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探讨
2010-03-19惠小艳
惠小艳
应收账款是企业因销售产品或商品、提供劳务等生产经营活动应向购货方或者劳务接受方等对方单位收取的款项以及代垫的其他费用等,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应收账款所占比例较大的许多企业中,若管理不善必将造成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生产经营活动受阻、经营风险加大等等问题。
一、应收账款的产生及其带来的风险
应收账款作为企业赊销行为形成的一项资产,其形成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扩大销售,减少存货。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中,买方市场的格局已经形成,企业利用赊销来扩大销售以及增加市场份额正在成为企业除了利用产品质量、价格、广告促销、售后服务等途径之外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在企业推广新产品、占据新市场份额、应对市场低迷等等情况下。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应收账款增加带来的销售的实现将导致存货的减少、增加存货周转率等,也可以相应的减少与存货有关的仓储费、保险费等成本费用,因而存货较多的企业倾向于用赊销形成应收账款的方式来降低存货存量。
应收账款并非只为企业带来优势,它的形成意味着企业用自身资金向对方提供了资金,若资金紧张将需通过银行贷款等方式补充自身流动资金,进而导致财务费用的增加和融资风险的形成。若因长期挂账无法变现将导致巨大的坏账损失,也是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
二、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应收账款总额较大,逾期比例较高,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根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企业普遍存在应收账款总额规模较大且成上升趋势,在我国企业中,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比例为50%以上,而发达国家为20%左右,而且其中逾期账款比例较高,达到60%以上,远高于发达国家不高于10%的比例。尽管我国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比例以及逾期应收账款比例均高于发达国家,但是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较大的应收账款以及较高的逾期比例使得企业资金被购货方占用情况非常严重,加大了逾期账款的催收成本,现金流动不畅,在需要缴纳税款的情况下又进一步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此外,应收账款对利润等经营业绩的虚夸也误导管理层采用宽松的信用政策制造明盈实亏的假象来提高其任期内的经营业绩,将坏账损失率隐藏在应收账款总额中,这主要与对领导的考核倾向于资产和利润指标有关,忽略了代表资产质量和安全性的“应收账款回收率”等指标,导致了管理层对扩大应收账款规模的管理偏好以及对账款回收的不重视等情况。
2.会计核算和监督职能未能在应收账款管理中发挥作用
在实际情况中,财务部门的工作在会计核算和监督上都未到位,一方面仅把应收账款按其账龄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进行简单的分类信息的披露,未形成台账,在应收账款回收率降低的情况下将不利于对应收账款的分析和管理。另一方面,财务部门应该负责与债务单位的定期定向清查工作以确定账款的数量、金额、归还进度等,但是在实务中往往普遍存在长期不对账的情况,或者是对还款等事项进行口头约定没有书面的证据,即使进行了对账也未发挥应有的功能。当然有些公司由财务部门负责追款工作,但是催款的流程等不完善也导致了有些应收账款长期挂账以及坏账损失较大等问题。
3.对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工作有待提高
对客户进行信用调查并建立相关档案、制度信用标准以及信用政策、定期评价客户信用状况变化、核对账龄以及账目、制定收款方法以及催款流程、对欠款客户的责任进行追究等等都属于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工作。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企业并未做到,往往是信用标准以及信用政策的制定随意或者并未严格执行、对客户的信用调查不深入、未建立档案、销售人员进行赊销时标准混乱等等,而且由于许多企业在销售人员离职以及岗位调动时不需对其原承担的追款责任承担连带责任,因此销售人员利用这个漏洞损害企业利益也使得之后的接任人员不能顺利的完成追款,也导致了应收账款长期挂账以及坏账损失的发生。
4.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意识淡薄,没有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
在实际情况中,一些企业担心因为催收应收账款而影响与顾客的关系,或者很多企业没有建立应收账款管理政策或者虽有应收账款管理政策但并未真正落实。另外在企业管理层发生更替时,后任管理者往往出于担心原逾期应收账款因不能收回而形成坏账影响其经营业绩和薪资报酬等,因此往往将已逾期账款继续留在账面上,进而可能形成较高的应收账款和坏账损失风险。
三、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建议
将应收账款的回收率等指标纳入对管理者的考核范围是引起管理层重视应收账款管理的有效办法。此外,应收账款的管理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更是涉及到信用管理部门、销售部门、绩效考核部门等各部门,而且要通过这些部门的相互配合,从信用政策的制订、日常管理工作以及收账等方面对应收账款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管理和控制。
1.事前预防是避免应收账款坏账损失风险、降低持有成本的有效措施
事前工作主要有对客户建立信用管理制度,对各种客户进行甄别以及对其信用进行评价,识别其拖欠账款的风险,对不同的客户制定不同的信用政策、信用条件等销售措施,比如对于信用风险高的客户要制定严格的政策保证应收账款的安全。
2.做好事中管理和控制
财务部门要加强对应收账款的会计核算和监督,除做好凭证的填制以及保管工作外要加强明细核算,定期及时地掌握各赊销客户账款的金额、账龄等情况,控制可能发生的坏账,并配合信用管理部门掌握客户信用的变化,更要真正实行定期对账管理措施,财务部门与销售部门要相互配合及时定期的与客户对账,比如可以每个季度对账,对发现款项不符的账款要及时查明原因,对于销售人员调岗时要明确其责任做好交接工作,而且要实行人走责任仍在的管理办法,避免因为岗位调动就摆脱了追账的责任。
3.事后控制的主要工作是对应收账款进行严格的监控、降低坏账损失风险以及追收账款
一是在应收账款形成后密切关注客户的经营状况、现金流动以及信用状况的变化以确保其有足够的偿付能力,特别是账款数额较大的重点客户,如果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可能导致应收账款回收率下降的情况,必要时可以要求客户提供相应担保。这一过程需要销售部门、信用管理部门以及财务部门的密切配合,销售部门与信用管理部门对客户的经营状况、信用状况等进行追踪,财务部门通过明细核算确定各客户的账款余额以及变动情况进而确定管理重点。二是要及时对应收账款进行清收,减少坏账损失。账款拖欠越久就越难以全额收回,因此要进行严密的监督和清收。通过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的配合,对销售合同和财务资料中账款的发生时间、金额、账龄等信息的核对,对账款的结构进行分类,将账款分为未到期、超期并按信用时期进行分段分析,以据此采取不同的收账政策。三是制定合理的收账政策,根据客户的情况以及账款的逾期情况对不同客户采取不同的催收办法,保证账款按时收回。如对信用较差、账款逾期很长,特别是存在主观故意、恶意拖欠的客户要执行严格的收款政策,除了派人上门催还外,可以采取法律措施实施抵押、质押等保全措施或者要求连带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代为清偿等等方式。
四、结束语
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需要企业的各个部门的配合,涉及到销售、财务、信用管理等方面,需要将各项措施切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适当控制应收账款的规模、成本和风险,在实现促进销售、减少存货目的的同时尽可能地保障应收账款的安全,实现成本和效益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