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某县中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

2010-03-19昊,朱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年3期
关键词:感染者正确率艾滋病

吴 昊,朱 伟

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教研室郑州 450001

#通讯作者,男,1963年4月生,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医疗保障制度,E-mail:zhuwei@zzu.edu.cn

全球艾滋病(AIDS)流行呈上升趋势,目前我国AIDS的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疫情开始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1]。在我国报告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中,20~29岁年龄组感染人数占51.9%,30~39岁年龄组占30.6%,2个年龄组HIV感染人数占总数的 82.5%[2]。由于青少年的性知识、态度对整个社会预防和控制性病/AIDS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涉及国家政策的制定和未来发展[3],因此,加强青少年 AIDS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特别是开展预防AIDS的健康教育,培养青少年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他们抵御AIDS侵扰的能力,对预防和控制AIDS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河南省AIDS流行情况比较严重,青少年面临的危险相对较高,为了探索适合河南省的青少年AIDS健康教育方式,作者进行了如下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河南省AIDS非项目县作为目标人群,单纯随机抽取 1个县,在该县随机抽取 1所高中和 1所初中,以初二、高二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初中 3个班,高中 3个班,共530人。

1.2 现况调查方法 参考国内外有关AIDS知识、行为、态度的调查问卷,结合学生实际自行设计调查表。健康教育前采用不记名问卷方式,按班级集中填写,统一发放问卷,当场收回。健康教育进行 2个月后,再次进行相同内容的无记名问卷调查。

1.3 干预方法 先对健康教育老师进行培训,然后由健康教育老师进行4次AIDS的健康教育课,每次1节,课堂采用参与式教学;发放AIDS防治知识宣传小册子,各班级专门出2期AIDS防治知识宣传板报,组织观看AIDS防治录像,学校组织AIDS知识问答竞赛等。

1.4 质量控制 制定现场干预程序、操作规范和方法,并根据其步骤和要求准备好调查和干预用品;调查员由专门培训的人员组成,按班级集中填写,统一发放,当场收回,并进行审核、补漏;在干预过程中,每 2周进行一次督察,并记下干预进展情况,确保干预措施的正确实施。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Foxpro 6.0录入,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以“平均分/总分 × 100%”的方法计算干预前后AIDS知识的正确认识率和AIDS正向态度持有率。采用χ2检验分析健康教育前后AIDS知识态度等正确率的变化,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基线调查发放调查问卷530份,其中男 271人,女 259人,学生年龄 11~18岁,有效问卷521份,有效应答率 98.3%;干预后共调查 525人,其中男 267人,女 258人,有效问卷 514份,有效应答率97.9%。

2.2 健康教育前、后学生AIDS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比较 见表 1。健康教育前、后总体正确认识率为51.14%(3.58/7.00)和79.71%(5.58/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144,P<0.001)。

表1 健康教育前、后学生AIDS相关知识正确率比较 答对人数(%)

2.3 健康教育前、后学生AIDS传播途径知识知晓情况比较 见表 2。健康教育前、后总体正确认识率分别为54.14%(3.25/6.00)和90.28%(5.42/ 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965,P<0.001)。

表2 健康教育前、后学生AIDS传播途径知识正确率认识比较 答对人数(%)

2.4 健康教育前、后学生对AIDS预防措施知识正确认识率比较 见表 3。健康教育前、后总体正确率分别为71.20%(3.56/5.00)和94.40%(4.72/ 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45,P<0.01)。

表3 健康教育前、后学生对AIDS预防措施正确认识率比较 答对人数(%)

2.5 健康教育前、后学生对AIDS相关态度的比较见表 4。健康教育前、后正向态度持有率分别为53.20%(2.66/5.00)和71.40%(3.5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783,P<0.001)。

表4 健康教育前、后学生对A IDS相关态度的比较 肯定回答人数(%)

3 讨论

调查结果表明,在开展健康教育前,AIDS相关知识、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的平均正确认识率为50.50%(9.09/18)。可见中学生对AIDS有一些了解,但对其相关知识、传播途径等知识的正确回答率偏低,而且AIDS相关知识及传播途径等知识是片面的、零碎的,对某些问题仍存在模糊的认识,缺乏系统的教育,这不得不引起有关人士的警惕,此与国内相关报道[4]基本一致。

健康教育活动后中学生在AIDS相关知识知晓率、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知识上有显著提高,态度上有显著改善,说明通过多途径的健康教育,有助于中学生对AIDS知识全面了解,解除他们对AIDS存在的恐惧心理,从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对预防和控制AIDS起到积极作用,这与国内其他专家的调查[5]结果一致。但“无偿献血是预防AIDS有效措施”这一问题的回答正确率仍然低于 65.00%,故作者认为健康教育应持续进行,才能根本解决问题。

作者还发现,开展健康教育前该地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AIDS有恐惧心理;健康教育结束后,对待HIV感染者的态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随着对AIDS防治知识的了解加深,中学生对AIDS的恐惧有很大程度的下降,而且在开展健康教育的同时,对学生的社会道德也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教育作用。对AIDS的误解是产生对AIDS患者歧视的根源之一,正确合理地对待HIV感染者是预防和控制AIDS的重要方面之一。学校应开展多渠道、全方位的AIDS健康教育活动,促进全社会对HIV感染者的理解、关注,消除对待HIV感染者的歧视,使社会共同关注AIDS问题,为该类患者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目前,虽然AIDS健康教育已纳入教学大纲,对学校开展AIDS教育课有一定的课时要求,但因为没有作为考核内容,在课时普遍紧张的情况下,不能保证开课的质量。因此,建议将AIDS知识作为考查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方面,以引起学校和学生的重视。同时充分认识学校AIDS教育在青少年AIDS预防工作中的重要角色,除了制订相关的教育政策外,还应该积极地组织开展对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和家长的相关培训,改变学校管理人员、家长和教师对学校AIDS教育的犹豫态度,提高教师及相关人员在青少年AIDS教育方面的执教能力,从而推动学校AIDS教育工作的广泛开展,以提高学校对AIDS健康教育的重视,进而提高学生的AIDS知识水平。

[1]孙宝志.艾滋病流行形式与艾滋病健康教育[J].中国热带医学,2006,6(7):1 300

[2]Visser MJ,Schoeman JB,Perold JJ.Evaluation of HIV/ AIDS prevention in south African schools[J].J Health Psychol,2004,9(2):263

[3]张晓宇,王学良,王建军.某中学学生AIDS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5,11(2):113

[4]贾晓飞,卢次勇,陈维清,等.深圳市初中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2):183

[5]马迎华,王超,张新,等.生活技能为基础的学校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 (7):562

[6]教育部办公厅.中小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大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感染者正确率艾滋病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住院患者留取痰标本正确率的影响
《 世界艾滋病日》
艾滋病感染者就医和就业歧视状况调查
门诊分诊服务态度与正确率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警惕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生意
生意
艾滋病感染者管理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