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米芬太尼在剖宫产全麻中的应用
2010-03-19李志刚
李志刚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麻醉科,湖南 醴陵 412200)
近年来,剖宫产术不断增多,一般在连续硬膜外麻醉(CEA)或腰硬联合麻醉(CSEA)下完成。但少数产妇因凝血功能障碍等其他特殊原因需选用全麻。妊娠期特殊的生理状况使全麻用药受到诸多限制,以往多选用以氯胺酮为主的全麻药物,它的副作用如血压升高、胃内压升高等增加了其在病理产科如子痫、先兆子痫、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时使用的风险。雷米芬太尼是新型阿片受体激动药,起效快,无蓄积,近年有用于剖宫产的报道。本文旨在比较雷米芬太尼与氯胺酮在产科麻醉中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为临床选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60例全麻下择期行剖宫产术的产妇,ASAⅠ或Ⅱ级,年龄20-38岁,体重55-85Kg,孕38-40+3周,无困难气道及过敏史,所有产妇术前无子痫、高血压、妊娠高血压合并心血管疾病、甲亢及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体重均>2500g。
1.2 方法
选择60例全麻剖宫产产归随机分为2组,即雷米芬太队组(R组),氯胺酮组(K组),每组各30例,所有产妇入手术室前 30min肌注东莨菪碱0.3mg,开放静脉后输注复方林格氏液。R组麻醉诱导给予丙泊酚1.5mg/kg,雷米芬太尼1.0μg/kg,维库溴铵0.1μg/kg,插管后泵注雷米芬太尼0.2μg/kg/min;K组以丙泊酚1.5μg/kg,氯胺酮1.0μg/kg,维库溴铵0.1μg/kg诱导插管,维持以氯胺酮0.02μg/kg/min泵注。气管插管时开始手术,切开子宫时停止泵注雷米芬太尼和氯胺酮,所有手术都在5分钟内取出胎儿,胎儿取出后用雷米芬太尼、丙泊酚、阿曲库铵等维持,并追加咪达唑仑4~5mg。新生儿娩出后由助产士护理并进行Apgar评分。
1.3 监测指标
入室后接麦迪监护仪,持续监测ECG,监测并记录诱导前(T0)、插管时(T1)、切皮时(T2)三个时点的SBP、DBP、HR、SpO2,记录新生儿体重和娩出后1min、8min时Apgar评分值。
1.4 统计分析
所有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年龄、孕龄、体重、术中输液及SP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新生儿体重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2.2 血压、心率
两组产妇术前基础血压和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组T1-T2SBP、DBP、HR与T0时相比差异不显著。K组T1-T2时SBP、HR均高于T0时 (P< 0.05),且高于同时段的R组(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麻醉前后SBP、DBP、HR的比较
表2 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值比较
2.3 新生儿Apgar评分值
新生儿出生后1min时Apgar评分值差异不明显,出生后8minK组Apgar评分低于R组(P<0.05),结果见表2。
3 讨论
剖宫产术一般采用椎管内麻醉,对产妇和新生儿影响都较小。但存在椎管内麻醉禁忌时(如: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50·109/L;腰部感染;脊柱畸形;HIV阳性等),应选用全麻,其关键在于选择对产妇和新生儿影响都较小的药物。除肌松剂外,静脉全麻药均易透过胎盘,引起新生儿呼吸抑制。报道称小剂量氯胺酮(<1mg/Kg),很少引起呼吸抑制【1】,与丙泊酚、咪达唑仑等药物合用不良反应也很少。本研究K组8min时Apgar评分低于R组,说明氯胺酮有一定抑制作用,可能与其他药物合用或新生儿体内代谢相对缓慢有关。研究还显示,K组在插管和取胎时,产妇心率、血压均较诱导前高,这对于本来存在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产妇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雷米芬太尼是一种超短效阿片受体激动药,起效快,镇痛强,长时间应用无蓄积。它虽易透过胎盘,但其清除快,小儿半衰期仅3.4-5.7min,新生儿较年长儿清除更快[2]。丙泊酚血浆清除率高,脂溶性高,血药浓度降低快,半衰期仅2-4min【3】,迅速通过胎盘,50%进入胎儿肝脏代谢,到达脑组织的药物浓度已很低,对新生儿不会产生明显影响[4]。
综上所述,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产科全麻对新生儿和产妇影响较小,但仍要防止新生儿误吸及做好复苏的准备。
[1]Samuel c,Hughes,主编,张友忠,荣风年,主译.施奈德与莱文森产科麻醉学[M].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2005,147-156.
[2]黄悦,杭燕南.小儿雷米芬太尼药动学及临床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麻醉与复苏分册,2005,26(2):114-117.
[3]潘熊熊,桂波,曹小飞,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电视胸腔镜手术病人的应用 [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6,22(4): 252-253.
[4]陈龙,张茂银,耿兴云.小剂量氯胺酮和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6,29(5):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