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个别化教育环境 追求个性和谐发展

2010-02-16唐吉枝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发展教育教学

唐吉枝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张家口 075051)

近年来,我国院校在更新教学方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从目前情况看,一些院校在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特别是教学方法和手段滞后于教学内容的改革。比如,“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以及过分强调系统性、完整性的方法,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信息化时代需要的人才特点。因此,必须站在信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高度,着眼高等院校的现代化教学,审视过去的教学方法,从过去的只是以传授为主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体系中解脱出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着力提高学生基本能力、创新水平和发展潜力。

一、高等院校倡导个别化教育的意义

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综合,它强调个人的需要、兴趣、理想、能力、气质和自我意识。长期以来,高校教育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在重视个人的希望、意愿、兴趣、情感和态度上存在着不足,往往将学生的个性发展视为贬义词,将个性等同于散漫性或个人主义。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在分析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时认为,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人文素质不高;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的学术视野不宽,学生基础不牢;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与基础训练不够;过强的共性制约,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足。这里面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高等教育中长期存在着不分对象的“一锅煮”现象,忽视了创新性教育,忽视了个性的独特性,忽视了因材施教。应该说,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不能适用二十一世纪的需要的。众所周知,未来的信息化时代将更多地需要个性非常突出的高素质人才。为适应这种需要,培养未来高素质人才,高校教育必须转变教学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营造个别化教育环境,努力培养学生个性,促进其和谐发展。

第一,个性化教育是高校教育规律的体现 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是能动的、有思想感情的、社会的人,不仅能主动积极地参与知识、才能的学习和形成过程,而且在配合教师完成教育任务的同时,谋求自身的发展。教师和学生之间不只是传递与接受的关系,还有感情的交流、道德品质的渗透、思想上的共鸣等诸方面的联系,在他们身上潜藏着各方面发展的巨大潜力。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学习的主体。所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即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对于教育工作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和谐教育”理论的倡导者、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所谓的和谐教育,就是如何把人的活动的两种职能联合起来,使两者得到平衡。一种职能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另一种职能是人的自我表现,自己的内在本质的表现,自己的世界观、观点、信念、意志力、性格在积极的劳动中和创造中,以及在集体成员的互相关系中的表现和显示。

第二,个别化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题中之意 素质教育强调人的主体性,注重开发人的潜能。主体性是人的发展原动力,有了这个原动力,才能够保证其他素质的正常发展。因此,素质教育主张充分发挥学生能动作用,鼓励其自主学习,提高其自我认识评价和调节能力,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同时,应该看到,高校在实施素质教育时,只能提出共性要求。由于每个学生的条件不同,以及主观努力和生活实践的差异,素质教育落实到个性的学生身上,内化的结果将不一样,只能是以个性的发展为其现实可能性,这也就规定了素质教育追求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不断完善的统一。

第三,个别化教育是适应高校学生特点的需要 学生在中学时期的学习基本上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学习的独立性、创造性处于较低水平。高校实施的是高等教育,在这个学习时期,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已经进入了较高的发展阶段。一方面高校学生已经具备了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完全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借助读书或实践,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获得人类已有的认识成就。或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检索、分析、摘记、积累信息资料,去接触自己感兴趣的、有争议的学术问题,去浏览与专业有关的书刊,扩大知识面,加大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高校教育也为学生过渡到从事实际工作做好了准备,尤其是高校教学是面向未来的,探索未知更为重要。这就决定了学生应该是富于创造力和善于独立学习的人。在高校教学过程中,把学习与研究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更多的研究和发展因素。

第四,个别化教育是信息化时代对多样化人才的客观需求 未来信息化时代的环境日趋复杂,各种随机因素和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同时存在着大量的模糊信息和定性信息,学生必须重视自己的直觉、灵感、潜意识,特别是在突发事件临界点上的关键时刻,谋其略、出其计、取其胜。这些能力决定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规格就是具有鲜明个性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未来时代对专业人才的这种要求,促进高校教育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忽视学生个性发展,过分强调均衡教育的传统思想,注重学生个别化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事实上,古今中外的历史证明,大凡优秀的专业人才,无一不具备鲜明的个性特征。

