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创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与应用

2010-03-12章杰宽

关键词:竞争力指标体系权重

章杰宽

(西藏民族学院管理学院,陕西 咸阳 712082)

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不是来自自然资源、物质资本的数量增加和单纯的规模扩大,而是来自知识和人力资本积累水平所体现的科技进步。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成为新形势下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因此,文章以区域创新竞争力的指标体系构建为研究对象,对区域的创新竞争力进行研究,并运用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对长江中游的两个典型经济带进行比较研究,以揭示两大经济区之创新竞争力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以期为政府部门制订旨在整合城市资源提升区域创新竞争力的政策建议提供理论参考。

一、区域创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相关研究概述

2000年,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主持了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区域创新创业能力与活力评估研究”,提出了从知识创造、知识流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的经济绩效五个角度对区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的思想。这个指标体系是目前国内最权威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于2001年形成了我国首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1]。不过,该研究是以行政区划为研究对象,考虑到区域内部差异性(如江苏省,苏南苏北各方面差异很大,虽然全省的创新能力很高,但对苏北来说并不具有参考意义),其相关指标和研究结论的应用性就稍嫌不足。此后,众多学者结合研究对象提出相关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如朱海就提出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估的指标体系中包含企业创新能力、网络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和45个三级指标[2];岳鹄、张宗益从R&D投入和创新环境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关系上研究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3];岁玥从都市圈的角度分析影响其创新能力的因素,即创新体系环境要素、创新体系核心要素和创新体系特征要素,一共52个最终属性[4],这是比较系统地突破行政单元的局限对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研究,不过评价体系的范围显得太过宽泛,甚至包括了自然环境和区域面积这样的指标。孟浩[5]、黄爱华和谭雅娟[6]从产业集群的角度来考察区域创新能力的构成;何亚琼、秦沛认为,发现区域创新能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区域内各创新行为主体的创新能力和各类创新资源的丰裕度,更取决于各创新行为主体在相互作用中所采取的集成运作方式。为此他们提出了区域创新网络成熟度,通过综合考虑区域创新动态集成运作过程来考量区域的创新能力。但体系中更多的指标的获得性具有很大的随机性,这限制了其结论的科学性和客观性[7]。此外,还有学者在研究区域竞争力的时候把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其中的一个子指标进行研究。有代表性的:严于龙认为科学技术是关系到一个地区的创新能力的核心指标,用人均科技活动经费来衡量[8];宁越敏在其构建的城市竞争力模型中认为科技竞争力是构成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指标之一[9];左继宏和胡树华提到了创新之基本要素是科技竞争力和居民素质竞争力[10];万秋成在关于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中提到了科技创新指标,他认为应当包括地方财政科学经费支出、专业技术人员占总人口的比重、中小学在校生人数方面[11];段志刚以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作为创新能力的指标,最后还提出城市的创新除了人力资本、智力要素外,还强调地区的观念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和政府创新等[12],但其并没有对观念创新等指标给出一个具体的衡量标准。因此,综上所述,虽然目前国内对区域创新能力的研究很多,但由于研究对象和研究重点的差异,以及各自相关数据获得的难易程度,指标体系的内容也有很大的出入,并且对各指标权重的设定也存在一定的区别。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

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文章构建区域创新竞争力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指标的选取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第一、指标与创新竞争力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

第二、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的兼顾;

第三、数据的稳定性

(三)权重的设立

关于创新竞争力指标体系权重的设定,专家学者们常运用相关的分析软件(如SPSS、SAS等),通过层次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因子分析法以及主成分分析法等方法来确定。本文提出另一种方法,即多层次交互式权重确定法[13]。对区域创新竞争力最为关注的主体是企业,而专家又是研究的主体,因此,文章以专家和企业两个层次的交互式行为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第一,由专家进行权重约束。

各指标的权重约束由专家给出,这一约束是为了防止各企业都过度地强调自己的强项,造成权重分布过于悬殊,指标之间的重要性相差太大。

第二,由各企业确定各自最优权重,并给出以下约束条件(假设各指标值为Ei,权重为Wi,i=1,2,…,42):

②0

第三,求各企业最优权重的算术平均数并反馈给有关专家,再由专家确定参考权重,并再反馈给企业,由企业根据自己的偏好对权重再次调整,最后再把企业确定的结果反馈给专家。如此反复多次,直到企业确定的权重趋于一致,并符合由第一步步骤里专家给出的约束权重为止。最终确定的权重如表1所示。

