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误诊一例分析
2010-03-20张怡霍红
张怡霍红
1 病例报告
患者 男,33岁。主因间断腹痛2个月,发热2周,于2008年6月8日入院。患者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持续性钝痛,进食后加重,向后背部放射,伴腹胀、嗳气,排气排便后改善。患者自发病以来大便不成形,每天0~2次,未见脓血,排气少,无恶心、呕吐,无烧心、反酸,无呕血、黑便,时有胸骨后疼痛,无吞咽困难,曾于门诊检查肿瘤系列、甲状腺功能、血糖均示正常,给予洁白胶囊(中成药)口服,症状稍改善。患者于2周前间断出现发热,午后明显,体温最高达38℃,有夜间盗汗,伴乏力、间断咳嗽、咯痰,未注意痰液颜色,精神、食欲差,有明显消瘦,无咯血、胸痛,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科。既往四肢出现散在皮疹病史2年,皮疹为椭圆形,蚕豆大小,为深褐色,伴搔痒,无脱屑,曾就诊于某医院诊断为痒疹,给予湿毒清胶囊、皮肤病血毒丸等治疗,患者皮肤搔痒症状改善。否认肝炎、结核等病史,无手术、外伤、输血及药物过敏史。查体:体温37.7℃,血压80/40 mm Hg(1 mm Hg=0.133 kPa),发育正常,消瘦,神清语利,四肢皮肤可见散在蚕豆大小皮疹,无脱屑,伴搔痒,结膜无苍白,巩膜无黄染,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04次/min,律齐,腹平软,上腹部压痛,右下腹可触及3 cm×2 cm大小包块,质韧,有压痛、反跳痛,无肌紧张,包块活动度差,肝脾未触及,莫菲氏征阴性,全腹叩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存在,双下肢无指凹性水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3.0×109/L,血红蛋白108 g/L,血小板160×109/L,便常规未见异常,电解质、肾功能、心肌酶、血及尿淀粉酶均正常,γ-谷氨酰转移酶67 U/L,白蛋白33.2 g/L,外斐氏、肥达反应阴性,血沉49 mm/h。胸片示心肺膈未见明显异常。腹部超声:肝胆胰脾未见异常,右中腹实质非均质包块性质待查,阑尾未见明显异常。消化道造影示食管炎、胃炎,小肠未见器质性病变。腹部CT示升结肠壁不均匀增厚,周围浸润粘连。肠镜进镜达升结肠,可见黏膜充血水肿,可见一约3.0 cm大小溃疡,上覆白苔,质地中等。病理示结肠黏膜腺体完整,局部可见炎症坏死及肉芽组织形成,未见恶性成分。诊断:可疑Crohn病(升结肠)、食管炎、慢性胃炎、痒疹。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泼尼松口服,注射用奥美拉唑、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葡萄糖酸依诺沙星注射液、替硝唑注射液等静脉滴注抗炎治疗,患者无发热,腹痛缓解,精神、食欲较前改善,病情好转于2008年6月28日出院,出院后继续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泼尼松。1个月后复查肠镜病变较前无改善,再次检查病理提示慢性炎症伴溃疡形成并有肉芽组织及纤维化,病变中可见增生闭塞性及坏死性静脉炎,结合远程会诊,考虑为肠静脉炎性疾病。进一步检查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阳性,后经省疾控中心鉴定,确诊为艾滋病(AIDS)。后于市疾控中心行鸡尾酒疗法,效果满意。
2 讨论
艾滋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分为肺型、中枢神经型、胃肠型和原因不明发热型,消化系统症状为艾滋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1],腹痛、腹泻、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消化道出血为常见临床表现,症状缺乏特异性,容易导致漏诊和误诊。
该患者以消化道症状就诊入院,有发热、腹痛、腹泻、右下腹部包块表现,入院时考虑诊断:(1)肠结核。(2)Crohn病。后完善胸片、肠镜等辅助检查,排除肠结核,临床诊断Crohn病,给予抗Crohn病治疗后症状缓解出院。后症状复发,复查肠镜病变无缓解,考虑前期诊断有误。误诊原因:对个人史询问不够详细,对艾滋病的认识存在不足,未能用一元化解释所有临床症状,而是将患者皮肤表现的皮疹、胃肠表现的食管炎及升结肠病变分开诊断,从而误诊。艾滋病的胃肠道表现容易与肠结核、Crohn病等混淆,临床医生在询问病史时要详细,查体要仔细,分析要全面,同时加强对艾滋病的认识,多积累经验,防止误诊和漏诊。
[1] 周伏喜,卢放根,吴小平,等.消化系统症状突出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病例分析及文献复习[J].中华消化杂志,2005,25(12):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