为它们的一个成员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共性。例如:1)「したがう(従う)」服从。进入社会圈子内部,作为他们的成员。2)「したう(慕う)」羡慕。从心底喜欢,愿意进入对方的圈子。3)「したしむ(親しむ)」亲近。从感情上愿意进入对方的圈子。家族相似性特点:情感上愿意融入到某些人或者某一个社会圈子之内的意义是此类动词最为显著的家族相似性特征。
(4)表示熟悉某范围的动词群:下面的「し」类常用动词在表示熟悉标记事物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共性。例如:1)「しる(知る)」知道。对某一范围内的事情非常明白。2)「しれる(知れる)」被——知道。某一范围内的事情被人搞清楚。3)「しるす(記す、印す)」标志。划出一个范围。4)「しらせる(知らせる)」通知。让对方明白某一个范围内的事情。5)「しらべる(調べる)」调查。把圈子里的事情弄明白。6)「しんじる(信じる)」相信。对某一范围内的事情非常明白。7)しのぶ(偲ぶ)」追忆;怀念。对某一范围内的事情记忆犹新。家族相似性特点:熟悉某些事物的内部状况的意义是此类动词最为显著的家族相似性特征。
探析了上述「し」类常用动词后,在根据各类成员相似性特征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发现在「し」类常用动词这一范畴中的各个成员之间还有一个可借以将它们与不属于这个范畴的成员区分开来的共同属性,这就是它们所表达的意义都与收缩、融入、熟悉有关,与收缩、融入、熟悉有关这一共同的语义特征可以涵盖上述「し」类常用动词语义网络中的所有动词。这一共同的语义是比较含混的,模糊的,所以称其为模糊语义。
3 「し」类常用动词的模糊语义
分析发现,「し」类常用动词都具有一个共同的模糊语义。这就是它们都具有表示与收缩、融入、熟悉有关的意义。那么到底「し」类常用动词的哪一个部分包含有此种共同的模糊语义呢?下面我们将从日语「し」类常用动词派生和变迁中探寻其源流,找出「し」类常用动词中承载共同模糊语义的部分,进一步加深认知「し」类常用动词家族相似性的语义网络。
西垣幸夫认为,“在日语里面所有五十音图中的字母都是日语的词根(日本語では五十音がすべて語根となる)”(西垣幸夫1994:59)。依此类推,假名「し」就是日语中最为常用的一个词根。假名「し」作为原始词根,它所表达的语义尽管具有相当大的宽泛性,但已经对「し」类常用动词的模糊语义做出了一定的制约或者说是概括。正因为「し」类常用动词具有一个共同的词根。所以「し」类常用动词具有相同的家族相似性。我们正是以「し」类常用动词的家族相似性为基础,把「し」类常用动词划分在同一范畴中进行共同模糊语义的认知分析。
郭永刚指出,“日语和汉语不同,日语里不存在汉语那样多的音节。日语里的元音和辅音的数量也很少,只有5个元音和10来个辅音而且不存在4声。所以在日语里要分化模糊词的歧义,一般只能通过给词汇增加词尾的方法来解决。日语动词词尾所起的作用就是将词根词所包含的语义加以细化”(郭永刚2004:11-13)。也就是说,日语里面的词根词依靠增加词尾,能够使原始词根的原始模糊语义变得更加细腻、清晰并派生出新的动词。因此,我们可以据此推断原始词根的原始模糊语义覆盖在所派生出的动词语义网络之中。
日语动词词尾都处于50音图中的「う」段,由う、く、す、つ、ぬ、ふ、む、ゆ、る以及浊音化动词词尾ぐ、ず、づ、ぶ等构成。原始词根「し」在附加上述动词词尾以后构成了双音节日语动词しう、しく、しつ、しづ、しぶ、しむ、し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反复增加动词词尾的方法形成了大量的以「し」为词根的同源派生动词。根据郭永刚“日语动词词尾所起的作用就是将词根词所包含的语义加以细化”(郭永刚2006:106-109)的原则,通过上述的推导过程及推导结果可以归纳总结为:去掉动词词尾以后留下的日语原始词根「し」承载着日语「し」类常用动词所具有的最为基本的模糊含义,也就是表示收缩、融入、熟悉的含义。而且可以证明根据“家族相似性原理”,所有「し」类常用动词都被联结在一个模糊范畴中,由一个复杂的、相互交叉的相似性网络系缚在一起。这里的相似性是一种总体上的相似性。因此利用“家族相似性原理”可以解释「し」类常用动词模糊语义的内在联系。
4 结束语
首先,我们根据「し」类常用动词的类属划分及范畴化提出了「し」类常用动词的家族相似性。并且以此为基础探析了家族相似性与语义相似性的密切关系,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认知了「し」类常用动词家族相似性特点及其现实性应用都系缚在同一范畴内的语义网络中。进一步得出的结论是「し」类常用动词所表达的语义都与收缩、融入、熟悉意义有关。其次,对日语“五十音图”中的假名「し」在日语中的地位有了新的认识。「し」是日语「し」类常用动词主要是日本固有常用动词的词根,也是「し」类动词词汇中表示模糊含义的部分。每个更加清晰的语义是通过附加不同的动词词尾来实现的。最后,日语动词有一个通过附加词尾派生新词汇的规则的派生体系。尽管日语词汇在几千年的进化过程中,其词形和语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它们的发展脉络和表达语义的范围还是有章可循,有据可查的。
郭永刚.日语动词探究[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4.
郭永刚.日语动词认知学[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6.
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西垣幸夫.日本語の語源[M].東京近代文芸社,1994.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Bastick,Tony.Intuition — How We Think and Act[M].New York:John Wiley& Sons,1982.
Neisser,Ulric.Introduction:The Ecological and Intellectual Bases of Categorization[A].In Neisser(ed.).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Jackendoff,Ray.Semantics and Cognition[C].Cambridge,Mass.:The MIT Press,1993.
Reed,Stephen,K.Cognition:Theory and Applications[M].Calif.: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1982.
Rosch,E.& Mervis,C.B.Family Resemblances:Studies in the Intermal Structure of Categories[J].Cognitive Psychology,1975(7).
Wittgenstein,L.Philosophical Investigatoin[M].Oxford:Basil Blackwell,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