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前导学”——有效教学必须关注的重要环节

2010-02-16江苏省仪征市实验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0年11期
关键词:前导导学课本

周 红(江苏省仪征市实验中学)

“课前导学”
——有效教学必须关注的重要环节

周 红(江苏省仪征市实验中学)

教育“五严”新政的实施,使应试教育成为历史。面对新的形势,扬州教育局积极应对,适时提出打造“轻负优质高效”课堂的目标。一时间中小学掀起了一股教研热,全体教师在教研热的驱动之下,聚焦课堂,追求轻负高效,教育理念、课堂教学能力、方法都有了普遍改进和提升,更有不少学校将教改的目光从课堂移向课前,用习题形式的“导学案”“导学稿”等材料来引导学生学习,以保证课堂的“轻负高效”。笔者以为,“课前导学”非常必要,但单一的习题形式的“导学稿”“导学案”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导学方式值得推敲。

一、“课前导学”的必要性

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这样一句话:“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课前导学”便是这样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

“课前导学”环节在学习目标达成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的课堂,应该是思维产生、碰撞、提升的舞台,而不是单纯知识储存的场所。为了使全体学生的思维之花在课堂上盛开,我们需要充分掌握课堂教学技巧,努力优化课堂教学环节,追求课堂的充实实在,我们更需要关注学生知识储备与思维基础,在课前引导他们先学。

从显性角度来说,学习目标是学习中学习者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作为学习者,及早地明确自己应该学会什么,并确信这些内容值得一学,他们就会自觉地、努力地学习。同时,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学习目标,能使学生明确方向,减少学习的随意性,能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从隐性角度来说,课前导学,让学生预先介入,从被动地接受到主动地学习探究,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有助于学生学力的提升与兴趣的培养。

二、如何进行“课前导学”

课前导学,可以使学生预先储备知识,培养思维,做好充分准备,为课堂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如何进行“课前导学”呢?笔者认为:单一的习题形式的“导学稿”“导学案”殊不可取,因为这样的导学材料其实是课堂、课后作业的变形,只不过是将作业从课上或课后“前置”到课堂之前。这样的做法,使学生“被导学”,客观上既使课堂受到束缚,又很大程度上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我们应该从“以生为本”理念出发,真正关注学生心理,选择适合学生认知规律与身心发展的方式来进行导学。下面,笔者就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进行阐述。

1.课前导 “读 ”

古人云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在 “读 ”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课前引导学生读课本,这是以往常常被大多数教师忽略的一个环节,而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与感知,是课堂进一步学习的基础。缺少了这一环节,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就会很涩,思维力就难以得到有效锻炼。因此这一环节非常重要。

课前导读,就是教师根据课本内容,授给阅读方法。教师在导读的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细“读”课本,对每一个学科术语、每个概念原理,以及每句话、每段文字,力求理解清楚。通过细读课本,学生不断熟悉、理解课本叙述的内容,为进一步学习作铺垫。

2.课前导“忆”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或认知结构是学习的必要条件。对学生而言,课前导 “忆”,即学生努力在细读课本的基础上,进行思维发散活动,努力“回忆”与课本内容相关、相似的材料,特别是本学科以前学过的内容,或者生活中类似的经验材料。通过对基础知识或背景知识的“温故”,来促进“知新”目标的达成,知识的生命在于运用,通过“导忆”,突破认知的障碍点,为新知识的学习铺路搭桥,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顺利建构新知识。

3.课前导“记”

积累、记忆是做学问的基础。记忆力是我们智力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们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能力。记忆力对于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许多杰出的成就都是建立在记忆的基础上。所有的创新都是建立在对前人创造的知识和成果的记忆与掌握上。记忆的知识越多,观察就越敏锐,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因此学习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知识的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浅到深,课前通过导“记”,让学生学会积累,同时锻炼记忆力,使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库,就有助于唤醒学生身上巨大的潜能和力量,取得非凡的成功。

4.课前导“疑”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在主动参与过程中,“质疑”便是衡量学生主动学习效果的一项重要标准。事实上,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钻研问题的自觉性,使学生思维真正成为深刻、主动的思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很重要的一方面。而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关注如何提问,而很少着眼于怎样引导学生提问,课堂上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问题的提出者、引导者,由谁发言,如何发言都由教师确定。有些老师课前精心设计了许多问题,课上循循善诱,步步启发,左右开导,最后终于将学生“请”入早已设好的圈套之中。这种讨论往往是教师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和记忆来进行的,其实质就是教师一再补充说明,一再纠正学生的理解思维,最后,整个课堂变成“学生的嘴说老师的话”,这种“生从师问”传统下形成的学习心理,无疑是消极被动的。课前“导疑”的本质是要把思维空间留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它的着力点在于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结合实际发现并探究问题,使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和探索者。

总之,我们追求教学的有效性,倡导向课前要质量,应该摒弃单一的习题型“导学”材料,强调课前导 “读”、课前导 “忆 ”、课前导 “记 ”、课前导“疑”这四种课前导学的方法。而所有这些,都必须建立在研究学生、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才能达到效果。我们的老师应在学生身上多下些工夫,越是了解学生,便离成功越近。

猜你喜欢

前导导学课本
基于“三思而行”的数学章前导学课设计——以《数的开方》(导学课)为例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一种S模式ADS-B前导脉冲检测方法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LTE随机接入过程研究*
提高WIAN前导码检测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