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根尖周炎一次性根管治疗临床分析

2010-02-16刘玉芝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150076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年9期
关键词:牙髓坏死根尖周炎次氯酸钠

刘玉芝 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150076)

慢性根尖周炎一次性根管治疗临床分析

刘玉芝 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150076)

根尖周炎;一次性根管治疗;口腔学

现代根管治疗技术强调对整个根管系统(包括主根管、侧支根管、副根管、根管交通支以及各种根管不规则区等)的彻底清理、消毒和三维严密充填。通常,为确保充填时根管内的“无菌”状态,许多学者主张在根管内放置具有抗菌性能的氢氧化钙,患者需就诊多次,疗程较长,部分患者常因种种原因无法完成治疗。一次性根管治疗则能够减少就诊次数和治疗周期,极大地提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但迄今为止,关于这种治疗的临床研究因病例选择、根管治疗方法、研究方法等不同,结果也不尽相同,甚至差异很大。本文旨在研究慢性根尖周炎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可靠性,从而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就诊时无根尖症状及叩痛的慢性根尖周炎(以前有肿痛史,或根尖片示有吸收阴影)、牙髓病的病例138例(157颗牙)行一次性根管治疗,其中男75例(88颗牙),女63例(69颗牙),年龄17~86岁。其中慢性根尖周炎18颗(前牙10颗,后牙8颗,有瘘型12颗,无瘘型6颗),牙髓坏死(以前无肿痛史且根尖片示无吸收阴影)22颗,(前牙4颗,后牙18颗),牙髓炎61颗,活髓牙35颗(劈裂牙、深龋)和隐裂牙27颗(活髓或伴牙髓炎、死髓),157颗牙中前牙80颗,双尖牙46颗,磨牙31颗(其中11颗为残根),其中1例患者有6颗牙同时行一次性根管治疗均成功。

1.2 根管治疗步骤 常规开髓,5.25%次氯酸钠溶液清理髓室,采用10#或15#不锈钢K锉探查根管,改良双敞技术进行根管预备,首先预敞根管中上段,RooLZX(Morita Co.日本)测量根管长度,并摄X线片确定根管工作长度;根尖部分采用逐步后退法预备,并采用平衡力法,每更换一号器械以0.5%次氯酸钠溶液和17% EDTA交替冲洗根管。在上述操作完成后立即用牙胶尖蘸树脂类封闭剂AHplus(Dentsply,德国) 行侧方加压充填法充填根管,拍摄根充片。

2 结果

本组157颗无根尖症状及叩痛的慢性根尖周炎、牙髓坏死、牙髓炎、活髓牙及隐裂牙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成功149颗,失败8颗,成功率94.9%;失败病例中,3颗是慢性根尖周炎,5颗为牙髓坏死,为根充后未按医嘱口服抗生素出现根尖肿痛、患牙松动,口服1周抗生素,肿痛仍未消失;其余根充后无疼痛或稍感疼痛就口服抗生素疼痛缓解或消失。失败病例中3颗慢性尖周炎、5颗牙髓坏死皆为前牙或双尖牙且为残根,前牙根管粗大,可能扩管或冲洗时有感染物质进入根尖区,双尖牙也为根管较粗且根较短(不到原根长的2/3)的牙。

3 讨论

一次性根管治疗和多次性根管治疗,孰优孰劣,长期以来一直是人们不断探讨的一个问题。主张选择多次疗法的学者认为该方法能保证根管充填前的根管彻底清理,减少临床疼痛症状的发生率;然而亦有学者认为该方法不仅疗程长,且存在冠部暂封材料微渗漏、根尖或牙周病菌再次感染根管、根管间和牙本质小管内的细菌不能被完全杀灭等弊端,而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则能够缩短疗程,使更多患牙接受到完整的治疗,提高患牙保存率,同时避免了上述多次法的弊端如冠部微渗漏等,而且能够满足修复治疗中即刻桩腔的要求。

关于一次性根管治疗法,人们更多的是考虑其术后的疼痛反应。本研究结果显示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后疼痛与多次法根管治疗相比,术后1d有显著差异,且与其他一些研究结果一致。这是由于在本研究的根管治疗中,采用了改良双敞技术和平衡力法预备根管,这两种方法的结合,极大程度上减少了碎屑出根尖孔的量,进而减少了术后疼痛的发生率:次氯酸钠结合EDTA进行根管冲洗,避免了一种冲洗液不能彻底清除机械预备根管时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不足,使根管内的有机和无机残屑及微生物得以去除,能够较彻底地清理机械预备不能到达的区域如侧支根管等,尽可能地减少了根管充填前根管内的细菌量,因此其疼痛的发生率与采用激光消毒根管的结果相近。亦有研究报道一次性根管治疗充填术后疼痛发生率明显较多次性根管治疗者少,可能是因其在多次疗法中虽采用了逐步后退技术预备根管及用3%次氯酸钠溶液冲洗,但在根管预备后未封入消毒药物如氢氧化钙,而代之以无菌棉球,复诊间隔期根管内残存的细菌又在根管内滋生,致根充后疼痛发生率明显多于一次性疗法。

本研究中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后疼痛率较另一些文献报道要高,究其原因,与所选病例牙髓的状态,根管治疗方法如根管清理、成形、充填以及疼痛评价的标准不同有关。如本研究中所选择的患牙均为死髓牙,而Albashaireh等的研究对象则包括活髓牙和死髓牙,牙髓状态不同其术后疼痛的发生率也必然不同。另外,有的研究者仅记录了中、重度疼痛的病例数,对轻度疼痛病例不予考虑,所有这些均会导致其研究结果中术后疼痛率的降低。

为防止研究结果出现偏差,提高研究的准确性,在选择病例时,作者仅纳入含直根管的患牙,对弯根管牙则予以排除,因为不锈钢K锉预备弯根管,必然出现根管侧穿、根管偏移、台阶形成致使下段根管不能被预备和充填、肘区形成导致根尖敞开和超充等,这些情况均可导致术后疼痛的发生率增加。此外,本研究选择仅一颗患牙需行根管治疗的患者,以防止相邻区域患牙疼痛相互影响;而且患牙的根尖病损限制在5 mm以下,因国外研究发现当根尖周病损在5 mm以上时,极易发生术后疼痛。

[1] 樊明文.牙体牙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49-261.

[2] 杜丽珍.根管治疗一次法术后反应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5,25(2):125.

10.3969/j.issn.1672-2779.2010.09.183

1672-2779(2010)-09-0193-02

2010-03-24)

猜你喜欢

牙髓坏死根尖周炎次氯酸钠
次氯酸钠消毒系统及其自控改造与应用
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感染的效果探讨
评价一次性根管充填对牙髓坏死的治疗价值
废次氯酸钠的循环利用及其对乙炔装置水耗的影响
年轻恒牙牙髓坏死应用根管内血运重建术的价值评定
根管治疗术一次法治疗下颌第一磨牙牙髓炎、牙髓坏死、根尖周炎术后观察研究
持续性根尖周炎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根管治疗联合瘘道刮治治疗慢性瘘道型根尖周炎的疗效探讨
不同根管充填糊剂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效果观察
牙髓坏死一次法根管治疗期间急症98例临床分析