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晚清洋务大商人盛宣怀

2010-03-10王贤辉

产权导刊 2010年4期
关键词:洋务盛宣怀招商局

/王贤辉

晚清洋务大商人盛宣怀

/王贤辉

插画 媛媛

最近在CCTV8播出的电视连续剧《民主之澜》,第一集说的是盛宣怀给朝廷出馊主意,将民办的川汉铁路路权收归国有,以抵外债,激起民变,促成了辛亥革命。

盛宣怀,字杏荪,号次沂,别号愚斋、止叟,公元1844年生于江苏武进。是清末中国的洋务派商人。

盛宣怀出生在一个封建官吏家庭,祖父盛隆是举人,当过浙江海宁州知州,父亲盛康是进士,任过多种官职,因而他受封建教育甚深,这为他后来亦官亦商,最后成为中国著名的洋务派大商人奠定了基础。

1870年,盛宣怀经杨宗濂推荐踏入李鸿章幕府,任行营内文案兼营务会办,深得李鸿章赏识,1872年被委为会办,参加创办轮船招商局。在李鸿章的提携下,他于1875年任湖北开采煤铁督办;1880年创办电报总局,任总办;1885年任轮船招商局督办,并长期控制该局,成为大股东;1893年筹办华盛纺织总厂,任督办。在此期间,他还兼任许多官职,如,1879年任天津河间兵备道,1884年任天津海关道,1887年任山东登莱青兵备道兼海关监督,1892—1896年任天津海关道兼海关监督。

甲午战争后,盛宣怀控制了较大规模的企业。1896年,他以督办的身份接办张之洞创办的官办汉阳铁厂和大冶铁矿、萍乡铁矿,改为官督商办。1908年,又改组为商办汉冶萍公司,任总经理,并成为公司大股东。1896年,他又受法政府委任,督办中国铁路总公司,直至公元1905年,同年还创办中国通商银行。与此同时,盛宣怀的官阶也扶摇直上,先后任太常寺少卿、大理寺少卿、商政副大臣、工部左侍郎、邮传部右侍郎,公元1911年,又被授邮传部尚书。

盛宣怀在办洋务的30余年中,掌握了当时的电报、轮船、矿利、银行、邮政、铁路、纺织等要业,揽东南利权,为中国早期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历史贡献,但他的个人财产也过千万之巨,被誉为“一只手捞十六颗夜明珠”的洋务大商。

盛宣怀在接办汉冶萍煤铁矿后,连续向日本借款,以铁矿石低价输日为抵,债务累累,终使该公司受制于日本资本势力。在督办铁路总公司任内,他与比、英、美等国签订了铁路借款合同,致使几项铁路权落入外国列强之手。1901年八国联军侵入中国时,他应刘坤一、张之洞之邀,与各国驻沪领事商订“东南互保”章程,同年任会办商约大臣。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由盛宣怀策划的“铁路国有”命令,他又与四国银行团签订湖广铁路借款合同,把原来已允许商办川汉、粤汉铁路权交与外国资本作抵。因此,激起人民的保路运动,促进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辛亥武昌起义以后,盛宣怀被革职,在外国大使保护下逃亡日本。盛宣怀政治上失势,但经济实力仍有,1913年再任轮船招商局副董事长、汉冶萍公司董事长。1916年病逝上海。

盛宣怀的功过是非自有评说,但他的成功,除了如他所说的“集商本以商办”、“官任保护”、“官商一体”的亦官亦商、官亦为商的外因外,他的“躬昌奇险,精思锐进,艰危困苦,绝为瞻顾,期于必成”的过人睿智和创业精神,也是其能成大业的内因。

猜你喜欢

洋务盛宣怀招商局
招商局金陵鼎衡船舶(扬州)有限公司
走错了路,起步即是末路
走错了路,起步即是末路
주간지 편람
从金陵制造局看李鸿章的政治智慧
招商局码头的青岛往事
关于洋务运动中洋务企业性质的探究
《洋务自强》
张之洞和盛宣怀在粤汉铁路及铁路借款上的恩怨
论国人自办报刊兴起及其洋务舆论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