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习语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策略探析
2010-02-16沈逸明
沈逸明
汉英习语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策略探析
沈逸明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漳州分校,福建 漳州 363000)
尽管跨文化交际现象由来已久,但跨文化交际学在中国尚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人们的意识形态及风俗习惯因民族、地理、历史、宗教、文化等的不同,由此而产生的文化信息传递交流势必也会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在习语翻译中尤为突出。就习语翻译中如何理解并处理这些差异进行探析。
文化差异;习语翻译;译法分析
人们的意识形态和风俗习惯因民族、地理、历史、宗教、文化的不同而不同,跨文化交际现象因此不同而产生文化差异,造成欠额或超额的信息传递,影响信息准确性,有时还会引起不必要的冲突。翻译作为一种交流手段,实际上就是口头或文字上对跨文化交际的一种阐释,作为译者,首先要充分理解原语的蕴含,然后用另一种语言将其传递出去。为此,译者必须尽可能采用一切手段,如直译或意译、进行欠额补偿、寻找等值替换等方法来克服文化障碍,使得译文既能正确体现原语蕴含,又是地道的目的语。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汉英习语中的文化差异,并提出如何通过相应策略以缩短这种差异对习语翻译造成的影响。
一、汉英习语中的文化差异
(一)地理环境差异
习语的形成和流传与不同民族所居住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因为人们的认知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或制约。如:中国人形容一般事物的迅速发展和大量涌现时,爱用“雨后春笋”这个习语,因为中国南方生长着竹子,人们熟悉这一自然规律。而英国不长竹子,人们并不了解这一规律。要形容同一现象,他们用的是他们所熟悉的rapidly grow like mushrooms。黄河由于发源于黄土高原,其河水浑浊不清,由此产生的习语“跳入黄河洗不清”是中国人所熟悉的。泾河发源于宁夏,流入陕西跟渭河会合,泾河水清而渭河水浊,因此有了“泾渭不分”和“泾渭分明”的习语。与之同理,Newcastle曾经是英国的产煤中心,由此产生的习语to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指的是多此一举,做无用之功。The Thames是英国一条流经伦敦的大河,谁要是说想to set the Thames on fire那简直是“口出狂言”。“汉语和日语中都有‘牛饮’一词,而英语则没有。如把‘牛饮’逐字译成drink like a buffalo之类,英语民族就体会不到其含义---他们只知道鱼的海量,而领会不到牛之善饮。”[1]这是因为英国四面环海,渔业十分发达,有关海洋的习语较多。形容人口渴时大口喝水用的就是drink like a fish;他们形容“守口如瓶”用的是as close as an oyster。中国东临大海,西部高山,春风常常从海面吹来。唐诗中有“东风变梅柳,万汇生春光”的句子,因此“东风送暖”表示春天就要来临,“西风凛冽”意味着冬天到了。而英国的地理位置不同,东边吹来的是从北欧大陆来的冷风,西边送来的却是大西洋温暖的海风,与我国正好相反。译者翻译时需要具备一定的地理常识,了解这种文化差异,才能准确地传递信息,不会让译出语的读者感到困惑。
(二) 习俗文化差异
译者能否正确传递原语蕴含,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于有关文化的理解正确与否。如:龙是传说中的一种四不像动物,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人自诩是“龙的传人”,许多有关龙的联想是好的。如:生龙活虎、龙腾虎跃、龙凤呈祥等等。龙也是权势的象征,龙袍、龙床、龙颜象征着帝王的用品或形象。但dragon在英语中却是长着双翅,口吐烈火的一只凶猛怪物,它也可指“悍妇,母夜叉”a woman who behaves in a fierce and frightening way(牛津高阶,515)。其实汉字“龙”与英语dragon不但形象有别,喻义更是相差很大,译法也很多,是否译成dragon要视情况而定。如“龙凤胎”实际是指“一男一女双胞胎”,而“望子成龙”的“龙”是somebody“出类拔萃”的意思。若直译成long to see one’s son become a dragon是不妥的。汉语中绵羊和山羊并没有好坏之分,但在英语中山羊常被看作是坏的、下流的。如old goat:an unpleasant old man who is annoying in a sexual way是“老色鬼;色狼;好色之徒”。(牛津高阶,751)习语To separate the sheep from the goats就是要人们懂得“区分好坏”。希腊神话中好色淫乱的“森林之神”就是长着山羊腿的怪物。由于存在这种差异,汉语十二生肖中的“羊”就被译成了Sheep而不是Goat,尽管后者遍布于大江南北,而前者生活区域则小得多。不同民族的人或同一民族但是不同地区的人对于同一物体所产生的联想可能不一样,译者对于这类联想意义相差甚远,有时完全相反的词语,在翻译时应该深刻理解原语的内涵。
