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诗、乐、画为一体——浅谈古诗词教学设计的体会

2010-02-16安徽蚌埠二十六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0年6期
关键词:融情简笔画词人

刘 琴(安徽蚌埠二十六中学)

融诗、乐、画为一体
——浅谈古诗词教学设计的体会

刘 琴(安徽蚌埠二十六中学)

在中国五千年文化中,诗歌的成就最为辉煌,历来就有唐诗、宋词、元曲一说。现行初中语文课本,每一册都选编了古代诗词,数量可谓不少。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古诗词教学过分强调了背诵、节拍停顿和了解作者的目的,而忽略了引导学生领会古诗词意境的教学目的。事实上只有通过领会意境才能使学生接触到传统文化的精髓,激发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

笔者在古诗词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尝试,即将传统音乐和简笔画引入古诗词教学之中,融诗、乐、画为一体,给学生美的熏陶和享受,从而达到体会意境的目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试以我的一次公开课为例,来谈古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领会意境的方法。

教学内容:《如梦今》《西江月》(见现行初中语文课本第四册)。

教学目的:通过朗续并结合音乐和简笔画,引导学生领会融情于景、融情于事所创设的意境。

第一步,用古筝曲《平湖秋月》配乐范读。

要求学生闭上眼睛,联想想象,用心灵中的智慧之笔在头脑中勾勒出图景,并体会词人所表达的心情。

古诗词是抒情的艺术。《文心雕龙·情采》明确指出“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古诗词中的意境,也强调思想感精在作品中的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或喜悦、或忧伤、或愤怒、或悲哀、或思念、或憧憬、或赞扬、或谴责……无不倾泻在作品的字里行间。由于古诗词具有抒情性,因而要求鉴赏者在欣赏活动中,把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变成自己头脑中的艺术形象,也就是进行“再创造”,心理过程要表现为联想想象活动和情感体验。《平湖秋月》优美、轻松、舒缓的曲调、再加上我的激情诵读,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文字是理智的,音乐和泛读是情感的。用音韵之美,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心入其境,借助联想想象,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从而获得对词的初步理解和审美感受。让学生初步整体感知了词风,感知了词人所表达的欢乐、愉快的心情,并在头脑中初步勾勒了画面。用这些手段把学生引入词境,引发了学生内心的共鸣。何况,古诗词与音乐原本就是相依相存的。汉乐府诗就是诗乐结合的典范。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也引出了在当时广为传唱的名曲《阳关三叠》。词,也是先有词牌名(调名)再填上文字内容的。由此可见,借助音乐来教古诗词,符合古诗词写作的实情。

第二步,依然以音乐为背景,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默读、散读、男女生个别读、齐声读等等。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头脑中的画面更清晰、更完整;也为了让学生能反复体味词人愉快的心情。词作者的心情,便是词的“意”。反复诵读为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鉴赏作了铺垫。

第三步,将文字转化成画面,引导学生掌握通过景、事、情入境,探求意境的方法。

学生已初步感知并反复体味了词中所表达欢乐、愉快的心情。这种心情词人是借助什么形式传递出来的呢?归结一点:融情于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按文字顺序找出词中所绘之景:

《如梦令》——溪、亭、舟、藕花、鸥鹭。

《西江月》——明月、树枝、惊鹊、鸣蝉、清风、稻花香、蛙声、天外星、山前雨、茅店、社林、路、溪头。

学生一边找,我一边在黑板上画出这些景物。用简洁、洗练的绘画语言,把生动活泼的图像和词的内容结合起来,使单调枯燥的讲解趣味横生,以便于学生的理解,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将抽象的文字转换成具体的画面,可见可触可感,给学生以形象直观的感受。这种方法一方面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另一方面也符合中国古诗词的特点。苏东坡曾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东坡也曾为惠崇的画《春江晚景》题诗。可见用简笔画表现古诗词内容,不正体现了古诗词“诗画一家”的特点吗?学生看着画面自然而然地更进一步地入了词境。

词中之景当然是词作者欣赏而来的,词人除赏景之外还做了什么?继续让学生用词中文字回答:

《如梦令》——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惊起鸥鹭。

《西江月》(需联系词牌下题目)——夜行黄沙道中,赏景避雨。

再归结一点:融情于事。

作者正是通过融情于景,融情于事来创设意境的。意境是作品描写某种事物而达到的艺术境界,是作者思想感情和作品生活图景的和谐统一。意境是一种图画美。清人王国维这样谈意境的要素:“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情、景、事就是意境的三要素,一切景语皆情语。情,需借助景、事来表现;景、事、则需由情来触发。情、景、事天然契合相融为一,才能形成完美的意境,高深的意境,迷人的意境。

第四步,看画面背诵两首词,再运用联想、想象将两首词的内容用优美的散文形式表现出来。有了前三步的基础,学生很轻松地完成了第四步。使学生的欣赏能力,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审美能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提高。

这堂课我引导学生,在情与事的相融中分析了词的 “意”,在情与景的相融中既分析了词的“境”,又分析了词包孕在“境”中的“意”,充分领会了“融情于景融情于事”的意境美,较为巧妙地解决了古诗教学中的难点问题。课后学生纷纷说:不知不觉竟下了课。

将音乐和简笔画引入古诗词教学之中,对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有积极作用。用这种教学手段大大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化枯燥为有趣。如果每一节语文课都能如此上,那么语文再也不是乏味的白开水,学语文也就不再是痛苦的差事。就会如《红楼梦》中香菱所言:“如嚼一个几千斤的橄榄。”——享受语文了!

猜你喜欢

融情简笔画词人
论词人择调与审美联想
童心爱党 画笔融情
不时不食 融情于艺
萌宠简笔画
神形兼备的简笔画
词人的职业
超赞的简笔画
融情入墨风规自远——记诗人书法家赵镇南
林逋梅妻鹤子
词人的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