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例高危新生儿低血糖的观察与护理
2010-03-20张旭
张 旭
(广西灵山县妇幼保健院,广西 535400)
68例高危新生儿低血糖的观察与护理
张 旭
(广西灵山县妇幼保健院,广西 535400)
高危新生儿;低血糖;护理
新生儿低血糖是新生儿危重症之一,它主要损害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即影响新生儿脑神经树突分枝及新形成的神经突触,是围产期窒息、早产儿、过期产儿、小于胎龄儿等高危新生儿的常见并发症。由于症状不明显,不易引起重视,若诊治不及时,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不良预后。我科2007年1月至2009年5月共收治188例有围生期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对其监测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至2009年5月我科收治围生期高危因素的新生儿188例,入院后即应用微量血糖仪取足跟血测血糖进行初筛,再对血糖较低者及时抽取静脉血测血糖。其中合并低血糖者68例,男42例,女26例;日龄30分钟~12天;胎龄<32周10例,32~37周25例,38~42周28例,>42周5例;体重<1 500 g 25例,1 500~2 500 g 18例,2 500~4 000 g 15例,>4 000 g 10例。新生儿低血糖临床症状不典型,属非特异性,如惊厥或震颤、嗜睡、多汗、呼吸暂停或心率减慢、紫绀、肌张力低下、拒乳、苍白和体温不升,甚至无症状等。68例患儿的低血糖均于2~4小时纠正。其中10例生后5天内血糖有一定波动均及时发现,及时得以纠正。
1.2 诊断标准 足月儿最初3天内足跟血糖<1.7 mmo l/L,3天后足跟血糖<2.2mmo l/L,小于胎龄儿和早产儿生后3天内血糖<1.1 mmo l/L,3天血糖<2.2 mmol/L均称为低血糖。
2 护理要点
2.1 加强血糖的监测 新生儿低血糖临床症状不典型,护理上有困难,而微量血糖仪测血糖简单易行,对低血糖患儿每隔2 h采用微量血糖仪对血糖进行监测或视情况酌情延长检测时间,及时调整葡萄糖输注量及速度,使血糖维持在2.6~7.0mmol/L。减低补糖速度时不能过快,否则会导致低血糖发生,停止静脉补糖还需监测24 h血糖。
2.2 及时补充能量 尽早开奶。无症状的患儿,能经口喂养者可在水或配方奶加10%葡萄糖液,有症状的患儿按2m L/kg体重立即静脉推注10%葡萄糖液,速度为 1m L/m in。
2.3 保持静脉通道 采用静脉留置针,以便随时补充葡萄糖,尽快提高血糖水平,减少后遗症的发生。静脉输液应用微量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低血糖纠正后继续以5~8 mg/(kg◦m in)速度维持滴注,严格执行医嘱。
2.4 及时复温、保暖 对于体温不升的患儿,根据患儿体重给予暖箱保暖。新生儿依靠分解棕色脂肪产热以维持正常体温,早产儿棕色脂肪较少,而寒冷会刺激棕色脂肪分解增加,其合成消耗大量糖原,最后导致低血糖。
2.5 注意观察病情 由于低血糖对中枢神经的影响并造成后遗症,应注意观察低血糖患儿神志、呼吸、哭声、肌张力及抽搐情况。68例低血糖患儿都不同程度存在哭声弱,反应较差,肌张力低,皮肤湿冷,肤色苍白等临床表现。其中3例出现呼吸暂停,我们立即给予托背、刺激足底、吸氧、吸痰等抢救措施,根据缺氧程度,给予鼻导管、头罩、CPAP等氧疗方式,合理用氧。
3 小结
新生儿低血糖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诊治不及时,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不良预后,低血糖是高危新生儿的常见并发症,为减少神经系统的损害,对于新入院的高危新生儿,我们常规检测血糖,合并低血糖的患儿,加强血糖的监测,及时补充能量,严格执行医嘱,注意保暖,注意观察病情。
(2010-06-12收稿,2010-09-25修回)
R473.73
B
1006-9143(2010)05-0339-01
张 旭(1973-),女,主管护师,护士长,大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