(三) 文学艺术作品差异
文学艺术作品中,不同民族对于同一事物或现象的联想不同,这是各种因素造成的,在习语中自然有所体现。如:bark at the moon出自莎士比亚作品,bark指的是狗想吓唬月亮,该习语可译为“虚张声势”。而“蜀犬吠日”出自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bark指的是“少见多怪”。出自伊索寓言的英语谚语One swallow does not make a summer指的是一只偶然到来的燕子不可能是夏天要来的象征,因为在英国,人们见到大量的燕子是在夏天。而中国幅员辽阔,南方北方看到燕子的季节不同,地理位置不同造成人们对此认知不同,多数人将此译成“单燕不成春”,汉语中可表示类似喻义的是谚语“单丝不成线”。我国水仙花主要产于福建漳州一带。到了冬天,只要少许清水,球茎就能生根开花,其香味沁人,雕刻后的造型更是阿娜多姿。人们将它比喻“冰清玉洁”,民间传说中则有“凌波仙子”之美誉。但是在希腊神话中美少年那耳科索斯是个自恋狂,因自恋自己在水中的倒影,不吃不喝憔悴而亡,而后就化作水仙花Narcissus。一说起red bean,很多中国人就会想起唐代诗人王维的那首《相思》,红豆也因此有“相思豆”之美名;可是读过《圣经》的人,一提起red bean,就会想起Essau为了一碗红豆汤而出卖长子继承权的故事,sell one’s birthright for some red bean stew,就是“为了眼前的微小利益而出卖原则。”其实王维诗中的红豆是相思树的种子,不能食用,两者是同名不同物。作为译者不了解这些差异,就难以传递原语蕴含。译者首先也是一个读者,译者的文化艺术修养及经历不同,也会影响他对作品内涵的理解以及对此作出的阐释。
(四) 宗教及历史文化人物的异同
中国虽然不是佛教国家,然而佛教文化在汉语文化中影响极为深远,有不少习语与此有关。如:三生有幸、菩萨心肠、借花献佛、看破红尘等。英语国家受基督教影响极深,日常生活用语及文学作品中源自《圣经》的习语极多。汉语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而英语是Man proposes,God disposes.。神话中有“盘古开天”和“女娲造人”的故事,而《圣经》中有God创造天地和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之说。
在人类发展历史上,每个民族都有她自己的杰出人物和败类,因此在各自的文化中自然产生与之有关的习语。如:“事后诸葛亮”,“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等习语中,“诸葛亮”就是智慧的化身。而在《圣经》中,Solomon国王也是智慧的化身,要说一个人绝顶聪明,就说他是as wise as Solomon。汉语“口蜜腹剑”讲的是唐朝宰相李林甫尤妒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献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而在圣经中,a Juda’s kiss指的是耶稣的门徒之一Juda(犹大),为了金钱出卖了耶稣。他以吻耶稣作为告密的信号,他的看似亲密的行为实际上是恶毒的举动,在文艺作品中,“犹大”就是叛徒的代名词,此习语也常被译成“口蜜腹剑”。“败走麦城”一词出自《三国演义》。关羽是个“武圣”,“过五关斩六将”屡战屡胜,后来因刚愎自用在麦城一败涂地,被俘受斩。Waterloo是比利时的一个地名,是一代天骄拿破仑遭受惨败的地方,to meet Waterloo 的喻义与“败走麦城”同,如今这两则习语多用来比喻某人遭到沉重的打击。
二、习语翻译的策略探析
有关习语翻译的策略大致上有以下几种:
(一) 直译
尽管民族文化不同,但是人类对大自然对自身必然有些共同的认知,有些行为表现与语言表达可以较容易被交际对方所理解接受,将其直接翻译过去并未存在理解障碍。“所谓直译法,就是既保留原文的内容又保留原文的形式,包括原文的修辞手段和基本结构,从而形神兼备、原汁原味和具有异国情调的译文。”[2]如“孤掌难鸣”译成It’s impossible to clap with one hand.“易如反掌”译成as easy as turning one’s hand over.“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译成plant melons and you get melons,sow beans you get beans. “爱财如命”译成love money as one loves one’s life.(选自汉英词典)。又如英译汉: In water you can see your own face;in wine,the heart of another.“水中可见己面,酒中可见人心。”He that walks with wise men shall be wise.“与智者行必得其智。”A blind man will not thank you for a looking glass.“一个盲人不会多谢你送给他的镜子。”When you go to buy use your eyes not your ears.“购物时用眼而非用耳。”(选自连 畔编著英语格言菁华)上述译文通顺易懂,其喻体喻义让读者一目了然,完全可以让译出语读者更好地了解异域文化。
