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促进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实现途径

2010-02-17林国安

中国合作经济 2010年11期
关键词:供销合作社有供销

文/林国安

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2009]40号)对新形势下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供销合作社加快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使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取得实质性成果,应充分发挥供销合作职业教育的特殊优势和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开展应用性研究,为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供销社随着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社会的进步、经营管理方式的创新以及自身的改革发展,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如新时期供销合作经济的创新与发展、“新网工程”的理论架构、全国供销合作社网的融合与一网多用、农超对接、 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基层社薄弱与空白县的重建、开放办社、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交流与合作等等。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新对策,制定新措施,需要我们供销人的大视野、大胸怀、大谋略、大手笔,客观面对,科学决策。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拥有职业技术教育院校97所,培养了大批人才,他们情定供销、扎根供销、熟悉供销,他们有基础、有能力、有优势、有条件去研究和探讨解决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中的问题。一方面各级供销合作社应高度重视所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进行归纳整理,要求所属职业院校逐一进行深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并给予一定的研究工作经费。对重大问题的研究甚至可以采取招标的形式,调动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各职业院校应把研究解决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中的问题作为自身的责任,积极主动地与主管部门衔接,提前参与改革方案、发展规划的制定,减少和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失误与偏差;及早研究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便于及时处理和解决。如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近几年积极参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课题研究,并积极主动开展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探索,提出了许多合理化的建议,已取得研究成果近20项。其中,对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问题的一系列研究和对“新网工程”建设中的管理规范的研究,都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学院牵头制定的《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管理规范》和《食用农产品连锁综合商店》两个省级地方标准已公布实施。

立足“新网工程”,开设供销合作社亟需的新专业

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统一部署和带动下,各地“新网工程”建设方兴未艾,呈现勃勃生机。“新网工程”的建设涵盖了供销合作社的主要经营业务,牵动着供销合作社的方方面面,可以说,一“网”打天下,一“网”定乾坤。据调查,“新网工程”建设急需大量的连锁经营、现代物流特别是冷链物流、物联网、超级市场、现代电子商务、农产品品牌营销策划、农产品经纪与代理、农村信息采集与分析等管理和从业人员,而对中层管理骨干的需求尤为迫切。“新网工程”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其快速发展的一大瓶颈。上述急需的专业性经营管理人才和从业人员如何解决,主要靠自己的职业院校培养。因此,各职业院校应牢固树立为行业服务的思想,转变观念,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大胆创新,开设新专业或专业方向,培养供销合作社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近两年来,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为适应本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发展需要及时新开办了连锁经营管理(中小企业连锁经营管理方向)、商务经纪与代理(农产品经纪与代理方向)、物流管理(农产品物流方向)等专业。学院培养的这些行业紧缺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一毕业,就会优先进入本系统内企业,并必将发挥骨干作用。

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增强社有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现在,供销社的不少企业仍存在竞争意识不强、管理水平不高、品牌打造不力、技术力量薄弱等问题。据调查,目前社有企业迫切需要提供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运作(原因是不少企业改制不彻底)、企业标准化管理、产品营销策划、品牌塑造、企业文化建设、技术改造、核心竞争力培育等方面的咨询服务。但社有企业往往对系统内的职业院校还不甚了解,总认为老师传授的都是书本知识,没有实战经验。其实,职业院校老师大多是“双师型”老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就需要职业院校走出去,主动与企业沟通,介绍职业院校的特点,取得企业的认可。尤其是主管部门应牵线搭桥,发挥促进作用。各职业院校可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定期或不定期的对所属企业进行全面的调研,分析各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整理分析后,针对每一个企业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措施。主管部门应充分发挥职业院校的优势,为社有企业搞好技术咨询服务,促进社有企业稳健快速发展,确保社有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拓展教育培训,提高供销合作社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

国务院2009年40号文件特别强调了要加强供销合作社人才队伍建设,实行人才兴社战略。的确,供销合作社系统存在人员结构老化、学历层次偏低、专业技能淡化的现象。加强对供销合作经济知识、行业经营业务知识、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和职业道德的培训是十分迫切的、必要的。其实,社有企业存在广泛的培训市场,包括新员工的岗前培训、老员工的岗位轮训,还有,现在不少企业为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培养团队精神,正兴起拓展训练和专题讲座等。各职业院校应争取主管部门的支持,在开展学历教育的同时,重点拓展上述的短期培训市场。培训工作应灵活机动,注重实效,在培训的组织形式上,本系统范围内条块结合;在培训内容上,划分知识模块;在学习方式上,课堂讲授与实践训练相结合;在时间安排上,脱产面授与业余学习相结合等。每3-5年,做到对供销合作社系统所有职工轮训一遍,必将大大提高各级各类人员的综合素质,真正能造就一支具有供销合作社“扁担精神”、勇于开拓创新、善经营、会管理的干部职工队伍。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在省社的总体安排下,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已开办了多期的县级社主任培训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逐步将培训范围扩大到基层供销合作社和专业合作社。

组建职教集团,与社有企业结为利益共同体

职业院校要深化为行业服务,必须构建起一个长期稳定的合作平台,组建职业教育集团不失为理想的做法。职教集团的成立,首先是院校的主管部门要有清醒的认识,起积极的指导作用,并利用其影响力和号召力把院校与企业组织起来;其次,院校和企业都应认识其紧迫性和必要性,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合作,不是行政上的拉郎配;最后,应选择切合实际、便于操作的联合形式。目前,联合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共同出资以资产为纽带的紧密型联合形式;二是共同开发项目以项目为纽带的半紧密型联合形式;三是共同制定章程以契约为纽带的松散型联合形式。成立职教集团后,院校与企业的结合将更加紧密,双向交流与合作更加顺畅。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材开发、实习实训、师资培养、订单培养、技术服务都将由学校与企业共同谋划、共同商定、共同实施,在其他方面也将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如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在省供销合作总社、省教育厅的指导下,组织供销合作社系统内职业院校、经营企业,并联合系统外有关的职业院校、龙头企业,共同组建了湖南现代商务职业教育集团,首次加入职教集团的单位有84家,其中企业43家、职业院校34家、其他7家。该集团的成立,更进一步加深了院校与企业间感情,相互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延伸,已建立起了良性互动的鱼水关系。

猜你喜欢

供销合作社有供销
湖南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库存化肥51万吨
数字化转型视角下供销社社有资产监管统计分析体系构建*
大数据时代企业新型供销合作关系建构
九三学社9件提案入选全国政协重点提案
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我国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供销合作社:精准施策发力“十三五”
中国合作经济杂志理事会
社有企业助力事业蓬勃发展
履行供销社职责 管理好社有资产
中国合作经济杂志社理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