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口和人种”为例谈地理新课程教学
2010-03-19河南省渑池县教体局教研室472400郭钢岁
河南省渑池县教体局教研室(472400) 郭钢岁
以“人口和人种”为例谈地理新课程教学
河南省渑池县教体局教研室(472400) 郭钢岁
新课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把过程方法本身作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课程目标的高度突出了过程方法的地位。只有把学科的概念原理和相应的探究过程及方法论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的理智过程和精神世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与提升。走进新课程,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求我们认真实践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教师和学生要成为基于文本课程的课程创生者和主体,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让教学成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以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人口和人种》为例:
一、从“世界人口的增长”看过程与结果并重
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表现在时间进程上的加速增长和地域差异。考虑初中学生“逻辑思维开始优于直观形象思维,但直观形象思维的作用尚未减少,喜欢在活动中学习知识”的心理特点,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课本只简单叙述了:人口的数量自有记录以来,在18世纪以前增长缓慢,18世纪以后,特别是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才大大加快;人口增长的速度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世界各地是不同的。课本同时编排了图4.1“世界人口增长曲线”,以显示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图4.2“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示意”,以旁白描述了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概念、相互关系和对人口增长的意义。为使学生更形象具体地感知人口增长的情况,活动1要求学生读图4.3“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列表计算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需的时间,看看这些数值的变化规律;活动2要求学生计算表列4个国家1998年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并加以比较,说说这种不同意味着什么;活动3要求学生依据非洲的人口统计数据,完成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
对应课程内容标准:运用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运用资料”是对教学过程与方法的要求,“说出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要求。基于课程文本,学生应能分别从定性与定量两方面描述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从转变学习方式出发,我们关注的是:
1.学生是否会读“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并能据此对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做出一般的定性描述。结合活动1中的资料,不妨把曲线作如图所示的分割。A段(1800年以前)曲线平缓,与表示时间的横坐标轴近乎平行,说明人口增长十分缓慢;B段(约1800-1930年)曲线的坡度逐渐增加,人口增长速度开始加快;C段(约1930-1960年)曲线的坡度进一步显著增加;D段(约1960年以后)曲线的坡度更大,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虚线曲线表示对未来人口增长趋势的预测。由此得出结论: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18世纪以后(准确点说,应是进入19世纪),人口增长速度开始加快,特别是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这里应注意,从公元元年开始,1世纪是100年。)
2.活动1。读图4.3“世界人口增长示意”,计算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需的时间,得到下表。据此,学生应能对世界人口的增长作出具体的数量描述,例如:19世纪以来,世界人口不断增长,平均每增加10亿所需的时间越来越短,从10亿增加到20亿为100年,从20亿增加到30亿为30年,从30亿到40亿为15年,从40亿到50亿、50亿到60亿分别为12年,1999年世界人口达到60亿。
人口/亿每增加10亿所需的时间/年10→20 100(1830-1930)20→30 30(1930-1960)30→40 15(1960-1975)40→50 12(1975-1987)50→60 12(1987-1999)
3.读图4.2“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示意”,应注意学生能否正确理解概念和根据资料正确计算。不妨设:1999年底某地有人口m,2000年新生婴儿a个,死亡b人,则2000年该地的人口出生率为、死亡率为,而不是这里可能产生的认知模糊在于对基数的选择。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大于0,表示人口增加。现在全球每年新生婴儿数大大多于死亡人数,使得人口总数不断增长。
国家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英国1.20 1.08 0.12巴西2.03 0.73 1.3德国0.97 1.04-0.07尼日利亚4.01 1.23 2.78
4.活动2。计算得到下表。据此,学生应能得出结论:虽然世界人口总数在不断增长,但各国的人口增长速度是不同的。
