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新课改,警惕“伪课堂”
2010-02-16冯惟勇江苏省仪征市教育局教研室
■ 冯惟勇(江苏省仪征市教育局教研室)
深化新课改,警惕“伪课堂”
■ 冯惟勇(江苏省仪征市教育局教研室)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新课程实施多年,可是据笔者从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中却发现,那些不考虑教学实效性的“伪课堂”愈演愈盛。透过这些“伪课堂”,笔者发现,深化新课程理念,改革课堂教学势在必行。
一、学生的质疑
每当导入一篇新课文时,我们总习惯向学生提这样的问题:“看到这课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这时,如我们所愿,学生“质疑”的积极性高涨,有的甚至挖空心思,提出了一大堆问题。面对林林总总的问题,我们会点头,会微笑,会夸奖学生爱思考。然而,末了,我们却仍旧抛出了自己在备课时准备的几个问题,然后顺理成章地开始肢解课文的教学……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大都明了:老师设置的这么一步“质疑”其实也就只是一个过场,自己说什么原来都无关课堂……之后,再让学生对课题质疑的时候,他们也就学会了冷眼相对,或者一声不吭三缄其口,或者玩世不恭地随兴所至“质疑”一把。
其实,谈到教育问题,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曾说:“什么叫学问,就是学习怎么问问题,而不是学习答问题,如果一个学生能够懂得去问问题,懂得怎样去掌握知识,就等于给了他一把钥匙,就能去打开各式各样的大门。”目前,江苏正流行一种新的教学方式——“问题导学”。其主旨是通过“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制造问题是教学的关键。因为唯有通过学生存疑并且质疑的过程才能真正让他们实现对文本的个性解读,但是,这种教学方式中的“质疑”却大多停留在一种“热闹”上,一种形式上。
本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巧借”学生之口说出教师要提出的问题,利用学生的“问题”作为自己“有效课堂”的切入点。但如果像上面所述那样仅仅将学生的“发问”当做自己“抛出”的问题的装饰花边,就会给人一种“机械”“作秀”的感觉。试想,在这样的“问题导学”课堂上,学生的“问题”怎能得到真正有效的解决?学生的心灵怎能得到充分的满足?教师在课堂上冠冕堂皇地操控着课堂问题,学生在自己的“引导”下循规蹈矩,按部就班,长此以往,学生能够得到发展吗?因此,这种虚假的“问题”,只能是对“有效教学”最大的讽刺!因为真正的问题情境,应该建立在学生自我发展的心路历程上。
二、合作学习
有些教师是为了合作而合作,看上去形式纷繁多样,同桌合作,四人小组合作,自由选择伙伴合作等。可是,透过这种表面热闹的学习方式,我们却遗憾地发现,有时,它已经流于形式了,并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能动性。例如,在一节公开课上,课已经上了一大半,老师和学生都有些疲劳了,为振奋一下精神,同时也再一次活跃课堂气氛,老师出示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根本就没有讨论的价值),然后说:“下面请四人小组讨论。”这时,学生训练有素地迅速组成四人小组,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看场面,蔚为壮观;听声音,煞是热闹。但是,老师,你有没有去认真倾听学生的讨论?他们的合作愉快吗?他们的合作有成效吗?有时,学生的分工尚未完成,教师已击掌示意他们停止;有时,学生嘻嘻哈哈一番,在里面滥竽充数,教师却还蒙在鼓里呢!
