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顾树森的职业教育思想与实践

2010-02-16尹艳秋徐晖

职教通讯 2010年4期
关键词:实业职业学校

尹艳秋,徐晖

(1.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江苏苏州215125;2.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苏州215122)

顾树森的职业教育思想与实践

尹艳秋1,徐晖2

(1.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江苏苏州215125;2.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苏州215122)

顾树森先生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优秀的教育家,也是20世纪初中国职业教育的先行者。在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社会动荡多舛的时期,顾树森等职业教育的倡导者们,怀着“教育救国”的理想并身体力行,在倡导建立职业教育制度、明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探索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及办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与尝试。这使中国职业教育在当时艰难的局势下得以起步并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至今仍闪耀着时代的意义与光辉。

顾树森;职业教育思想;实践

顾树森(1886-1967),又名顾荫亭,江苏省嘉定县西门外钱门塘镇(今属上海市)人,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优秀的教育家,也是20世纪初中国职业教育的先行者。在当时中国社会动荡多舛的局势下,他与一批爱国的知识分子一样,怀揣着“教育救国”的理想之梦,为推行职业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实践。这不仅推动了当时中国早期职业教育的发展,而且对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也有着很强的时代意义与价值。

一、倡导废除实业教育制度,取代以职业教育制度

20世纪初,中国仍然处在内忧外患的危机时期,一批爱国的知识分子纷纷探索救国救民之路,其中一些学者希望通过学习西方的教育,来摆脱落后挨打”的困境。在研究和推广外国的职业教育方面,顾树森与黄炎培一样,是当时最具影响力的人。华东师范大学刘桂林在《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一书中,就曾做出“1922前,在宣传研究外国职业教育方面,影响仅次于黄炎培的是顾树森”[1]的评价。顾先生钻研和宣传外国职业教育并反观我国的情况,明确指出,当时中国实业教育制度的混乱是实业教育弊病产生的根源之所在。为此,顾先生提倡学习欧美的职业教育经验,以变革壬子癸丑学制中的实业教育制度,最终的目标是在中国建立欧美国家那样相对完善的职业教育制度。

近代中国实业教育思想的产生,可以追根溯源到清末的军事技术教育。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前,外国侵略者在中国零星开办了一些机器加工厂。而鸦片战争之后,洋务派掀起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于是就出现了由中国人创建的近代机器工业,这就是近代军事工业和采用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三种管理形式的近代民用工业。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中的洋务派官僚创办了我国最早的近代军事工业,并创办了与之相配套的燃料、采掘和交通运输等工业;到了19世纪70年代,近代民族资本主义性质的民用工业开始崛起。为了适应军事和民用工业的发展,还设置了一批军工性质和实业性质的学校,开始了军事技术教育特别是实业教育的实践。1902-1904年,实业学堂被清学部正式列入“新学制”,实业教育遂正式成为近代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对近代职业教育的兴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

由于新学制是在中国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下仿日本建立的,其所推行的实业教育也就始终没有适合的土壤得以健康地成长,所开设的课程与现实脱钩,大量毕业生因为找不到工作而成为社会的负担。清末的学部甚至承认:“现在各处实业学堂学生狃于往日趋重文字之习尚,于实习不甚措意。”[3]

辛亥革命以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对人才及教育的迫切需求。实业家们普遍认识到有了人才,企业虽衰必盛;若无人才,企业虽盛必衰。实业界对人才的强烈需要,直接对当时学校教育提出了挑战。但以实业界需求人才的类型、品质、技术管理素质和动手操作能力等多方面要求来衡量,清末以来,普通教育所培养的毕业生因身无长技,不具备专业素质,无法供实业界使用;而实业教育虽也培养了一些毕业生,却因为只懂书本知识,不会应用操作,职业素质太差又不受实业界欢迎。正是在经济界对人才需求的期待,而教育界却无法供应出足够数量合乎经济界要求的毕业生这个巨大矛盾中,民国初年教育界展开了一场对清末以来普通教育与实业教育的批判。如庄启先生曾指出,中央临时教育会从日本抄袭来的实业教育制度与中国的国情不符。他从实业学校与专门学校教育目的之异、分类之异、教师资格规定之异和课程设置之异几方面详细分析了所谓实业学校制度在上述几个方面的混乱,从而得出“所谓实业学校者,既非专门学校,亦非职业学校。故毕业此种学校之学生,上之不足以言只是,下之无可用之技能”、“此制既行,乃有一班上不成技师下不若工匠之人,踯躅于实业界中”的结论。为此,庄启先生强烈呼吁要求废止实业学校制度,“故欲为实业界请命,非废止实业学校不可”。[1]

