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地理教学中值得关注的一些新观点、新提法
2010-03-19浙江省武义第一中学321200王海斌
浙江省武义第一中学 (321200) 王海斌
目前地理教学中值得关注的一些新观点、新提法
浙江省武义第一中学 (321200) 王海斌
最近一轮课改启动于2003年,按课标编写的教科书素材截止于2004年。由于形势的变化,教材出版至今,很多观点、提法有了一些新的变化,然而教材限于再版周期、版面限制、编写人主观认识等各种原因,有些新观点、新形势未能在教科书中及时反映;而我们有些教师出于一直受“教教材”观念的限制,对老教材的一些观点根深蒂固,加上信息面的原因,难免会落后于形势。以下列举一些目前地理教学中值得关注的一些最新观点、提法与变化,供教师教学中参考。
一、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四分法”代替“三分法”
近些年来,我国中学教材在讲述中国区域发展格局时都采用“三个地带”划分法,即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三分法,而且在教学中越发呈现模式化、固定化、倾向化趋势。其实,国家“十一五规划”发布以后,中国区域发展格局的划分已经有了一个明显变化,那就是区域战略按照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四个大范围一级区域框架来安排,也就是现在国家提的是“四分法”。所以,教材也好,教学也好,都应该及时更新,与新形势接轨。
以下从我国区域政策的演变过程,来分析“四分法”的形成过程,供教学中参考。
中国区域发展的思路经历了内地战备国防战略、沿海地区发展战略、三个地带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几个阶段的演变。
最初我国对区域发展格局的划分多采用划分经济区的方法。开始采用“地带式”划分是“六五”计划以后。
1981年通过的“六五”计划,将全国划分为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
1986年通过的“七五”计划,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等三大地带。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三个地带”的鼻祖。
“八五”计划又采用了沿海与内地的划分,放弃了“三分法”。
“九五”计划在划分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同时,又划分了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江地区、环渤海地区、东南沿海地区、西南和华南部分省区、东北地区、中部五省、西北地区等七大经济区。又回到经济区模式。上述这些方案的反复变化,除现实形势变化外,一个重要因素是不同时期采用了不同主流经济学家观点的结果。
“十五”计划(2000年—2005年),又将全国分成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这就是被现在教科书引用的观点的出处。因为新近的教科书,包括课标版的,也都是在2005年前完成编写出版的,都还只能引用这样的观点。
2006年通过的“十一五”规划,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为重要任务,提出了中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即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也就是说,“十一五”规划提出的是“四分法”,即四大战略区域(亦称“四大板块”),就是从战略上将发展区域划分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
从国家战略层面上讲,中央政府重视区域经济,主要是由于区域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开始暴露。针对西部地区长期贫困落后,中央在1999年底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面对“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东北地区发展出现明显衰退,中央2002年又提出了“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中央在2003年提出“统筹区域发展”,意在综合解决各种区域问题,通盘考虑西部的“落后病”、东北的“萧条病”与东部部分城市出现的“膨胀病”,防止中国的发展步伐因区域病困扰而放缓。