以互动合作为特征的教学,要求教师和学生能有更多的沟通。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实现了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在这样的教学中,课堂已不再单纯是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也不再是学生张开口袋等待灌注知识的回收站,而是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的生命活动的广阔天地,是浮想联翩、精神焕发和创意生成的智慧的沃土。这样的课堂才能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才可以成为展开生命活动和精神生活的“理想世界”。这样的教学也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全方位的沟通。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是单纯的旁听者,而现在,语文课堂小组合作的生生互动的学习方式把学生从单纯的旁观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为他们提供了更多自主参与的机会,这种方式本身是值得称道的。但在具体课堂教学实践中却有许多细节值得我们注意:老师给予学生讨论的时间充足吗?要讨论的问题有价值吗?学生在讨论时分工明确吗?是否人人都参与了讨论?学生都动起来了吗?……所以,如果真的需要采用这种小组讨论的方式,那么,我们就必须避开讨论时的热闹场面,将目光投向这一过程本身,实实在在地让每个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都积极参与进来,自信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虚心地倾听他人的意见,集思广益,在互动中享受被尊重、被肯定的喜悦。例如,于漪老师的公开课《宇宙里有些什么》,她让学生看书提问题,一个学生问:“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这些恒星系大都有一千万万颗以上的恒星’,这里的 ‘万万’是多少?”话音刚落,全班同学都笑了。于老师笑着说:“这个问题不用回答,可能大家都知道了。可是我要问:既然‘万万’是‘亿’,作者为什么不用‘亿’,反而用两个字‘万万’呢?谁能解释?”教室里静下来了,学生们都在思考。随即便有学生发言,有的说可以互用,有的说‘万万’读着顺口,有的说‘万万’读起来好像比‘亿’多。于老师在确认没有其他看法后总结说:“通过对‘万万’的讨论,我们了解到汉字重叠的修辞作用,它不但读起来响亮,而且增强了表现力。”这样,学生知识的获得便水到渠成了。在师生的互动中,教师会受到很多启发,对学生也会更加了解,这无疑有利于师生的共同成长。“教学相长”“教然后知不足”等主张,确实是 “民主性精华”。只有实现真正的合作互动,教师才能进入学生独特的精神世界,触及学生的灵魂,真切地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力量,享受到与学生一起成长的快乐。
三、课文朗读
朗读的重要性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中日益突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成了学习每篇课文的基本要求。尤其是一些重点段落、重点语句,语文教师都应该带领学生以读促析,在读中感悟、深化课文内容,于吟诵之中字斟句酌地赏析玩味,那也正是我们语文课堂的独有魅力所在……但是,透过书声琅琅的课堂,我们却看到了一些孩子失落的脸庞:课文朗读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竟成了一些“好学生”的专利,更多的孩子只是“好学生”的绿叶,教师一般先请他们读,再请朗读好的学生读,由此达到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朗读水平逐步提高的效果。而到了公开课的时候,老师的目光更不会投向他们——课堂原本就只是“好学生”才有资格表演朗读的舞台。
语文课堂因着亲近文学而充满了诗意,泱泱大国,五千年的文明,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璀璨夺目的文化。屈原的忧民忧国,浪漫狂放;陶潜的采菊篱畔,恬淡悠然;李白的举杯邀月,飘逸雄放;杜甫的忧怀天下,沉郁顿挫;苏轼的大江东去,波澜壮阔;辛弃疾的金戈铁马,气势磅礴……多么富有个性的文人,多么绚丽眩目的华章!从诗三百的文学源头,驶入诸子百家的深深庭院;从楚辞文人诗的兴起,滑向汉赋大家的亭台;从唐诗宋词的文学巅峰,飘落元曲民间的舞台;从明清小说的成熟,散入白话诗文的街巷……漂流在文学的长河中,陶醉了多少人!
这样充满诗意的语文,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带领学生诵读,引导学生去感悟品味,让学生感受优美文字带来的愉悦,体验阅读的乐趣。读书是件快乐的事,大多数学生都很喜欢,语文课堂的诗意也正是有赖于朗读才得以充分展现,但这种快乐为什么只让一小部分的学生品尝到呢?无论是公开课还是日常教学,朗读都不应成为个别学生的专利,对学生来说,在课堂上,学生拥有同样的学习权利,教师要平等地给予每个学生发展的机会。学生只有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才能快乐成长,在相互倾听、接受、共享中实现“视界融合”、精神互通。所以,课堂教学切不可摆花架子,仅仅愉悦听课者的感官,语文教师切不可为了美化课堂教学,而挫伤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贻误了大部分学生的发展啊!
我坦言,每一位为人师者,都在为学生劳心劳力,都在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语文教师都希望学生能爱上语文课,都希望他们能在语文课堂里学得轻松,学得快乐,收获全身心的愉悦。当然,理想与现实是有距离的,克雷洛夫说过:“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作为语文教师应反思我们的教学方式,细嚼课堂细节,警惕“伪课堂”,引领孩子们从“此岸”出发,一起在知识的海洋中搏击风浪,让生命的激情在课堂中尽情释放,最终到达“彼岸”。我相信,我们的语文课堂会成为焕发着生命活力与潜力的课堂,成为师生课堂生活的 “诗意栖居地”,我们的学生会在课堂中享受诗意,享受来自灵魂深处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