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在高校传播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2010-03-20李锐
李 锐
(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纵深进行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督教作为西方的主流宗教,在我国已传播到了各个领域。高校是思想文化交流的前沿阵地,各种理念思潮在这里融汇集聚,相互碰撞,相互摩擦;大学生思维活跃、新鲜感强,常常以好奇的心态去应对基督教教义和传教人员,这就使得基督教在高校的渗透在所难免。如何看待基督教在高校里,特别是在大学生中传播、渗透的现象?如何去正确理解和应对这个现状?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基督教在高校传播的现状
任何宗教传播的目的都是为了争取人们对其的信仰,因此,论及基督教在高校中渗透、传播的现状,就不得不谈及大学生当前普遍的信仰状态。
(一)对大学生信仰状况的调查结果
有学者对多所高校的数百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从中找出了一些规律和特征。
大学生信仰的总体状况。大学生信仰一般包括超自然信仰、社会信仰和实用信仰。三类信仰的排列顺序由高到低依次为社会信仰、实用信仰和超自然信仰。这是大学生信仰的“一级因素”。在“二级因素”中,自然信仰方面,大学生更注重的是宗教信仰而不是神灵崇拜。[1](p79-82)
大学生信仰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性别差异,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更易产生宗教信仰;二是年级差异,随着年级的增加,大学生的宗教信仰就会增加;三是专业差异,文科和医科大学生比工、农、理科大学生更易产生宗教信仰;四是居住地差异,来自集镇和城市的大学生比农村的大学生更易产生宗教信仰;五是情感投入的差异,在宗教信仰方面,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具有更强的情感投入。[1](p79-82)
(二)对大学生信仰状况的判断
通过问卷调查,学者们得出了以下的结论。一是当代大学生多数有信仰。在针对228名大学生的调查样本(1)中,有60.5%的学生认为自己有信仰,只有39.5%的人认为自己没有信仰。[2](p32)同时,这些大学生还认为所拥有的信仰是科学的。另外的针对1000人的调查问卷(2)也显示,63%的大学生坚称自己有信仰,只有14%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没有信仰。[3](p52)还有一项调查(3)也显示,在250人中62.7%的大学生认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有自己的信仰,32.9%的人认为有没有信仰无所谓,只有4.4%的人坚持认为大学生不必有信仰。[2](p30)
二是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仍是大学生的主流信仰。在承认自己拥有信仰的大学生中,绝大多数人仍然相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共产主义的崇高性。如上面的两份调查报告,调查问卷(2)显示有55%的大学生愿意选择马克思主义信仰,并有50%的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43%的大学生相信共产主义迟早能够实现,只是时间会漫长些;调查样本(1)显示97.4%的大学生认为自己了解共产主义这一主流信仰。[2](p32)
三是宗教信仰和世俗信仰在大学生中有所渗透和蔓延。其中,基督教当前在高校的传播范围日益扩大、传播速度日益加快。“从信仰人数看,大学生信仰宗教的比例不高,但绝对数不少且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从信仰选择上看,佛教、基督教在大学生中影响较大。”[4](p63)人们发现,有不少大学生已经成为基督徒。与此同时,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在悄悄淡化。一项调查显示,部分大学生存在共产主义信仰淡化的倾向,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认知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的前途持怀疑态度。[5](p25)
二、基督教在高校传播的原因
基督教能够在大学生群体中渗透和传播,既有国际国内大环境以及基督教自身特点、性质的外部因素,也有大学生本身的内部因素。
(一)基督教在大学生中传播的外部因素
第一,国际外部因素。首先,经济全球化使得西方文化中的极端个人主义、颓废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思想和思潮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国国民的主导意识形态。大学生作为各种理论、知识、信息的首要接触者和接收者,自然避免不了这些消极思想的侵蚀。其次,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谷,社会主义国家的低迷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繁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马克思主义形形色色的怀疑、诋毁、误解和歪曲言论在全球范围内喧嚣尘上,西方学者所鼓吹的马克思主义“失效论”、“终结论”、“失败论”等社会思潮传入中国后,难免会令政治辨别能力不强、思维相对简单的大学生开始怀疑其马克思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信仰,甚至会加以丢弃,转而去相信、依赖来自于西方的“先进”、“合理”、“永恒”的“西方文化真理”和“基督信念”。再次,当前西方文化的整体优势地位也使得基督教能够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到大学生的视线和头脑中。举例来说,由于要与国际接轨,大学里的很多课程都直接引用西方的知识体系、内容与案例:学习经济要学习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企业家的慈善精神,学习政治要学习“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学习文学要学习基督宗教语境下的西方社会习俗和文化信仰。因此,基督宗教就像一个“幽灵”,在西方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游荡”。只要同西方人进行思想和心灵层面的交流,就不可避免地接触到基督宗教。