至于“好久不见”被直译成Long time no see,并被收入英语词典是个特殊例子,它的形成与当时的语言环境及言语者受教育程度有关。那种词词对应,生搬硬套,把“人山人海”译成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搬东搬西”译成move east,move west“嫁祸于人”译成to marry the misfortune to another的译法是硬译乱译。
(二) 直译加注
习语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有时仅靠直译是无法让读者了解其深层蕴含的,特别是一些含有人名、地名、历史典故的习语是难以直译的。为了既保留异域文化特色,又能让译出语读者明白,译者可以采用直译加注的方式来加以信息补偿,其中一个方法就是可采用歇后语形式。如to set the Thames on fire译成“火烧泰晤士河---异想天开”;to paint the lily“给百合花上色---多此一举”;to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运煤至煤都---白费力气”,歇后语形式实际上是一种注释,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该习语的深层蕴含。如“班门弄斧”show off one’s skill with the axe before Lu Ban,the master carpenter (汉英词典:29)the master carpenter就是对Lu Ban的注释;“泾渭分明”仅仅译成 as different as the waters of the Jinghe and the Weihe(汉英词典,628)是不够的,译出语读者未必能理解为何两条河河水不同,笔者认为可加注for the water in the Jinghe is clear and that in Weihe is turbid来加以解释。“‘解释’并不都是译者的主观想象,而是在原文字面上难以翻译的情况下根据上下文及客观情况予以正确说明。”[3]直译能将原语的民族文化特色呈现在译出语读者之前,当译出语难以被读者所了解时,就要加注说明,以避免跨文化交际的信息欠额传递。不过翻译中加注,是万不得已之举,除非在文学作品中,很有必要向译出语读者传递源语的民族文化特色,译者应该视情况灵活运用才是。
(三) 意译
不同民族的词汇与表达方法不尽相同,习语更是如此。当译者无法用直译方法将原语的深层蕴含传递出去时,就要考虑采用另一种方法---意译。特别是一些典故习语,直译有时说不清,非要说清,就要叠床架屋地拖出一大串词语,显得冗长。比如“你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译成Don’t snap and snarl at me when I’m trying to do my best for you. “狗咬吕洞宾”是一则民间故事,原语读者也不一定都能说出典故来历。该习语表层语义已渐渐消失,因此不必把“吕洞宾”译出,而将其喻义译出即可。一些四字格的习语翻译更是需要译者仔细琢磨。“许多寓意深刻、音韵和谐、形象生动的汉语习语,一旦译成英语就可能失去这些特色,有时给英语族人的感觉反而是‘华而不实’!”[4]考虑到这一点,译者翻译时就不能拘泥于原语的词句结构,而应该仔细阅读原文,注意细节,最大限度地将其深层含义传递出去。特别在口译时,因时间的关系应采用译出语读者最容易接受的方法进行处理。
(四) 汉英习语互换
有些习语喻体虽然不同,但是喻义相同或基本相同,意译时可借用译出语中相近的习语而不至于引起误解。如The milk is spilled.“覆水难收”;Sow the wind and reap the whirlwind.“恶有恶报”;to hit the nail on the head.“打中要害”;kick against the pricks.“螳臂挡车”等等。但是多数习语的深层蕴含有别,并不能互换。如有人说as mute as a fish要套译成“噤若寒蝉”,实际上这一理解是有误的。As mute as a fish是“一声不吭”或“默不作声”的意思,而“噤若寒蝉”的表层语义是秋天到了,蝉因怕冷不再鸣叫,其喻义是“因害怕,有所顾忌而不敢说话。”鱼不出声是本性,蝉不出声是外因。不仔细查看原语的意思,想当然地套用译出语中现有的习语进行替换,其结果会造成信息传递的欠额或超额。
