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淡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核算的局限性

2010-03-19喻海燕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0年10期
关键词:往来款项会计报表负债表

喻海燕

现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分别于1997年1月1日和1998年1月1日起实施。近几年来,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深化,与之相适应的政策法规相继出台,不断地对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进行完善。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在会计制度在方面、会计科目核算方面等都出现了难以满足管理需要的情况,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些不足和局限性,给决策者带来很多错误判断,不能适用科学决策的要求,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不断完善体现行业特色的财务管理办法和会计核算办法,将有利于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和有序发展,下面就基层事业单位在实际工作中执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及《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时遇到的若干问题提出几点想法。

一、关于事业会计核算制度方面

(一)关于收付实现制

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目标,可以说主要是满足预算管理的需求,重点是反映预算执行信息。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也要求全面反映单位财务状况。而这两个目标的实现需要基于不同的会计核算基础,前者基于收付实现制,后者基于权责发生制,同时实现两个目标对会计核算带来一定难度。

权责发生制的适用范围在我国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中没有得到界定。随着事业单位改革步伐的加快,一些经营性的事业单位已逐步推向市场,停止了财政供给,完全企业化;另外一些具有经营性、公益性双重性质的事业单位,考虑其收入条件和能力,财政也适当核减了事业经费。因此,会计制度中必须严格界定权责发生制的适用范围,笔者建议分别对待:自收自支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完全采用权责发生制计量基础进行财务核算,实行差额补助制的事业单位,也采取权责发生制计量基础进行财务核算,实行全额拨款制的事业单位,基本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个别事项采用权责发生制计量基础进行财务核算。

(二)关于会计报表制度

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说明,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及附表、会计报表附注和收支情况说明书等。为便于领导决策,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以及及时纠正实际工作存在的不足,笔者认为财会人员还应定期编写现金流量表及进行相关财务分析。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对预算外资金较多或有一定经营项目的事业单位非常有用,可以对其现金流入、流出进行分析利用,掌握事业单位现金变动情况,帮助编制货币资金收支计划,考核货币资金的运用和支付能力。财务分析与上述“会计报表”的内容从实质上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虽然以数量信息和货币信息为主,但同时有大量的文字、非货币性信息并重,因而宜称作“会计报告”。从会计报表的组成来看,“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基础宜改“资产+支出=负债+收入+净资产”为“资产=负债+净资产”,因为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事业单位静态的财务状况,而收入支出则是反映动态的财务状况,二者共同集中在一张报表中揭示财务状况和业务成果,混淆了时期和时点会计信息,因此,应将“收入、支出”项目从资产负债表中剔除,其差额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净资产”部分予以反映;收入支出总表应按月结出余额,以与“资产负债表”中的“净资产”相关科目对应一致。

(三)年底报表编制要求的制度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第八条第二款规定:事业单位预算应当自求收支平衡,不得编制赤字预算。这条规定对一般事业单位来讲是可行的,也是应该必须做到的,但有时候对于一些定额或者定向补助的事业单位以及自收自支未实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则不太适合。建议该款修改为:事业单位预算应当自求收支平衡,一般不得编制赤字预算。

二、关于会计科目核算方面

(一)固定资产科目

固定资产是单位总资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该类资产核算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单位整个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与公允。《事业单位财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按账面价值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用于固定资产的更新和大型修缮。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不适应发展的方面。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不能正确反映固定资产真实价值,资产负债表上固定资产项目的金额只反映原值,未能反映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的实际损耗,造成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和实际价值的严重背离,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和实际价值无法体现,不利于报表使用者了解固定资产的真实状况,特别是遇到单位重大经济决策和对资产进行评估时,报表关系人无法对报表整体资产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虚增净资产,一旦发生报废、毁损、盘亏等情况,将无法知晓该资产的实际损失情况,不利于对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当资产报废时,按固定资产原值作一次性减少处理,会使单位资产减少过快。

(二)往来款项科目

往来款项包括单位在运转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应收、应付款项及预收、预付款项等项目。许多基层事业单位在该科目的核算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存在对帐不及时。单位对往来款项的管理比较松散,对各种往来款项会计部门只管记账,不经常和对方核对账目,久而久之极易造成往来款项悬账及呆账。

其次,还存在往来款项账务处理不规范,往来款项账务处理不规范。基层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由于业务素质参次不齐,有的会计人员不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对企业的往来款项进行正确的账务处理。由此造成往来款项的混乱,为以后资金结算带来很多麻烦。

再次,往来款项不定期清理。有的事业单位对往来款项管理不善,造成往来款项的账目混乱。

三、特殊会计业务处理方面及其他方面

首先,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没有涉及“非货币性交易”等特殊业务会计处理的内容,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事业单位客观地存在着非货币性交易等特殊的会计业务。可以参照企业会计制度中的“非货币性交易”进行帐务处理。

其次,还存在单位业务反映不真实不充分的现象。在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下,有许多差额、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存在创收收入,其处理方法是收到收入时借记“现金”(或其他“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应缴财政专户款”,待缴入财政后又借记“应缴财政专户款”,贷记“现金”(或其他“银行存款”等)科目,财政编统筹后拔回单位借记“事业收入”,贷记“现金”(或其他“银行存款”等)科目。期末没有在会计报表中反映单位的实际创收收入,不利于报表使用有掌握单位的实际创收及增值保值能力。

猜你喜欢

往来款项会计报表负债表
2020年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资产负债表
浅谈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9年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资产负债表
关于电网企业往来款项管理的思考
关于国有企业合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的探究
论会计报表附注及其披露事项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探析
事业单位会讣报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审计的思路
往来款项全过程管理体系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