第二,国内外部因素。首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所呈现出的诸多不良社会现象使得大学生失去了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信仰和认同。就业形势严峻,社会普遍的功利化、实用化倾向及多元化的价值取向等现象冲淡了人们固有的共同理想信念,严重伤害了大学生对党的感情,降低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任,转而投向了貌似更为民主、自由、平等、正义、公正的基督宗教。其次,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削弱了大学生对现有政治体制的认可和拥护。当今大学生的民主法制意识较为强烈,但我国原有的政治体制的弊端使得有些领导官僚主义思想严重,滥用职权,高高在上,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甚至还压制民主,欺压百姓。有调查显示,48.4%的大学生认为政治决策的民主化不够,透明度不强[3](p55)。既然“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体制是落后的、腐朽的、失败的,那么建立在“基督文明”基础上的“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就吸引了大学生的注意力,逐渐有些人会由于羡慕和向往西方的政治制度而迷恋上整个西方的基督文明,进而对其进行了“皈依”。再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的负面经济后果,如收入差距拉大,坑蒙拐骗、行贿受贿、偷税漏税、投机钻营等现象,下岗失业人员数量扩大,部分人仍未解决温饱问题等都使得部分大学生对“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目标产生了怀疑,对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产生怀疑。这就给基督教的趁机渗透创造了便利的条件。[3]
第三,基督教自身的外部因素。基督教经历了近2000年的演进和变化,其本身的感召力和感染性非常强大。大学生在初次接触基督教时,很有可能为其形式内容、精神内涵、价值取向所吸引。一般认为,基督教有四个特点能够促使人们的心灵向其靠拢和接近。一是基督徒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福音”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即使在基督徒被当做异端、受到残酷迫害的时候也没有完全放弃过。这也就说明了基督宗教之所以能够在西方占据主流文化的地位,就在于其百折不挠地渗透和传播。大学生还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信息辨别力较差但可塑性较强,基督徒们当然不会放弃对这个群体的吸收和容纳。二是宗教自有的神圣感容易与人内在的对神圣感的追求相契合。人类是需要神圣感的,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根本特征就是人类拥有为自己所做的事情寻找价值和理由的精神需求。也就是说,人类需要从“本源”上寻找到一切行为的原初动因。而“上帝”此时就为这种渴求和希望提供了合法性的支持和依托。宗教自有的神圣感一旦与人的内心想法取得了契合,那么人们就会由“世俗”走向“天国”。对于大学生来说,情况也是如此。三是基督教的多样化传播渠道。伴随着现代社会高科技的发展,基督宗教的传播与渗透具备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其一,人际传播。随着高校内外教的增多,他们的一些宗教信仰慢慢地引起了大学生的兴趣。如饭前祷告,阅读《圣经》,爱心施舍,参加宗教活动,等等。他们的宗教行为无形中影响了大学生,悄无声息地把基督教渗透到了大学生的意识中去。其二,基督文明普遍存在于各种外文教科书和翻译过来的西方教科书中,这点在上面已经有所论及。大学生在读书、学习甚至生活中常常会被包围在“无处不在”的基督文化之中。其三,基督教惯于将基督文化暗含在各种西方文化产品中。这些文化产品为中国大学生逐渐接受基督文明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做出了“不可磨灭的突出贡献”。四是基督教早已成为了西方国家、政府或宗教团体的御用工具,其在中国的传播,受到了西方国家的政府以及非政府组织的推动。加上现代传播媒介信息更新的迅速,使得大学生拥有多种多样的接收外来信息的渠道。
(二)基督教在大学生中传播的内部因素
外部因素虽然是基督教得以在高校中渗透、传播的重要原因,但并不是唯一的原因。除了外部因素,更为重要还是内部因素。
