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罕见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长期生存一例报告

2010-03-20

天津医药 2010年4期
关键词:外耳道增生症颅骨

卢 燕

1 病例报告

患者 女,22岁。20年前主因顽固性皮疹1年余,伴左面部凸起,左眼凸出,多饮多尿4个月,间断口腔溃疡3个月,于1989年2月16日第1次收住我院治疗。患儿于出生4个月时出现红色皮疹,曾多次就医按“湿疹”治疗,予以外用药无效;生后8个月时反复出现口腔溃疡,对症治疗3个月仍未见好转;曾到儿童医院就诊,诊断为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Ⅰ型。予以长春新碱(VCR)及环磷酰胺(CTX)每周1次交替治疗,共8个月;治疗期间病情仍继续恶化,于入院前4个月出现左面部包块凸出,左眼球凸出,伴左外耳道有脓血性分泌物,多饮多尿症状。为进一步诊治,收住我院。该患儿无家族史。体格检查:精神弱,重度贫血貌,体温37℃,躯干部皮肤可见较多散在的暗红色粟粒样出血性斑丘疹,周身表浅淋巴结无明显肿大。颅骨(前额和枕骨有2处)呈三角形缺损(上颌骨3 cm×3 cm)及凸起,左眼球凸出。牙齿基本脱落。心肺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无胸骨压痛。腹部膨隆,肝脏肋下5 cm,脾脏肋下3 cm。四肢活动自如,行走无力。血常规:血红蛋白(Hb)50 g/L,白细胞(WBC)8.8×109/L,血小板(PC)<289×109/L。尿比重减低,为 1∶1.006。皮疹印片呈阳性,见组织细胞,表现为成群或单个分布。病理检查:皮疹活检阳性,电镜检查见Lagerhans组织细胞,胞浆内可见Birbeck颗粒。X线骨骼像表现为溶骨性损害,以颅骨为重,呈多发性,其次为肋骨,呈穿凿状和地图样改变。胸片双肺散在粟粒状结节,部分融合成小片状致密影。骨髓涂片,骨髓象基本正常。诊断为LCH-Ⅱ型。入院后调整化疗方案VAMP(长春新碱,每周1次,阿糖胞苷每周3 d,6-巯基嘌呤和泼尼松每日口服)连用24个疗程。辅以抗感染、输血、丙种球蛋白等治疗及垂体后叶激素抗尿崩症治疗等。第1疗程后食欲增加,皮疹变浅或部分消退,眼球凸出减轻,脾脏肿大减轻;第2疗程后眼球凸出消失,颅骨畸形消失(凸起消失),左外耳道血性分泌物消失,脓性分泌物减少;第3、第4疗程后,贫血貌明显减轻,左外耳道脓性分泌物消失,肝脾肿大明显缩小。出院后继续隔周VAMP 1个疗程,间断加用1次大剂量氨甲喋呤(MTX)维持治疗,3年后停用化疗药。每2年随访1次,至今存活20年无复发。目前除脱落的牙齿未再生长,仍遗留有颅骨损害和多饮多尿症状,无其他阳性体征和不适。能生活自理,无智力障碍。

2 讨论

LCH是一种非肿瘤性郎格罕斯细胞(LC)单克隆增生,此种增生可能是内源性或外源性刺激导致免疫调节功能紊乱所致[1],异常增生的LC具有T细胞抗原表达和诱发延迟性超敏反应的作用,可分泌具有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促使破骨细胞功能亢进而发生溶骨现象,造成典型的骨损害表现。有报道称72.7%的LCH好发于儿童,其中46.9%好发于<2岁的儿童[2],本例与之相符。

本例诊断以临床表现、X线和病理检查为主要依据。皮疹为首发症状,继而各类型特点间断交替重叠出现,临床类型不典型。皮肤累及率与发病年龄有关,年龄越小累及率越高[3],也是本例特点。外耳道溢脓反复发作,对抗生素不敏感,可能由于外耳道组织细胞皮肤浸润所致。肝脾肿大,但肝功能正常,可能是预后较好的原因之一。该患儿肺部受累并非特异性,胸片检查有利于早期发现LCH的肺损害病变[4],常见的表现为:(1)肺泡壁增厚。(2)微结节(较少见,本例与之相近似)。(3)毛玻璃状浑浊。(4)间质增厚。若肺部和骨骼变化同时出现,多可确诊。提示应尽早做胸片检查。目前最可靠的确诊依据还是病理学诊断,首选皮疹印片,查找病灶内LC。病变侵犯颅骨、硬脑膜及邻近骨组织,累及眼眶压迫眼球引起眼球突出,侵犯压迫垂体后叶和下丘脑引起尿崩症。颅骨缺损、尿崩症和眼球突出是本病的3大特征。评价全身性骨损害最好用ECT扫描[1]。有报道LCH免疫学测定自然杀伤(NK)细胞值均有下降,建议辅以免疫调节治疗。接受化疗的患者,总的治疗好转率为83.33%[5],本例与之相符。目前尚无统一、特异的化疗方案,大多选用COP(环磷酰胺CTX、VCR、Pred)、VP(VCP、Pred)、MOTP(MTX、VCR、6TG、Pred)或 VVP(VCR、VP-16、Pred)等化疗方案。本例用COP方案8个月无效后调整为VAMP方案,疗效显著,第5、6个疗程时阳性症状基本消失,可见根据个体差异选择适合的化疗方法极为重要。目前对LCH采用Lavin-Osband分级概括了影响预后的3大因素,即发病年龄、器官受累数目和有无器官功能损害。用3个与预后关系最密切的指标评分:年龄≤2岁1分,>2岁0分;受累器官数≥4为1分,<4为0分;器官功能受损为1分,未受损为0分;将3者得分相加,Ⅰ级为0分,Ⅱ级为1分,Ⅲ级为2分,Ⅳ级为3分[6],分值越大,预后越差。本例虽分值高,但预后不差,且存活20年的尚少见报道。

[1] 袁壮,薛辛东.儿科急重症疑难病例诊治评述[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11-416.

[2] 张孔,曾辉,陈伟琪,等.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特征与诊断[J].癌症,2006,25(1):88-91.

[3] 余红,程颖,凌波,等.郎格罕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38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3):211-213.

[4] 芮耀耀.郎格罕细胞组织增生症42例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0,2(2):99-100.

[5] 陈艳波,刘华,王华,等.郎格罕细胞组织增生症43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4,20(8):935-936.

[6]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89.

猜你喜欢

外耳道增生症颅骨
先天性外中耳畸形(16)*
——外耳道成形技术进展
When weird weather strikes 当怪天气来临时
18F-FDG PET/CT对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鉴别诊断
颅骨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
基于Matlab软件的先天性外耳道狭窄CT影像特点分析
巨大淋巴结增生症2例并文献复习
More gum disease today than 2,000 years ago
探讨外伤性颅骨缺损行颅骨修补术14例的护理体会
保护好易受伤的外耳道
自拟乳癖立消汤治疗乳腺增生症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