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奉献:长江水学校项目教学活动的实践追求
2010-03-19人民教育出版社丁尧清博士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丁尧清博士
创新与奉献:长江水学校项目教学活动的实践追求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丁尧清博士
一、走出课堂:探索地方本位的正规教育模式
传统上,学校教育的一个弊端就是将学生桎锢在“远离生活的鸟笼”之内,专心于书本知识的研读与考核,而很少顾及学生的经验和兴趣。在讲求实效的当今社会,我们的儿童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学校不幸都“被过度保护”。家长因为独生子女的缘故而往往担心孩子活动范围放大而带来的潜在危险,学校则唯恐万一出事而遭致家长责难和上级主管部门批评,索性紧闭校门。
因此,正规教育中的最大浪费可能就是学校与生活隔离:从儿童的观点来看,他们在校内没有能力利用在校外得到的任何经验,另一方面,也不能将学校中学到的内容应用于日常生活(杜威,1891)。为了拆掉学校和社会之间的这堵高墙,长江水学校项目将学校周边的河流(或流域)开辟为学习场所,通过认养身边的河流,鼓励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走近河流,观察河流,关爱河流,和河流交朋友。首先,学生有机会走出教室,当然他们也很高兴地来到河边,走一走,看一看,想一想;其次,他们会带着问题回到教室继续思考,利用语文(写作、辩论)、数学(测量、计算)、历史(追溯其变化)、地理(绘制地图、空间格局)、艺术(歌唱、表演)等学科的知识和工具来解决他们的疑惑。通过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其中的教育环境,水学校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好地克服了以往课程内容缺乏整合、强调学科本位、科目缺乏整合等弊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可以说,长江水学校项目为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提供了一块实验田,为课程理念的落实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数据。
实践证明,开启校门并非易事,它需要胆识和周详的布置。项目协调组的初期工作就是与学校领导反复地沟通,首先双方要就水学校的宗旨、地方本位的活动、学生发展等议题达成共识。消除校方的担忧之后,走出校门之后的安全就要依靠健全的制度来保障了。在云南迪庆,迪庆民专的老师撰写了《校外活动安全手册》,就本地自然环境、活动规划、有害生物的防范、自然灾害的应对、紧急救治等事项作了详细说明,项目学校的老师人手一册,并定期开展紧急事件的防范演练。在都江堰,北街小学的老师先就活动主题和策划方案征得校长许可,行前向家长发出书面通知作出说明并要求家长签字,路途远的则在包车时购买保险,或者邀请几个热心家长参与活动过程中的看护。这一方面减轻了教师的压力,另一方面通过亲子活动也增进了孩子和父母的感情。
长江水学校以“地方本位的学习”作为行动哲学,其特点是:(1)充分利用了学生身处其中而成长着的真实环境;(2)可持续性和社区发展中的重大议题成为学习的话题;(3)在教和学中实现了最有效的发展。这一学习模式就是鼓励师生将学校(建筑和文化)、本地或附近的特定地方作为课程资源,简单地说,就是把社区当成课堂。当地的自然和历史遗产、景观、文化、变革等都将成为语文、数学、科学、艺术等课上探讨的话题。它将学生的个人成长、社区福利、环境保护、文化适应等过程联系在一起,使他们有机会深刻地理解本地生态和社会的独特性,更清醒地意识到所肩负的责任。
二、校社共建:通过社区服务沟通学校和社区
除了定期(如地球日、水日和水周、环境日等)举办大型的宣传活动外,让学生走进社区,共建环境整洁、社会和谐的社区也是项目学校活动的一个特色。校社共建给学生开展社区服务提供了机会,这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要求。周边企业、商务、政府、高等教育等机构都是学校的社区伙伴,学校通过聘请校外环境顾问或生态辅导员,积极联络热心人士到校或在现场给学生讲解相关信息。