中部地区发展相对缓慢的状况同样引起中央高度关注,并被写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部崛起”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由此,中国的区域战略基本上完成了由“沿海发展战略”向“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转变,未来战略区域的范围已经基本明确。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区域战略将按照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四个大范围一级区域框架来安排。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四大板块”正在朝着和谐新格局迈进。
二、中国粮食流通变局:从“南粮北运”到“北粮南运”
“南粮北运”一直是地理教科书的标题。“江浙熟,天下足”;“湖广熟,天下足”。这些民谣记录了中国千百年来“南粮北调”的历史。而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伴随着南方市场经济改革的推进,我国粮食生产和流通出现了“北粮南运”的大逆转。
我国传统的三大粮食主产区,一是长江流域,二是黄淮海平原,三是东北地区。历史上,中国粮食供应一直是“南粮北调”格局。 近10年来,这一态势发生了大逆转。我国粮食生产地域重心发生了由南向北、由东向中的逐步转移,“北粮南运”、“中粮西运”的态势日趋明显。目前黄淮海地区保持着商品小麦的主体供给地位,东北地区已成为主要的粳稻、玉米等商品粮供应地,其中东北的粮食外调量占到全国的60%左右。
分析“北粮南运”的成因,一是北方生产供给增强。这得益于北方农业综合开发、商品粮基地建设以及水利设施的改善等因素。二是南方市场需求增加。南方畜牧业、饲料工业发展,拉动了北方粮食南下。三是消费结构升级。南方经济增长拉动消费水平提高,对东北优质大米(粳稻)需求增加。四是粮食种植区域变化。南方水稻面积减少,北方水稻地位越来越高。 五是人口向南方流动。东南沿海一带汇集了大量农民工,其粮食消费增加了“北粮南运”量。总之,目前我国出现“北粮南运”是地区资源优势发挥和市场需求有机结合的结果。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观点要及时跟进,“南粮北运”已成历史。
三、今日黄河:慎言断流
在中学地理教材中,在地理教师的脑海里,黄河总是跟“断流”、“悬河”、“决口改道”等词连在一起,这些词构成了人们对黄河的一个基本印象。但是现在,“断流”这词已不能随意地用来形容黄河了,因为自2000年以来,黄河连续7年实现了不断流(如下图)。而且国家通过实施《黄河水量调度条例》,用法律、行政、工程、技术和经济等方面保障措施,力争做到黄河今后不再断流。
历史上,治黄的主要目标是保障下游防洪安全。黄河防断流则是现代黄河治理的新目标。改革开放以来,黄河出现了缺水断流加剧和水污染严重等新问题。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断流形势愈演愈烈,促使对治黄工作进行反思和调整,提出黄河治理的四大目标,即“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污染不超标,河床不抬高”,标志着黄河防断流工作成为新时期治黄的一项新工作,与保障黄河防洪安全居于同等重要地位。
自然因素是黄河断流的重要原因,但自然变迁变化不足以断流;黄河断流的直接原因是人为因素,而根本原因是流域水资源管理不善和配置不当,断流现象背后的实质是流域水分配制度的失效。自2000年黄河水利委员会对黄河水资源实行统一调度以来,黄河在天然来水量偏枯的情况下,实现了连续7年不断流,黄河也成为迄今为止全世界唯一能够解决断流问题的大河。通过“国家统一分配水量、省区负责用水配水、重要取水口和骨干水库统一调度”的水资源管理与调度新模式,使有限的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上得到调整,协调了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关系,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初步扭转了黄河断流的严重局面,改善了流域及河口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曾一度消失的黄河刀鱼、银鱼重现黄河下游。
由于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当今世界江河中断流现象屡见不鲜,如美国科罗拉多河、埃及尼罗河、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河、中亚阿姆河等著名河流都发生了断流,但目前唯有黄河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
因此教师在讲述黄河问题时,一定要注意这个变化,特别注意在之前的高考中,考(分析)黄河断流的试题比较多,现在引用时要注意形势变化。