顾树森则从职业教育与实业教育两者比较的分析中揭示当时实业教育制度的不合理。他透彻地研究英法德日四国职业教育制度,认为世界各国教育分普通教育、专门教育和职业教育三种。大部分国民在受完最低一级普通义务教育后,都要转入职业界谋生计,但他们的职业知识能力却准备不足,难以胜任社会行业的需要。因此,各国在普通教育终了时为对这部分不再继续升学者特设一种制度来实施职业教育。这种制度在国民义务教育之上,是普通教育的结束,可以为一般国民谋生,可同时增进国民生产能力。有鉴于此,顾先生主张改革中国现行学制,重视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制度列入学制适当位置。[4]

顾先生认为:“现行学制(指实业教育制度)既无职业教育之规定,与普通教育程度相当者虽有甲乙两种实业学校,而其性质既非完全实业学校,又非简易职业学校。其所造就之人才,上不能适应于实业界,为重要之中坚人物,下又不能迁就浅易之职业以谋自立之职业教育生活。此等制度不适实用。”因此,他倡导改革这种实业教育制度,建立职业教育制度。顾先生指出,“今之秉政者,对于此项制度,当详细改革,对于职业教育当与实业教育分别注重。庶乎教育渐趋于应用也。”[5]在《德美英法四国职业教育》一书中他这样写到:“职业教育与实业教育虽名似而义实异”。理由是:(1)职业教育专为多数不能升学儿童补习关于各种职业上之知识技能,实业教育专为少数升学之子弟习农工商之专门教育;(2)职业教育专养成一般生徒有相当之职业为目的,实业教育专以造就实业界之中坚任务为目的;(3)职业教育之学科,多在技术方面,故偏重实习;实业教育之学科又含学理的性质,理论于实习并重;(4)职业教育所以补普通教育之不足,范围广而程度浅;实业教育所以发达农工商各种之实业教育,范围狭而程度高。[4]可见,顾树森等人所倡导的职业教育其核心是“实用”,即教育与社会生活生产密切联系,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专门应用型人才。

二、创办职业学校,进行职业教育的实践探索

顾树森是1917年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始者之一,也是中华职业学校的校长,他为推广中华职业教育社所倡导的职业教育思想,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职业人才,为寻找出最适合中国国情的职业教育模式,进行了先驱性的探索与尝试。

(一)确立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及办学方针

1917年顾树森和黄炎培等人在上海发起创办中华职业教育社运动。次年6月,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办了一所专门的职业教育机构——中华职业学校,顾树森出任该校的第一任校长。对于顾树森本人来说,中华职业学校的创办,为他实现自己的职业教育思想提供了一块最好的“试验之地”。在他的领导下,到1922年为止,中华职业学校已经发展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民办职业学校。当时,传统的实业教育造成了“我国今日教育之弊病在为学不足以致用,而学生之积习尤在鄙视劳动而不屑为之,致毕业于学校而失业于社会者比比。”[6]针对这种状况,中华职业学校明确办学主旨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弊病,以沟通教育与职业为目的。而选择上海来开办职业学校,是考虑到“上海为通商开埠,工厂林立,事业机关需材孔亟”[6],如果有专门的职业学校为这些工厂训练技术人才,就能从根本上解决职工技术程度不高的窘境,实业才有发达的希望。职教社把学校的地点选在上海市的西南区,还因为这里是上海贫困失业人员最集中的地区。只有使这一地区的子弟得到适当的职业培养,解决了他们的生计问题,缓解失业率的上升,才能使社会稳定发展。

顾先生认为,职业教育要考虑个人的职业、生存等问题,但不能近于功利主义。他提出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在于“培养青年身体、意志、情感、智力各方面,使他平均发达,将来适宜于职业界而能自谋生活,同时并养成他有服务社会精神,谋共同生活的幸福”。[7]为此,中华职业学校明确了自己的培养目标,即“一、将来为各种工厂职工或技师。二、将来能以一艺之长自谋生活。三、将来成为善良之公民。”[6]

