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房性早搏显现一例潜在性预激综合症

2010-03-08陶淑娥

当代医学 2010年14期
关键词:不应期房性早搏波群

陶淑娥

房性早搏显现一例潜在性预激综合症

陶淑娥

预激综合症在心电图上的显现,取决于旁路的前向传导功能,在旁路前向传导快于正路时,心电图上才得以显现[1]。若旁路前向传导慢于正路,预激就不能显现,临床称之为潜在预激综合症。多年来,这些潜在预激综合症在常规心电图中无法诊断,只是通过阵发性心动过速反复发作,或根据其它心律失常来协助诊断。近些年来其它医院通过食道调搏来诱发预激的显现,给诊断这种潜在性预激综合症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可是,我们县级医院即没有食道调博,更没有电生理检查。我们根据一位病人房性早搏的P-R间期缩短,分析可能有潜在性预激综合症的存在。现将分析如下,请同行们参考。

临床资料:患者男,60岁,患肺心病10余年,有阵发性心动过速病史,但无发作时的心电图记录,每次发作时间约1~3分钟。住院期间观察心电图发现有偶发或频发房早。图1为V3导联连续描记。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75次/分,偶发房早。房早的联律间期为0.58秒,房性P波后继QRS波群。P’-R间期0.16秒,说明异位P波经正路下传至心室形成的QRS波群。图2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83次/分,频发房早呈四联律。上段V1为连续描记(重做II导联时早搏已消失),自左向右第2、6、10个P波形态与窦性不同,正向传导,为房性早搏,异位P波后继有QRS波群,P’-R=0.08”,由P’-R短说明有以下几个可能。(1)可能QRS波群不是P’波下传引起的。(2)可能QRS波群是P’波由旁路下传引起。假如第2、6、10个QRS波群不是其前的P波下传引起的话,那么,就可以是房早四联律未下传(干扰性),与结早四联律遇在一起。但是这个可能是很小的。另外,如果QRS是结早引起,代偿间期应该完全,而此图的代偿间期不完全。所以符合房早诊断,说明2、6、10个QRS波群是前面的P波下传引起,其前的P’-R间期短是因为导位P波从旁路下传所致。从V1导联中测得不应期是0.38秒,而房早的联律间期是0.36秒。房性早搏落入了正路的不应期中,使正路传导延迟或中断,这时旁路的传导速度快于正路,所以,房早经旁路下传至心室,引起QRS波群。说明了该病人存在旁路传导,具有潜在性预激综合症[2]。

分析:本例病人在窦性心律或房性早搏来的较晚时,预激没有显示出来,是因为此时的正路传导快于旁路,当房性早搏来的较晚时,正路已脱离了不应期,可以正常下传,故显示不出旁路的传导。如果房性早搏来的较早,落入了正路的不应期中,此时正路传导延迟或中断,这时旁路的前向传导速度就快于正路,从而显示出旁路的传导特征。本文图2就解释了这个道理。我们在没有食道调搏及电生理检查的情况下,通过房性早搏发现该病人有潜在性预激综合症的可能[3]。加之患者有阵发性心动过速病史,进一步说明了具有潜在性预激综合症。这一诊断的确立,对患者今后的治疗用药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1]杨钧国,李治安.现代心电图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616-617.

[2]黄宛.临床心电图学第四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371-372.

[3]郑启宇,黄仲达.心律失常心电图诊断与治疗[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220.

10.3969/j.issn.1009-4393.2010.14.067

116400 庄河市中心医院心电图室 (陶淑娥)

猜你喜欢

不应期房性早搏波群
《思考心电图之176》答案
基于ResNet与BiLSTM的心电QRS波群检测方法
《思考心电图之166》答案
《思考心电图之162》答案
房室交界区对房性期前刺激的反应方式
食管心脏电生理测定心脏传导系统不应期(二)
冠心病高血压及无基础心血管病患者房性早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R-P间期/P-R间期呈反比关系的再认识
房性早搏未下传偶遇室性早搏
受阻型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同时出现酷似房性早搏伴室内差异性传导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