四、“乙醇”之争:从受捧到受限
“乙醇汽油”作为一个社会热点,在近几年高考中作为素材进行了考核。但要注意一点,因为形势变化太快,前后几年高考试题答案、观点趋向上有很大不同,甚至完全相反。教师在引用试题时,或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全面把握,了解来龙去脉,以免因“过时”而产生自相矛盾。
燃料乙醇一度受捧。我国推广乙醇汽油最早是在1998年,当时粮食库存积压严重,国家不仅要拿出大量资金去新建粮库,还要拿出大量补贴对库存粮食进行储存,财政不堪重负。于是,在国际原油价格逐步攀升之时,政府开始考虑用陈粮加工乙醇添加到汽油中给车辆提供动力。2002年,国家批准了首批四家国家级燃料乙醇产业试点基地。这样做既化解日渐趋紧的原油供应紧张问题,又消化了陈粮,而且有益于环保,能降低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利国利民,可谓一石三鸟。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继巴西、美国之后的第三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国和应用国。
但是,随着近几年乙醇汽油推广试点范围的扩大,陈化粮也逐渐消耗完毕,有一些乙醇生产企业的原料来源开始转向新粮,并逐渐以新粮为主。随着玉米逐步取代陈化粮,成为燃料乙醇的主要原料,对粮食供给形势造成压力。作为可再生能源,各地要求发展生物燃料乙醇项目的热情空前高涨,从而加速对玉米等原料的工业性消耗,燃料乙醇承受争粮压力。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以及耕地和水资源减少趋势的不可逆转,决定着粮食安全始终是国家重大战略问题。我国的国情与美国和巴西不同,这些国家有着丰富的耕地和水资源,它们可用50%的玉米储备来生产燃料乙醇,而在我国却无法办到。一哄而起、盲目建设,不仅不利于农业结构调整和玉米加工产业健康发展,还可能危及粮食安全。很明显,在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之后,政策层面开始战略“掉头”。根据国家叫停“玉米乙醇”项目的政策,一些地区开始调整发展方向,一些非粮乙醇项目成为开发热点。
无独有偶,大洋彼岸的美国,也正面临一场“乙醇”之争。美国能源新战略中,明确提出在2017年之前把乙醇和汽车使用的其它替代能源的生产提高将近5倍。但新能源计划引起不少质疑。首先,这些额外的燃料从何而来?因为根据美国农业部关于谷物生产乙醇的研究报告,即使把目前所有的美国玉米全部加工成燃料乙醇,也仅相当于2017年当年燃料乙醇计划使用量的75%多一点。其次,乙醇生产有可能导致全世界饥荒。美国生产全球40%的玉米,如果计划推行,意味着随着美国等一些国家正将粮食“喂”给机器,汽车轮子有可能碾碎穷人的饭碗。正如美国地球政策研究所布朗教授所讲:“全球8亿部汽车发动机正与世界近20亿贫困人口争粮食。”
了解了以上背景,在引用观点时要注意时效性。
五、世界贸易格局变化:“南北贸易”重新成为重要部分
在目前教科书中写到有关世界商业贸易内容的时候,一般都描述为发达国家内部的“北北贸易”是世界贸易格局的主要部分,而“南北贸易”仅是补充。但是,随着技术进步、制度变革和市场发展,国际生产和贸易格局又出现了新的变化,“南北贸易”重新成为了世界贸易中的重要部分。
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盛行的主要是“南北贸易”模式,即建立在资源比较优势基础上的产业间贸易,发达国家大量从发展中国家进口资源,加工成产品后又大量通过“商品输出”到发展中国家。
二次大战尤其是20 世纪60 年代以后,“北北贸易”,即建立在规模经济基础上的产业内贸易,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是,从20世纪80 年代后期开始,南北贸易占整个贸易的比重逐渐增加。而且,这种增加并非简单重复。20世纪50 年代北方国家从南方进口的主要是初级产品(接近45%),工业产品的进口只占5 %左右。而到了21 世纪初,北方从南方进口的工业品的比重上升到了将近25%,而初级产品的进口也相应地下降到了25%左右。南方的工业品出口中增长最快的不是诸如玩具、服装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而是通常被认为只有在发达国家才具有优势的电子、电信、办公设备等产品。
产品转移模式也发生了变化。纺织业可以说是最早的工业。纺织业的转移用了200 多年的时间,汽车业的转移大约用了纺织业的一半时间。而电子产业则更为迅速。以家电为例,20世纪50 年代,美国是家用电器的主要生产和出口国,到了80 年代就已基本被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替代,而到了90 年代,连日本韩国也逐渐丧失了优势,中国则成为了家电的生产、组装和出口基地。这一过程仅仅用了汽车产业转移的一半时间。纺织品、钢铁、电子等产业的转移往往是整个产业链的转移,发达国家在丧失比较优势后会放弃这些产品的生产。而在当今的生产和贸易格局下,产业的转移实际上变成了生产环节的转移,从发达国家最先转移出去的通常是劳动力密集型的组装生产环节,然后是非核心零部件生产,最后是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核心中间品生产。