与上述培养目标相一致,职业学校设立的教育方针如下:(1)学校所授的课业要竭力注意是否正确”,保证学生所学的都是与职业相关的知识,尤其要确保“精密正确”,这样才能“达于应用”;2)学校特别注重学生的实习,是全国首个实行半工半读”制度的职业学校,力求使学生掌握“纯熟之技能”,所学知识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3)学校提倡在掌握“纯熟之技能”的同时,学生还必须具有“善良之品行”。注重培养学生“自治,提倡共同作业,养成其共同心、责任心,及勤勉诚实克己公正诸美德”,从而成为足以“立身社会”的“善良之公民”;(4)学校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创设新业、增进生产之能力”[6]。社会能够提供的就业范围有限,毕业生“欲尽纳于社会固有事业中以求生活,势必不能”,只有培养其创新能力,才能“生存于今日之世”。

(二)探索具有现实针对性的职业教育课程

在职业学校在开办之前,顾树森等人首先针对附近国民学校学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中父辈从事铁工的居多,其次是木工。可见,当时社会对铁工和木工业的人才的需求比较大,而学生中存在着要求获得这方面职业教育的潜在优势。于是,在中华职业学校成立之初,学校便开设了铁工、木工两个主要科目。同时,附设铁工、木工工厂,供本校学生边学习书本理论知识边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1919年,顾树森等人通过从江苏省教育会收集的40年来海关贸易册发现,珐琅与纽扣这两种产品进口数量激增,而当时上海市面上的搪瓷器皿皆是日货。而掌握珐琅这门技术并不困难,在国内实现这一行业的生产也很容易。于是,当年上半年,职业学校就增设了珐琅科,培养此项专业的人才,促进国内珐琅制造业的本土化,以抵制日货。在之后的几年里,纽扣和珐琅这两个专业的设置成为了“从教育上为中国增加生产”的创始之举,这两种产品很快在黄河流域以南取代了日本产品,特别是珐琅工业“已蔚然成为上海一大工业……大小多至十余家……几无一家无中华职业学校之毕业生”。[8]同时,为了培养这两个专业的学生而设立的实习工厂,试制了供应市场的产品,珐琅工场发展成为“中华珐琅工厂”。不但满足了社会对兴办相应实业、提供相应国货的迫切需求,也解决了职业学校经费不足的问题。

随后,因社会上对木工的需求渐呈饱和状态,而铁工需求却不断增长,中华职业教育社遂于1922年停办木工科,而续办铁工科,且有所扩大,直至改为机械科,成为职业学校的主要学科。

中华职业学校密切关注着社会的实际需要的变化,并依此来调整学科的设置。诸如商科、土木科等学科,虽然都是后来添设的,但因当时上海的工商业及公私建筑业都比较发达,相应地,工厂、商店和建筑行业对财会人才及土木技工的需求不断趋旺,因此,中华职教社对这些学科均给予了大力的扶持,以至于后来这些学科也成了中华职业学校的主科。

此外,为培养职业教育的师资,1919年9月,根据各省区教育机关的要求,中华职业教育学校增设了职业教员养成科,学生由各省保送,专门培养职业学校工作人员。应各省中等学校毕业生的要求,职业学校还陆续设置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科的培训。

(三)探索民间资助办学的新路径

中华职业学校的创办,开创了利用社会力量发展教育的新途径。职教社是以民间力量成立的教育团体,参加职教社的成员是广泛的,教育界的知识分子是其中的核心力量,同时,也得到了民族实业家的鼎力相助,如金融界的宋汉章、钱新之、陈光甫;纺织界的穆藕初、聂云台、张謇;新闻界的史良才和南洋华侨陈嘉庚等,都是职教社的永久社员。这样,在中国首次实现了教育界和实业界的合作。也正因为实业界的支持,不仅使得职教社得以屡屡渡过所遇的经济难关,取得卓著的成效,而且在社会上也享有了一定的声誉。实业家关心职业教育并投资办学,这在中国尚属首次,也是中国社会力量办学的先例。在当时旧中国教育落后、政府投资又极其有限的情况下,职教社能够和实业界合作办学,并动员社会力量投资教育,确实为中国开辟了发展职业教育的新路子。早期职业教育的这种办学方式,尤其值得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反思并借鉴的。而与社会或企业相对脱离,恰恰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办学中急待解决的问题之所在。