在社区中学习的好处显而易见:增强学生对社区的认知和乡土归属感;提高学生对自然世界和建成环境的了解和欣赏;提高参与意识和能力;促进社区发展;提升学生学力。在金沙江畔的巴珠村,巴珠小学的孩子们通过实地观察了解松茸的采集与资源保护技术,他们在认识到长江上下游的紧密联系后,劝导村民转变卫生习惯,加强垃圾管理。在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泉水边,老年协会的爷爷奶奶给红卫小学的孩子们讲述他们年幼时的嬉水乐趣,说到动情处潸然出涕,引得孩子们纷纷表决心要珍惜用水和保护水资源。在绵阳三汇绿岛(涪江、安昌河、芙蓉溪交汇处),东辰国际学校的高一学生和社区居民一起观鸟,讨论社区的变化和湿地保护。在上海,延安中学每年暑期都组织学生上溯黄浦江源头,调查河流沿岸生产和生活用水及排污状况,为保护母亲河出谋划策。
除了鼓励各个项目学校带动周边社区外,学会还在各个区域规划了社区水教育活动中心,基于地方的生态和文化传统,开展有地方特色的教育活动。在香格里拉,克松社区学习中心带动了纳帕海周边18个自然村参与纳帕海湿地保护行动。在绵阳师院,正在组建西部水教育创新基地。在重庆,西南大学区域协调中心立足高校社区,通过大学生群体传播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在上海,学会和华东师大区域协调中心共同在宝山社区和华坪小学筹建了水教育基地,为上海乃至周边城市的水教育提供示范。
什么是可持续社区
建设可持续的社区,首先要有一个共同的愿景,这是制定政策的第一步。当然,不同的人、团体和政府对可持续社区可能有着不同的解释,但我们仍然可以整理出一些选项:
1. 在政策和行动中整合环境、社会和经济的目标
2. 审慎地应对风险、(事态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逆转性
3. 确保代际间的公平
4. 有全球观念
5. 合理地尊重、欣赏和保护自然
6. 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的完整性
7. 确保人文和自然资本不丧失
8. 提供平等机会和社区参与
9. 致力于最佳的行动和实践
10. 致力于持续增长
11. 寻求良好的(政府)管理
简而言之,一个可持续的社区应当具有三个特征:(1)生态系统健康而稳定;(2)社会和谐,福利有保障;(3)经济繁荣。
三、教学相长:打造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
水学校的一个理念是推进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的传输者转变为学习的促进者或协作人。在项目活动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指导学生学会观察、描述河流,诊断河流健康状况,绘制流域地图,通过撰写诗歌、小论文、绘画等来表达对河流的关爱。这些内容往往超出了教科书的范围,客观上也要求教师多方面、多渠道地搜索和组织课程资源,不断学习,拓宽知识面。
项目指导小组和区域协调中心还通过教师培训(每年两次)、项目年会、资源开发、项目论坛等渠道来帮助老师发展水教育课程开发素养,提升教师专业技能。
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原则
1. 改造和变革:不仅向学习者提供信息,而且使其有技能、能力和动机来规划和管理迈向可持续性的变革。
2. 面向全体的教育和终身学习:向不同年龄、不同阶层和背景的人们开放学习的机会,在各种可能的场所包括学校、企业、家庭或社区等开展学习。
3. 系统思维:充分认识到环境、经济、社会和政治体制间的相互联系。
4. 憧憬美好未来:就可持续的未来达成共识。
5. 批判思维和反思:帮助个人和集体反思其个体经验和世界观,挑战其固化的或想当然的解释世界的方式。
6. 参与:这是民主和机会公正的一个保证。
7. 建立着眼于变革的伙伴关系:利用伙伴合作建立交流网络,改善不同社会部门间的沟通状况。
四、制度创新:构建多方合作共赢的机制
健全的组织保障是项目成功实施的一个前提。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香格里拉学会、施华洛世奇等项目发起单位因保护和恢复长江流域生态健康这一共同主题而集中在一起,集思广益,共同构筑了强有力的长江水学校项目指导委员会。项目依托指导小组、区域协调中心、项目学校和社区三个层次,以项目学校师生的水教育活动为支点,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模式,在项目第一阶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