第一,高校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缺失。基督教能够在大学生中传播、渗透,高校本身的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首先,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脱节,教育者不能及时地关注马克思主义的前沿问题。而当今的网络传媒非常发达,学生们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的“热点”、“难点”、“疑点”不能得到科学、合理、有效的解答,时间愈长,愈会对马克思主义的印象感到“模糊”。其次,不注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根本方法和原则。只有有效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在实践中学习,才能明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更加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然而,多年来我们只着眼于书本知识的教育和填塞,背离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正确道路。三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本身的“大杂烩化”和“泛政治化”。有学者指出,现今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编成了“四不像”的大拼盘,致使今天的政治理论教育缺乏针对性和对大学生世界观的指导作用。而且,马克思主义被神圣化,甚至被神化,学生只能对其崇拜、赞颂,不容有丝毫的怀疑。[3](p54)这些方式会扼杀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会令学生最终对其冷漠和抵触,对所宣扬的“共产主义”感到遥不可及。马克思主义失去了对大学生的吸引力,这是非常可怕的,因为他们会去寻找更有吸引力的思想文化来充实自己——比如说,基督教。
第二,大学生的自身因素。一种思想之所以能够在一个人的头脑中生根、发芽、成长、定型,除了外界力量的推动和干涉外,最重要的是个体在内心深处认同了它、接受了它,并把它作为自己的精神依托、价值信念、情感归宿和行为原则。大学生自身的一些特点是促使他们信仰基督教的诱因。首先,大学生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容易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徘徊不定,产生“迷惘”、“失落”、“困惑”等情绪,进而迫切需要寻找心灵的寄托和精神的支柱。然而,中国传统文化在国民思维体系中的空缺、“错位”以及马克思主义的“淡出视野”,使得基督教能够借此机会为他们提供“宁静的精神海湾”以供他们“休息”和“安神”。其次,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感和探知欲。他们对一切外来的、陌生的事物都乐于积极主动地加入其中。由于历史的原因,基督教对于他们来说完全是个新奇事物,经过传道者、专业人士及特定宗教人士的讲解和宣传,基督教本身固有的神圣性、道德性、普世性就会深深地吸引住大学生,实现了对他们的这片“信仰园地”的“收取”和“占据”。再次,基督教义中的许多内容已经被大学生通过各式各样的文化传媒渠道所熟悉,这令基督教在他们面前具有极大的亲和性。如上所说,西方人极力将他们的基督文化融合在各种文化产品中,他们的价值理念、生活理念、工作理念、学习理念早已经为广大青年所熟知,“自由”、“平等”、“人权”、“民主”等词汇在大学校园里都属于“高频词汇”,即使很多大学生没有真正懂得这些概念的真实涵义。当基督教再次把这些内容以宗教传播的方式讲解出来的时候,或许就会博得大学生的欢迎和追随。其四,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强烈。大学生往往从自我需要出发,对过去多年的集体主义教育感到厌烦,教育者越是要其信仰什么,他们越是要反其道而行,这种心态很容易为基督教所利用。此外,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令他们十分渴望被他人认同,形成了难以抗拒的认同意愿。而基督宗教以信仰为基础,提供了一种人际交往的平台与方式,由于其超功利的特点,使得信徒之间彼此信赖,这就极大地满足了大学生的认同欲望。其五,大学生有着强烈的道德感。面对种种的社会道德沦丧现象,大学生们就会为基督教的 “道德色彩”所迷惑。“爱人如己”的《圣经》教义使得大学生从基督教里找到了失去的“道德乐园”,诚心诚意地加入了信教群众的行列。最后,大学生还不具备较强的判断是非、辨别美丑、区分善恶的能力。基督教有着完善的理论体系、宣传手段、政治背景及经济基础,它对于“误入迷途”的,社会知识和人生阅历相对贫乏的大学生的“招揽”、“劝降”及“同化”,有时是轻而易举的。
三、高校应对基督教传播的基本对策
对于基督教在高校的传播和渗透,我们的总体应对原则是:防范未信教的大学生“被渗透”,引导信教大学生理性对待基督教。我们既要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育,做到“稳固基础”、“修好堡垒”,又要结合好统战工作和德育工作,管理好、教育好信教大学生,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员。
(一)“固本清源”——不断改进、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千百万中国人民的根本精神食粮。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他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培养,是高校广大德育教师和工作者的根本职责,时刻不能放松。
第一,继续倡导马克思主义的主导信仰。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学说是当之无愧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典型的理性信仰,有着科学的基础。而任何的宗教信仰都是非理性的信仰,它们才是名副其实的“空中楼阁”、“海市蜃楼”。可惜的是,人们现在不愿意倡导马克思主义信仰,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特别是对于高校大学生,当他们不能感受到社会的主流信仰是马克思主义时,会自然而然地随波逐流,放弃马克思主义信仰。因此,整个社会、所有高校都要重整正确的信仰之风,大力倡导马克思主义信仰,为大学生培养其科学信仰营建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
