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音乐鉴赏教学的一点美学思考
2010-03-04胡君英
胡君英
目前音乐鉴赏教学存在很多问题。突出表现在音乐鉴赏教学定位太专业化或非音乐化。
音乐鉴赏是指鉴赏者通过对音乐作品的聆听和感受,获得精神的愉悦、理性的满足以及音乐美的享受活动,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全体学生获得基本的音乐文化素养的主要渠道。通过音乐鉴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其成为人格完美、道德高尚的人。随着音乐新课程的改革,音乐鉴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然而如何上好一堂音乐鉴赏课,却仍然令许多教师感到困惑。目前音乐鉴赏教学存在很多问题,突出表现在音乐鉴赏教学定位太专业化或非音乐化。有的教师在鉴赏课上一开始就大讲风格体系、精神特征,详尽地分析作品的曲式结构,弄得学生一头雾水。还有一些教师上鉴赏课的步骤是作者生平介绍、背景了解、作品所表现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等。学生边听作品,教师边讲解,学生跟教师的理解走。如此一来,音乐本身并未走进学生的心灵,学生性情没有得到陶冶,心中仍是—片空白。
怎样改变音乐鉴赏教学的现状?当代美国哲学家奥尔德里奇认为:“音乐作品的内容既是可听的,也是可见的——或准确地说,可听和可见二者在音乐作品中互不排斥。”音乐美学也从审美角度肯定了奥尔德里奇的观点。音乐美学认为音乐的内容包括两种表现方式,一种是直觉、非想象的音乐性内容,即可听的内容,它是音乐中客观的内容因素;另—种是非直觉的、想象的,可以称之为非音乐性的内容,即可视、可思的内容。它需要依靠主观的想象去实现。因此也是音乐中带主观色彩的内容因素。
根据音乐美学的上述理论,我认为在音乐鉴赏教学中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
一、对音乐性内容“度”的把握
音乐性内容是指在音乐中不受听众的想象或联想的影响,客观地存在于作品中的内容成分。它包含三个方面,即基本情绪、风格特点和时代特征。音乐中的基本情绪对听众来说,它是纯粹建立在感觉基础上的。听众无须经过任何理性化的判断,单凭音响对感官的刺激就能直接产生。音乐的风格特点的把握,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音乐的基本情绪和风格特点这两方面内容,在教师的指导启发下,中学生都是能够把握的。而音乐的时代特征的理解,必须建立在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基础上,这对中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我们在指导学生欣赏音乐性内容时,要有侧重,要把握好“度”。在鉴赏教学中要多引导学生在听觉中感知、体验音乐情感,同时,要指导学生用专业的眼光审视音乐,把握音乐的风格特点。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发展音乐听觉,培养学生音乐的耳朵,是发展一切音乐能力的基础。要让学生深入体验音乐情感,必须进行听觉感知训练,当他们有了音乐的耳朵,就能领悟到音乐诸要素所表达的感情。在鉴赏教学中,要让学生用听觉感知音乐的节奏、力度、速度、音色等基本要素对表达音乐情绪情感的作用,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本身情感内涵的体验。如欣赏《保卫黄河》,学生从雄浑苍健、慷慨激昂的情感力度中体会到激昂向上的情绪;而听二胡曲《良宵》,通过中速抒情、力度适中的音响,感受含蓄深沉、绮丽清新的乐风。其次,也可以让学生在相同的音乐作品中来体验音乐语言的不同方面。如作品《鳟鱼》所描绘鳟鱼的愉快游动,到受骗上钩的不幸遭遇,是通过节奏、旋律、调式调性、和声织体的不断变化对比来表现的。学生会随鲜明的音乐变化,经历愉快、愤怒、同情等不同心境。
在听觉感知中体验音乐情感,除了引导学生理解音乐语言的表现意义外,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反复倾听音乐,通过粗听、细听、精听,使情感体验步步深入,使学生从感性的愉悦层面,上升到理性的情感共鸣、审美升华层面。
二、非音乐性内容的利用
非音乐性内容是指音乐的音响本身不能包容的,但又能通过音乐提供给听众的内容成分,亦即接受者不是从音响中直接感觉到的,而是由于音响而产生想象或联想获得的内容成分。音乐中的非音乐性内容带有较多的主观色彩,主要包含绘画性内容和文学性内容。
1绘画性内容及其教学
音乐与绘画虽为不同的形式,但二者同属于形象思维的范畴,音乐形象常以模拟、象征等手法,把人们的生活现象用音响表达出来。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可以借助绘画的视像性、具体性,让学生眼观耳闻、产生联想、扩展思维,如身临其境般在愉快气氛中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降低音乐鉴赏教学的难度。
音乐可以用色彩表示。俄国作曲家沙巴涅夫认为C、D、E、F、G五个音相当于灰、黄、青、红、紫五种颜色。19世纪著名音乐家波萨科特则认为下列关系有某种对应性:弦乐、人声与黑色,铜管、鼓与红色,木管与蓝色。因此,在鉴赏教学时我们也可以利用色彩为理解音乐服务。如欣赏管弦乐《森吉德玛》,乐曲第一乐段的旋律优美、抒情,仿佛在辽阔的大草原中,雪白的羊群在蓝天下悠闲地散步,一切是那么恬静,一切又是那样让人遐思一学生自然而然地在欣赏过程中产生了丰富的联想。而且,很容易选择“白色”或“绿色”形容音乐感受。急促、欢快、活泼的第二乐段旋律,又会让学生产生万马奔腾、热闹非凡的场面联想,用热烈的红色或活泼的橙色来表现乐曲感受,再恰当不过了。学生通过色彩可以很快地掌握乐曲的主题与情绪,深刻理解音乐形象,融情于景、由景生情,从而开拓了多维视野。