英语谚语The leopard can’t change its spots.译成“豹子改变不了身上的斑点。”或“本性难移”,但是译成“狗改不了吃屎”是不妥的。另一则习语Cry for wine,but sell vinegar.完全可以译成“叫喊的是美酒,出售的是酸醋。”,译文能传神达意,无论从“形”还是“意”均能充分地传递该谚语的文化内涵,其寓意与“挂羊头,卖狗肉。”完全一样。但是在西方人来说,“狗吃屎”和“卖狗肉”同样是不可理喻的事。又如“一贫如洗”与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是喻体不同喻义同的习语,但是是否互换也要看情况。类似的还有“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和“情人眼里出西施”等。这类明显文化特色的习语也一般不会出自西洋人之口。“原文谈的是外国人、外国事,用的是外国人的概念、成语、比喻,译出来却能使读者清清楚楚,恰如其分地得到了解。”[5]不同民族的人思维模式和表达方法各有差异,普通人口中冒出具有明显不同民族文化特色的习语,总让人觉得不伦不类。习语是否用直译以传递原语文化特色,或是用意译表达原语的深层蕴含取决于它们在文学作品中所要表达的实际语义。杨宪益夫妇在翻译《红楼梦》等名著时就将一些典故习语译成不包含历史文化背景的中性词语,这样的处理很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的译者要特别警惕,不要使用带有浓厚中国文化特色的字眼作为传译手段,以免以‘中国味’取代‘洋味’,造成‘文化失真’。”[6]英译汉是如此,汉译英也应如此。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手段,主要是让各自的读者了解这种文化差异。带有明显民族文化特色的习语进行英汉互译时,应该注意尽量保留原语所蕴含的文化成分,方不至于显得“唐人说番话”或是“番人说唐话”。
三、结论
“既然翻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文化的交流,……译者有必要呈现给读者源语中蕴涵的民族文化特色。”[7],要将带有明显的不同民族文化、语言风格和感情色彩习语,尤其是含地名、人名、历史典故的习语进行翻译时,应当尽量传递出原语文化蕴含,保持其文化特色,而且翻译手法要灵活运用,有时直译,因为很多情况下直译能够保留原语的民族文化特色。但是直译的效果应该是以不会造成原语蕴含欠额或超额传递为前提。有时意译,意译是当无法对原语进行直译时,用忠实于原语深层意义,而有别于原语的形式对其给予阐述解释。加注是一种变通和补偿,这样才能让读者既了解对方的传统文化又不至于“一头雾水”。汉英习语根据语境转换也是一种传达习语内涵的很好方式。作为译者,应深刻了解原语的蕴含,特别是要有较高的双语水平,对双方的历史、地理、文化传统及风俗习惯要有一定的了解,方能使译文看起来准确无误、通顺明白,才能真正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1] 陈忠诚.汉英词语翻译漫话[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6.
[2] 谭卫国.英语习语汉译研究[J].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9(11):128.
[3] 陈文伯.教你如何掌握汉译英技巧[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51.
[4] 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219.
[5] 陈廷祐.英文汉译技巧[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0:2.
[6] 孙致礼.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J].北京:中国翻译,2002(1):43.
[7] 曾咪.英汉文化隐喻与异化翻译[J].平原大学学报,2007(6):61-64.
Analysis on Cultural Differences among Idioms and Their Translation
SHEN Yi-ming
(Fujian Radio & TV University, Zhangzhou Branch ,363000, China)
The Course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a new one in China but the phenomenon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has been existing for a long time. There are a lot of differences among people’s ideologies and customs because of different national histories,geographical positions and religions. The differences are particularly existing in the translation of idioms. The article aims to analyse the skills to solve these translating problems.
Cultural differences;Idioms translatiing;Analysis of translating skills
2010-08-10
沈逸明(1952-),男,讲师,从事听力课程教学与教学法研究.
H315.9
A
1673-1417(2010)03-008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