三、提倡丹麦的农业合作,改变中国农业的落后状况

1927年,顾树森从欧洲考察归国,在实地考察了法国、德国捷克、荷兰、比利时和丹麦等国的职业教育及职业指导的实施后,他对丹麦农村合作事业的发达叹为观止,视为丹麦的“和平革命”。[9]丹麦的农业合作尤其是农业生产合作,是当时世界各国中最为先进的。顾先生认为,对于当时中国落后的农业生产状况来说,丹麦的成功经验是最值得借鉴的,并且有在我国推广的可能。他根据自己的考察结果,对丹麦农业合作制度的发展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并认为,使农田归为农民所有,不再受到资本家的操纵,是丹麦农业进步的最大原因,而丹麦农业“和平革命”的成功,对当时的中国来说是很值得效仿的。但是,丹麦的农民生活之富裕,是其他国家所不及的,更加与中国的国情不符。因此,顾树森认为,丹麦所提倡的畜牧业,注重的牛奶、腌肉、鸡蛋等实业,并不适合在中国推广。我国应该效仿丹麦的是,认真研究本国的实际情况来探索改良农业方法,设立各种农业协会,建立各个村庄和省份,甚至全国范围的互相联络、互相参考,进行各种试验并总结经验供全国农民参考。再之,丹麦的农村合作储蓄银行,向农民提供低息的农业贷款,从而使农民有了购买种子、农具等必需品的改良资本。顾树森认为,以这种方式解决农民缺乏资金的问题在当时贫穷的中国也是最理想的办法。同时,丹麦的农民通过相互联合,组织成立合作团体,从而改变了个体资本缺乏,势力薄弱的状况,摆脱了中间人对产品销售和货物购买的垄断地位,实现了农民从生产销售到消费购买的自主经营。在顾先生看来,这样的农业合作制度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资本家与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是一种最为完美的经济制度,非常适合在我国推广。

综上所述,作为中国早期职业教育的研究者和实施者,顾树森为中国早期职业教育的兴起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虽然顾先生为“教育救国”的理想而在职业教育方面所进行的探索与实践在当时的中国并不都能如愿,但从其对职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中可以发现:在对当时旧的实业教育制度的批判同时,他清晰地界定了职业教育的性质与特色;在关于职业教育办学宗旨与培养目标方面,他始终坚持“职业与教育”相结合,并反对急功近利,倡导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在职业教育的课程与学科建设方面,他密切关注社会的实际需要,以社会的需要为导向调整职业教育的专业及课程设置;在职业教育的办学形式上,他集合社会的办学力量尤其是实业界的力量,赋予了职业教育办学的活力与影响力等。所有这些,都值得我国当前各级各类职业教育进行反思并借鉴。

[1]刘桂林.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0,148,123-135.

[2]张伟平.教育会社与中国教育近代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6,134.

[3]学部奏增订实业学堂实习分数算法折,大清法规大全续篇卷11.

[4]顾树森.德美英法四国职业教育[M].北京:中华书局,191:4-5.

[5]顾树森.论职业教育与实业教育之区别[J].中华教育界,6卷第1期.

[6]陈元晖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行政机构及教育团体[M].1993:12,457.

[7]顾树森.职业教育种种问题的研究新教育[J].1922(5):4.

[8]职教社.社史资料选辑(一)[M].职教出版社,1980.

[9]顾树森.丹麦之农业及其合作[M].上海:上海中华书局,1934.

[责任编辑 曹稳]

G 712

:A

:1674-7747(2010)04-0057-04

2010-01-29

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顾树森学术生涯与教育思想研究”(项目编号:AA206802)

尹艳秋(1963-),女,安徽灵璧人,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徐晖(1981-),女,江苏苏州人,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教育史。

猜你喜欢

实业职业学校
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心无旁骛做实业 扶贫助困为人民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学校推介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