二、高等院校实施个别化教育的基本途径

(一)营造个别化教学环境,激发学生求异创新思维

就目前一些院校的教育情形而言,还充斥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照本宣科、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方法,“以分数为准绳,以考试论高低”的教育评估标准,使培养的对象像是在同一条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统一规格的标准件,共性多,个性少,限制了人才的创新思维空间。因此,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就要积极开展个性化教育,营造学生个性发展的环境,以调动其学习和研究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激发其创新思维,使之在潜力和创造力等方面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近年来,多媒体技术、模拟训练、虚拟现实、网络技术等先进技术广泛应用于高等院校教育、教学中,提高了教育技术的信息化水平,不仅为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提供了非常有效的辅助手段,而且更重要的是突破了教育、教学的时空限制,使教学过程走向了个别化,为培养学生个性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以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为基础的信息网络系统,是未来院校教学方式、手段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它将教师的教案转换为课件存储在网络上,并以软件的形式来模仿人类网络状的记忆结构,改变了传统文本教材对结构内容的线性编辑方式,它可将有关联的信息内容以链和节点的方式构成自由交互式信息网络结构。这样的信息网络,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快捷导航、自主控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环境,有助于解决学生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兴趣爱好的要求和课堂同步教学的要求之间的矛盾,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个别化的学习,达到“目标、策略、评价、管理”的自我统一,使学生个性特征沿着和谐发展的轨道前进。

(二)创立多样化、个别化的教育教学模式,发展学生优良个性

创立多样化、个别化的教育教学模式是发展学生优良个性的重要途径。目前西方国家都非常重视个别化教学。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就出现了丰富多彩的个别化教学模式。强调发展学生4RS,即负责、尊重、机智、敏感。负责就是对集体负责,对他人负责,对自己负责;尊重就是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彼此尊重;机智就是克服生活中、人际交往中和学习中的困难的能力;敏感可解释为群体情感、社会兴趣、从属情感或者关心他人,这是个别教育要求达到的最高目标。学生可以有5种学习途径来达到4RS,即听课、集中学习、上图书馆、担任家庭教师和家庭学习。用哪一种途径,学习什么内容,都取决于学生本人。个别教育学校中唯一带有强制性的就是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学生可以不去上课,不去图书馆等等,但必须参加班组讨论会和师生座谈会,这取决于学生是否具有自制力。因材、因人施教是我国古代教育的优良传统,其主要思想就是一种个别化教育。朱熹说,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因材施教一词始于此。孔子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认识到因材施教,要注意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才能、志趣和特长,按照学生的不同特点施教,发展个人的长处,使他们取得不同的成就。

实施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优良个性,教师必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很好地理解学生的要求,理解他们在发展自己和提高自己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在教学形式上,把传统的以班级教学为单位的做法,逐渐转变为以培养对象个体为单位的做法,将因材施教落实到位。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和特点,在各种活动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才能,在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的同时,使少数尖子和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三)改革课堂教学诸环节,拓展学生自学空间

重视学生个性化和谐发展,不仅涉及教学思想、内容、方法的改革等问题,而且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诸环节也要改革。

课堂教学是组织班级教学的一种主要的传统教学形式,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但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在强调全班或同年级学生在同一时间内,按照同一进度去学习同一内容,难以照顾学生的个人爱好、兴趣等特点,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如前所述,课堂教学应按照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任务的不同,培养对象以个体为单位的教学模式,灵活多样地组织、实施教学。课堂教学应将传授知识技能与发展认知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相结合,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为促进学生的个性和谐发展,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特点,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学评价要从以考评教师为主转变为以考评学生为主,以学生获得知识、思维方法,以及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能力为标准,积极倡导正确的思维方法。对学生的检查,可用日常谈话、观察、考查、考试等方法展开,重点对智能进行检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课外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在信息激增的社会里,学生个性需求不可能一致。课外教学是满足学生不同需求的极好形式。组织课外教学时,要以发展智能、个性为原则,课外教学要小型多样、自由自愿,拓展思维空间,激发创造思维,促使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发展教育教学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