第二,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学生信仰的树立,首先得益于德育教师的言传身教。遗憾的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普遍不够扎实,很多辅导员、政工干部并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出身,对马克思主义没有一个完整、清晰、全面、系统的了解。而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教师又只是公共课的授课者,他们自认为不同于辅导员或是政工干部,不把德育工作当做自己的本分工作,存在着严重的思想认识误区;而有心正视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教师又得不到上级的支持和鼓励,有时候开展信仰教育工作非常困难。一些高校的领导也对德育工作者队伍的建设认识不足,再加上本来就对“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的歧视和误解,造成德育教师队伍现状不容乐观。因此,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刻不容缓。一是要经常组织政工干部、辅导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培训,帮助他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定自身的科学信仰,为以后的德育工作打牢基础;二是要鼓励公共课教师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灵活授课,将对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内化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三是要给予业务精、能力强、作风正、信仰纯的马克思主义专业出身的教师一定的政治身份和行政职务,让他们去统管高校的德育工作,以有效推进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四是高校领导要廓清思想误区,提高意识,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放入高校主要的工作范围中来,加大对德育工作者的培训力度,给以充足的经费支持和坚强的组织保障。
第三,丰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途径和形式。可以在教育过程中增加情感渲染和情境设计,令大学生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终极人文价值诉求和人文关怀精神;改大班教学为小班教学,以便于开展小组讨论和自由辩论,帮助大学生交流思想,沟通情感,认识到社会中的真、善、美,体味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和谐,从而进一步加深对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的理解;政治公共课要改善授课方式,教师要敞开胸怀,坦诚地与学生进行思想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于细微处察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接受程度,从而及时调整授课内容、方法,更好地对其疏导、关怀、抚慰,促使他们坚定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科学信仰。
第四,丰富校园文化,营建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一要合理、巧妙地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最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成果渗透到校园文化生活之中。鼓励大学生投入实践,投入劳动,在实际中领悟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精神。校园文化是弘扬主旋律的重要园地,将马克思主义融入到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是典型的“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手法。这就将“宣传”、“教育”和“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而收到的往往是意想不到的效果。二要“将大学生信仰教育融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生活。”[6](p88)培育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单是高校的任务,更是全社会的任务。需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化”,使人民群众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不断坚定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有了这样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氛围,大学生就不会再感到“迷惘”、“困惑”、“疑虑”、“彷徨”,就会自觉地树立、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
(二)“引流入海”——统战工作与德育工作相结合,做好信教大学生的教育工作