表1 区域创新竞争力指标体系

如此,权重的确定经历了几个循环的过程,可以有效地避免其他方法在计算过程中的一次性所带来的误差,而且这种方法是在大量的征求相关群体的基础上得出各个指标的权重的,也可以避免传统方法通过数据分析所得结论的机械化倾向,因此,所得的结果也较为科学且有较高的实用性。

二、实证研究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城市群逐渐成为国际生产力分布体系和劳动地域分工中新的重要的空间组织形式[15],从而在我国中部地区逐渐形成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两个核心经济区。地域上的临近,使得这两个经济区在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加速地从生产要素和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创新已经成为一个区域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鉴于此,笔者运用上文构建的区域创新竞争力评价体系对这两个区域的出现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

区域界定:长株潭城市群包括长沙、株洲和湘潭三市;武汉城市圈是以武汉为中心,包括武汉在内的有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周边8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圈。相关数据见表2。

表2 两大经济区创新竞争力指标原始数据表

续表2

对该数据表进行标准化转换,得出表3。

表3 两大经济区创新竞争力指标标准化数据表

续表3

从表3可以发现,就创新竞争力总体评价而言,武汉城市圈要远高于长株潭城市群,得分分别为92.84和81.78。各一级指标的得分,长株潭城市群为17.601、48.215和15.969;武汉城市圈为17.152、 59.44和16.246,可见各一级指标的综合得分武汉城市圈也要高于长株潭城市群。尤其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由于武汉地区是我国高校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且拥有着大量的国家省部级科研机构,竞争力较长株潭地区明显较强。但是在各二级指标来说,长株潭城市群也存在着自己的优势,如社会环境、创新投入、金融网络和邮电网络几个指标的得分都要强于武汉城市圈。

表4 两大经济区创新竞争力评价值

三、结语

文章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区域创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与其他学者研究不同的是,文章的研究较多地征求了有关创新竞争力的相关群体如政府、企业和专家的意见,从而最终形成了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42个三级指标。在各个指标权重的确立上,运用了多层次交互上的权重确定方法,在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中确定了42个三级指标的权重。文章认为创新竞争力的评价是一个比较的过程,只有在两两比较中才可以对一个地区的创新竞争力作较为科学地的定位。因此在实证研究中运用此评价体系对我国中部地区的两个核心经济区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的进行了比较评价,评价结果较客观地反映了目前两个经济区的发展现状。

当然区域创新竞争力的评价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文章只是以2008年的数据来进行对比分析,只能反映这一年的两个区域创新竞争力的对比现状。今后应该在更多地征求企业尤其是外地投资商和科技人才之意见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2002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3(4): 5-11.

[2]朱海就.区域创新能力评估的指标体系研究[J].科研管理,2004,25(3):30-35.

[3]岳鹄,张宗益. R&D投入、创新环境与区域创新能力关系研究:1997~2006[J].当代经济科学,2008,30(6):110-116.

[4]岁玥.中国都市圈创新体系的发展比较与评价[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7.

[5]孟浩.基于产业集群的群簇区域创新体系——对区域创新体系内涵与结构的新探讨[J].天府新论,2004(5):54-56.

[6]黄爱华,谭雅娟.基于产业集群的广东区域创新体系研究[J].经济师,2006(8):260-261.

[7]何亚琼,秦沛.一种新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视角——区域创新网络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6):88-92.

[8]严于龙.我国地区经济竞争力比较研究[J].中国软科学,1998(4):109-111.

[9]宁越敏,唐礼智.城市竞争力的概念和指标体系[J].现代城市研究,2001(3):19-22.

[10]左继宏,胡树华. 关于区域竞争力的指标体系设计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4,26(4):64-67.

[11]万秋成.基于熵权系数法的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9(11):59-61.

[12]段志刚.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竞争力比较[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23(10):53-56.

[13]梁樑,王国华.多层次交互式确定权重的方法[J].系统工程学报,2002,17(4):358-363.

[14]董雨等. 多层次交互式确定权重方法的改进[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5,35(4):576-582.

[15]石忆邵,张洪武.长江三角洲综合竞争力与区域优势分析[J].城市规划汇刊, 2002 (1): 1-20.

[16]深圳新闻网.中国正形成六个核心经济圈带,区域经济全面隆起[EB/OL],2009-03-16.http://www.sznews.com/finance/content/2009-03/16/content_3642294_10.htm.

猜你喜欢

竞争力指标体系权重
权重常思“浮名轻”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为党督政勤履职 代民行权重担当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日本竞争力
基于局部权重k-近质心近邻算法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组织知识传播与共享评价指标体系及其RS权重配置
在联合中提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