有些音乐作品直接来源于绘画作品,作曲家完全按照绘画作品来构思音乐。那么我们就不能不根据画作去理解音乐。如《图画展览会》中的第六分曲《两个犹太人》,单纯从音响上来看,它只包含两个主题。一个主题在低音区,深沉、稳健,节奏带有一定的冲击力:另一个主题在高音区,慌张、忙乱,节奏细碎并带有退缩感。假如没有任何标题来指示,我们将会产生多种联想。但作曲家却早已告诉我们,他的作品是以一幅畫为摹本:两个犹太人,一个穷一个富。所以,我们便会自然地跟着标题去联想,低音区的主题将会使欣赏者联想到一个趾高气扬的富人,神气十足、不可一世;而高音区的主题又会使人联想到一个胆小心虚的穷人,躲躲闪闪、可怜巴巴。
2文学性内容及其教学
音乐与文学的结合,产生了很多优秀的艺术作品。例如,俄国著名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的钢琴套曲《四季》,就是根据俄罗斯众多著名诗人的12首诗来创作的。其中,十月《秋之歌》是根据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诗“晚秋花园凋零凄凉,黄叶坠落随风飘扬”创作的。整首乐曲的旋律连绵不断,表达了作者寂寞、孤独、伤感的内心世界。因此,对于这类作品的鉴赏教学,要充分利用音乐中包含的文学性内容启发学生。
三、音乐性内容与非音乐性内容关系的处理
著名音乐教育家黄自的音乐欣赏理论框架,是建立在康德的“知——情——意”心理结构三分法的基
础上的,是传绑心理学在音乐审美中的具体应用。他说:“凡欣赏一件艺术作品,无论是诗、剧、画、雕刻、建筑或是音乐,我们有三条路可走:1.知觉的欣赏;2.情感的欣赏;3.理智的欣赏。”那么这三种欣赏究竟有何区别与联系呢?黄自说:“在知觉的欣赏方面,我们应当能辨别美的节奏、曲调、和声及音色。在情感欣赏方面,应当先知道这些音乐表情的方法及作曲家的生平和性格,然后用我们的冥想,去体贴它所表达的情感。在理智的欣赏方面,我们应当先知道这些音乐各种派别之不同及各派之特点,能审辨‘乐意追溯此‘乐意的种种变化而造成的精密结构。”黄自的这段话也说明在欣赏时不但要把握好音乐性内容,同时也要把握好非音乐性内容。
的确,在欣赏一首乐曲时,对其所表现的或快乐、或悲哀、或愤怒、或甜美的情感,凭借感性经验,会自然地产生出一种直觉体验。然而这毕竟是初步的体验,进一步则要求有理解认识的参与,即欣赏者从各个方面去理解乐曲情感的内在含义。由于音乐中的情感内涵常常可以在音乐之外的因素中找到理解认识的依据,因此,在对声乐作品与标题音乐的欣赏中,对于歌词、剧本、标题、题解等非音乐性因素给以充分的注意是完全必要的。有些无标题音乐,虽然没有非音乐因素的参与,但并不意味着这些音乐中的情感表现没有他们的生活和思想基础。为了更充分、更深入地体验这类乐曲的情感内涵,欣赏者一方面要通过对音乐本身的悉心聆听,凭借感性直觉去体验乐曲的情感内涵;另一方面则要从更广阔的方面,特别是从乐曲产生的社会环境,作曲家的生活经历、创作意图、艺术风格,体裁形式的表现特征各个方面去进行理解,以求得对乐曲情感内涵的深入把握。
在音乐鉴赏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心理特点正确处理好音乐性内容与非音乐性内容的关系。只有同时把握好音乐性内容和非音乐性内容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活”起来。如在给学生欣赏《澧水船夫号子》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缩短与音乐的距离感,我们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船夫与风浪搏斗的画面,同时让学生随着旋律作一领众和的划船律动。随着音乐速度、力度、情绪的不断变化,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融入了音乐中。
在音乐鉴赏教学中,我们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不同的作品要有不同的讲授方法。对于高年级学生,他们已具有一定音乐理论基础,理性思维能力也比较强,我们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就可深入·些。而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其感性思维比较强,习惯借助于图画、文学内容理解作品,这时,我们就要在教学中充分挖掘音乐作品中的非音乐性内容,發挥学生的想象力来理解作品。
总之,音乐鉴赏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审美发展规律以及音乐素养水平,将心计教学形式、选择教学方法、确定教学内容,正确处理鉴赏教学中音乐性内容与非音乐性内容之间的关系。如此才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才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理解、记住音乐作品!
我们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不同的作品要有不同的讲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