信教群众只要拥护党的领导,并愿意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去,就是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对象。信教大学生虽然在信仰上不再属于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但他们仍然是掌握着科学文化知识的人才,需要统战工作者和德育工作者相互配合对其进行教育,引导他们依法信教,遵守国家的宗教政策,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贡献力量。总之,就是要将信教大学生这个“流”,“引入”到知法守法的信教群众这个“海”来,避免他们走上邪路,被一些不法宗教团体、组织或西方敌对势力所利用,破坏校园的安定和团结。
第一,重视对信教大学生的引导和教育。信教大学生之所以选择基督教作为其宗教信仰,是有着复杂的原因的,不能一概而论,随便地将其“打入冷宫”,视为“异类”,给以敌对、轻视的态度。据调查,信教大学生都有着信教的家庭背景、环境背景、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刻意抛弃、拒斥主流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高校的统战工作者要关怀信教大学生,与他们多多沟通,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为他们排忧解难;高校的德育工作者也要经常和他们进行交流,要组织各种活动、创造各种机会让他们和同学们相互了解,从而消除隔阂,友好地进行交往。高校统战工作者还要和德育工作者一起,想方设法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来转移信教大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加入到救济社会、服务社会、建设社会的行列当中,减少、降低他们参加基督教聚会的机会和兴致。同时,也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和信教大学生引导工作结合在一起,以达到“一石二鸟”的工作效果。
第二,加强对信教大学生的宗教信仰政策和法规方面的宣讲和教育。很多信教大学生之所以会参加非法的宗教活动和加入非法的宗教团体,主要是因为他们对国家的宗教政策不甚了解。如,信教大学生参加家庭教会的活动时,并不知道这是违法的活动。高校统战部可以定期组织对信教大学生的政策法规宣传班,给他们讲明白宗教信仰自由只是指信仰自由,而不包括宗教活动自由。宗教活动必须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到指定的场所去进行。同时,高校的德育工作者要不遗余力地对信教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让他们明白,国家允许他们信教自由是基于他们愿意参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这个大的前提。信仰基督教不等于对国家的发展大计视而不见,更不等于公然违背国家的法律法规。信教大学生需要把爱国主义和宗教信仰统一起来,既相信自己选择的信仰,又忠于自己的国家,妥善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第三,帮助信教大学生实现对基督教盲目崇拜的“祛魅”,掌握系统全面的宗教知识。在调查中常常发现,信教大学生对基督教的信仰已经到了盲目的程度,即,基督教的所有,包括教义、历史、人员、组织、场所、仪式、文化,等等,都是完美无缺的。这表明即使是信教大学生,他们接触到的只是基督教的一部分,基督教的布道者和传教士不会把基督教的一切都从头到尾讲清楚,他们只是选取其中的一部分内容,以实现信教群众对其的忠贞和信仰。对基督教信念的笃定也使得学习能力较强的信教大学生不愿再去翻看书本,去了解基督教的方方面面,这样看似诚恳虔诚,实际上不利于形成正确的宗教观。因此,我们需要对信教大学生进行全景式的宗教观教育,帮助他们对“基督教的全盘接受”进行“祛魅”。一是要进行无神论的教育,二是世界宗教学的教育,三是要讲解基督教的历史。通过这些教育,可以帮助信教大学生尽量客观、公正地看待基督教,消解对其的没有根据的想象和美化。同时,也使得不信教的大学生理性地认识基督教,有效阻止其在高校中的传播和渗透。
总之,基督教在高校的传播和渗透是一个客观事实。我们不能任其蔓延,也不能不讲究方法一味地对其“堵截”和“压制”。我们必须找出科学、有效、合理的应对策略,促进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加强对信教大学生的管理和引导,维护高校的和谐、稳定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姚本先,刘庆明,何元庆.大学生信仰的现状与特点[J].高等教育研究,2009,(9):77-83.
[2] 肖 欢,夏 韬.当代大学生信仰问题研究[J].教学研究,2007,(1):29-32.
[3] 董艾辉.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现状及障碍分析[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3,(1):52-55.
[4] 孙琼如.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研究回顾与展望[J].中国青年研究,2008,(11):63-67.
[5] 中国社科院“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调研”课题组.对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的调研[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1):25-28.
[6] 刘 娜.关于大学生信仰教育生活化的思考[J].教学与研究,2009,(11):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