5.综合以上,学生应能完整概括出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在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缓慢,19世纪以来,特别是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才大大加快;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世界各地是不同的。
此外,从教学内容可以知道,直观形象地表示人口增长的方法有:人口增长曲线图、人口增长示意图、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和表格法。
二、课程内容的整合
我们可以按照课本的编排顺序教学,也可根据内在联系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
课程标准要求“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据活动2资料,人口自然增长率:尼日利亚>巴西>英国>德国。前两个是发展中国家,后两个是发达国家。尼日利亚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大,为2.78%,德国最小,为-0.07%。不妨以这两个国家为例,让学生讨论这对两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意味着什么?引出“人口问题”。结合课本内容,得出对人口问题的基本认识:
人口问题就是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与环境、资源不相协调。包括:(1)人口数量过多、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2)人口增长过缓与人口老龄化、适龄劳动力不足等问题;(3)人口迁移(如城市化)等问题。目前,世界上每年增加8000万人,人口数量过多、人口增长过快是世界人口问题的最主要方面。解决人口问题,人类必须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三、课程内容的提升
课本在“不同的人种”部分提出,世界上的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这一观点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一个方面。对此,如果没有质疑、辩论,直接传递给学生,因为缺失了自我说服和自主建构的过程,留给学生的印象会是肤浅的、淡漠的,那就不能发挥教学的教育性。
当代依然存在种族歧视现象。不妨截取相关影视或报刊资料,让学生讨论。也可直接引用课本上的话,问“一些有种族偏见的人,把某个人种说成是‘高等’或‘低等’的,并对‘低等种族’的人加以歧视和压迫”,你对此有何评论?引导学生去探究。
课本指出,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可以分为白种、黄种和黑种三个主要人种;并在阅读材料中指出,一些特征是身体逐渐适应环境的结果。
小学社会课的教学内容指出:
1. 种族是指具有某些共同特征,如相同的肤色、发形、发色、眼色的人群。种族的某些特征,是在人类长期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形成的。人类的种族之间只有历史发展的不同和社会经济生活的差异,而决没有优劣贵贱的分别。(人教版第6册《我们的世界》)
2. 热带草原上有许多民族过着游牧生活。为了放牧,以及猎杀野生动物或者逃避猛兽的追击,他们都擅长长时间、长距离奔跑。他们还具有音乐和舞蹈的天赋。(人教版第6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3. 中华民族是聪明智慧富有创造性的民族。中国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出现了闻名世界的古代教育家、军事家、史学家和科学家,取得了四大发明和文学、数学、医学等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还出现了一些对外交流、传播中国文化的友好使者。社会课第三册介绍了大教育家孔子、史学家司马迁、推进社会进步的四大发明、张骞通西域、郑和下西洋等。
此外,长征火箭曾为欧洲、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多次发射卫星。我国是继苏、美之后第三个成功实现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成功圆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
以上说明,“人种平等”问题的讨论,在教师启发下,学生们是有话可说的。
概括起来,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说明:
1. 从人类起源看。1946年魏敦瑞提出人类有四个进化中心:一是由我国周口店的北京猿人发展到现代的黄种人;二是由印度尼西亚的爪哇猿人而到澳大利亚发展为棕种人;三是由赞比亚的布罗肯山人发展为黑种人;四是西亚猿人发展为白种人。从20世纪80年代起,更多的人认为所有人类种族本源于一个地方(可能是西南亚、北非或东非)。近些年来,更多的人认为,亚洲起源的可能性更大,“不管黑人、白人还是黄种人都起源于亚洲”。不管人类最终起源于哪里,同是自然进化的产物,不同人种应是平等的。对人类的人为划分,只是为了区别居住在不同地方的人外在的一些生理特征的差异,这种差异是长期自然选择和环境适应与变异的结果,只有相对意义。
2. 从人类文化的发展看。诚然,现代以白色人种为主的西方发达国家的科学文化是先进的,但在历史长河中,以黄色和黑色人种为主的地区,曾有过远远胜于欧洲的文化。1956年,艳阳高照的法国,迎来了两个重要画展,一个是法国绘画大师毕加索举办的,另一个是来自中国的著名画家张大千举办的。西方媒体称张大千和毕加索在巴黎的这次会面是“东西方艺术界的高峰会晤”。从此有了“西方毕加索,东方张大千”的说法。毕加索曾非常感叹地说,“我觉得艺术,世界上的艺术在中国,在非洲,而不是在我们西方”。
因此,我们坚持世界上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种族偏见和种族歧视是应该遭到反对和谴责的。
总之,走进新课程,要以课程标准为根本依据,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本为基础,从实际出发,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删减、补充、整合、提升,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融合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