分析这种新格局形成的原因,从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的世界经济发展来看,这种生产和贸易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全球化加速,商品价格越来越由国际市场决定,为了能在全球竞争中生存,企业不得不在全球范围中寻找最便宜最有效率的资源,由此产生了“跨国外包”和“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新型生产和贸易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只要同一产品上下游生产环节分布在不同的国家,必定会引发大量的中间品贸易。发展中国家通常承担密集使用劳动或是资源的生产环节,因此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制成品和中间品出口必定会快速增加,世界贸易格局也随之转型。
六、纽芬兰渔场——已消失的世界渔场
翻开现在无论哪个版本的高中地理教材,都可以看到并列的世界四大著名渔场的提法——日本北海道渔场、欧洲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和秘鲁渔场。其中的纽芬兰渔场素以“踏着水中鳕鱼群的脊背就可以走上岸”著称。但短短的十几年后,作为鳕鱼资源最丰富的该渔场恍然间已变成了历史。拥有这么多鱼的纽芬兰渔场,人们不会想到有一天它会被捞捕干净。
纽芬兰海域传统的捕鱼方式是由较大的渔船运载数只小渔船,到离岸较远的海域卸下小船。每只小船上有两到三名渔民。他们分头在附近撒网捕鱼。当小船满载后便驶向大船,卸下舱中的收获,然后再继续撒网。一只小船每天平均往返两三次。晚饭后渔民们还要在大船上将当日捕到的鲜鱼腌制起来保存。数日后大船满载而归,驶回纽芬兰岛上的渔村。此后会有一段时间休息。由于渔民休息的日子正好赶上了鱼类繁殖的季节,因此这种传统的捕鱼方式虽然数量较大,但避开了鳕鱼群的产卵繁殖季节,从而保证了鱼群数量能够不断地繁衍并保持平衡。
但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型机械化拖网渔船成群结队地驶入了纽芬兰湾,渔场立刻遭遇灭顶之灾。它们庞大的捕鱼网兜掠过海底,所到之处鱼鳖虾蟹都难以逃脱罗网。这一次他们不需要再把“战果”运回到岸上处理,因为出海的宽大渔轮可以现场作业,船上配备了现代化的冷冻技术,一条龙式的作业方式就能把捕捞上来的鲜鱼速冻保鲜。与此同时,这些渔轮夜以继日地作业,不管晴天雨天,也不顾鱼类是否处于生息季节。
正当鳕鱼快要面临灭顶之灾的时候,1949年纽芬兰加入加拿大联邦,成为加拿大第十个省。加拿大政府从20世纪60年代末起陆续勘察纽芬兰渔场的鱼群状况,他们发现渔场的生产量开始从巅峰急速下降,1975年已经减少了60%。1977年加政府以保护渔业资源为由,宣布了200海里领海权,这使来自欧洲和美国的渔船被排除到了大部分纽芬兰渔场之外。但祸不单行,加拿大政府未改贪婪本性,它只看到鳕鱼带来的财富,并且不遗余力地支持本国的渔业公司。这些受到政府支持的工业集团为获利更加不择手段。他们采用现代化的破冰船和高科技电子、声呐技术,让残存的鳕鱼无处可逃,并且将这一海域的生态环境破坏殆尽。到20世纪90年代,鳕鱼数量下降到20年前的2%,达到了历史最低点。
1992年,加拿大政府被迫下达了纽芬兰渔场的禁渔令。这使经营了近500年的纽芬兰第一大产业捕鱼业顷刻破产,近4万渔民失业。失去谋生手段的纽芬兰人被迫远走他乡,岛上的人口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流失了10%。然而此时,大自然又在满是伤口的纽芬兰渔场撒了一把盐。2003年,在禁渔令实施了11年后,纽芬兰水域仍然如同死水,难见鳕鱼的身影。更致命的是,鳕鱼正在发生基因变异,它们的生长和繁殖方式都发生了根本变化。这意味着加政府无论花多少钱,都不可能恢复到“踩着鳕鱼群的脊背就可上岸”的日子了。在这种情况下,加渔业部长只得宣布彻底关闭纽芬兰及圣劳伦斯湾沿海渔场。这样,举世闻名的纽芬兰渔场就从地理书上被永远抹掉了。
因此现今国内高中地理教材再版时要与时俱进,及时考虑这一变化。教师上课时可把这个案例做为反面补充材料,也具有警示意义,这是人类的贪欲一手酿成的灾难,这是大自然对人类无知的最响亮的回答。
总之,本文提到的上述几个问题,有些是属于新观点,形势变化了,观念要跟上;有些是属于新变化,情势发展了,提法要更新;有些是新看法,认识更全面了,思维要转换过来。这些问题在以后教材编写、课堂教学时都要注意把握,以免落后形势,失之偏颇,甚至产生知识性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